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椰子、蠶絲、人參、唐三彩屬於中國哪個地區?

椰子、蠶絲、人參、唐三彩屬於中國哪個地區?

椰子

學名:椰子。

別名:余旭、嶽王頭、椰瓢等。

科和屬:棕櫚科,椰子。

形態特征:

常青樹。主幹直,15-30m高,單冠,整齊。葉為羽狀分裂,長4-6米,多裂片,革質,線狀披針形,長65-100厘米,寬3-4-6米,先端漸尖;葉柄粗壯,超過1米長。佛焰花序腋生,長1.5-2m,多分枝,雄花叢生於分枝上部,雌花散生於下部;雄花萼片3,有鱗,長3-4毫米,花瓣3,革質,橢圓形,長1-1.5厘米;雄蕊6;雌花基部有幾個小苞片。萼片革質,圓形,寬約2.5厘米。花瓣類似於萼片,但更小。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頂端略呈三角形,長15-25厘米,內果皮骨質,基部附近有3個萌發孔,種子1粒;胚乳中有1個富含汁液的空穴。

生態特征:

椰子是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陰雨、晴天、海風等條件下生長良好。要求年平均氣溫在24-25℃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椰子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如果壹年中壹個月的平均氣溫為18℃,其產量會明顯下降。如果平均氣溫低於15℃,會引起落花、落果、黃葉。水分條件應是年降雨量1500-2000mm以上,分布均勻,但在地下水源豐富或有灌溉的地區能生長良好,年降雨量600-800mm;幹旱影響椰子產量2-3年,長期積水也會影響椰子的生長和產量。椰子適合在低海拔地區生長,中國海南島在150-200m以下也能生長得很好。適宜土壤為海澱沖積地和河岸沖積土,其次為砂壤土、礫質土和粘土。要求地下水位為1.0-2.5m,排水不良的粘土、沼澤土不宜種植。就土壤肥力而言,要求富含鉀肥。土壤PH值可以是5.2-8.3,但7.0最合適。椰子抗風性強,6-7級大風對其生長和產量只有輕微影響。8-9級的臺風,能吹落幾片葉子,撕碎小葉。10-12以上強臺風對椰子危害嚴重。條件適宜。椰子種植後當年開始結果,高峰期為15-18,每株40-80個,100以上,經濟壽命80年以上。椰子樹每年長出的葉子數量因樹齡而異。豐水期前,隨樹齡增加而增加,豐水期後略有減少,但仍能保持不變。粗略估計,苗期摘葉約1片,但未結果幼樹10-13,結果幼樹14-15,成熟樹12-13。隨著植物的衰老,每年產生的葉子數量也相應減少。壹年之內,由於季節的變化,每個月畫的葉子數也有壹定的變化(表150-1)。幼齡果樹提取的芽數少於成年樹,前者平均為10.6,後者為12。壹年中,5-6月發芽的芽數最多,11-65438+2月最少。花序在花芽拔出後3.5個月露出,稱為開花,7-9月開花最多,花芽中雌蕊最多,6月165438+10月至次年3月最少。椰子從受精到成熟需要12個月。

營養價值:

椰奶和椰肉的水分含量為蛋白質、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E、維生素C、鉀、鈣、鎂。椰子肉潔白如玉,清香爽脆;椰子汁又涼又甜。椰子肉和椰子汁是老少皆宜的美味水果。

餵養價值:

作為飼料的椰子主要是椰子油壓榨後剩下的椰子油餅。壹般每個椰子可產椰子0.18kg,榨油0.11kg,獲得椰子油餅0.055kg。用椰子油餅餵家畜,需要逐漸添加到它們的飲食中,家畜習慣了之後就很愛吃了。奶牛的飼餵劑量為每天1.5-2.0公斤。飼餵椰子油餅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含量。在豬的日糧中,最好添加25%。此外,椰子葉和幹椰子也很受家畜歡迎,但它們壹般不被用作飼料。新鮮椰子水可用作人工授精的成分,稀釋牲畜的精液。

