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郵政編碼:510030

黃花崗

孫中山紀念館

廣東美術館

廣州人民公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越秀區位於廣州市中心,總面積33.80平方公裏,常住人口1.0263萬人,戶籍人口1.654388+0.584萬人(2007年)。

區人民政府位於月華路,郵編:510030。代碼:440104。區號:020。拼音:越秀區。中文:越秀區

基本介紹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它是廣州的商業中心。秦朝統壹中國後,設立南海郡。郡守任孝選白雲山與珠江之間的壹片地區(今越秀區)為郡守,番禺城建於公元前214年(番禺城遺址在越秀區)。此後,海洋發生了變化,珠江兩岸南移,內湖消失,河流冰封,沖積平原不斷增加。番禺城在隨後的歷史朝代也壹直在擴張,如漢代的西擴城,宋代的四次擴城(齋藤優子城、東翼城、兩翼城、鹽池城),明代的跨秀山新城十三座,清代的臨江新城。

越秀區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珠江以南,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毗鄰荔灣區;北至白雲山腳下,毗鄰白雲區。它是廣州的老中心城市。2005年,越秀區總面積32.82平方公裏,轄22個行政街道,包括劉樺、東風、虹橋、劉榮、廣衛、廣塔、十樹、京華、大新、人民、東湖、農林、黃花崗、大東、大唐、白雲、諸光、建設、華樂、梅花村、礦泉、登封。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秦朝統壹中國後,設立南海郡。郡守任驍選了白雲山與珠江之間的壹個地區(在今越秀區)為縣令,番禺城建於公元前214年(番禺城遺址在越秀區)。此後,海洋發生了變化,珠江兩岸南移,內湖消失,河流淤塞,沖積平原不斷增加。番禺城在此後的各個歷史朝代都在不斷擴張,如漢代的西擴城,宋代的多次擴城(朱子城、東、西翼城河燕翅城),明初的三城墻過秀山,清代臨江建新城。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廣州城市的發展變化主要是在越秀區進行的。正是由於上述地理和歷史原因,越秀區具有以下特點:

自秦在此設南海郡,西漢南越王趙佗建南越國宮,南漢皇帝劉稱廣瀛宮。歷代東吳設廣州,唐代設嶺南路,宋代設廣南東路,元代設中書省,明清設廣東省。相應的軍事和行政中心都在越秀區。民國時期,孫中山是非常大總統的時候,總統府就在越秀山南麓(孫中山紀念館前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廣州市委、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均設在越秀區。

三國時期,俞凡凡講學,魏晉南北朝大量海外僧人來華,都是在光孝寺譯經講經。自唐代以來,廣州成為省內學者求學深造的地方。至今,越秀區仍保留著南海書院、越秀書院、粵華書院、穎園書院、西湖書院、廬江書院等眾多古代地學宮殿、書院、學校的遺跡,成為廣州歷史文化以及中外文化的最好見證。

越秀區基本上是廣州的老城區,所以廣州很多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都聚集在區內。根據1997年底的統計,越秀區共有五(7)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光孝寺、懷聖光塔、聖心堂、廣州公社舊址和秦造船廠舊址、鎮海樓壹樓、五仙關、嶺南、明代古城墻、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中山紀念堂紀念碑;市級22個;嶽望京、三元宮、大佛寺、潘浩清真寺、城隍廟、邵武君臣墓、王興將軍陵園、廬江書院(何家祠)、海員亭、光復紀念亭、黃埔軍校辦公室舊址、廣東省財政廳大樓、永安堂、愛群酒店、東亞飯店、中央銀行大樓、解放軍舊址(市政府辦公樓)此外,還有155處內控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約四分之壹位於越秀區

廣州是中國封建社會最早、規模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之壹,也是中國最早設立海關官員(唐代為商人大使)和海關辦事處(商人公司)的城市。頻繁的對外貿易促進了廣州的商業繁榮。唐朝時,大批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到中國進行貿易,居住在今天越秀的廣塔路壹帶,稱為番房。到了宋代,雙門第(今北京路)以南發展成為壹個繁忙的商業城市。廣州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十叔街、省中醫院)是廣州最大的外貿碼頭,也是該市船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素有“百貨店、五都之城”之稱。明清時期,潘浩街壹帶(當時是壹座城市)到處都是秦樓儲館和商店,就像南京的秦淮河壹樣。廣州四大現代商業中心中,有三個位於越秀區,分別是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樓和長堤-人民南路。自1957起,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越秀區舉辦。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泰康路、大南路等壹批各具特色的商業街,以集材聞名海內外。副食品批發市場中的惠福路、壹德路、紙墨街、天成路等;北京路和中山五路逐漸成為廣州最繁華的古城商業中心和文化旅遊區。劉樺地區也成為廣州新的商業繁華區。

