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關於清朝提督”劉厚基”的問題.

關於清朝提督”劉厚基”的問題.

清朝 -- 十裏坡之戰 千年歷 史載目錄

十裏坡之戰 西撚軍的最大壹次伏擊戰 十裏坡之戰是西撚軍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西安東郊十裏坡同湘軍劉蓉部進行的壹次著名戰鬥。 高樓寨之戰後,撚軍繼續流動作戰,在山東、安徽、河南的廣大地區不斷打擊清軍。清政府命曾國藩部署鎮壓撚軍。 曾國藩先後實施“以靜制動”、“聚兵防河”的作戰方針,都歸於破產。1866年12月7日,清政府改任李鴻章為欽差大臣,節制湘淮各軍,負責鎮壓撚軍起義。 撚軍方面雖然取得了壹系列勝利,但長時間不停頓地流動作戰,使部隊得不到必要的休整和補充,同時又得不到任何友軍的支援,戰略上的被動局面日益嚴重。撚軍領袖賴文光等深感“獨立難支,孤軍難立”,試圖改變這壹被動局面,於是在1866年10月決定將撚軍壹分為二,由張宗禹、張禹爵、邱遠才等率部分撚軍西進陜甘,聯絡陜甘回民起義軍,以為犄角之勢,是為西撚軍。由賴文光、任化邦、李允等率部分撚軍留在中原地區,與敵周旋,是為東撚軍。 西撚軍約有3萬余人。在張宗禹等的率領下,1866年10月由豫東經許州、洛陽、陜州(今三門峽市西)、閿鄉(今靈寶西北),於11月9日進入陜西華陰縣境。署理陜西巡撫劉蓉當時正率1.4萬湘軍在陜甘交界處堵擊回民起義軍,在得知撚軍入陜後,感到形勢嚴重,請求清政府速派援兵。但左宗棠(剛被任命為陜甘總督)借口籌備糧餉,停兵湖北,躊躇不前。清軍援軍難以很快入陜,為西撚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西撚軍進入華陰後,立即西進華州(今華縣)、渭南。劉蓉不得不將所部東調,對付撚軍。11月14日, 提督劉厚基 率兵3000人由渭南東進,在赤水鎮與撚軍遭遇,壹觸即潰,敗退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揮湘軍各營,分兵三路再次發動進攻。撚軍於華州敖水東面的樹林裏設伏,大敗湘軍,殲敵近千人。 初戰獲勝後,西撚軍乘勝西進,於12月14日進抵西安東面的灞橋鎮。然後折向東南,占領藍田縣的泄湖、藍橋等地。為了調動西安清軍,後又佯趨商州(今商縣)、雒南(今洛南)。待清軍東向追擊,撚軍又北走渭南,並虛造東攻潼關之勢。當湘軍北上堵截時,撚軍又迅速西進,擺出攻打西安的架勢,並在灞橋十裏坡周圍村莊設下伏兵,布好伏擊圈,等待敵軍到來。 1867年1月23日,湘軍追至臨潼東北的新豐鎮。撚軍派出少數部隊誘敵,與湘軍且戰且退,將湘軍誘至十裏坡。記名提督楊得勝、總兵蕭德揚、提督劉厚基、道員黃鼎等部敵軍相繼進入伏擊圈。撚軍誘敵部隊立即回馬反擊,伏軍步隊從兩旁村堡殺出,馬隊從兩翼包抄,將湘軍團團包圍,湘軍陣勢大亂。時值風雪彌漫,湘軍士卒因連日奔走,疲憊不堪,凍餓交加,士氣低落,無心作戰,火藥又被雨雪澆濕,不能點放。撚軍則士氣高昂,勇猛沖殺,與湘軍展開白刃格鬥。半日之內,連斬總兵蕭德揚、提督楊得勝、蕭集山、蕭長清、布政使銜候補道蕭德綱等湘軍將領,殲滅敵軍3000余人,收降數千人,取得了入陜以來最大的壹次勝利。 西撚軍在十裏坡之戰中,始終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先是運用流動戰術,主動出擊,調動敵人,誘敵追擊,使敵人疲憊不堪;然後是選擇有利戰場,預設埋伏,將敵誘至伏擊圈,步騎協同,將敵包圍;最後通過白刃格鬥大獲全勝。湘軍方面則盲目追擊,處處被動,被撚軍牽著鼻子走,戰鬥力被拖垮,最後陷入重圍,大敗於十裏坡。劉蓉也因此被革職回籍

