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麒麟舞的歷史沿革

麒麟舞的歷史沿革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歷史,最初是壹種圖騰、壹種信仰。後來發展到哲學意義,又進入文學領域,如韓愈寫的《獲麟解》、黃庭堅的《麟趾贊》等。最終走向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成為了陶瓷、年畫、剪紙、泥塑、刺繡、金玉飾、建築、雕刻等藝術創作的素材。

麒麟舞是客家人從北方帶到南方來的壹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具有長江北部地區花會的風格,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麒麟為古代傳說中的壹種吉祥仁獸,客家人視之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舞麒麟集歌、舞、樂於壹體,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紮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頭、尾兩截,中間穿孔,舞者站在穿孔處將麒麟系在身上,在春節期間,入村上街挨家逐戶恭賀新年。

據了解,麒麟是中華民族遠古時代吉祥圖騰“四靈”之首,象征著祥瑞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麒麟舞是壹種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表達農民辛勤勞動後豐收的心情。麒麟舞起源於四川峨眉山壹帶。1958年,背井離鄉的新豐江水庫移民將麒麟舞帶到了小金口,現今轄區***有麒麟隊20支,隊員200人,最年長的91歲,最小的13歲。2006年6月,參加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被惠州市授予“中國麒麟舞之鄉”的榮譽稱號。

據史料記載,麒麟舞原本是皇宮中的表演藝術,稱之為“麒麟聖舞”,為皇家各類慶典中必有的演出。據老人們介紹,明朝滅亡之後,本地壹位皇宮藝術家將他的麒麟舞絕技帶回家鄉,代代相承,才得以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