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遼源的歷史沿革

遼源的歷史沿革

遼源市水源遺址發現的“人”字形雕刻陶片表明,遼源人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時期就在這裏生活。

據《盛京古史》記載,周朝以前,遼源市就有彜族和蘇神人在此工作和生活。隋朝的高句麗仍以此為基礎,中原王朝在高句麗範圍內建立郡縣。

唐朝初年,屬河北安東省會南蘇州。唐朝的渤海國,東豐縣屬長陵府,東遼縣屬扶余府。公元926年,遼代的黃在這裏建成,公元975年,用了49年。黃龍府之所以被廢,是因為黃龍府的守護者顏相當反遼。

遼國滅渤海國後,遼源地區隸屬東京道長陵郡,位於梅河口市山鎮(又稱伊甸縣)。金代屬鹹平道。元朝屬遼陽開元路鹹平府千戶,後屬遼東宣威部管轄。明代先設遼杜威,後改遼東杜威,隸屬五軍總督署,後為努爾幹杜威。東遼、東豐兩縣轄三萬衛,後為塔魯木衛、四季河衛。

1437年(明二年),設置遼東邊墻,遼源位於邊墻外。清朝以前,滿族是居住在遼源的主要民族。東部屬海西女真哈達部,西部屬葉赫部。

1619(明萬歷四十七年),努爾哈赤滅葉赫部後,遼源市全境被劃入圍場的壹部分。

1661 ~ 1722(清康熙年間),遼源地區被正式定為盛京圍場,專門用於皇家狩獵。當時圍場的名稱是根據地形和物體的特征或某種動物活動的地域特征而命名的;有的圍場在明末清初就有地名,後來就被命名為圍場。

1878年(清光緒四年),盛京曾琦將軍請清廷開放西水圍場和東水圍場。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圍場禁止開墾。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盛京圍場總經理高晚妹主持西流水四十五個圍場的勘測放流工作。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冬,清政府在紮拉分阿林圍大甲(即龍首山)西側設立東路嘉寶支,處理民政事務,這是遼源建制的開始。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在今遼源西、東各設壹縣,西為Xi安縣,東為東平縣,屬奉天海龍府。Xi安縣城原擬設在虎口,後設在大阿(今龍首山)西側。大疙瘩堆在周邊,繡土不對;谷之危,足以制四方;道路又暢通了,居民都聚集起來了。於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奉天武將曾琦、荒政大臣廷傑改測城,占地541畝,西有半河,南有東遼河,北有半河,在方圓l,將郡九個半區分為四保16社。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修建Xi安城墻,用商賈捐款修建東吉、西寧、南康、北首四座城門,並在1390米處開鑿護城河。東吉、西寧、南康、北壽位於縣內。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奉天建立,Xi安縣隸屬奉天。奉天改為遼寧省,Xi安縣隸屬遼寧省。1912年,Xi安縣、東平縣行政公署成立,劃歸遼寧省管轄。

1914年,海龍府被廢。6月,遼寧省改為奉天,Xi安縣、東平縣歸奉天遼沈路管轄,同年3月東平縣改名東豐縣。

1920年,Xi安縣、東豐縣直屬奉天。

1926年,Xi安縣、東豐縣由三等縣升級為二等縣。由於土地的大規模開發,人口再次大幅增加,成為奉天著名的農業集散地。隨後,縣城各個店鋪的門房陸續建立起來。

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實行省制。奉天改為遼寧省,Xi安縣、東豐縣由遼寧省直接管轄。

東北淪陷時期,Xi安縣和東豐縣先偽奉天,後偽四平省。

8月31,65438,0945,計劃將Xi安縣更名為北豐縣,但未實施,仍稱Xi安縣。1945 165438+10月至1 946 65438+10月屬於遼北省第三機構。1946二月歸遼北二社,五月歸遼寧省委二社。1947 Xi安縣和東豐縣解放了。1948年7月劃歸遼北省第三機構。

1948 65438+10月1,劃Xi安縣及礦區,建立Xi安,隸屬遼北。這是第壹次市縣分開。1949五月隸屬遼東省。同年7月,Xi安改為直轄省。Xi安縣政府機構仍設在Xi安市區。

1952年4月3日,Xi安因與陜西Xi安同名,是東遼河的發源地,故更名為遼源市。遼源市還是壹個直轄省。

8月1956,1,Xi安縣以東遼河為名,更名為東遼河縣。同年改為吉林省懷德區管轄。

1958年,東遼縣、東豐縣劃入四平特區代管。

1959年3月23日,撤銷東遼縣,原東遼縣行政區域並入遼源市。

5月28日,1962,恢復東遼縣建制。

1969年5月4日,東遼縣撤銷,其行政區域仍屬遼源市管轄。

1976 65438+10月22日,東遼縣建制恢復。

1980 65438+10月29日,東遼縣撤銷,東遼縣原行政區域劃入遼源市。

8月30日1983遼源市升格為地級市,市區有龍山區和Xi安區。同時恢復東遼縣(東遼縣第四次脫離遼源市),東遼縣、東豐縣劃歸遼源市管轄。

1987 65438+10月7日,東遼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遼源市遷至白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