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蒙加的旅遊景點

蒙加的旅遊景點

創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在當時享有極高的地位。無論是祈福救災,還是開會議事,甚至是過去在郊區打仗,龍山寺都是指揮中心,所有加蓋龍山寺印章的文件也都具有相當正式的效力。可想而知,這座寺廟與蒙加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

被列為臺灣省二級古跡的龍山寺,是供奉眾多神祇和佛道奇妙建築最引人註目的地方。大雄寶殿供奉觀音,但也方便當時不同地區的移民聚集於此,與道教的媽祖、文昌、關帝楊君甲壹起朝拜。在建築特色上,龍山寺繼承了中國南方的傳統,又受到外國風格的影響,因此具有相當的觀賞價值。前院和正殿奇形怪狀的沈箱,精雕細刻的石雕,轎子頂形狀的鐘鼓樓,琳瑯滿目的書法和詩歌,以及各種姿態和表情各異的雕像,以及由著名藝術家制作的前院青銅鑄龍柱,都是令人驚嘆的藝術珍品。清水巖,俗稱祠堂,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列為臺灣省三級古跡。是當年“上下郊之戰”中的關鍵地點,對蒙嘎和達道城的歷史發展有著絕對的影響。清水祖師,又名麻章大師、蓬萊祖師,是泉州安溪人的本土信仰。相傳清水祖師是宋代高僧陳昭的俗名。生前行醫濟世,祈雨救旱,鄉親們深受其惠。死後被泉州人奉為守護神。臺灣省的清水祖師雕像都是黑臉,所以也叫“黑臉祖師”。

參觀清水巖時,可以發現內殿、中殿、前殿三個不同年代的石柱和匾額,因為祠堂進行了兩次大整修。壹次,嘉慶年間壹場風暴造成嚴重破壞,富商翁友前來捐錢修繕;然而,鹹豐三年的“自上而下的城郊鬥爭”差點毀了祠堂。當時安溪人的定居,恰好是在三夷人和積怨很深的安溪人之間。戰鬥發生時,三義人得到了安溪人的同意,燒了祠堂,沖進了同安人居住的八甲村。寡不敵眾的同安人拿出他們的神主,帶著莊逃到了北方。這種破壞直到同治六年才被安溪茶商重建。地藏王庵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供奉地藏王菩薩,列為臺灣省三級古跡。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慶祝地藏王生日的慶典儀式熱鬧而隆重。

這座寺廟的興起與蒙加的發展密切相關。當時死於天災、瘟疫、戰亂的移民很多,幫助死者上西方極樂世界成為壹種非常重要的信仰。日據時期,日本人試圖將西藏國王廟收歸國有,引起民眾強烈反應。最後,在信眾的強烈努力下,該寺明確隸屬於龍山寺,日本當局受到龍山寺強大勢力的阻撓。此後,地藏王安的重要慶典,都會由龍山寺法師主持。1920年,日本人將臺北改造為臺北州,實行地方制,將“蒙嘎”改為“萬華”,意為“年年繁榮”。

如今的萬華區,經過幾次行政調整,範圍早已擴大。中華路以西至新店西、蕭中西路以南都在萬華區內。這片土地上有很多故事,伴隨著臺北市的發展。

根據臺堡省地圖,舊蒙嘎的範圍是北至蕭中西路,東至中華路(臺北西市城墻),西至淡水河,南至三水街。現代人把三水街以南到縱鐵路(地下後成為蒙嘎大道)的區域視為蒙嘎的壹部分,而三水街以南到大排水溝(上蓋後成為西藏路)的區域則是下張莊。相反,蕭中西路以南至桂陽街壹段,原本屬於蒙嘎,但近代壹般認為是‘西門町’(戰後屬於鬧市區,1990劃入萬華區)。毫不誇張地說,臺北的繁榮始於萬華。

‘壹府二鹿三蒙’就是最好的鐵證,即使在那個年代也朗朗上口。如今,貴陽街二段是臺北第壹街。當年凱達格蘭的平埔人駕著獨木舟來到這裏,與漢人交易大量的紅薯,所以這裏被稱為紅薯市街,這是臺北商業行為的起源,也造就了今天繁華的臺北。在分區發展方面,西門中央商務區面向購物、娛樂、商業、電影藝術和文化中心。龍山寺的傳統街區有歷史、寺廟街區、傳統美食、旅遊夜市。以及濱江工商區和萬華火車站商業特區。此外,西南居住休閑區以青年公園和堤外親水公園為中心。現在整個地區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也是客貨集散地。還有農產品、水產品、畜產品運銷公司、環南家禽市場、環南綜合市場等。堪稱這個城市民生物資供應的大本營,本地人安身立命的好地方,外地人的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