回 民 起 義 軍 在 銅 川

銅州市座落在關中到陜北的交通要道上,下轄城區、郊區及耀縣、宜君縣。

城、郊二區清代稱同官縣,1946年改為銅州縣。耀縣原稱耀州。

據《秦隴回務紀略》壹書記載,清朝同治年間,陜西人口壹千多萬,回族占十分之三,主要居住在關中渭河兩岸各州縣。耀州的回民,聚居於寺溝、廟灣壹帶,建有清真寺。同官回民很少,據《同官縣誌》記載:“僅西鄉韓家原有回民數十家”,無清真寺。

回漢兩族勞動人民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長期以來,他們在和封建統治者的鬥爭中,互相支援,患難與***,結成了深厚的戰鬥友誼。例如,明朝末年陜北農民起義軍領袖之壹馬守應,人稱“老回回”,就是綏德縣的回民,他的部下有不少人是漢族貧苦農民。但是,由於封建官府和地主鄉紳的挑撥離間,兩族人民之間也存在壹些矛盾。封建統治者經常利用這些矛盾制造事端,挑起民族糾紛,從中漁利。每當糾紛發生之後,地方官員總是偏袒漢民。“凡爭論鬥毆,無論曲直,皆壓抑回民”(張集馨:《道成宦海見聞錄》)。華州知府濮堯甚至公開宣布:“回傷漢民,壹以十抵;漢傷回民,十以壹抵”(劉東野:《壬戌華州回變記》)。在銅川,民間也壹直流傳著“漢人殺死壹個回民,賠壹只羊或壹只狗了事;回民殺死壹個漢人,由回民數人抵命”的說法。可見,銅川回民的處境不比其它的地方強。

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渭南漢族地主武裝團練散發雞毛傳帖,上面寫道“秦不留回”、“天意滅回”、“必將回回洗殺凈盡,回房燒毀不留”。繼而到處捕殺回民,洗劫回族村舍,焚燒清真寺。接著,西安、鳳翔等地也發生了類似事件。耀州團練在寺溝殺死回民數十人,焚毀了清真寺,接著闖入同官韓家原,開槍放炮,圍攻搜殺回民。韓家原回民本來就藏有槍械,他們奮起反抗。同官知縣張德立不分青紅皂白,將回民數人逮捕,關進監獄。韓家原回民忍無可忍,沖向縣城,要求放人。張德立懾於回民群眾威力,不得不將被捕的回民釋放。這壹年,關中壹帶的回民紛紛掀起了反清鬥爭,但同官、宜君境內沒有發生太大的動亂。

1862年秋,陜西回民發展成為具有30萬人的強大武裝。他們猛攻西安城,計劃在奪取西安後,以關中為根據地,與甘肅回民義軍聯合在壹起,經山西直搗北京,推翻清王朝。清朝政府又驚又怕,先後任命勝保、多隆阿為欽差大臣,帶重兵來陜鎮壓回民軍。回民軍面對強敵,毫不怯懦,經過多次浴血奮戰,終因勢不力敵,被迫攜帶家眷,於1863年底到1864年初退入甘肅省東部的董誌原。

董誌原面積遼闊,土地肥沃,是甘肅著名的農業基地。當地人自豪地說:“八百裏秦川,比不上董誌原邊”。陜西回民軍在此設十八大營,各管的首領都稱為元帥。禹得彥、孫義寶先後擔任過十八大營總元帥。孫義寶曾經自稱“大漢鎮西王”,他仿照太平天國制度,蓄起長發,改穿太平天國服裝,決心和太平軍壹起與清廷血戰到底。從這件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回漢兩族人民的鬥爭目標是壹致的。在董誌原大營活動期間,陜西回民軍和甘肅回民軍聯合在壹起,曾對陜西發動過三次大規模的進攻。其中第壹、二次,都波及到今銅州市境內。

1866年5月,孫義寶等率領陜甘回民軍五、六萬人攻人陜西,並向西安挺進。年底,淮河流域漢族農民反清武裝西撚軍攻入關中,同陜甘回民軍並肩作戰,互相呼應,打得陜西省內的清軍手足無措。1867年1月,西撚軍連戰連捷,打到西安附近。清軍慌忙出擊,在灞橋十裏鋪被西撚軍打得屍骸滿地,落荒而逃。西撚軍隨即包圍了西安,便全省各級封建政權驚恐萬狀。陜甘回民軍乘此極為有利的時機,加緊了對清軍的進攻。2月,壹支回民軍從宜君縣攻入耀州、蒲城境內。清軍頭目劉效忠,邱時成、洪殿元、何玲必等先後率領人馬截擊,但都未能擋住回民軍的攻勢。回民軍攻人富平縣境後,清軍提督劉厚基親率重兵來到三原縣,指揮人馬拼命反撲。回民軍寡不敵眾,從富平撤退到耀州城西的柳林村。他們避實就虛,派遣壹支人馬攻打同官。同官的清軍麻痹大意,猝不及防,回民軍壹度攻占了縣城。後來,因劉厚基部進攻柳林村,回民軍才丟棄輜重,撤出耀州、同官,退守陜北。

