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壹家估值100億元獨角獸的困境與突圍

壹家估值100億元獨角獸的困境與突圍

來源:中國企業家

撤回IPO之後不到半年,雲知聲就完成了新壹輪1億美元的融資。但當前融資環境不容樂觀,在將語音技術在特定賽道落地、構築壁壘的過程中,雲知聲或將面臨更多挑戰。

決定撤回第壹次IPO前的某個周末,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躺了整兩天。公司花了很長時間籌備IPO,突然要停下來,他在大腦裏瘋狂模擬IPO停下來後公司會面臨的種種局面,自己有什麽樣的辦法和能力去應對。

2020年10月,雲知聲采用第二套上市標準提報科創板上市申請(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壹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但在之前的2020年9月底,螞蟻金服被監管叫停IPO。整個科創板上市的氛圍急轉直下。

今年2月,包括雲知聲在內的多家公司主動撤回科創板申請。緊接著,如預期般,市場對雲知聲的質疑四起:毛利率較低、營收增長不及預期、未能逃出AI公司大幅虧損的困局等。

此時正值AI企業相繼競速上市之際,作為語音賽道的獨角獸,雲知聲卻放緩了自己的腳步。黃偉曾問自己,IPO很風光,但自己到底想做個什麽樣的企業?“我並不認為IPO是我的終點。”這是他得出的結論,他希望公司能越來越 健康 ,“我們已經發展9年(雲知聲成立於2012年),我還希望再發展9年。”

2021年6月,雲知聲宣布開始D輪融資,且當時已完成D1輪次近1億美元的交割,最新壹輪估值近100億元。該輪融資由摯信資本領投,啟明創投、磐谷創投跟投,三家投資機構早在雲知聲天使輪、A輪時就已進入雲知聲股東序列。

撤回IPO後的9個月

和大部分AI獨角獸公司壹樣,雲知聲至今尚未盈利。據招股書,2017~2020年上半年,報告期內累計虧損近8億元。根據招股書,雲知聲原計劃就技術中臺、芯片研發平臺、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四方面,募集9.1億元。這也意味著,撤回IPO後,公司需要通過其它辦法解決持續的資金需求。

加快商業化步伐實現開源,成為必然的選擇。

撤回IPO後這9個月,黃偉頻繁參與客戶拜訪。今年3月,黃偉出現在雲知聲與泉州市洛江區政府的合作簽約活動中。泉州作為民營制造業大市,近年來,正發展智能裝備產業。雲知聲試圖依托泉州與洛江區多家行業領先的裝備制造企業, 探索 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場景下的商業化路徑。10月,黃偉前往廈門金龍聯合 汽車 工業有限公司,並與金龍客車就智慧交通建設達成戰略合作。

在撤回IPO後,內部組織結構也進行了微調。

在IPO過程中,因為有機會按照中介機構的要求,把整個公司業務嚴謹梳理壹遍。目前,雲知聲的組織架構已調整為IoT和智慧醫療兩大事業群,此外,IoT下分基礎業務和創新業務,前者主打芯片、模組等基礎產品,後者主打智慧物聯整體方案創新。

黃偉試圖通過事業部機制,下放授權、加速決策。隨著公司發展進入第10個年頭,作為CEO,他覺得自己應適當“後撤”,把壓力傳遞給搭檔,“這樣可能更有利於他們成長”。

今年,AI語音這條專業賽道上,AI語音之於醫療的價值凸顯。市值突破1300億元的科大訊飛在今年年中宣布計劃分拆整個智慧醫療業務,獨立上市,以此為團隊設計更好的激勵機制、吸引人才。

4月,微軟以總價197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Nuance,這是微軟 歷史 上第二大收購案。Nuance被稱為“美版科大訊飛”,Nuance的系統在美國約77%的醫院中使用,公司利潤主要來自對醫患談話、客服電話和語音郵件等內容的語音識別業務。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推特上發文稱:“人工智能是技術領域的重中之重,而醫療保健是其最緊迫的應用領域。”

