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山西、河南壹帶的史姓的來歷是什麽?

山西、河南壹帶的史姓的來歷是什麽?

根據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成、袁義達鐘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裏所發布的百家姓最新順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史佚的遠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後稷為周始祖,歷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壹職,輔佐武王克商,與周、召、太公***輔成王。壹生為人嚴正, 《桐葉封臣》裏“天子無戲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後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並將他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史佚子孫以官職“太史令”的史字為氏,稱史氏。 目錄 [隱藏] 1 來源 2 始祖 3 初祖 4 史姓分布 5 史氏遷徙 6 郡望堂號 7 史姓家譜 8 史氏祖訓 9 各房字輩 10 宗族特征 11 史侯祠 12 歷史名人 13 現代名人 史姓-來源 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壹支以官為氏,稱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後。歷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為氏。見於歷史最早的史姓人物,當屬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由於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 3、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壹。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壹,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 4、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還混化了他族血統。如唐有史思明,本寧夷州突厥種。 史姓-始祖 黃帝玄孫帝嚳高陽氏之子棄。 史姓-初祖 尹佚:周成王史官,史家稱為史官典範,後人以其職為姓史。 史姓-史姓分布 史魚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 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陜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臺縣)。史丹後代又有壹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壹支留居京兆(今陜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 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壹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史姓-史氏遷徙 史氏是壹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9%左右。 史氏起源復雜,自以官為姓稱史氏後,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至魏晉南北朝時,在中國北方就已形成了五個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於漢朝史丹之後。 另據學者考證,源於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為倉頡之後,從湖北武昌分支出來的史氏族人則為尹佚(史佚)的後裔。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族人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因政治,戰爭等多方面的原因,後面離開中原遷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為姓石。 西漢朝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陜西長安)。史恭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固城鎮)。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漢時期,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四川青神)。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孫、後漢歸義侯史苞的後人,在西晉時期因避永嘉之亂遷河西建康(今甘肅高臺),遂形成當地望族;史丹孫史均,其兒子崇東漢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陽縣侯(今江蘇高淳固城鎮),後遂率子孫定居溧陽,形成宣城史氏望族;史丹裔孫史節為唐禮部侍郎,遷高密(今山東高密),後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壹孫史壙留居長安(今陜西西安),其中遂為京兆望族。這期間,突厥阿史那氏改姓為史氏後,在河南壹帶繁衍,成為當地壹大姓氏。西漢末,史氏族人已入遷廣東、廣西。東漢時,遷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至唐、宋之際已分布江南許多地方,宋、明以後,史氏族人遍布全國。 唐末五代時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時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時期,史氏族人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壹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後,史氏族人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東為多,兩省史氏約占全國史氏人口的37%以上。 