2001廣州行政區劃調整前,越秀區總面積9.16平方公裏,總人口429373人,人口密度47036人/平方公裏。越秀區的光塔街、知行街、詩書街、解放南街壹帶,是自乾隆二十壹年(1795)以來,從北京、天津分批進駐廣東的八旗及其後裔居住的地區。懷聖寺周邊古書稱為“番坊”,唐宋時期來中國進行貿易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後裔很多。自明代以來,從北到南的回族和滿族居民也集中在原來的應曉東寺、南聖寺和潘浩寺。因此,越秀區成為廣州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越秀區有回、滿、壯等26個少數民族,占廣州市少數民族總數的3.08%,人口1.25%。

經濟概況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2005年廣州行政區劃調整後,越秀區成為廣州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區。

越秀區作為廣州的行政、商業、金融和文化中心,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目前已形成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動力,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區域內形成了北京路、海印地區、英雄廣場、壹德路等壹批知名商圈,中山五路壹帶成為廣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和古城文化旅遊區。形成了環城國際中心商業、東風路現代服務業、劉樺會展等各具特色的商圈。,這裏寫字樓雲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總部經濟”,成為華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越秀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銷售總額等指標在所有市轄區中名列前茅,商貿中心地位突出,是廣州的經濟強區。

廣州幾千年來都是商埠。兩千多年來,廣州壹直是華南最大的商業城市和外貿城市,也是中國最早設立海關官員和海關辦事處的城市。頻繁的對外貿易促進了廣州的商業繁榮。連接廣州與東西沿海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和基地都在越秀。南越國時期,這裏已成為象牙、玉石、珍珠等稀世珍寶的集散地;唐宋元時期,越秀光塔路形成的“番坊”,聚集了1.2萬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各國商人。到了宋代,雙門第(今北京路)以南發展成為鬧市商業區。廣州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十叔街、省中醫院)是廣州最大的外貿碼頭,也是該市船公司的駐地,素有“百貨店、五都之城”之稱。明清時期,潘浩街壹帶(當時是壹座城市)到處都是秦樓儲館和商店,就像南京的秦淮河壹樣。知行街和米市路,無論是街還是街,都是壹座城,壹條路。在過去,潘浩街被稱為“繁榮,比秦淮好幾倍”,可見其盛況。高迪街和狀元廣場是商業與文化互動的生動例子。

在越秀,臨街商鋪平均密度超過90%。越秀人在自己家裏開個門,放幾個集裝箱就能做生意,或許這個門已經壟斷了廣州甚至全國壹個商品的發貨權。

商業文化是嶺南文化的突出標誌,越秀區是廣州極其發達的商業文化的縮影。近代廣州的四個商業中心,有三個位於越秀區,分別是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樓和長堤-人民南路。自1957起,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越秀區舉辦(廣州新國際會展中心投入使用後,部分項目仍在舊址舉辦),享譽全球,成交額占中國全年壹般貿易出口總額的1/3,被視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改革開放以來,越秀區商業優勢進壹步增強,商業網點占全市19%以上,形成了泰康路、大南路、惠福路、副食品批發市場壹德路、紙墨街天成路等幾條知名的特色商業街。,以及廣州百貨大樓、新大新公司等壹批知名商業店鋪和專業市場。北京路和中山五路逐漸成為廣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之壹,也是古城文化旅遊區。劉樺地區也成為廣州新的商業繁華區。越秀區因此享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2005年,越秀區地區生產總值達889.38億元,占全市比重超過17%,居各區之首,同比增長10.00%。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54.67億元,占全市比重近65.438+0/3,居全市各區領先地位,同比增長9.73%;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34.7億元,同比增長16.73%,二三產業比例為3.90: 96.10。

全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79億元,占全市近1/5,同比增長10.06%;商品銷售總額達2139.67億元,占全市近1/3,同比增長14.86%,居全市各區首位。其中,銷售額超億元的商業企業192家,銷售額1242.45438+0億元,同比增長18.86%,占全區壹半以上,占全市1/6。其中,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商業企業59家,實現銷售額93055438+0億元,占全區總銷售額的近2/5,占全市總量的10%以上。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汽油、煤炭和柴油等石油產品,以及紡織品和服裝。

全區商品交易市場241個(其中專業市場186個,綜合市場55個),市場成交額98.82億元,同比增長15.67%。專業市場的前三大行業分別是服裝、文化音像(圖書報刊)、通訊、家電行業,而僅白馬服裝市場和新大地服裝城的成交額就占了全區專業市場成交額的1/3,占了這個行業成交額的近2/3。

全區6000多家現代服務業企業實現年營業額654.38+0642.96億元,占全區總數的39.68%,同比增長654.38+02.21%;實現增加值322.44億元,占地區總量的36.25%,同比增長11.83%。