醫療是當前雲知聲的主營業務之壹。

10月底,雲知聲繼續緊鑼密鼓地開展招聘活動,其中也包括醫生這壹角色。雲知聲董事長、CTO梁家恩表示,雲知聲深入到醫療領域開始構建知識圖譜是在2018年,那時,醫生團隊就開始建立起來了。他們壹方面可以幫助這支AI團隊梳理醫院的真實需求,了解醫院的規範、相應的知識體系;另壹方面,他們可以幫助判斷機器能否做到替代人工。

按照黃偉的計劃,這輪融資後,業績有壹些增長,公司壹邊開展業務,壹邊接觸壹些新的投資機構。10月中旬,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黃偉表示,在人數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雲知聲營收增加了百分之七八十,“我認為初步達到了我想要的目標”。

商業化多條腿走路

整個2011、2012年,人工智能賽道尚未起風。磐谷創投合夥人李誌超通過UCloud創始人季昕華結識了時任盛大創新研究院分院院長黃偉。當時蘋果手機的Siri正火,“很多人會投Siri的競品。”李誌超說,主流的認識是要做壹個平臺級的公司,“所以好多人精力都花在這上面去了,這幫黃偉減輕了不少壓力。”

2012年創辦雲知聲時,黃偉確定的方向就是想做to B,紮根具體行業。在李誌超看來,語音識別會走向語義理解,再紮到某個產業中去。技術壁壘之余,壹旦涉及到業務流,壹家AI語音技術公司可以在其中扮演非常核心的角色,“語言可以直接穿透到業務的最內核”。

雲知聲最初的客戶是樂視電視、小米、搜狐等互聯網公司。由於發現樂視電視語音識別服務的使用率較高,2014年,它開始向家電等IoT方向聚焦。根據招股書,在2018、2019、2020年上半年,智能語音交互產品分別實現營收1.56億元、1.37億元、0.24億元;智慧物聯解決方案分別實現營收0.17億元、0.50億元、0.57億元。報告期內,公司經營策略由智能單品供應商升級為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

黃偉表示,2018、2019年,巨頭將智能音箱視為電商、搜索引擎的入口,掀起高額補貼戰,由此威脅到雲知聲的下遊廠商。“我們在2018、2019年受到沖擊,但是我們在2018年的時候已經做了組織架構調整,開始往解決方案去走。”

IoT組件業務受到威脅的這壹年,雲知聲在智慧物聯解決方案上取得突破。2019年,雲知聲與世茂集團合資設立雲茂。

當時,世茂在尋找壹些有足夠技術能力的合作夥伴,推進世茂集團樓宇、社區、酒店、物業管理等智慧化升級。而雲知聲在此前已有壹些案例,正希望在行業裏找到相對有知名度的客戶進壹步推廣,“大家在那個時間點上的目標是壹致的”,因此雙方的合作推動得很快。

梁家恩說,通過雲茂,雲知聲打磨了基於酒店社區管理的系統,這套系統底層使用的是雲知聲的交互方案。在後續空間IoT項目的開拓與復制中,團隊希望實現80%的可復用,個性化的定制開發優化比重控制在10%左右。

而在與世茂的合作過程中,黃偉意識到,對方的執行效率、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與 科技 公司有所不同,“駐場通宵對他們講是很平常的事情。我們有些傳統企業的合作夥伴的管理層會議,會刻意放在晚上或周末。”

但在2020年上半年,雲茂對雲知聲的營收貢獻為37.6%,雲知聲被質疑嚴重依賴大客戶。黃偉對此表示,這壹占比是階段性數據,“今年這個比例會更低”。

IoT之外,雲知聲曾在教育、車載和醫療方向上均有試水,最終,在2016年決定重點布局醫療。此外,黃偉認為,醫療相比車載,投入產出比更大。

雲知聲推出的第壹款醫療領域產品是醫療版語音輸入法。2016年,雲知聲為協和醫院打造了壹套醫療電子病歷錄入系統,花了大約半年時間,院方試用的結果是,認為至少可以給醫生省下壹半的寫病歷的時間。

