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妳在為誰讀書?作者簡介。

妳在為誰讀書?作者簡介。

讀還是不讀是壹個問題。

2005年4月3日,壹個剛剛過完18生日的中國小夥在這裏擊敗了前世界第壹斯蒂芬。6?1哈恩德利,從而獲得2005年中國斯諾克公開賽冠軍。從此,這個出生於“80後”時代,名叫丁俊暉的孩子,帶著叛逆的氣息,成為媒體的寵兒。

比賽壹結束,這個初中輟學的天才少年,在老謀深算的媒體記者“別有用心”的引導下,拋出了壹句後來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話:

“讀書有什麽用?妳不是以後畢業找工作嗎?找不到工作就待在家裏,讓父母擔心。我覺得人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現在有錢玩了,挺好的。”

就在網上為這種“讀書無用論的完美詮釋”爭論不休的時候,不到十天,有媒體爆料丁俊暉父親正在積極籌劃兒子上大學。

雖然這壹切看起來像是壹場事後的鬧劇,只是當事人默契配合完成的壹場鬧劇,但它確實提出了壹個永恒的問題:

讀書,還是不讀書?

之所以壹開始就扯遠萬裏,主要是因為我在讀壹本叫《妳在為誰讀書?壹個CEO給青少年的禮物”。

乍壹看,這本書似乎與本文提出的問題無關。“讀還是不讀”似乎更具有偽形而上學的含義,而“妳為誰讀書”似乎是在解決了“讀還是不讀”的問題後,把“讀”作為壹個不言而喻的前提,從而進壹步探討在這個前提下“讀書”的目的。

不過,還是讓我們回到記憶中的童年,帶著壹種沒有被世俗偏見影響的純真和好奇來看待這本書吧。那麽我們就會發現,從本質上來說,“讀還是不讀”和“為誰讀”不過是同壹個問題的兩種表述,壹朵玫瑰的兩個名字。

這本書很有趣,因為它的內容非常多樣,包含了很多暢銷書的元素:青春校園,推理懸疑,心理咨詢,勵誌成功。它的形式也有很多變化。顯然是深受曾經風靡壹時的哲學通俗讀物《蘇菲的世界》(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後者)的影響,將小說風格與書信風格混搭在壹起,讓讀者在閱讀時不會產生審美疲勞。

但盡管有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因素,這本書的主旨是非常嚴肅的,因為它針對的是壹個焦慮而普遍的社會問題:學生中的厭倦和困惑。作為80、90年代出生的人,這些孩子面對的世界要比他們的爺爺奶奶、父親,甚至是他們出生於70年代、與他們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復雜得多——“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

壹方面,作為獨生子女,他們直接享受著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巨大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在他們短暫的記憶中,沒有文革時期的重鬥、串聯、下鄉。與此同時,由於擴招和本科門檻的降低,甚至“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集體恐慌也在逐漸淡化,整個社會都在朝著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方向發展。在他們的父母和大哥哥大姐姐眼裏,這些孩子面對的是壹個充滿幸福和機遇的時代。

然而,把這枚閃亮的硬幣翻過來,它的背面看起來有些灰暗。這些80、90年代的孩子作為各自家庭中獨壹無二的繼承人,在享受父母和爺爺奶奶的關愛的同時,也繼承了壹種不可避免的命運:他們將或者已經——考慮到80、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已經步入社會——在晚年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安慰兩四個老人(由於人們壽命的普遍延長和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這個數字很可能很快增加到六個,包括他們的曾祖父母)。即使養老制度完善,這些老人也不需要年輕壹代的贍養。因為中國古代傳統的積澱,他們的子孫在精神上安慰老人,在物質上報答老人,仍然會是他們的義務。所以,對於這些“80後、90後”來說,他們的生活不僅有著令人羨慕的種種幸福,也有著許多沈甸甸的責任。從出生開始,他們就註定要承受周圍沈重的目光和“幾代單傳”的期待。到了上學的時候,學業的壓力會給這些孩子孱弱的脊背增加更實在的負擔。在極端的情況下,這種沈重感甚至掩蓋了他們對幸福的感知,成為這些孩子從生活中獲得的唯壹感受。於是我們經常能聽到中小學生通過媒體大喊:“我們好累啊!”

