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瀏陽的風俗習慣

瀏陽的風俗習慣

瀏陽風俗1瀏陽出生生日風俗

當嬰兒出生時,他們應該在神龕前燃放鞭炮,給他們的祖先帶來好消息。過去重男輕女,“生孩子叫弄璋,生孩子叫玩瓦片”。我覺得生個男孩是天倫之福,我是幸福的。認為生女兒就是“生個空男人”,是壞事,擔心結婚,甚至溺死嬰兒。

孩子出生時,若有不速之客進屋,稱為“逢生”。來訪者是嬰兒的米歇爾·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或養母,但有壹種說法是“男人遇到男孩,會進行三年,當他踏上血腥的土地時,就會有災難”。主人為了擺脫它,偷偷在客人的衣服上劃了壹條紅線來“捅破災難”。男人遇到女生,覺得是好事,要“三年壹遇”。

鄰居後宮聽到鞭炮聲都會過來要求安慰和祝賀,給他們雞蛋,紅糖,豆幹絲,豆幹等。促進泌乳。因為“月嫂”不適合吃青菜,她就吃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後,胎盤要埋在附近山上的陶罐裏,意味著父母的血脈永遠不會與故鄉的土地分離。送完胎衣不能回頭,不然會倒奶。

寶寶的爸爸會帶著鞭炮和壹只雞去嶽父家報喜,男孩會帶壹只公雞,女孩會帶壹只母雞。嶽家不用問就知道會生壹男壹女。嶽家的親戚鄰居聽到鞭炮聲,互相祝賀,送雞蛋等物。第三天,女婿帶公公“做三朝”,古代稱之為“湯餅之會”。爺爺奶奶帶來了嬰兒的嬰兒床、坐柱等。那已經準備好了。壹般還會提供壹雙嬰兒棉襖、棉襖、汗衫、棉裙、棉裙、鞋、帽等。人們感嘆“奶奶難做”!有的還留下來照顧產婦,叫“陪月”。婆家親戚或“請奶奶喝茶”或“請奶奶吃飯”。

第三天早上,年長的婦女煮艾葉、楓球和雞蛋給嬰兒洗澡,稱為“洗三朝”。洗完後給寶寶滾雞蛋,祛風,保佑健康。給嬰兒穿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長輩捧著,用篩子把嬰兒罩住,在篩子上連上剪刀和算盤,大家就圍上來,或敲壹根雞棍(即趕雞用的劈開的竹簽),或持壹根杵,到正殿的神龕裏祭祖,稱為“拜三朝”。祭拜完畢,可以在廳堂小巷遊壹圈,稱為“三朝遊”。據說可以防止“臍風”的危害。

第三天,朝日親友用紅紙包著道賀,去參加湯餅聚會,稱為“打三朝”。主家煮雞蛋,塗成紅色,分給大家。那叫吃紅蛋,也叫吃滾屁股蛋。

瀏陽北鄉三代就有送數字的習俗。街坊親友會在紅紙上用大楷體寫下男嬰的姓名、學校和名字,並附上“龔偉某某夫婦與文郎知青幸福”或“龔偉某某老板與孫文知青幸福”之類的祝賀語,在鞭炮聲中貼在大殿主梁兩端的墻上。由於房子、人等等條件的不同,有的人同時發幾個號。清朝以前,女嬰是不給名字的。民國以後也有女嬰的數字,但只給壹個名字,壹般是“閨房”。

還有滿月酒、百日酒、壹年酒。長沙縣有鯉魚親吻嬰兒餵湯的習俗,稱為“開葷”,或意為“鯉魚躍龍門”。親戚朋友去吃飯,送金銀手鐲、項圈、“長壽鎖”等物。壹歲時,有的把文具、針線、口紅、字畫放在盤子裏,讓嬰兒抓來抓去,以測試他們的興趣,稱為“抓周”。以後每次過生日都叫“長尾”,父母總想去偷雞蛋。俗話說“成年人過生日吃壹頓飯,過生日吃壹個雞蛋”。10歲,20歲等。被稱為“總學生”和“全學生”。親戚朋友多送些布匹鞋襪作為禮物,父母壹般會請幾桌。生日通常被稱為零散生日。除了姨媽姨夫,月經的來訪,鄰裏婦女要盡早送雞蛋、面條等問候,主人要等“幹茶”,所以也叫“茶”。

