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逆城市化的存在問題

逆城市化的存在問題

城市問題

其主要表現為:1、布局分散、城市整體規劃相對落後。在城鄉結合部位(處於城市和農村的交叉地帶),規劃與管理出現“被遺忘的角落”和“真空”。

2、占地過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

3、道路交通、公***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和落後。

4、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不能得到良好保護。

5、城市建設中的人文問題嚴重。在大規模的城市郊區化歷程中,伴隨著大量工業園區的向外遷移及大量城市居民樓房的興建,每年都要建設新的公路或城市基礎設施來滿足城市擴張的需要。在政府強制或通過市場力量的安排下,許多農民失去了農田和家園。政府給的補貼可能杯水車薪,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層層克扣,真正到農民手中的根本不夠農民遷移到另壹地方的費用。許多農民由此陷入了貧窮的境地,有的甚至淪為乞丐遊蕩於城市的大街小巷。而這壹切有悖於城市決策者的初衷。這種由於城市蔓延帶來的人文問題在許多大中小城市十分嚴重,成為城市有關管理部門的心頭之痛。

數據

浙江省戶籍管理部門2010年8月調查發現,全省“農轉非”數量從2004年的57.7萬人降到去年的18.9萬人,降幅達67%。不願意進城落戶,甚至把戶口從城市反遷回農村的“逆城市化”現象已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出現。無獨有偶,“兩棲”公務員出現浙江,不久前義烏出現200多名公務員戶口遷農村爭補償分紅,壹些公務員為“當農民”,把戶口遷到農村。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農轉非工作已全面展開。全市8月1日開設戶籍改革轉戶窗口以來,廣大農村居民參與戶籍制度改革的積極性比較高。

抱有“鐵飯碗”公務員為何“爭當農民”?“農轉非”在我國東西部地區境遇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專家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差異歸根結底主要是土地所蘊含的利益所致。“我國東西部地區差異較大,東部及沿海發達地區,在土地越來越值錢的前提下,農村土地早晚要變成巨大的財富,許多農民不願進城放棄這些土地,所以出現‘逆城市化’。但是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城鄉發展政策要根據地區差異因地制宜。”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道出個中原因。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後凱持有同樣觀點,“我國東西部地區轉戶兩重天主要是經濟利益問題,城市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戶口改革最關鍵的是放開讓人口自由地流動,但總體趨勢流向城市。城市戶籍本身蘊含福利待遇,而與之對應的是農村戶口的集體土地,通過搞開發出租等,產生豐厚經濟受益,農民不願意進城的想法是不難理解的。實際上,近年來出現某些公務員在農村擁有土地,城市裏擁有住房的‘兩棲’現象在發達的東部地區較普遍,有的公務員掌握了相當多的資源,完全有辦法操作,鉆政策的空子。不過這個問題是遲早要解決的。”

公務員爭當農民

在就業壓力增大、無數人爭考公務員的今天,浙江義烏市卻出現部分公務員把戶口遷入農村,願意回村裏“當農民”的怪事。前不久,義烏市200多名擁有農村戶口的公務員,被市紀檢委、市委組織部等部門要求從農村遷出戶口、辦理農轉非、退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義烏市為何“開除”這些公務員的“村籍”?公務員“爭當農民”怪事背後有何“內情”?

“戶口在農村,可以享受到村集體經濟分紅、征地補償、回遷安置房等收益。”當地壹位官員說,“不要小看了這個農村戶口,它在農村涉及的經濟利益十分巨大。”

在當地村民眼裏,除獲得宅基地、蓋房子外,農村戶口還可以拿征地補償費,並每年從村集體資產出租、物業等經營收入中獲得分紅。浙江省農業廳經管處處長童日暉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介紹,全省已推行了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對村集體所有的資產清產核資,量化為股權,均攤到村民身上。目前,已有千余個農村完成了這項改革,去年人均分紅500多元,有的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分紅則更多。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表示,“公務員想當農民,存在土地的誘惑,這在全國不具普遍性。主要是東部壹些省份政策管理存有漏洞。戶籍改革最終目標是取消城市和農村戶口,首先應把戶籍外圍附帶的壹些政策清理幹凈,然後再主攻戶籍改革是比較可行的。”

