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關於黃河

關於黃河

黃河發源於昆侖山東部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晉)、陜西、河南(豫)、山東(魯)等九個省區,在山東省利津附近分流入海,於墾利縣註入渤海。

黃河流域位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北界陰山,南至秦嶺,東西長約1900公裏,南北約1100公裏,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裏,大約相當於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

黃河流域大部分屬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季風氣候。

上遊從河源到內蒙托克托縣河口鎮,可再細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河套段;上遊段水多沙少,為黃河主要清水來源區。

中遊從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可細分為黃土高原峽谷段、汾渭地塹段及豫西峽谷段;中遊落差大,河谷兩岸崖壁陡立,多急流險灘,例如有著名的壺口瀑布(又稱龍門)。

下遊從鄭州桃花峪到山東墾利縣,可分為沖積大平原和河口三角州兩部分;下遊河道平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黃河帶到下遊的泥沙極多∶約四分之壹淤積在河道內,使河床逐年擡高,成為世界著名的「懸河」。約有四分之三被送到入海口,泥沙淤積令河口延伸,三角州擴大;每年造陸約50平方公裏,海岸線每年推進 1公裏多。

黃河流域人口約壹億六千萬,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12.5%。目前已逐漸形成上遊水電基地、中遊煤炭基地、下遊石油基地的能源工業的布局。

黃河是中國的憂患,因為時常有水災和旱災。

回答者: some_thing - 總監 九級 3-10 21:10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遊,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遊,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遊,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遊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裏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目錄 [隱藏]

1 釋名

2 水文特征

2.1 源頭

2.2 分界

2.2.1 上遊

2.2.2 中遊

2.2.3 下遊

2.3 主要支流與湖泊

2.4 幹流峽谷

2.5 幹流水利樞紐

2.6 橋梁

3 環境狀況

3.1 水土流失

3.2 斷流

4 歷史與文化

4.1 河道變遷

4.2 水利簡史

4.3 中華文明的搖籃

4.4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4.5 旅遊文化資源

5 其他

6 參看

7 站外鏈接

[編輯]

釋名

黃河母親“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裏,高萬壹千裏,去蒿山五萬裏,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壹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壹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誌》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裏。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壹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紮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壹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編輯]

水文特征

[編輯]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壹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壹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壹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誌》壹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余裏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裏”,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裏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臺裴爾等。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誌、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紮陵湖在下。這壹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紮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紮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誌。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紮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紮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壹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壹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註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壹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參考資料:

黃河源頭

[編輯]

分界

黃河上、中、下遊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遊;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遊;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遊分界線。本文采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編輯]

上遊

在蘭州的“黃河第壹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遊。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遊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