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黃河資料

黃河資料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 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 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裏, 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裏,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遊有湟水、洮河,在中遊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遊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遊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壹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壹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1.2~1.3米。

地理環境:從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壹般在1000-1300米,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占40-50%,溝道密度3-5公裏/平方公裏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遊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生態特征

黃河幹流總***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遊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句、雅羅魚、條鰍等。中下遊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遊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遊上段有與上遊***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遊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陜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遊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 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漁業生產:黃河主要漁獲物種類也有變化幹流中的魚類,歷史上以鯉魚產量最高,“黃河鯉魚”聞名國內,現在產量已明顯下降。60年代以前中遊陜晉河段鯉魚在漁獲產量中占60~70%,居漁獲物組成的首位,據81~82年對陜西黃河港口段漁獲的調查近十多年的變化,漁獲物中鯉魚僅占21%而以鯰魚取代主要地位占41.1%其次為黃顙魚占26.3%。83年對山西省平陸縣黃河幹流漁獲物調查,其中鯉魚僅為20%,而鯰魚則多達60%,成為主要漁獲物。下遊山東段50年代初鯉魚在總產量中占50~70%,到60年代則下降為15%, 至81~82年據調查又降低僅占7.1%。黃河主要流徑的八省、區漁業勞動力的狀況為:除青海省壹直沒有統計外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七省、區漁業專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6964人,83年降為11320人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3.0%及2.1%; 兼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4843人,83年增為25873人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8.9%及5.7%。30多年來,黃河漁獲物中主要經濟魚類鯉魚的資源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其漁獲群體的組成也起了相應的變化,80年代初調查黃河潼關港口河段漁獲物中的鯉魚,多數為3齡,平均每尾0.7公斤的個體占44.7%,其次為4齡平均體重1.5公斤的個體占28.4%。

主要漁法:黃河幹流漁業生產作業所使用的漁具漁法, 為上、中遊 以刺網為多,也有地拉網,刺網有單層及三層之分, 以三重流刺網效率較好。另外還有滾釣、釣鉤及卡子等種類來多,在中遊地帶僅四、五種。

漁區特性:上遊裂腹魚亞科和條鰍亞科8種,中遊鯉、鯽、鯰魚,下遊刀鱭、鯉、草魚、鯰魚。

上遊:河源至貴德,兩岸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過4000米,河道呈's', 河源段400公裏內河道曲折, 兩岸多湖泊、草地、沼澤,河水清水流穩定,水分消耗少產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星宿海、鄂陵湖,氣候為高原寒冷,魚類系中亞高原區系,種類少,資源豐富。魚類資源長期未被開發利用。

中遊:貴德至孟津,多徑高山峽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貴德到劉家峽山谷極為深削,河寬50-70米,最狹處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湍急,狹窄崖陡,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峽谷上修建了大型水庫,黃河出青銅峽後進入河套,形成大片沖積平原, 水流平緩,鯉鯽、鯰魚類資源較豐富。黃河流經河口鎮,折向南行,穿行秦、晉峽谷,到龍門全長只有718公裏, 落差611米,比降大,龍門以下到潼關130公裏河段, 納汾、渭、涇、洛諸水,水量大增, 泥沙大量淤積,河道不穩定,鯉魚資源豐富,中遊經黃土高坡,攜帶大量泥沙,給下遊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關鍵河段。

下遊:孟津至華北平原壹段為下遊,全長874公裏,河道寬闊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5米,為地上河,魚類資源最為豐富的漁業河段, 河口洄遊魚類, 河道性魚類,定居性魚類,半鹹水魚及第水性魚類。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遊,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遊,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遊,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遊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裏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壹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陜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裏,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裏,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遊豫、魯沿河地區***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資料數據

長度 5464 千米

源頭海拔 4800 米

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

流域面積 752443 平方公裏

源頭 青海省

註入 渤海

參考資料:

/view/4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