總部經濟和民營經濟成為越秀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區內250家總部企業年營業額2238.67億元,占區內壹半,同比增長11.45%;增加值367.25億元,占全區比重超過40%,同比增長10.53%。其中,環市東商務區總部企業93家,占總部企業的37.2%。全區私營企業1480家,占全區企業總數的70%;全年完成營業額654.38+0522.72億元,占全區總額的654.38+0/3,同比增長654.38+04.25%;實現增加值255.32億元,占全區總量的1/4,同比增長14.21%。

固定資產投資適度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531億元,增長3.00%。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為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0955萬美元,同比增長33.52%;合同利用外資2096654.38億美元,同比增長37.08%。新批項目154個,其中投資500萬美元以上項目7個。

稅收明顯增加,財政收入穩定。全年全區稅收收入199.27億元,同比增長20.17%。其中,國稅78.52億元,同比增長40.03%;地方稅收654.38+020.75億元,位居全市第壹,同比增長654.38+00.03%。

行政區劃

越秀區轄22個街道(虹橋、廣衛、京華、劉榮、劉樺、東風、光塔、十樹、大新、人民、東湖、農林、大東、大塘、諸光、白雲、建設、華樂、梅花村、黃花崗、礦泉、登封)。

歷史的發展

越秀區的名稱始於1950年6月24日(由原西山、德宣、小北區合並而成,範圍相當於今天越秀的北部),以羊城越秀山景區命名。

1949 10六月14,廣州解放了。5438年6月+同年2月,廣州分為28個區,分別成立區人民政府。現在越秀區有以下七個區:西山區、德福區、靜海區、小北區(大部分)、太平區(部分)、永漢區(部分)。1950年6月,廣州市28個區合並為16個區,現越秀區包括越秀區(越秀區以北)、惠福區、太平區(部分)、永漢區(部分)。1952年9月,廣州重新劃分為城區和郊區。該市轄七個區,即東、南、西、北、中、郊區和珠江。如今的越秀區涵蓋了當時的北區(大部分)和中區(部分)。1960年7月,中區8個街道(太平、德城、大新、詩書、壹德、解放南、大南、太康)合並為北區,更名為越秀。此後,永漢南、諸光、德政南、大塘、曹芳五個街道劃歸東山區管轄。

1952年9月24日,越秀區與永漢區(部分)、惠福區(部分)合並,稱為北區(其範圍相當於越秀區惠福東西路以北、東山區西南)。1960年7月,北區與中區東部合並,統稱越秀區。次年8月,越秀區東南部劃入東山區後,越秀區的管轄壹直延續到2005年初。行政區域:東至綠景路、東浩湧、法正路、德政北路、中山四路、付雪西街、北京路,與東山區接壤;南以人民路、西華路、荔灣北路、劉樺路、站前十字路、站前路、站西路為界,毗鄰荔灣區。北以火車站、桂花路、城市射擊俱樂部、飛鵝嶺為界,毗鄰白雲區、天河區。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5]35號):撤銷廣州市東山區;原東山區行政區域、白雲區礦泉街、天河區登封街、天河南街楊集、中山壹居委會、東沙街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越秀區人民政府駐粵華路。越秀區和荔灣區的部分邊界線進行了調整。調整前越秀區面積8.9平方公裏,人口42萬(2003年)。

從1999 7月1開始,越秀區由原來的19街道改為劉樺、東風、虹橋、劉榮、廣衛、廣塔、師叔、京華、大新、人民10街道;* * *有223個居委會。

2000年,越秀區轄10個街道。總人口341422,各街道人口:人民街34394大新街44760師叔街39090廣塔街32665劉榮街39785東風街36421虹橋街36166廣緯街32265北京街26869劉樺街19007。單位:人)

2001年,越秀區總面積9.16 km2,總人口429373人,人口密度47036人/km2。

2002年,越秀區轄10個街道(虹橋廣圍、北京劉榮劉樺東風燈塔、壹本詩集、大新人)。

2004年,越秀區轄10個街道:

虹橋街道:轄德園裏、丹桂裏、洪慶廣場、三眼井、豆腐寮、迎園、越秀山、天秀、北苑、馬莊巷、法正11社區。

廣衛街道:轄蓮花井、雨帽、吉祥、華寧裏、長興、財政門前、月華大院、杜甫、李長勝、登雲裏、福恩裏、雅荷堂、仁生裏、李青蓮等14個社區。

北京街道:轄玉山城區12社區、大馬站、馬驍站、流水井、白沙居、龍藏、煙雲西、清源巷、胡仙、高第、許娣、民興。

劉榮街道:轄將軍東、舊南海縣、文遠巷、稻谷倉庫、興隆東、潘府、清泉、藍湖裏、雙井、象崗山等10個社區。

劉樺街道:轄桂花崗、桂花園、火車站、流花橋、蘭埔、花果山6個社區。

東風街道:轄劉樺湖、四方塘、德泥新村、潘松苑、彭家巷、益津、涼亭坊、司馬坊、英朱裏、嘉和苑、司馬勇11社區。

光塔街道:轄馬鞍北、石昊巷、施家家、雨花坊、雲臺裏、回龍裏、何儀巷、怡樂裏、興華巷、小遊東10社區。

柿樹街道:轄英紅裏、魯管、富源巷、七柱榮、李文亮、白圩、童寧路、棗子巷、三元巷、福地巷、陶佳巷、朱壽巷等12個社區。

大新街道:合奎巷、高堤西、石將軍、象牙北、李慶富、李喜華、大德中、大新中、南花園、玉帶號、郝盤中、三福前、郝盼喜、合寧裏、大新西、狀元坊、壹德西、聯源巷共18個小區。

人民街道:轄安業裏、安德宇巷、仁濟東、興賢裏、鹽亭東、海珠石、果蔬西、青嵐裏、靜海門、五賢門、太平金童、太平沙、太康城、蘇波巷、水母灣、木排頭16個社區。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越秀區轄22個街道(虹橋、廣衛、京華、劉榮、劉樺、東風、光塔、詩書、大新、人民、東湖、農林、大東、大塘、諸光、白雲、建設、華樂、梅花村、黃花。

原文:東山區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5]35號):撤銷廣州市東山區,原東山區行政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

東山區總面積為16 km2 /17.2 km2。總人口為640 000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郵政編碼:510080。代碼:440102。區號:020。拼音:東山曲。

2000年,東山區轄10個街道。總人口556264,各街道人口:東湖街70189農林街45899梅花村街55838黃花崗街80881華樂街49575建設街45892大唐街42034諸光街57631大東街71849白雲街36476(。單位:人)

2002年,東山區轄10個街道(東湖農林大東大唐珠光白雲建設華樂梅花村黃花崗)。

2004年,東山區轄10個街道(大蕩珍珠白雲、東湖農林、華樂梅花村黃花崗)。

東湖街道:轄德安、新河鋪、培正、小東苑、貝斯、寺右、五羊北、五羊東、五羊南、幸福、嶽明、大道北、大道南、樂靜14社區。

農林街道:轄中山二路、馬棚崗、執信南、朱四崗、朱四二路、新南路、農林下陸東、農林商輅、東園新村、三育路、東風東等12個社區。

梅花村街道:轄富錦、梅花村、水郡、* *及西、西苑崗、* *及東、* *及河源、中山壹、東興南、東興中、梅冬、東風二、環市東14社區。

黃花崗街道:轄永福、科苑、永泰、運河、孔寺、歐莊、犀牛北、東環、菜寮、知心、水蔭南、水蔭西、水蔭北13個社區。

華樂街道:轄青菜港、青菜東、郵電、蘿崗、黃花新村、華僑新村、花園、陶金、白雲、天生村、綠園等11社區。

街道建設:轄劉媽路、馬忠路、爾瑪依娜路、馬恒路、大馬路、校場橫、黃花南、黃花塘、黃貝北、九北苑、蘆湖路1社區。

大唐街道:轄東平、高東、北橫、越秀北、豪賢、德政北、曹芳、勵東方、龍騰、越秀中、邴正、德政中、大唐、潮陽、文德等15個社區。

諸光街道:轄東沙角、廣泰、越秀南、定安裏、萬福東、站塘路、東園路、復興、珠江花園、祖廟前、新福裏、清水壕、文德路、溫明路、揚中、猴場、愛家園、海濱18個社區。

大東街道:轄千千、祁鳴、東華市場、新南、菜園東、長庚門、東川、東園、李慶龍、東華新街、元運街、興仁裏、仁秀新街、仁秀裏、三交、鄭起、東裏、東仙裏、榮華南、中山三路20個社區。

白雲街道:轄邊地、竹南、臨安坊、永勝上沙、東湖新村、湖濱、花園新村、東川上、海印、大沙頭、二沙島等11社區。

2021年3月,越秀區在中國縣域網購買力100強榜單中排名第20位。

2021年3月,越秀區在中國特色美食百強榜中排名第80位。

2021 1越秀區被列為“2020年全國社會治理百強示範縣市”,排名第96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發布,越秀區排名13。

2020年9月,越秀區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區,排名13。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生活質量綜合百強縣市名單出爐,越秀區排名第76位。

2020年7月,2020中國智慧城市百強發布,越秀區排名第77位。

2020年,越秀區在2020年中國最幸福縣市百強榜單中排名第50位。

2018 12國家民委命名越秀區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2018年9月,CCID發布2018年度中國百強區排名,越秀區排名第9。

2065438+2008年8月,越秀區獲得第四批全國法制縣市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