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幹河村的幹河村來歷

幹河村的幹河村來歷

幹河村,在元朝年間,村名叫水潤村。後汾西縣政府改為水潤裏,(舊制壹裏轄三村),水潤裏轄幹河村、小河村、師莊村。水潤村當時有人口600余人。

村北建有壹聖(關聖人)人廟。廟後有壹條溝叫聖水溝。溝內有壹口水泉,叫聖水泉。聖水泉泉水叮咚,長年累月流湍不息,途經村中而過,澆灌良田壹百余畝。故取名為水潤村。

康熙年間,時任汾西縣縣長毛炯、蔣嗚龍為江南人氏,赴任後,帶來了江南先進的種植技術,養蠶種棉,紡線織布,並親自督促治理五灘:灘裏灘、上團柏灘、團柏灘、幹河灘、小河灘,並在五灘興建洪水渠,引來洪水澆地。自此以後,村外灘於逐年加高,原本高出汾河,高出灘地的村莊,在洪水漫延下,灘地逐年加高,聖水泉的泉水因灘地加高。山洪漫堵塞慢慢地無水,故此,村人改名為幹河村。清朝順治年,汾西縣知縣將幹河村改為幹河鎮。下轄:楊窪莊、師莊村、三教村、小河村、平垣村。解放後,幹河鎮改為幹河區,區內轄管楊家莊、三教、小河、平垣、師莊,村內駐紮公安派出所、稅務所等職能部門。後洪趙合並,屬洪洞縣至今(1958年分縣)。

在趙城縣轄管期間,幹河是鄉政府所在地,轄管楊窪莊、三教村、小河村、幹河村、師莊村、北石明村、躍上村、平垣村、北垣村。1961年幹河鄉被合並。

1985年,經縣政府批準,堤村鄉成立了幹河辦事處,分管幹河村、小河村、三交村、楊窪莊村、師莊村、平垣村(1987年撤消)。

該村最鼎盛的時期,是在清朝順治年至光緒年,村裏汾河河灘上有水磨24合,油坊9座,村內有油房、染房、當鋪、木活鋪、鐵匠鋪、糧食鋪等大小鋪店20多家,每逢集日村內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叫賣聲、歡笑聲,連成壹片,好壹派熱鬧繁華的景象。

該村土地肥沃、澆灌便利,在順治年間修建了壹條全長13華裏的洪水渠,從汾西縣的棗坪村南,途經溝底村東、團柏南河灣,***可澆灌1000余畝,汾河岸西還有壹條上裏渠。汾西縣知縣有壹段誇汾西的順口溜上把幹河盛產的紅棗寫進其間:詞日:汾西縣好地方,地廣物博賽新疆,三十裏南關七裏店,古郡垣上有個(貼)搗全鋪,地下煤炭、硫磺源源不斷,還有幹河的棗兒尺八長。由此可見,幹河村當時在汾西的影響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