公務員“兩棲”現象何以存在?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後凱認為,因為有的公務員掌握了相當多的資源,完全有辦法操作;同時,有的村幹部由於看中壹些公務員手中的權力與資源,也比較歡迎公務員戶口“下鄉”。真正讓這些“追逐利益者”出局,還有賴於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把壹些權力部門手握的資源逐漸取消。

農民不願轉市民

近年來,農村土地越來越值錢,農民身份獲得的利益越來越多,有的農村戶口甚至牽扯到上百萬元的收益。“現在東部地區農民生活水平提升很快,不見得比城市低,關鍵是農民的宅基地、承包的土地,在土地越來越值錢的前提下,這些土地早晚要變成巨大的財富。讓其進城放棄這些土地,離城市較近的農民是尤其不願意的。”孫久文分析說,加之我國東部城市化本身已經很高,農民生活水平很高,已無多少農民可以轉戶,這是江浙壹帶“農轉非”比例下降的壹個重要原因。

“城市化快的過程中,擁有較多土地的農民即使什麽不幹,僅靠租土地,有的甚至壹年要掙幾十萬。他們不願轉為城市戶口,這是地域造成的問題。”魏後凱說,然而,並非所有“逆城市化”背後都是巨大利益誘惑。在東部,相當壹批人離開大城市,與無法支付高額生活成本有關。如果“逆城市化”現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城市化率的提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停滯。

有戶籍管理者指出,城市吸納進城人員主要目的在於獲取廉價勞動力,同時又希望盡量少承擔對他們的公***服務和社會保障。進城者長期在收入低標準、生活低質量、保障低水平的社會底層徘徊。 再加上高額的房價與不斷上漲的物價,即使政策完全放開,多數進城人員也難以實現落戶生根的意願。

中國人民大學公***管理學院公***政策與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壽龍接受采訪時流露出對於農民進程補償政策背後的憂慮。他認為,農民在進城之後毫無疑問將失去土地,而土地會被政府以低價買進再高價賣出,轉戶農民在未來將無法選擇再次回到農村,應從制度上給予農民壹定的雙向選擇權利。並且從長遠角度看,這種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單向流動也不利於城市與農村同步發展。

是否應戶籍先行

城市化進程中是否應“戶籍先行”?此觀點爭議較大。孫久文表示,“成都、重慶的戶籍改革,對於和重慶發展水平,城鄉結構差不多的地方才有借鑒意義。我主張首先要把戶籍外圍附帶的壹些政策清理幹凈,然後再主攻戶籍本身改革。無論是長三角或珠三角,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化規模已經很大,要進壹步發展周邊的中小城市,做為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方向是合理的。”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楊立雄直言重慶經驗短期內在北京上海復制“肯定行不通”。他認為,重慶雖為四大直轄市之壹,但由於地處西部,交通狀況和吸引移民的能力甚至不及東部中型城市,“戶籍改革最應該先在欠發達地區開展,通過戶籍改革,將有助於消除貧困,實現城鄉權利的平等”。

國家行政學院公***管理教研部研究員時和興表示,就全國而言,還不適合普及重慶做法。對於農村面積比較大的地區,全部打破城鄉戶籍隔閡還不太可能。此外,從政府負擔的角度用講,財力上也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公***服務也很難跟上。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後凱表示,盡管農轉非過程中出現壹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中國城市化趨勢不可阻擋,城市化有多種途徑,各地的成功模式不是在全國都可實踐的,制定政策要因地制宜。有些西部模式在東部沿海地區肯定是行不通的。戶口改革最關鍵的問題是放開讓人口自由地流動,戶籍制度本身所蘊含的福利待遇較多,大家願意到城市。然而發達地區農村戶口的集體土地,可以搞開發,產生豐厚經濟受益,農民不願轉戶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縮小城鄉差異、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戶籍制度改革是壹定要推進的。”中***中央黨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對記者表示,“但當大批農民湧入城市之後,城市管理者應該做好準備向這些轉戶農民提供住房以及豐富的公***服務資源,要有能力讓各種城市資源和福利均等地降臨在每個公民身上,這才是戶籍改革的應有之義。”

在不少地方的戶籍改革試點中,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壹些農民工不願意要城市的戶口,甚至很多原有城市戶籍的人口希望換成農村戶籍,以分得田地。實際上,這不是壹個新鮮話題,從上世紀80年代末國有土地使用權市場化以來,逆城市化現象就壹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