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汕頭鎮管轄的村莊

汕頭鎮管轄的村莊

山頭鎮轄梁平、馮壩峪、秋谷、北神頭、南神頭、土門頭、新博、新生、西嶺、河北西、河南西、河南東、河北東、河北北、萬松山、東坡、河北南、耀光、秋谷嶺、北坡、西頭院、建中、耀光、北神頭等。豫東、冀西、東坡、冀東、白洋河、西尖、南尖、北尖、水峪、樂疃、橋嶺前、馬公廟共12個村。

高峰:位於博山市東南部。鎮政府駐地小山在博山城北2.5公裏處。博(山)宜(元)公路穿村而過。1,耕地838畝,林地651畝。* * * 5449戶2055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266人。除了三個回民,都是漢人。設立5個村民委員會,分別是:河北西、河北東、河北北、河南西、河南東;有11個居委會,分別是新博、西陵、西頭院、河北西、河南西、建中、河南東、河北北、河北南、萬松山、河北東,還有博山陶瓷廠、淄博美術陶瓷廠、淄博陶土礦、黑山煤礦新博四個家委會。

村南地質為奧陶紀,其他為石炭紀。土壤多為褐土和白炭土,北部多為黑土。主要生產小麥和玉米。總產量達到123.94萬斤,畝產674斤。

這個村莊壹直以盛產陶瓷而聞名。博山陶瓷廠,馳名中外。美術陶瓷廠都坐落在這裏。鎮上有汕頭陶瓷廠和汕頭藝術陶瓷壹廠、二廠、三廠。年產值247.77萬元。其他五個村委會也有陶瓷廠。

村民的家庭副業主要是做小件陶瓷。年總收入354萬元。比1.978的總收入1.42萬元高出1.5倍。人均分配也從1978年的197元增加到352元。

建在山上的村莊歷史悠久。《薛氏宗譜》載:“祖畏德祥,字雲堂...陶在八鬥,捐於外郎。因此,在宋仁宗第六年(1028),他被葬在山頭莊西。二兒子死的時候也埋在這裏。.....薛自祖以來,歷經宋、元、明、清。”相應的,北宋初期就形成了村落。到了元初,只有薛氏壹家,已經成為二十多戶,數百口的大家族。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宋氏舊譜牒原序說:“益都西有山城,因有孝妻而得名。泉水出其廟,孝可東三裏,達黑山西趾,煙花落籬,與山相連,山頭村也。自三祖起,遷子土。”清乾隆十八年(1753),該村在《博山縣誌》中被命名為“山頭”。

相傳該村因建時位於萬松山下的土山頭,故名“山頭”。山頂是著名革命烈士石峰的故鄉。

秋谷:它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小山東北兩公裏處。位於峨眉山東,京山之陽。耕地575畝,林地425畝。***1.077戶40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87人。設立壹個村民委員會、壹個居民委員會和三個家屬委員會。

地質上除北部京山屬奧陶系灰巖外,其余均屬石炭紀。土壤多為黑土和黑沙土,比較貧瘠。主要生產小麥和玉米。畝產683斤。京山有豐富的水泥灰巖和化學灰巖。所以副業以石材為主。有機修店,餐廳等。年總收入93萬元。與51000元的1978總收入相比,翻了近壹倍。人均分配也從1978的304元增加到了499元。

這個村子交通便利。張店至八壹鐵路貫穿村莊的西北和南部,這裏設置了火車站。博山顏料廠、東風汽車廠、工具廠、油站、木材場均位於此。

據83歲的高福輝老人介紹,他原籍龍門石下莊。七歲(1908)隨父高魁城遷居,為博山市劉氏放羊。當時,郭、劉、王、趙等姓氏以佃戶的身份遷入石棉堂和家,定居於秋谷南口,逐漸形成壹個村落,被秋谷命名為莊。民國二十六年,《博山縣誌續》中記載了“丘谷”的村名。據此,村落在清末民國時期初步形成。

“秋谷”是博山城東京山與峨眉山對峙形成的深谷。因四季風高如秋而得名。宋代名人範仲淹曾送書於此。清初,現實主義詩人趙執信在龔凡寺南建造了壹座別墅,名為秋谷。就這樣,秋谷成了博山的壹個景點。有詩曰“秋谷高,風高德。”

梁平: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三公裏處的小山上。位於郊區。博(山)福(山)公路穿村而過。這是壹個群山環繞的山村。耕地747畝,林地570畝。***380戶1.35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39人。成立村委會。

村北的長城嶺屬於奧陶系灰巖,富含化學灰巖。其他的屬於石炭紀,壹直以產煤聞名。土壤多為黑土和黑沙土,比較貧瘠。主要生產小麥和玉米。畝產548斤。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村裏的工副業發展很快,有煤井、石料場、化肥配件廠等,年收入1.47萬元。比1.978的總收入26萬高出4.6倍。人均收入還取決於