史姓-郡望堂號 史浩 堂號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並且交待說:"我死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 郡望: 健康郡:十六國前涼置郡,治所在今甘肅高臺西南。北朝魏廢。 宣城郡: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國,治所在高密。西晉復置國,南朝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市東)。 京兆郡: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內右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壹。治所在長安。 史姓-史姓家譜 史嵩之 全國:史氏譜録合編八卷 江蘇:史氏吳中派族譜不分卷、吳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遷淮史宗譜不分卷、古豐史氏長房族譜三卷、常州史氏族譜十二卷首壹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譜九卷、余姚史氏宗譜十壹卷首二卷末二卷、鄞東錢堰史氏宗譜八卷、澄江史氏支譜十卷、鄞東韓嶺史氏宗譜二卷、鄞東上水橫街史氏支譜十五卷首壹卷 山東:史氏家譜不分卷、樂陵史氏家譜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譜六卷、史黃氏宗譜十卷 湖南:史氏宗譜九卷、史氏續修族譜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裏碑溪史氏族譜十卷 史姓-史氏祖訓 史氏八行垂訓: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史氏皇祖十戒訓:戒不孝不悌、戒不睦宗黨、戒不尚節儉、戒賭博、戒奸盜、戒嗜酒、戒行兇、戒誤入優隸、戒出入衙門、戒不完國課。 史氏家訓:立身、孝友、敬祖先、睦親族、敬師、取友、教弟子、和鄰裏、肅閨門、禦仆蜱、酬恩釋怨、排難解紛、治家敬賓、施藥傳方、不妄殺、官箴。 史姓-各房字輩 1、 江蘇埭頭分支---47世開始:以--忠--良--顯--瓚--述--是--景--企--嘉--彥--慶--斯--衍--方--正--守--宗--法--詩--書--佩--聖--賢 2、江蘇夏莊分支---47世開始:繼--致--順--積--美--喬--期--仍--愈--賢--來--裔--儀--悠--遠--會--運--昭--簡--編 3、湖南永興、桂陽分支---54世開始:尚--學--德--義-世--維--昌--昭--承--久--濟--美--習--庭--順--XX-財--明--高--陽--慎--忠--仁--福--初--達--重--其--勇--從 4、山東棲霞分支---24世開始:大--本--汝--先--樹--峻--德--誌--克--明--統--緒--務--可--繼--延--世--善--永--存 5、河北滄州史家樓支---56世開始:錫--汝--林--焜--淑--銘--清--樹--炳--坮--祖--恩--貽--澤--遠--萬--世--永--承--昌--忠--信--振--國--運--孝--友--傳--家--本--和--善--秉--先--久--端--品--在--淳--良--賢--達--惟--聖--學--文--方--保--濟--祥 6、河南鄧州-----天 清載德政代傳永流芳 7、濟南淄川縣---振,海,俊,憲,克,向 8、山東省莒縣雞山溝村----永、桂、興、高、力、業、成 9、江蘇豐縣:遷豐後長房11世~30世 :壹--惟--克--敦--宗--九--運--復--肇--宏--友--恭--延--緒-- 廣--蔚--起--煥--家--乘 遷豐後二三房13世起:以寬厚作基,用忠孝為先,誌經德蔚起,庶百世永綿 31世起長二三房***用:樂遵硯祖訓,教誨見天真,業隆聲譽遠,品端由學純 史姓-宗族特征 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壹面指引前行的明鏡,史姓族人多以此銘為鑒。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漢有名臣史丹,宋有詞人史達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學家史震林等,舉不勝舉。 3、史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孫士壁編史姓字行為:“纘述多俊奇,丕澤承嘉順,京昌眾深衍,後代存興賢。”又史良書新續《史氏宗譜》,內載浙江余姚史姓後嗣輩份派語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國,世貴端良彥,德及忠厚嗣。” 史姓-史侯祠 史天澤 史侯祠為史氏家廟,祭祀東漢溧陽侯贈司空史崇。從漢朝興建,三國吳時和晉朝世代保持(史侯祠舊址,即埭頭中學現址)。有司空廟碑略可證。 據《重修司空溧陽侯廟記》中記載宗廟的建置,由來很久。“宗”是說尊,“廟”是說貌,尊崇祖先容貌的處所,尤其不可不嚴格確定它的規章制度。司空禦災捍患,後漢光武帝劉秀賜封溧陽侯於此,子孫繼承封爵,成為世嗣的開始。後代壹直祭祀不缺,朝列九禪,澤垂千載,古樹茂盛,高接樓墻,供享潔凈,幃帳肅穆,不行動就產生敬意,不發怒就顯示威嚴,全縣都仰承他的神靈保佑……然而殿堂久遠,土木頹壞,屋瓦分散,橫梁傾斜,漏雪透風,積年累月,雖然神靈好象仍在,可是殿堂的形狀不存。因此,二十三代孫,朝議郎,前杭州臨安縣令,上柱國史有則,官居五命之尊,也是宗族中各支之首,化育全宗族的德行,以和睦安撫千萬家,發出號召,別人馬上響應,大家樂於完成,他認為難以依照舊有制度,就建立了新的規章,與眾人商量,意見壹致,得心應手,子孫願出力出錢,行動十分迅速,不滿三月,參差縱橫,房屋蔽日,飛脊遏雲,宏麗堅固,周環密致,使得神靈能夠永遠安住。他就這樣努力地繼承舊業。 唐朝會昌六年農歷8月21日,宗長二十三代孫,朝議郎,臨安縣令,上柱國史有則,連同各院弟侄和各支長,孔目職司等,壹起料理修建。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境內大旱,後人把對史侯的尊崇化為祈雨的希望,當時知縣郭延紹在廟中求雨,其後果然下了雨,立碑記載這件事(有禱雨碑。南唐升元三年農歷7月15日,尉遲勝撰,吳仁贍書,知縣事郭延紹,守縣尉張說立碑)。 到了宋朝,又屢次求雨正巧應驗。宋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尚書省發下文書,皇上詔賜“顯惠廟”匾額,縣丞方洙撰寫碑文(匾額和石碑都曾存放侯祠)。宋政和六年(公元1124年)加封“靈濟公”。 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廟被燒毀。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浮梁教授史禮之稟知官府,溧陽知州,東平人史光祖捐出薪俸,倡議修建,教授長沙人張崇寫了碑記(明朝洪武年間重立碑石,曾存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