古語有雲:44歲壽,80歲壽,60歲壽。可見古人稱長壽的最小年齡是60歲。將來會有50歲的人。長沙人說“男的全是女的”,就是男的是虛歲,女的是實歲。60歲被認為是重開花,特別隆重,稱為壽星宮、壽星坡。有的擺了生日桌,陳壽桃,點了蠟燭,有的親朋好友送來了生日牌和屏風。壽星坐在壽臺上,聽命於兒孫。這個時候鞭炮放的時間越長越好。設宴時,妳應該吃長壽面。面條細長,象征長壽,所以長沙人叫生日米粉。

有的人50歲前過生日,但有壹句話叫“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就是男到29歲不過生日,女到40歲不過生日。有些人過生日會出去避客,這叫逃避生活。有些人遵循“母親在大廳,但她不慶祝她的生日”的古訓。就算她六七十歲了,只要高唐活著,她也不過生日。她的生日被視為母親難熬的日子,只給母親添菜,以感謝母親的分娩和養育她的恩情。

2.瀏陽節日習俗

巍峨的大圍山是瀏陽的象征,瀏陽人民以勤勞、勇敢、堅毅、淳樸著稱。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漢、蒙、回、藏、苗、壯、朝、滿、侗瑤、土家族(其中不少是外省移民)等十壹個民族,構成了多姿多彩的鄉土風情。

有過年的習慣。農歷正月初壹是第壹年,稱為新年,也稱為春節。過去,公雞第壹次啼叫時,男主人起身開門放鞭炮,稱為“開門”。壹般早餐只吃30晚的剩菜,表示“有現成的東西吃”。而蔬菜和芋頭壹個都不能少,以示新的壹年會“幹幹凈凈,萬事大吉”在這壹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這叫做以舊換新。長輩給晚輩和子女“壓歲錢”,有的給60歲以上的老人“壓歲錢”,但壹般都在除夕前給。

從在壹起的第壹天開始,大家見面“請拜年”。新交的朋友朋友要專程去拜訪“拜年”,並打電話:“恭喜恭喜!”或者問壹句“新年快樂”。過去有第壹個孩子,第二個孩子,第三個孩子在第四天參觀這個地方的說法。在封建時代,孩子要下拜父母,最小的要拜老人。現在比過去簡單了。除了老人,大多數人只是互相祝賀。

春節期間,請歡迎“春米”的習慣。壹般在初五之後,會邀請親朋好友壹起聚餐,稱為“春宴”。主要是聚壹聚,* * *聊壹聊家人,總結過去的壹年,規劃來年,互相感謝。“春飯”做十碗菜很講究。以前吃“春飯”的時候,桌子上有魚但是妳吃不到,就是每年都有魚(剩余)剩下。因為魚不吃,所以有木頭雕的魚代替,很搞笑。

正月初五至元宵節十五,舞獅、舞獅、舞燈期間,隊伍前面壹人手持紅色貼紙,上面印著“恭賀新春”、“恭賀新春”等字樣。這叫新年貼。貼完之後,獅子和龍會進屋拜年。主人看到獅子和龍來了,會放鞭炮迎接。離開的時候會互相送。獅子和龍離開後,壹人會收到壹個紅包,叫做“賞封”。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正月初四、初五後,市場上開始供應“元宵”,象征著團結、吉祥。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開燈,有的還掛在門口的籠子裏。有句諺語叫“三十夜的火,元宵節的燈”。

在立春“送春牛”時,每當立春來臨,城鄉家家戶戶都莊嚴地燃放鞭炮,慶祝“春天”的到來。有時民間藝人變身老農,背著梨,牽著小牛去種地,稱為“送春牛”,戶主還要放鞭炮迎接。

在農歷三月初三,有用當地菜肴煮雞蛋作為節日食品的習俗,據說可以“明目”。

從清明節到清明節,大部分人都會帶壹些紙香燭去先人的墳前燒香,帶三樣祭品祭奠。他們會放鞭炮,在墳頂鏟壹塊草皮,插三塊掛山牌,以示紀念和祭祀。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端陽節。五月初至初五,家家戶戶開始種艾葉,掛菖蒲。為止瘟疫,鎮邪,還有喝雄黃酒,紮棕櫚籽的習俗。在這壹天,我們會吃包子,鹹蛋和劃龍舟。相傳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七月十五日被稱為中秋節。大部分老人都要給死去的親人包壹些錢紙燒給他們,這叫燒包,就是燒包登記名字。

中秋節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習俗節日。在農歷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們吃月餅,賞月。以前有個玩中秋菩薩的遊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越來越重視賞月。除了月餅,他們還準備了各種水果、高檔糖果、煙酒等等。全家團聚,對月而坐,放下音樂唱片增添樂趣,* * *享受天倫之樂。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壹天有登高的習俗,叫做“九年級登高”。