193元在1978增加到610元。村裏家家戶戶都安裝了自來水管,結束了梁平村吃水難的歷史。

《方氏宗譜》載:“我方家祖籍直隸棗強,洪武年間遷居青州府鄂莊蔔居。子孫長生,隨父遷梁平。”相應的,明朝後期就形成了村落。

“梁平”因傳說“趙半溪、翟三虎夷平天下”而得名。(詳見《地名故事梁平》)

土門頭:位於鎮政府駐地小山西南壹公裏處,地處郊區。博(汕)萊(武)公路從這個村子的西邊穿過。北鄰白楊河電廠。耕地176畝,林地68畝。***90戶39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4。成立村委會。在古代,該村是博山通往萊蕪的必經之路,居民大多從事開店經營。

地質屬奧陶系灰巖,富含水泥灰巖。汕頭自來水廠就坐落在這裏。土壤主要是紅壤和褐土。主要生產小麥和玉米。畝產605斤。石材和油漆是主要的副業。全年總收入654.38+0.70萬元,接近總收入654.38+0.978元的兩倍。人均收入也從1978年的115元增長到315元。

《顏氏族譜》載:“我顏之祖遷於下季。祖上居住在山西洪洞縣,後舉家遷至飲馬泉。第十個祖先移到了地球的前面。”與此同時,顏的姓氏是徐和吳。相應的,明末清初就形成了村落。村名土門頭在康熙九年(1670)《沈雁鎮誌》、乾隆十八年(1753)《博山縣誌》、民國二十六年(1937)《博山縣誌》均有記載。

據說該村原為博山趙姓羊圈。南邊有個土坎,常年被洪水侵襲,人工挖掘。山脊斷成溝渠,狀似門戶,可供騎乘,故名“土門頭”。

紀念碑包括清代現實主義詩人趙執信的墓。

南神頭: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小山以西0.5公裏處。東臨丘陵,西臨符曉河,南接樂疃,北接博(山)宜(源)公路。成立壹個村民委員會,南神頭、新生兩個居委會,白楊河電廠、淄博建築陶瓷廠兩個家屬委員會。***1,145戶,431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46人。耕地340畝,林地180畝。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市、區屬的博山建陶廠、食品站、電子學校都在這裏。

地質屬二疊紀和奧陶紀,有豐富的水泥灰巖。土壤多為紅壤,比較肥沃。有奧陶系地下水和符曉河水資源。主要農作物為蔬菜,年產量355萬斤。是博山區的蔬菜基地之壹。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鄉鎮企業蓬勃發展。村裏有化肥機械廠,年總收入377萬元,比1978高出3.3倍。人均分配也從1978的265元增加到了735元。

村裏和北神頭過去統稱為“神頭”。清乾隆十八年(1753)《博山縣誌》記載:“周末,齊西南郊長城嶺下住著壹位孝順的妻子嚴文江。”清康熙九年(1670),《沈雁鎮誌》載:“益都附郭錫璧為孝之鄉,鄉有李彥村,與溫江顏氏之女孝感靈泉,後稍異,村中人設祠供奉,故名沈雁。”此外,宋熙寧六年(1073),尚義《孝廟故事》載:“子南五十裏,水發於山下,漸清而諧。以前人們在源頭上建壹個房間,以為是神龕。據方誌記載:嚴文江,壹位孝順的妻子,經常翻山越嶺,取新泉,深受姑姑寵愛。壹旦春潮室內,她發遠音,於是望地望水,拜顏姜廟。”據此,該村最初命名為“李彥村”。該區域包括現在的Bo區域。因為孝順的妻子姜死後,她成了神,村裏的人建了壹座廟來供奉她,所以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沈雁”。後來“因地為石炭紀,土可制陶,人必居孫,因村改鎮雲。”為了與鎮名相區別,改名為“神頭”。

這裏是沈雁的源頭,也是符曉河的發源地,因此得名“神頭”。因該村位於符曉河以南,與北神頭村不同,故名“南神頭”。

北神頭: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小山以西壹公裏處。東與山頭村相連,西與鳳凰山相連,南隔符曉與南神頭相望,北臨峨眉山。耕地322畝,林地3l2畝。成立村委會。***999戶3788人。該村位於博(山)宜(元)和博(山)來(武)公路岔口。所以交通很方便。博山水泥廠、農機公司都駐紮在這裏。

地質多為奧陶系灰巖,有豐富的水泥灰巖。土壤多為紅壤,比較肥沃。以種植蔬菜為主,年產量608萬斤。是博山區的蔬菜基地之壹。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新建了化肥機械廠。年總收入377萬元,比1978高出3.3倍。人均分配從265元增加到735元。