地理分布:

椰子是壹種古老的栽培作物,關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產於南美洲,有的說產於亞洲的熱帶島嶼,但多數認為它起源於馬來群島。現在廣泛分布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熱帶沿海和內陸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之間,尤其是赤道沿海地區。其次,在南北緯度20-23.5°範圍內也有大面積分布。椰子在中國已經種植了2000多年。目前主要分布在海南各地,臺灣省南部、廣東雷州半島、雲南西雙版納、德宏、保山、河口等地有少量。

栽培技術:

繁殖:通過種子繁殖。完全成熟的椰子,只要有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兩個多月就會發芽。海南普遍采用備圃催芽的方法。選擇半遮蔭、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環境,除去雜草根部,犁至15-20cm深,溝寬略寬於果實寬度,與溝底成45°角將種子壹粒粒埋至果實的壹半至三分之二處。當芽長10-15 cm時,將芽移至遮蔭適中的苗圃,註意澆水、排水、除草、施肥。壹般壹年左右,高度1米左右即可出圃栽植。管理:壹般在雨季或雨季開始種植,成活率高。土壤應該深壹點淺壹點,以剛好蓋住水果的頂部為宜。以後要註意除草、中耕、培土、施肥。特征:椰子長得像西瓜,外果皮薄,黑褐綠色;中果皮是厚的纖維層;內果皮是角質的。水果裏有壹個很大的空腔用來儲存椰子汁。成熟時,椰汁貯存其中,清澈如水,甘甜如蜜,晶瑩透亮,是清涼解渴的佳品。

醫學簡介

椰子(Cocos nucifera L .),棕櫚科可可屬植物,帶果肉汁液和外殼入藥。果實成熟後收起來,帶著肉汁和果殼隨時備用。

性味,歸經甘溫。

功能和指示

果肉汁:滋補、生津、利尿、殺蟲。用於心臟病水腫、口幹煩渴、姜蟲。

殼:祛風、利濕、止癢。外用治療體癬和足癬。

用法用量:椰子汁或椰肉適量;將椰子殼放在爐子上燒外用,蓋上碗收集蒸汽,冷凝得餾油,加30%酒精調勻,塗於患處。

備註:生長9個月的椰子已被用作緊急情況下靜脈輸液的替代品。

椰子是熱帶地方的瑰寶,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隨意從樹上采摘成熟的椰子可以提供壹頓美餐。香港人對椰子最大的誤解就是它很滋潤。其實椰肉性溫,能補陽火,能強身健體。最適合身體虛弱,四肢無力,容易疲勞的人,尤其是椰子糯米燉雞,效果特別好,因為椰子肉,糯米,雞肉都是滋補的,燉著加工,滋補效果更明顯。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體內充滿熱量的人不宜常吃椰子。如果長期晚上睡覺,愛吃香噴噴的油炸食品,容易發脾氣口渴,記得不要多吃椰子。另外,壹直以清潤著稱的海椰子,其實和溫帶是壹樣的。

如果真的愛椰子香,可以選擇清涼的椰子水消暑,或者在制作椰子甜品時,加入其他食材來平衡,如沙參、百合、石斛等,可以清熱養陰;加入冬瓜子可以瀉肺火;加入清涼的雪耳或清亮的黃耳,可以中和椰子的幹燥。

以前的人認為椰子可以驅除昆蟲,尤其是姜蟲。然而時至今日,我相信這種天然殺蟲劑已經沒有太大的市場了。相反,感冒咳嗽的時候,不妨吃點椰子肉,可以止咳化痰,補火。如果妳不知道什麽是感冒咳嗽,忽略了身體虛弱、喉嚨癢、無痰等癥狀,又恰巧喝了白菜湯,感冒加重,咳嗽個不停,椰肉或椰子燉雞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癥狀。

