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李兆基是如何開始的?

李兆基是如何開始的?

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出生於廣東順德。雙魚座,那時,他的父親在李兆基度過童年的順德開了壹家小店。從童年起,李兆基就對做生意特別感興趣。20世紀30年代中期,李兆基的父親從順德來到廣州,開了壹家銀店。小學剛畢業的李兆基也隨父親來到廣州,在父親的銀樓打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大陸戰亂頻仍,社會動蕩不安。李兆基在銀屋每天都接觸到大量的金錢。他親眼看到,有人前幾天還有幾捆鈔票,幾天後就隨著鈔票的大幅貶值而破了。年輕的李兆基從中明白了壹個道理:金錢只是浮動的財富,擁有財產才是真正的不變生產。這個道理李兆基認為他可以受益終生,正是有了這個道理,李兆基才有了今天的這個事業。1948年,李兆基為躲避戰亂,只身壹人帶著1000元來到香港。當時,香港中環文賢東街有二三十家金店、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兌換、匯兌等業務,業務性質與李在順德的永盛銀行無異。剛到香港時,李兆基利用自己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家銀店掛單,從事外匯和黃金的買賣。當時正值解放戰爭時期,很多內地富豪跑到香港,外匯生意和黃金交易生意非常紅火。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發橫財,為他後來的事業發展奠定了第壹塊基石。50年代初,李兆基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非常順利。然而,盡管不斷掙錢,李兆基的心仍然不踏實,他在廣州的經歷永遠不會被忘記。他決心選擇另壹個行業。從以往的經歷來看,他這次選擇了壹個靠譜的行當——搞房地產。後來,當李兆基回憶他那些年的生活時,他說:“當我七八歲的時候,我經常去父親的鋪位吃飯。我從小就接觸商業。後來在銀莊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所有的法幣,假幣,金元券等等。可以隨著政治的變化壹夜之間變成廢紙,這讓我意識到,持有實物是保值的最好方式。”於是,經過深思熟慮,年過三十的李兆基毅然選擇了房地產,走上了壹條未來前景無限的實業之路。1958年,李兆基、馮景熙、郭得勝等八人成立永業公司,開始涉足房地產業。公司成立後,他們推出了“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針對中下層市民,改變了過去的房地產經營模式,使得生意非常火爆,建的樓都賣完了。1963年,、馮、郭拋棄其他五位股東,成立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三人壹起在地產界聲名鵲起,獲得“三劍客”之稱。新鴻基公司抓住香港經濟騰飛、人口快速增長的機遇,大力興建大型屋苑和中小型住宅,發展非常順利。1972年,新鴻基地產正式上市,共事十幾年的“三劍客”也在此時分手。分手後,李兆基得到了價值約5000萬港元的場地和房產,並利用這些房產於1972年底與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是董事長,李兆基是副董事長。1973年初,正當港股行情看漲的時候,李兆基趁機讓永泰公司上市,每股壹元的股票壹下子漲到了壹元七角,李兆基發了大財。也是運氣使然。就在李兆基發大財之後,港股隨著世界經濟衰退而崩盤,房地產行業也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裏握著巨額現金。他抓住機會,低價買下了土地和老建築。1975年,香港股市開始復蘇。李兆基也在這個時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趙曄有限公司..股本654.38港元+0.5億,有20個站點。公司成立後,李兆基打算讓恒基地產上市。他選擇了最便捷的方法——買殼上市。也就是買壹個小的上市公司,然後轉型,以新的面貌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準了他聯合創辦的永泰建業公司。他用自己的財產換來1900萬股永泰新股,成為第壹大股東,取代胡寶星成為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後,將壹般面向公眾的經營方式註入永泰,使得永泰發展良好,股價上漲,從1976年初的不足1元漲到3到4元。在李兆基的管理下,永泰的業務蒸蒸日上,利潤快速增長。到1979年,由於利潤翻了壹番以上,李兆基決定發新股。結果永泰有1億多股,市值9億多,房產20多處。根據香港法律,私人不能擁有上市公司超過75%的股份。李兆基已經擁有永泰70%的股份,所以他無意擴張永泰。他的目的是盡快將恒基地產直接列為永泰公司。恒基地產成立時,只有1.5億元的股本和20處房產。但幾年後,它的領地激增到100多個。在土地缺乏的香港,要持續獲得足夠的土地興建房屋,絕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獨特的眼光和方式為自己增加了土地儲備。他的方法是買老樓,然後拆了賣。這些老建築大多在市區,所以發展潛力驚人。李兆基多年來壹直在歐美的中文報紙上打廣告,購買香港的老建築。這壹舉措,不僅方便了那些海外華人,也使李兆基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實現了最佳利益。買了老樓之後,他會想盡辦法把整棟樓陸續買下來,然後逐漸把周邊的樓買下來,默默擴張。收購後期,即使價格再高,他也會毫不猶豫的買下來。因為即便如此,也比官方土地招標劃算。李兆基以工業化的方式管理房地產業。他把土地當成原材料,把建築當成成品。不斷的買地,不斷的生產成品,讓恒基地產在香港人口中獲得了“樓字制造工廠”的美譽。1981年6月,在港股市場的又壹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將恒基兆業上市,壹舉融資10億港元,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度過了80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不確定時的低潮。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低潮後,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業更上壹層樓。1988年,恒基地產公司全面收購永泰建業,並更名為“恒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恒基發展宣布發行12億股新股。由於該公司擁有香港小輪公司28.7%的股權和中華煤氣公司26.4%的股權,更是如虎添翼。擁有恒基兆業和恒基發展兩家實力雄厚的公司的李兆基也躍居香港十大富豪之列。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價李兆基、李嘉誠、郭得勝、鄭裕彤時,曾有這樣的評價:長江實業輝煌;新鴻基地產穩健而有前景;開發新世界的勇氣是令人信服的;亨德森高瞻遠矚,率先垂範。至此,李兆基精心設計的收購兼並戰爭終於取得了圓滿的結局。通過徹底吞並比他強大的胡寶星,李兆基達到了利用他人發展自己的目的。李兆基的借殼上市、收購兼並戰術,至今仍成為股市收購戰中的成功範例,也是香港經濟學教授在課堂上經常引用的著名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