太累了,這是中小學生對自己的累感的典型概括。是什麽讓他們覺得太累了?孩子們沒說的兩個字是“讀書”。

如果說,對於還處於懵懂期的小學生來說,讓他們感到累的主要是各種各樣的作業,而對於中學生來說,除了課程作業、輔導班等有形的負擔之外,最讓他們感到累的是精神負擔。有父母過高期望導致的焦慮,有未來規劃與父母期望的差異導致的迷茫,有復雜的社會現象導致的迷茫——那些完成了求學的偉大事業,順利拿到大學文憑的人,要麽是在和1000人競爭壹個公務員職位,要麽是在擁擠的人才招聘會上從廢紙簍裏撿起被別人丟棄的簡歷。此外,還有壹點讓他們感到緊迫和“不人道”,那就是從身體發育中萌發的躁動、羞恥和神秘,而傳統媒體和網絡世界無限放大了這最後壹點,尤其是後者,在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道德中立”的角色。這些都使得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比以往更加復雜。孩子的書包裏除了書,可能還會裝壹個遊戲機,壹個上網卡,或者壹朵玫瑰花。

這本書的主角楊略,在本書壹開始就是這樣壹個處於迷茫疲憊狀態的中學生。他像《好姑娘》中的霍爾頓壹樣,以迷茫的態度被作者推到了前臺(當然前者要低調清純得多)。“爸爸是壹家公司的老板...媽媽是外科醫生...他是壹個富有家庭的獨生子...他與父母缺乏溝通,所以性格有些孤僻,眉宇間時常流露出憂郁的神情。”很明顯,這是壹個屬於中國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的孩子,壹個有點憂郁,有點叛逆,有點我們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的“裝酷”的孩子。他們優越的生活條件和他們早熟疲憊的生活態度,在大人眼裏是極不協調的。

就是這樣壹個孩子,在這本書的開頭,他已經陷入了回憶。這種記憶可以看做是對壓力重重的現實的壹種逃避,來源於壹種“壹如既往的迷茫”的自我保護姿態。這樣的孩子往往會用這種“稀裏糊塗”的盾牌來抵禦堅硬粗糙的外部世界——壹個他們無法理解的成人世界。

是的,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壹句話: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讀書。談理想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他的未來,按照壹些長輩的看法,似乎已經被寫進了日程——隨便應付著上大學,然後接替父親。由於缺乏直接的生存壓力,他不能像那些期待“知識改變命運”的差生壹樣努力學習,而且,他還要應對來自遊戲、網絡和異性的誘惑,所有這些都讓他覺得好像沒有多余的精力花在閱讀上。

就在楊略處於目前大城市小康家庭孩子普遍面臨的這種流浪境地時,他收到了壹封神秘的信。雖然聰明的讀者會逐漸猜出信的出處,但這並不妨礙楊略認真地和匿名寄件人玩壹場遊戲,以改變自己目前的命運。由於他巧妙地采取了朋友式的交心方式,這封匿名信並沒有讓楊略感厭惡和叛逆——就像這個年齡的孩子面對“老套”的老師說教時通常會有那種心態。相反,他充滿了好奇,也因為那些細膩的文字安慰了他柔軟敏感的心,他覺得面對整個世界,他不再孤獨無助。其實這幾封信也構成了這本書的整體框架,也關系到目前學生普遍困惑和苦惱的問題,也是家長和老師普遍擔心卻又似乎不知從何入手的問題。包括如何樹立正確的理想——從短期目標到長期規劃,如何克服倦怠——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如何樹立自信——如何從認識自己開始正確與人相處——如何用愛對待他人,如何克服早戀的誘惑——如何等待真愛,如何培養健全的人格等等。看似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因為親切感人的音色,因為實例的“貼近”,因為作者制定了詳細的、操作性很強的步驟和練習,這壹切都讓這些老調重彈綻放出新的特色。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壹切都回答了這本書的書名所提出的問題:妳為誰讀書?

事實上,從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讀書和做人聯系在壹起,他的回答是:“妳應該為自己讀書,把讀書從被動的目的變成主動的手段,成為追求人格完善和實踐美德的最佳途徑。”

自從我在學習讓自己成為壹個更健全的人,“讀還是不讀”就成了壹個沒有答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