價值椰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我國中醫認為,椰子肉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殺蟲、消除營養不良的功效;椰子汁味甘性溫,有生津利水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椰子肉含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椰子油含有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椰子汁含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如糖、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見椰子是藥食兩用的佳品。脾胃疲勞、食欲不振、四肢無力、身體虛弱時,將椰子肉切碎,加入適量的雞肉、糯米,蒸熟後效果更好,因為雞肉、糯米、椰子肉都是滋補的,用燉湯的方式治療,滋補效果更明顯;椰子加冬瓜子可以瀉肺火;加入清涼的雪肉或滋補的黃耳,可以中和椰子的溫熱和幹燥;患感冒咳嗽時,不妨吃點椰子肉,可以止咳化痰。體內熱盛的人不宜吃椰子;如果長時間晚上睡覺,愛吃油炸食品,容易發脾氣,口渴,記得不要多吃椰子。

除了它的果實,椰子還有許多其他功能:椰子殼可以用來燒活性炭或加工椰雕和樂器;幹椰子可以加工成椰子油;椰木堅硬美觀,可做家具或建築材料。椰子綜合利用產品有360多種,在國外被稱為“珍貴樹木”和“生命之樹”。

絲綢簡介

絲綢sā chó u英語:【絲綢布料;絲綢]

由絲或合成纖維制成的紡織品。絲綢或人造絲織物的總稱。

絲綢來源

蠶絲是蠶繭經過紡紗後織成的壹種天然蛋白質纖維,再精心編織成紡織品。人們養蠶,準備羽化時,就把蠶繭放進開水裏,及時吐絲。壹個蠶繭可以提取800-1200m的蠶絲。絲綢著名的光澤外觀來自於類似棱鏡的纖維結構,這種結構使布料能夠折射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並散射光線。在中國,絲綢壹詞也指具有與天然絲綢相同光澤的人造紡織品。

蠶絲是蠶吐在桑樹上的纖維。蠶絲是壹種生態無汙染的天然纖維。它具有其他纖維及其加工產品不可替代的獨特性能和無可比擬的生命力。各種五顏六色的絲綢面料經過染色織造後,更容易縫制加工成各種高檔成衣和室內裝飾品、旅遊紀念品以及許多工藝品。難怪國外消費者視絲綢為“美的源泉”。

此外,真絲制成的絲綢服裝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自古以來,絲綢就有“絲綢皇後”之稱。到了現代,人們賦予了它“健康纖維”和“保健纖維”的美譽。所以蠶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纖維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蠶絲纖維含有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氨基酸幾乎相同。因此也被稱為人類的“第二皮膚”。穿絲綢衣服不僅可以防止紫外線輻射、有害氣體入侵和有害細菌,還可以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壹些皮膚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此外,由於其特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還具有調節體溫和水分的功能。

絲綢的起源

盛澤是中國最大的絲綢產區之壹。據悉,該鎮絲綢出口量占中國絲綢出口量的四分之壹,質量相對較好。盛澤位於蘇州南部的吳江市,距蘇州60多公裏。

盛澤鎮有很多絲綢市場。據當地人說,在盛澤順新中路買絲綢服裝壹般是安全的。買絲綢服裝壹定要問清楚是不是絲綢,因為有些商家會用偷換概念的方法,用“絲綢”代替絲綢。壹般消費者並不知道蠶絲是蠶絲,所以會購買蠶絲和化纖交織的服裝。用這種面料做的內衣穿起來很不舒服。

絲綢發展簡史

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給中國帶來了溫暖的氣候,使桑蠶養殖在黃河流域得以廣泛開展。傳說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但絲綢在現實中是何時發明的,至今仍有爭議。65438年至0998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河南滎陽清泰遺址的考古研究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壹種說法是,河姆渡遺址已經發現紡織工具,由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會晚於良渚文化(Weiss,中國絲織技術開始時代的初步研究)。但世界上最有影響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發現的絲織品,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期)。