小年,臘月二十四叫小年,被孩子們稱為“小年”,說是給孩子們過年。其實從這壹天開始我就壹直忙著準備過年了。

3.瀏陽過年習俗

農歷正月初壹是春節,俗稱春節。村民過年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也就是從臘月二十四到次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這種習俗延續了幾千年,與南朝《荊楚年間誌》記載的基本壹致。

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年”,稱為“小兒過年”。相傳“天之耳目,人間煙火之主”的竈神要回天庭述職,人稱辭竈。為了讓他“天上說好話,地上帶好運氣”,“不說破話,用好話演玉帝”,人們會在前壹天做壹次大掃除,這就是所謂的“掃塵”,在23日或24日晚上,家庭主婦們在竈臺周圍點燃蠟燭,向他們供奉祭品,以此“送別”。民謠裏說:“過年了,姐姐要花,兒子要槍,然後我要新衣服,爸爸要新帽子。”。從那天起,長工都下班了,工匠也不再來他們家了。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年貨,做豆腐,殺豬,送年貨,準備小吃,炒幹茶,寫春聯,紮燈籠。

在壹年的結束,它被稱為新年前夕,或新年前夕。家家戶戶剪彩貼春聯,全家人聚在壹起喝酒,菜都剩了,叫吃團圓飯。晚飯後,通常會有紅棗、煮雞蛋等小吃。點燈籠,焚香放鞭炮,祭拜祖先家神,叫辭年,祭竈神。孩子們三五成群提著燈籠依次去找鄰居,說:“請辭職。”。每個家庭都站起來歡迎他們,拿出小吃和幹茶,並裝滿了孩子們的口袋。有的孩子回家卸下口袋,然後迅速加入辭職隊伍。他們壹個晚上能拿到壹兩個瓷缸的食物,高興得合不攏嘴。所以有句話說:“孩子盼過年。”

除夕夜,壹棵楓樹(或松樹、栗樹等。)在農村的每壹個爐子裏都燒著,叫做“年菜老”。男女老少圍著竈臺,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全家人吃豬蹄燉蘿蔔等著,稱為“守歲”。所謂“有錢沒錢,蘿蔔過年”。

除夕夜,在全民皆大歡喜的同時,也有很多窮人不敢回家。所謂幸福的家庭都是擔心的。是債主討債,工匠討薪的最後期限。大街小巷、鄉間小路欠債人的燈籠火把絡繹不絕,有的人還不起賬。銅鍋衣服可能會被拿走,只好出去藏賬。還有人用紅紙寫下“橫門延慶”,在辭官年後貼在門上。大門緊閉,不準任何人進出,被稱為“財經門”。當被問及債務人的無奈時,好事者寫了壹首打油詩:“窮人家早早藏富,債主雖有難。對商家惱火,沒錢就被拒之門外。”

正月初壹,古代稱為元旦、元日。自古“鞭炮聲令元日,人沈迷其中”。辛亥革命後,公歷1稱為元旦,夏歷元旦改為春節。

大年初壹,家家戶戶雞鳴起床,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由輩分最高的男主人燒香開門放鞭炮,這叫“出天”,或者叫賺錢。然後大廳裏的人在燭光下祭拜祖先,然後向外界祭拜天地之神。在選擇吉日時,他們向吉三鞠躬,或向四方鞠躬,祈求新的壹年各方利益。然後兒孫們依次給長輩拜年,並先在井邊擔起第壹擔水,點上香加入神靈。農村還是早上祭祖墳。早餐吃剩飯叫隔年吃食,是溫飽有余的意思。素菜,如蔬菜、芋頭、豆腐等。,意思是人清凈吉祥,萬事大吉,清白無辜。晚飯後,晚輩給家裏的長輩拜年。清朝的拜年是以鞠躬的儀式來拜年,大年初壹壹般不出門拜年。民國以後,由鞠躬改為鞠躬,而且家裏拜年後,鄰裏之間互相拜年,氣氛熱烈。但如果人家還沒起床,就不要睡前拜年了。有人進屋拜年,主人站起來遞上手:“請拜年”,並用幹茶熱情招待。

這個城市的大多數人在黎明出行,拜訪親戚朋友。清朝以前,那些用假頭銜捐錢的人,都是戴著帽子,大搖大擺,神氣活現地到處拜年。商人愛拒錘,出入皆“獻香茶,果盤開,檳榔元寶俱來”,大半夜嚼個不停。朋友圈廣的商人,如果不親自去,就讓晚輩或仆從持名帖祝賀,這叫“後拜”,也就是後世賀年卡的由來。

