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紅楓古道著名的惠玲

紅楓古道著名的惠玲

紅楓古道第壹嶺:文成大會嶺

浙江省文成縣,位於溫州西南部,因追贈明朝開國元勛劉基而得名。縣城多山,舊社會交通閉塞。境內有數十條紅楓古道,大灰嶺是最著名的壹條。起於嶺頭自然村富陽村,止於大榭鎮焦玲村,全長約十余裏,4300余級。山脊上有許多松樹和楓樹,大的有上百年樹齡,折疊起來的樹有幾十尺高。夏天,陽光遮蔽,秋天,楓樹遍地,非常美麗,吸引遊客。大集結號山脊是什麽時候修建的,無法考證。據說它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瑞安縣誌:清代的湖人

僅陳壹人就出資800銀元,倡導修建大灰嶺石板路。山脊上的道路大多是花崗巖條,長約1.5米,寬30厘米,厚20厘米,非常整齊美觀。其中壹條“米豆直”有320多級,又直又陡。根據傳說,攜帶者必須吃掉米豆才能到達這裏。

公路未通之前,大灰嶺是文成重要的交通要道。穿過大雄鎮,連接溫州、瑞安、南田、西坑、靜寧、雲和等縣。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擡的人把路都堵了。壹些熱心的士紳紛紛捐資修建路亭、寺廟,並撥地設立茶堂,由專人負責,為行人提供免費的茶水和休息。

明朝成化年間,園藝師王魁金、朱奎在嶺頭修建了聽雲廟和嶺頭亭,王奎尚在班苓巖下修建了佛龕和簡易亭,供行人休息。清代,聽雲寺改為雲頂寺,重修亭子,並增設茶堂,免費為行人提供茶水。西坑坳裏人周道良,有壹次扛鹽過坎,中暑暈倒。幸運的是,他被班苓館的好心人翟工救了。康復後,他許了個願。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在班苓投資修建了三座惠玲堂,大榭的恩人潘淳也捐資幫助修建。竹川(今大榭許村)的吳人樂於助山。周道良還捐贈了附近的田亮22石來資助茶堂。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周後人承襲其誌,重新出資修復舊教堂,初建五座,雕刻佛像,招賢納士,頗具規模。為了感謝周家的好意,惠靈堂每年中秋節都會給周家送壹對三斤重的壽桃,壹直到1949。從那時起,班苓館和惠玲大廳已經修復了幾次。今天,班苓亭裏仍有壹座用普通桃花石和青石雕刻而成的立方體形古竈,展示著當年的景象。還有元末農民起義時吳承啟修建的白羊寨遺址。

中脊下有壹景叫“流米巖”,流米巖幫助修建大嶺的民間傳說婦孺皆知。

解放後,隨著交通的迅速發展,大梅嶺已不復往日的繁榮。只有到了秋天楓葉的時候,才會有很多遊客前來觀賞,還有畫家、攝影師前來采風、創作作品。

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文成紅楓古道的名聲遠揚。秋末冬初,遊客絡繹不絕,因此國會嶺遠比古代熱鬧。

文成紅楓古道大全位於文成縣大榭鎮焦玲村至百丈礦富陽村,東西走向,元明古道。約4500步,全程約5公裏。路面前期鋪不規則的石頭,中後期鋪藍色條紋。古道兩旁古樹名木、竹林眾多,人文景觀眾多,有會稽橋、焦玲亭、班苓亭、慧雲寺、聽雲寺、雲頂寺,元末吳承啟農民起義時修建的白羊寨遺址,其中清道光至民國石碑9塊,香爐1個,班苓亭壹座用規整的桃石、青石雕刻而成。

歷經數百年,古道依然保存完好,沿途文物種類繁多,展現著每個時代的歷史氣息。地址:文成縣龍川村頭村山口口亭。

位於文成縣龍川村,頭村至郭珊村,山口口亭。南北方向,明清古道,全程約3.5公裏。古代用百丈匡、南天,發黃壇、大交。路面前期鋪不規則毛石,後期鋪車床石。古道兩旁有楓香、松樹等樹木,沿途有五十二嶺北、中、南三座單孔石梁橋,有栗子、梨、葡萄、桃子、柚子、李子等園林,還有供人們節假日休閑、吃喝、玩樂的地方——農家樂。

五十二嶺是我縣最具特色的紅楓古道之壹,是研究古代交通發展的古建築。位於文成縣大榭鎮沙洋村,至李洋鄉洋外村毛麥塘村,南北向,明清古道,全程約2.4公裏。古道上,通往黎陽鄉,號令大榭鎮、泰順縣、玉湖鎮、平陽縣。古道的路面主要是用規則的條形桃石鋪成,多處曲折,中間壹段保護得很好,而且是用仿古圓石砌成,非常迷人。古道兩旁的名木古樹種類繁多,主要是楓香。沿途有竹林、農家樂、高山民居、徐三公廟、龍兒頭路亭、金邊相公殿。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途中,翔鳳旁邊有壹口井,有壹個供路人休息的石座。

松龍嶺是我縣紅楓古道之壹,歷史悠久,是研究我縣舊交通的實物資料。位於文成縣大榭山門村至黎陽鄉西山村魁頭庵,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長約2公裏。古道通黎陽鄉,號令大榭鎮、泰順縣、玉湖鎮、平陽縣。古道路面以規則的條形桃石鋪砌為主,左道人文景觀較多,有姜雲亭、觀音殿、三公、娘娘殿、大雄寶殿、韋陀殿、奎聖殿、五顯殿、青雲亭、張宗為亭、茶亭、地主廟、雙峰亭、東橋等,其中延安寺為縣級保護單位;古道植被豐富,樹木遮天,很多地方遠離怪石嶙峋的自然景觀。

延安嶺是我縣紅楓古道之壹。至今行人絡繹不絕。可見延安嶺對於黨村村民的生活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