清乾隆十八年(1753)《博山縣誌》記載:“周末,齊國西南郊長城嶺下,有壹位孝順的妻子顏文江,死了。”清康熙九年(1670),《沈雁鎮誌》載:“益都附郭錫璧為孝之鄉,鄉有李彥村。孝感靈泉,文姜晏之女,後稍異,村中人設祠供奉,故名沈雁。”宋熙寧六年(1073),尚義《孝廟增記》載:“子南五十裏,水發於山腳,流於梁、鄒,清而濟。以前人們在源頭上建壹個房間,以為是神龕。據方誌記載:嚴文江,孝順妻子,常翻山越嶺,取新泉,寵愛姑姑。壹旦她感覺到春天沖進室內,她就會發出壹個遙遠的音符,於是她看著土地、水和姜妍神廟。”據此,該村最初命名為“李彥村”。該區域包括現在的Bo區域。因為孝順的妻子姜死後,她成了神,村裏的人建了壹座廟來供奉她,所以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沈雁”。後來“因地為石炭紀,土可制陶,且是過去,因村改鎮雲。”

為了與鎮名相區別,改名為“神頭”。這裏是沈雁的源頭,也是符曉河的發源地,因此得名“神頭”。由於該村位於符曉河北面,因與南神頭不同而得名“北神頭”。

東坡:位於鎮政府駐地山東兩公裏的黑山前坡。位於市內。耕地435畝,林地386畝。***382戶138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0人。設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地質屬於石炭紀。壹直以產煤聞名,是博山的產煤區之壹。土壤為褐土和黑土,有少量黑砂。農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畝產568公斤。工業和副業包括磚廠、陶瓷廠和煤礦。年總收入38萬。相比1978的總收入,翻了近三倍。人均收入也從1978年的161元提高到了338元。

《周家譜》載:“祖上畏德。明洪武二年,由冀州棗強縣遷至鹽神店北坦,九年,國桑,定居黃家莊。”周家林的祖碑上有“清代處士公爵諱贊國,字美西”的記載。據此,該村建於清初。該村原名“黃家莊”。明末,黃從中石馬遷來建寨。清初,周再次遷入。張和王也先後搬了進來。清乾隆年間,黃遷出後,因地處山頭莊以東的黑山前坡,村名改稱“東坡”。

馮巴渝:位於鎮政府駐地山東北2.5公裏處,位於郊區黑山北麓。耕地756畝,林地176畝。***476戶1.82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02人。設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這個村莊有重疊的山脈和峽谷。地質屬於石炭紀。它以產煤而聞名。過去的“大成煤礦”就在這裏。土壤多為石質沙土,疏松貧瘠,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和玉米。畝產430斤。工副業有兩個煤井和壹個修理廠。年總收入79萬元,比總收入1.978高出1.5倍,即31萬元。人均收入也從1978年的160元提高到了277元。

《馮氏族譜》載:“祖顏成,子六,行二,直隸棗強人。明朝洪武初,熊遷居雲南。公遷宜都,占了馮八魚村,墓在村北。清雍正末年遷至博山縣,其後裔成為博山人。”明末清初,趙、高遷入。《籠水趙氏族譜》載:“明洪武初年,先祖平為避亂,自棗強遷至蒙陰席臺,遷居宜都鎮。十壹帝臣子三,居龍蟠嶼。”那是在明朝末年。《高氏族譜》也說:“我的祖先明初從北方棗強縣遷到青州府益都縣符曉鄉高家胡同。十四王遷回龍巖谷。”清朝康熙末年。相應的,明代就形成了村落。

清康熙九年(1670),《沈雁鎮誌》中記載了“馮巴渝”村名。清乾隆十八年(1753),博山縣誌,民國二十六年(1937),村名龍盤峪。相傳該村因位於龍蟠嶼而得名。因馮住在八谷之下,故名“馮巴渝”。

耀光:位於鎮政府駐地小山東南兩公裏處,地處市區。博(山)宜(元)公路穿村而過。耕地613畝,林地195畝。***506戶1.87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51。除壹名回族外,其余均為漢族。設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該村以嶽陽河為界,西有奧陶紀石灰巖,東有石炭紀,因此以產煤和粘土聞名。土壤多為紅壤土和褐土,比較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有寶山水庫和兩口新鉆的機井。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畝產890斤。工業和副業包括煤礦、陶瓷窯和磚瓦廠。全年總收入1110000元,比1978的總收入260000元高出3倍多。個人平均所得

也從1978增加到138元到497元。

該村是汕頭鎮較老的村落之壹,也是汕頭陶瓷的發源地。根據該村民國十八年(1929)出土的古窯址和《石雪族譜》記載,北宋初期,石雪從八鬥遷到這裏建窯,取名“耀光”。明洪武初年,李從棗強遷居至此,並已形成村落。後來,張和孫遷入,仍以“耀光”為村名。清康熙九年(1670)的《沈雁鎮誌》、清乾隆十八年(1753)的《博山縣誌》、民國二十六年(1937)的《博山縣誌》都有瑤光村的名稱。

相傳因有“廣窯業”之意,村名“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