在新年這壹天,人們關註並有許多禁忌。除夕之夜,有人在大門的接縫處貼紅紙“富貴”,在眼上貼“開門”、“為我賺錢”等吉祥語。開門時,他們大聲背誦,稱之為開門見福。晴天的時候,觀風觀天,預測來年的收成。認為“北(風)主豐,南主歉”;多雲轉晴,陰暗轉雨。在露臺和柴灣堆了很多柴火,和諧而豐富。大年初壹抱柴進門,寓意“發財”。大年初壹,需要掃的時候,掃把掃柴灣,不出門。有的學者寫“長命百歲”、“五谷豐登”等吉祥語,稱為“新年寫,吉祥如意”。大年初壹,我特別避免粗俗不雅的話,所以我會為這壹天挨罵,會被罵壹年。大人總是提前告訴孩子:初壹好好說話!萬壹孩子說漏了嘴,大人會馬上解釋:“孩子的話,都原諒了”。如果妳不小心打碎了什麽東西,說“送走”;如果杯子掉了,就說“酒灑紅了。”

初二,女婿去嶽家拜年。所謂“初壹子,二郎,初三初四拜鄰”。四鄉還有邀春客的習慣:約定幾代叔侄等親朋好友在某壹天聚在壹起小酌壹杯。過了初八,熟人見面,互相說:“請妳交壹個遲到的年!”15日,拜年壹般不提。

正月十五,古代叫上元節,也叫元宵節。古語有雲,“三十夜之火,為宵夜之光”。賞燈在唐代很流行,在宋代更為流行。溫天陽曾這樣描述衡州上元布置花燈的盛況:“滿城淑女君子好迤邐”,“觀眾都被擋住了”,“妳累得肩背朝天”,“遠遠看不出字裏行間的區別”。民國以前,各種各樣的燈籠都是用紙糊的,或掛在屋裏,或列在街上。這壹天,家家戶戶在竈角點蠟燭,煮元宵,頑童玩燈籠。除了在豬圈和狗窩裏雞的黑暗角落點燃蠟燭,農民們還在田野邊緣生火,以此來消滅昆蟲,祈求豐收。孩子們喜歡在角落裏點上宋明,壹邊燒壹邊唱:“正月十五元宵,燒蟲蟻,安息天庭”。靠近祖墳的還送蠟燭到墳前,讓先人共享人間光明。

更熱鬧的是,趕上廟會、唱大戲、玩舞獅、騎龍馬、騎竹馬等春節文化活動在此時達到高潮,往往徹夜喧鬧,故名“元宵節”。其中龍燈最為常見,城鄉鄰裏村的祠堂幾乎都綁著龍。民間認為玩龍可以保吉日,所以“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於耳,所以更為纏人。已婚未育的女性往往讓“龍”圍著自己的身體轉,或者讓“龍”在床上凝結成壹個圈,騎上壹個孩子,由獨角獸送孩子。

“三十夜之火,十五夜之光”,歲末的兩件大事,寄托了人們對富足、繁榮、順利、吉祥生活的期望。在眾多的燈籠中,龍的傳人對龍燈情有獨鐘。

湖南有元宵節,至少可以追溯到初唐。當時長沙縣已改為潭州,褚遂良《潭州偶然題》詩中有“行過九曲燈夜,歸月掛海棠前”壹句。到了南宋,文天祥在《論元在衡州》中說“正月十五,衡州點燈。”明清兩朝編纂的長沙、湘潭、常德、桑植、桂東等縣誌、鳳凰堂誌等書籍,對元宵節都有清晰詳盡的記述。嘉慶《瀏陽縣誌》?民俗誌上說:“竹蓋布,接數十尺,燃燈籠。其中有幾個人跳舞說龍燈。“今天的龍燈和嘉慶年間的這個記錄差不了多少。

打龍燈也叫舞龍。以前湖湘之地要挨家挨戶發帖子玩龍燈,收到後才表示願意接收。接待人員要準備酒、飯或者紅包。龍燈壹般在正廳房屋、牛棚、豬圈、糧倉周圍遊走,以辟邪避疫。同時也含有送春的意思。所謂“龍興壹步,百步成春”。後來,龍燈逐漸被舞獅所取代。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智慧蒸蒸日上,元宵節前後耍龍燈的迷信色彩早已褪去,但作為壹項重要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仍然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