絲綢面料的技術被中國壟斷了幾百年。由於其編織工藝在當時是壹項復雜的工藝,因其獨特的手感和光澤而備受人們關註。因此,在工業革命之前,絲綢產品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國際貿易材料。最早的時候,絲織品只能供皇帝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絲綢文化從地理和社會上滲透到中國文化中。它已經成為中國商人在對外貿易中不可缺少的高檔商品。

起初,中國嚴格控制絲織和養蠶的技術流通,禁止流向外國。但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韓國在公元前200年成功實現了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在和田河流域(500年前-300年前)和印度(300年前)也成功地進行了養蠶。然而,羅馬帝國得到蠶卵並發展養蠶技術卻是在大約550年之後:據說幾個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工作的僧侶將蠶卵放在空心手杖裏,私自帶出了中國,到達了君士坦丁堡。雖然這個傳說可信度不高,但拜占庭人確實發展了絲織技術,在皇宮庭院裏設置了蠶室和繅絲機,為皇帝服務。當時拜占庭本土的絲綢大部分被皇室成員享用,剩余的材料也可以高價賣到市場。

根據考古發現,專家推測,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就開始養蠶、采絲、織布。到了商朝,絲綢生產已經初具規模,技術水平很高,織機和織造技術也很復雜。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和繅絲的國家。中華民族的祖先不僅發明了絲綢,而且繁榮和使用了絲綢,使絲綢在服裝、經濟、藝術和文化上大放異彩,進而使絲綢服裝遍布世界各地。古蜀錦、蘇州宋錦、南京雲錦並稱為三大名錦,是絲綢面料的傑出代表,至今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絲綢代表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

隨著戰國秦漢時期經濟的大發展,絲綢生產達到高峰。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生產絲綢,絲綢的品種也比較豐富,主要分為絲、絹、錦三大類。織錦的出現是中國絲綢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它結合了絲綢的優良性能和美術。絲綢不僅是壹種高貴的材料,也是壹種藝術品,大大提高了絲綢產品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影響深遠。秦漢時期,絲綢業不僅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隨著漢代中國的大規模擴張,絲綢的貿易和出口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貿易的促進進壹步發展了中原與邊疆、中國與東西鄰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從而形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這條路從古長安開始,向西經過甘肅、新疆,經過中亞、西亞,最後到達歐洲。公元前126年,在漢武帝的西進政策下,大量的中國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向西運輸。經過魏晉南北朝到唐朝,中國絲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壹方面符合傳統傳承,另壹方面兼容國外技術和模式的優勢。三國兩晉南北朝之間的長期戰爭,對黃河流域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到了隋朝,中國養蠶絲綢業的重心轉移到了長江流域。

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是產量、質量還是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生產組織分為宮廷手工業、農村副業和獨立手工業三種,規模較上壹代大大擴大。與此同時,絲綢的對外貿易也有了很大發展。不僅“絲綢之路”的數量增加到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率也是前所未有的。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朝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宋元時期,隨著養蠶技術的進步,中國絲綢有過短暫的輝煌。不僅絲綢的花色品種明顯增多,特別是出現了晉松、絲綢、金飾布三個各具特色的新品種,而且在蠶桑生產技術的總結和推廣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明清時期,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絲綢的生產和貿易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絲綢生產的商品化趨勢日益明顯,絲綢海外貿易迅速發展。然而,封建制度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苛捐雜稅和外國大量傾銷的雙重打擊下,中國絲綢業陷入了非常悲慘的境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絲綢業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從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間,我國生絲產量從3.6萬噸增加到5.7萬噸,增長了1.58倍。絲織品產量增長了2倍多;絲綢產品消費量也從4億米增長到6543.8+0.22億米,增長了約3倍;生絲出口占世界生絲貿易的80%以上,綢緞也占50%左右。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贏得了世界絲綢市場的主導地位,絲綢業已經成為國家創匯的支柱產業。中國絲綢發展迅速,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絲綢工業體系。絲綢產品銷往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國古老的絲綢煥發著新的青春,走向輝煌的未來。

