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土豆是什麽時候引種到我國的?

土豆是什麽時候引種到我國的?

野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壹帶,被當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帶到歐洲,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谷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在歐洲開始普及,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1719年由愛爾蘭移民帶回美國,開始在美國種植。

1840年歐洲爆發馬鈴薯枯萎病,完全依賴馬鈴薯的愛爾蘭經濟受影響最大,面臨大饑荒,幾乎有壹百萬人餓死,幾百萬移民逃往美洲。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傳播到中國,由於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蓧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陜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玉米(亦稱玉蜀黍;粵語稱為粟米,臺灣話稱作番麥),是壹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原產於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糧食作物,喜高溫,17世紀時傳入中國,由於氣候適宜,產量高,迅速普及開來,主要在中國北方和西南山地,很快取代了原來這些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粟。又由於它的生長期和冬小麥交錯,在黃河流域附近,無霜期較長的北方地區,可以和冬小麥輪作,達到壹年兩熟,增加糧食產量,成為下層人口的主要糧食,是使18世紀後中國人口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壹。在原產地美洲以外,中國是玉米種植最為普及的地區。玉米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玉米的傳入和推廣

玉米原來叫玉蜀黍,各地俗名很多,有番麥、玉麥、玉黍、包谷、包蘆、捧子、珍珠米等名稱;還有叫做六谷(也寫作稑谷或鹿谷)的,意思是說五谷之外的又壹種谷。

玉米原產美洲。有人根據元賈銘的《飲食須知》(1367年前後)中談到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元朝宮廷裏壹個管理皇帝膳食的專門機構)有禦麥面,以為我國元代已有玉米。這種說法未必正確。所謂禦麥面,不過是專制皇帝禦用的上好麥面。《飲食須知》中談到玉蜀黍的部分很可能是後人加入的,恐不可靠。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很多關於玉米的故事,還在地下發掘出遠古玉米的籽粒,以及用大量黃金、陶土和玉米穗做成的玉米神像。而在其他各國的歷史上,直到十五世紀,沒有壹個國家有有關玉米的記載或任何跡象。所以可以這樣說。玉米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才傳到舊大陸各國的。

玉米怎樣傳入中國,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推測。有人以為玉米是由阿剌伯人從西班牙帶到麥加,由麥加傳到中亞細亞而入中國西北部,或者從麥加傳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國西南部,然後從西北部或西南部向東傳播到各省。這種推測還要作進壹步的研究。他們引用的較早的中國文獻,壹般限於明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年),有的也只是引用到田藝蘅的《留青日紮》(1573年)。實際上我國各省府縣誌中保存著豐富的有關玉米的記載。

根據各省通誌和府縣誌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為止),它已經傳播到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還有浙江、福建兩省,雖則明代方誌中沒有記載,但有其他文獻證明在明代已經栽培玉米。清初五十多年間,到十七世紀末(即康熙三十九年)為止,方誌中記載玉米的比明代多了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1701年以後,記載玉米的方誌更多,到1718年為止,又增加了臺灣、貴州兩省。單就有記載的來說,從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時期內,玉米在我國已經傳遍二十省。

讓我們把各省最早的文獻記載,按照年代先後來觀察壹下:廣西1531年,河南1544年,江蘇1559年,甘肅1560年,雲南1563年,浙江1573年,福建1577年,廣東1579年,山東1590年,陜西1597年,河北1622年,湖北1669年,山西1672年,江西1673年,遼寧1682年,湖南1684年,四川1686年,臺灣1717年,貴州1718年。上述年代次序,並不能代表實際引種的先後,因為方誌和其他文獻記載,常有漏載和晚載的。但是有壹點值得註意,廣西的記載早於甘肅或雲南三十年左右,早於陜西六十多年,早於四川壹個半世紀以上,早於貴州差不多兩個世紀,另外,江蘇也早於甘肅和雲南,浙江、福建、廣東都早於陜西,四川、貴州二十來年以至壹個世紀以上,這就很難想象玉米先由陸路傳到我國西南部或西北部,然後再向東傳播的。另壹方面,葡萄牙人於1496年就到爪哇,1516年就來到中國,同時中國人那時僑居南洋群島的已不少,玉米由海路先傳入我國沿海和近海各省是很可能的。

玉米和甘薯都是源出美洲,傳入我國後壹二百年都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但是它們在傳播過程中有壹種顯然不同的現象。關於甘薯的傳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而關於玉米的就沒有。甘薯壹開始就吸引著名的農學家徐光啟的特別註意,大力鼓吹,在他的《農政全書》裏詳細地論述了栽培甘薯的方法;而對於玉米,僅僅在高粱條下附註說:“蓋亦從他方得種”,壹點也沒有談到栽培方法和它的重要性。方誌中關於玉米的記載雖然多,壹般都很簡單,大都只是提到了物產中有玉米,或者記敘了壹些玉米的異名、性狀等,關於推廣情況及其重要性的記述也只有少數幾條。總之,玉米沒有受到知識分子對甘薯那樣的重視。盡管如此,玉米卻在默默無聞中早就傳入中國,比甘薯早了半個世紀,而且玉米在明末已推廣到十二省,而甘薯只有四省。

這個現象反映壹個很重要的事實:新作物的引種和推廣,主要依靠廣大農民群眾的試種和擴大生產。勤勞而敏慧的農民大眾,壹旦看到玉米是壹種適合於旱田和山地的高產作物,就很快地吸收利用。例如安徽《霍山縣誌》(乾隆41年,1776年)說:“四十年前,人們只在菜圃裏偶然種壹二株,給兒童吃,現在已經延山蔓谷,西南二百裏內都靠它做全年的糧食了。”又如河北《遵化縣誌》(光緒12年,1886年)記載嘉慶年間(1796—1820年)有人從山西帶了幾粒玉米種子來到遵化,開始也只是種在菜園裏,可到了光緒年間(1875—1908年)就成為全縣普遍栽培的大田作物了。可見發展的迅速。我國本來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農業技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所以引種以後能夠結合作物特性和當地條件,很快地掌握並提高栽培技術,並且培育出適合於當地的許多品種,創造出多種多樣的食用方法。玉米的迅速發展,是在十八世紀下半葉以後。現在全國各省區都有栽培,產量遠遠超過谷子,往往僅次於小麥,而居糧食作物的第三位。

野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壹帶,被當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帶到歐洲,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谷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在歐洲開始普及,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1719年由愛爾蘭移民帶回美國,開始在美國種植。

1840年歐洲爆發馬鈴薯枯萎病,完全依賴馬鈴薯的愛爾蘭經濟受影響最大,面臨大饑荒,幾乎有壹百萬人餓死,幾百萬移民逃往美洲。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傳播到中國,由於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蓧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陜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