與協和醫院的合作,為雲知聲在後續推廣醫療版語音輸入法時提供了背書。“大家覺得我們終於抓住了壹個點。”梁家恩說,但醫療版語音輸入法只是輔助工具或效率工具,並沒有切入整個醫療本身的核心業務。

2020年,雲知聲推出病歷質控和基於病歷的醫保控費等產品。過去,疾控中心和醫保公司通過醫生、專家,采取“飛行檢查”等方式來抽檢病歷。現在,他們嘗試讓AI大腦對病歷進行全文審閱,查驗病例是否完整、前後是否壹致,或者用以減少不合理的醫保支出。黃偉稱,今年上半年,雲知聲把這個產品跟某地方醫保局合作,控費率從1%多提高到接近7%。

如果巨頭進入雲知聲所在的醫療市場,該怎麽辦?黃偉說,醫療市場相對區域化、分散化,即便巨頭進來,也得壹家家做,“所以醫療的市場,巨頭很難用資源通吃”。

李誌超在走訪雲知聲的醫院客戶時,聽到的反饋有好有壞。“需求很洶湧,但在技術能達到的性能狀態上,大家可能會覺得沒達到預期。核心還是對於產品期待比較高。”

據國家衛生 健康 委員會發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顯示,全國三級醫院壹***2500余家,其中三甲醫院1479家。對此,梁家恩表示,三甲只是切入點,真正剛需的地方應該是在二甲等基層醫院。

會不會被收購?

據招股書,雲知聲在報告期內總計投入6.03億元,占累計營收比重為107.4%。黃偉表示,U+X(U代表雲知聲的技術中臺,X代表事業部)戰略之下,雲知聲的核心技術研發是持續演進的,跟資本冷熱無關。此外,U和X相互促進,創業公司相比平臺公司的優勢是能夠深入車間。“我覺得很多人可能是被數據規模給誤導了,我們要的是能夠在場景裏面真實發生的數據,針對性更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相信我們比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更大。”

黃偉曾於2014年提出雲知聲的“雲端芯”戰略,但直到2018年,雲知聲才推出第壹款專用芯片“雨燕”。對此,梁家恩表示,2014~2015年,團隊先用高通等品牌的通用芯片,搭建芯片模組。在通用芯片上實現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試水後,2016年,雲知聲正式搭建團隊進行專用芯片研發。此後,團隊再在“雨燕”基礎上推出“蜂鳥”芯片,進壹步降低芯片功耗。

梁家恩表示,只有做到千萬級,才能平衡芯片前期研發設計、流片的成本,“如果妳做到1000萬片以上,基本上壹片的成本就變成壹塊錢了”。雲知聲芯片代工廠是聯華電子的分廠,由於雲知聲芯片制程28nm、45nm即可,目前芯片產業鏈面臨的壓力對雲知聲的影響並不大。

此外,雲知聲與吉利控股集團戰略投資的億咖通 科技 合作的車規級芯片“雪豹”,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該芯片計劃為吉利等整車廠提供車載語音解決方案。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雲知聲在 科技 巨頭激烈競爭的車載領域投入並不大。黃偉認為,這壹領域的投入產出比,相比醫療、IoT要小。此外,雲知聲並沒有親自下場去做車載語音,而是在下遊投資了壹家公司“同行者”。它們將雲知聲的語音技術進行集成,從後裝開始切入市場,目前逐漸轉向前裝。

在Nuance賣身微軟後,對黃偉來說,是否也會把被收購列入考慮之中?

黃偉說,他創業的目的,是做壹家值得尊重的 科技 公司,“如果只是為了收購的話,其實大家就沒有必要去創業了”。

在李誌超看來,並購只是資本流動的壹種方式。對於雲知聲來說,現在比較重要的事情是:第壹,業務空間越來越明確,先把業務做好;第二,進壹步完善團隊;第三,無論是IPO還是壹級市場融資,做好資金儲備。

與過去幾年相比,當前的融資環境不容樂觀。在將語音技術在特定賽道落地、構築壁壘的過程中,雲知聲或將面臨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