絲綢與中國民族文化

隨著絲綢的出現,養蠶和絲織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古代壹個非常重要且極具創造力的手工業門類。絲綢的繁榮開創了中國絲綢服飾文明的新紀元,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民俗和習慣。同時,絲綢對中國漢字的巨大影響也不容忽視。

在人類歷史上,絲綢貿易所引發的東西方人民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對推動人類文明的整個進程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中,很多詩詞都是以養蠶和絲綢為題材的。如《詩經》反映婦女從事農桑的情景:“春日艷陽,有阿明蒼耕。女人捧著籃子,順從它,愛著柔軟的桑葚。..... "大量關於養蠶和絲綢的描寫,可以揭示絲綢對中國古代詩歌文化的巨大影響。

作為世界養蠶和絲綢業的發源地,中國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如蠶和馬的神話、螺祖的宗教人士、神仙眷侶等。,都以天真美好的幻想和清新質樸的風格藝術地概括了人們對蠶和桑蠶絲的認識,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蠶和桑蠶絲的喜愛。

絲綢的特性

第壹,舒適度。真絲由蛋白質纖維組成,與人體生物相容性極佳,表面光滑,對人體的摩擦刺激系數是各種纖維中最低的,只有7.4%。所以,當我們嬌嫩的肌膚遇到光滑細膩的蠶絲,它以其特有的柔軟質感,按照人體的曲線,呵護著我們的每壹寸肌膚。

第二,它很好地吸收和釋放水分。蠶絲蛋白纖維富含氨基(-CHNH)、氨基(-NH2)等多種親水基團,又因其多孔性,水分子容易擴散,所以能吸收或放出空氣中的水分,保持壹定的水分。在常溫下,可以幫助皮膚保留壹定的水分,不會讓皮膚過於幹燥;夏天佩戴時,能迅速釋放人體排出的汗液和熱量,使人感到無比涼爽。正是因為這壹特性,真絲面料更適合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因此,人們把絲綢服裝視為夏季必備的服裝之壹。

蠶絲不僅散熱性能好,保暖性也很好。它的隔熱性能以其多孔纖維結構而自豪。壹根蠶絲纖維中有很多細小的纖維,而這些細小的纖維又是由更細小的纖維組成的。所以看似實心的蠶絲,其實有38%以上是空心的,這些空隙中有大量的空氣,阻止了熱量散發,使蠶絲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第三,吸音、吸塵、耐熱。真絲織物孔隙率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吸音、吸空氣性能,除了做衣服外,還可用於室內裝飾,如真絲地毯、掛毯、窗簾、壁布等。用絲綢裝飾品裝飾房間,不僅可以使房間壹塵不染,還可以保持房間的安靜。因為蠶絲具有吸濕、放濕、保濕、吸氣、多孔的性能,還可以調節室內溫濕度,吸附有害氣體、灰塵、微生物。另外,蠶絲纖維熱變性小,相對耐熱。加熱到100℃時,只有5~8%左右的脆性,大部分合成纖維的熱可變性比蠶絲大4~5倍。蠶絲的燃燒溫度為300~400℃,為阻燃纖維,而合成纖維的燃燒溫度為200 ~ 2600℃,易燃易熔。因此,用蠶絲纖維作為室內裝飾的原料,不僅可以起到吸音、吸塵、保溫的作用,還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

第四,防紫外線。蠶絲蛋白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可以吸收紫外線,因此蠶絲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線功能。而且紫外線對人體皮膚傷害很大。當然,蠶絲在吸收紫外線後,本身會發生化學變化,會使絲織物在陽光的照射下容易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