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艾森伯格的孩子發展出親社會道德判斷了嗎?

艾森伯格的孩子發展出親社會道德判斷了嗎?

艾森伯格和科爾伯格壹樣,側重於兒童的道德判斷和推理。艾森伯格認為科爾伯格研究中選取的困境故事幾乎都涉及法律、權威或形式責任。比如在海因茨該不該偷藥的故事中,海因茨必須在偷藥和妻子的死之間做出選擇。偷藥會違法,保護妻子不死是每個丈夫的責任。法律、責任等這些問題會在壹定程度上制約孩子對故事沖突的推理。所以科爾伯格用他的兩難故事只研究了兒童道德判斷推理的壹個方面——禁止導向推理。

艾森伯格區分並設計了與科爾伯格困境不同的另壹種道德困境——親社會道德困境,並據此研究兒童的親社會道德判斷。所謂親社會困境情境,是指壹個人必須在滿足自己的願望、需求和/或價值觀與滿足他人的願望、需求和/或價值觀之間做出選擇,幫助者的個人利益與接受者的利益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以下是艾森伯格研究中使用的壹個典型故事:

壹天,壹個名叫瑪麗的女孩要去參加壹個朋友的生日聚會。在路上,她看到壹個女孩不小心摔倒,摔斷了腿。女孩讓瑪麗去她家通知她的父母,這樣她的父母就可以來帶她去看醫生。但是如果瑪麗真的去通知她的父母,她將無法參加生日聚會,她將錯過吃冰淇淋,蛋糕和所有的遊戲。瑪麗應該做什麽?為什麽?

根據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艾森伯格得出結論:親社會道德困境的推理從童年到青春期經歷了五個層次:

階段1:享樂主義和自我關註的推理。幫助別人的理由包括個人興趣,未來需要,或者是否喜歡壹個人。

階段2:面向需求的推理。當他人的需求與自己的需求發生沖突時,兒童開始對他人的需求表現出簡單的關心。

第三階段:人際取向和刻板印象取向的認同和推理。兒童在分析幫助他人或不幫助他人的原因時,會涉及好人或壞人、對好人或壞人行為的刻板印象、他人的贊揚和允許等。

第四階段:移情推理。當兒童分析幫助他人與否的原因時,他們開始關註內疚或其他與行為後果相關的情緒體驗,這最初涉及到對社會規範的關註。

第五階段:深層內化推理。兒童幫助他人的決定主要基於內化的價值觀、責任、規範和改善社會條件的願望。

得出結論:學齡前兒童的判斷往往是享樂主義的,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得失;只有孩子逐漸成熟,才會更多地考慮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傾向於從內化的價值標準角度考慮幫助他人。

以上是關於艾森伯格親社會道德判斷發展的相關知識點的總結。考生在備考教師招聘考試的過程中,通過對上述邏輯的梳理,可以熟練掌握自己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