1867年8月,回民軍又攻入同官、耀州境內。清軍頭目劉典、高連升慌忙率部反擊,回民軍退至中部(今黃陵縣)。

1867年10月,西撚軍圍攻西安失利,決定轉入陜北。為保證主力順利北上,派遣壹支隊伍與回民軍配合,攻進耀州、同官境內,借以牽制清軍。回撚聯軍攻人同官縣南軍事要地黃堡鎮,繳獲軍糧2700斤。清軍劉效忠部匆忙趕到黃堡,回撚聯軍退至同官縣城附近的宜興村、高家原。劉效忠跟蹤追擊,聯軍又撤至宜君縣的焦家坪。

年底,西撚軍在宜君縣壺口附近渡過黃河,攻入山西境內。陜甘回民軍因失去重要友軍,力量單薄,又陸續撤出陜西,回到隴東董誌源。

1868年,陜甘回民軍向陜西第二次發動進攻。他們兵分兩路,壹路進入鳳翔,經寶雞、鹹陽,繞過西安,壹直打到渭南;另壹路攻宜君、三水(今旬邑縣)及渭北各縣。陜西巡撫劉典、甘肅提督高連升先後到耀州,指揮清軍與渭北壹帶的回民軍作戰。7月,清軍副將賀茂林在耀州廟灣與回民軍騎兵相遇,清軍以炮火猛烈轟擊,回民軍難以抵擋,途經同官文王山(今屬耀縣)向東北方向敗走。高連升、賀茂林部合兵在壹起追擊,壹直追到洛川。後來,清軍在宜君縣楊家店與這支回民軍主力相遇。經過血戰,回民軍再次失利。

當時,陜甘清軍中有不少土兵和下級軍官參加了“反清復明”的民間組織——哥老會。高連升認為,部屬中的哥老會黨是心腹之患,決定清洗。高部中的哥老會首領丁玉龍、鄒宏勝不甘柬手待斃,密謀在4月9日發動兵變,並秘密聯絡回民軍壹同起事。高連升深得哥老會起事時間,亦部署鎮壓。丁玉龍等得知此情,提前於4月1日突然發動兵變。清軍措手不及,提督高連升、總兵黃毓馥、副將賀茂林均被殺,此事使陜甘兩省為之震動。隨後,丁玉龍等率領1000多人從楊家店東下,包圍了同官縣城。經過五天激戰,未能攻入城內,反被清軍擊敗。當回民軍首領白彥虎率領人馬前來接應時,丁玉龍部兵卒已經逃散了。

當年11月,左宗棠率領用洋槍洋炮武裝的清兵進入陜西,分五路猛攻回民軍。回民軍被打敗,又壹次退回隴東董誌原。

1869年10月,回民軍第三次攻入陜西,在豳州(今彬縣)被左宗棠擊敗。左宗棠憑借優勢兵力同董誌原進攻。陜西回民軍被迫撤離隴東,先後轉戰於今寧夏、內蒙古、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後來,壹部分進入中亞。另壹部分被左宗棠收撫,安置在今甘肅省的慶陽、平涼、天水和寧夏的壹些地方。他們在那裏開墾荒地,建立村莊,有些村名還沿用了在陜西居住的地名。

回民起義軍在今銅州市境內的戰鬥歷程,清晰地反映出回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意,他們在反抗***同的敵人 封建統治者的鬥爭中,總是互相支援的,是任何力量也拆不開的盟軍。

同治年間以後,同官、耀縣、宜君長期沒有回民。直到1940年,才有7戶回民遷入同官,他們的原籍分別是西安、河南、河北。兩年後,又有8戶回民遷進同官。他們中間,有的當煤礦工人,有的賣牛羊肉,有的趕馬車勉強維持生活。1946年,銅川縣(原同官)回族群眾捐款集資,在三星洞柏樹坡買了三孔窯洞建為清真寺。解放後,隨著工業建設的發展,遷入銅川縣的回民逐漸增多。1955年,有85戶,320人。這壹年,銅州縣回族群眾在青年路灰堆坡修建了壹座較完善的清真寺,聘請了阿訇,招收了滿拉。“文革”中,清真寺被迫關閉。“文革”之後,在青年路阿東新建了完整的清真寺,耀縣回民人數也不斷增加,又在縣城東門外漆水河畔建了清真寺、“文革”中被街道工廠占用。1979年,在東關南通巷新建了兩層六間樓房的清真寺。1986年,銅川市城、郊二區(即原銅川縣)有回民2326人,耀縣619人,宜君50人,全市***29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