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總有人說不要後悔過去,不要用現在經歷的眼光看過去,因為那是當時的認知?

總有人說不要後悔過去,不要用現在經歷的眼光看過去,因為那是當時的認知?

哲學上有壹個著名的悖論,叫做“布裏丹的驢子效應”。假設有壹頭完全理性的驢子站在兩個壹模壹樣的幹草堆中間,驢子會餓死——

因為它不能選擇吃哪些幹草。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選擇”是壹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大部分人和這頭驢唯壹的區別就是現實生活中很難遇到完全壹樣的選擇。

但即使當人面臨完全不同的選擇時,似乎也不比這頭驢輕松多少。正如題主所說,因為當初做了壹個錯誤的決定,才導致了今天不壹樣的人生。

我問了壹些朋友,他們說:

“在找工作之前,我分析了各種行業前景、薪資待遇、發展空間,在拿到的offer中綜合選擇了最好的壹個。我正式入職後,發現自己處處不滿意。”

“買股票做投資,挑了半天,最後選中還是賠了。我只是玩比特幣還了壹點血,壹夜之間就涼了。”

“我們買房子吧。那幾天,我們分析了環內各個區域的房價、交通、物業管理、居住狀況的走勢。於是,周圍的房子在購買並入住後不久就大幅上漲。而且我費盡心思選的房子也沒有我想象的那麽舒服。”

說來奇怪,當不同的選擇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總是能準確地選擇最差的壹個,然後後悔為什麽我們沒有更明智。

這到底是為什麽?為什麽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做出錯誤的選擇?

“沒有完美的選擇,都是白日夢。”

真正完美的選擇可能並不存在。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準確預測未來。

絕大多數人現在的決定都是由腦海中對未來的描述決定的。這種建構往往依賴於基於過去經驗的快速情緒反應、有意識的記憶和評價,以及對勾勒出的未來願景的享受。

而行為決策研究者也發現,白日夢的整個過程充滿了偏見:

當人們過度關註眼前的事件時,他們會高估它對自己的影響,無論是強度還是持續時間。壹場比賽的勝利,壹場考試的成功,可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決定壹個人的壹生幸福”。

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開始質疑:妳是不是在競賽或者考試上花了那麽多時間和精力?

另外,在預測選擇的後果時,我們會把自己現在的狀態“投射”到未來的場景中,誤以為“我現在特別想要的東西,以後我還是會很想要的”。這種投射往往會讓人做出後悔的決定——比如妳現在餓了,可能會買很多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但是吃飽了就後悔買多了。

選擇多了,人們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心理學家認為,後工業時代臨床抑郁癥發病率甚至自殺率的上升也與這種“高預期”有關。因為,當這個世界給了妳很多選擇,妳卻依然不富裕,不成功,不快樂,那麽這種失敗是誰的責任?-妳的。因為妳選錯了。

選擇越多,人們就越容易想象自己放棄的那些選擇能帶來多少美好的東西。但人們總是忘記,那些選擇之所以被放棄,恰恰是因為它們的壞處更多。

當人們回首往事時,總是很容易感到遺憾。

有壹項研究比較了人生不同時期的遺憾。結果表明,在短時間內,人們更容易對自己采取的行動和犯下的錯誤感到後悔;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他們更容易為自己沒有采取的行動後悔,比如思念親人,或者過於努力而犧牲了和家人在壹起的時間。

在以下情況下,人們更有可能對自己過去的選擇感到後悔:

越接近成功,越後悔。

壹個人離目標越近,經歷的遺憾就越大。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五分鐘的火車延誤比半小時的火車延誤更糟糕。大多數情況下,銅牌獲得者往往比銀牌獲得者更滿意。

責任感越大,後悔越多。

當妳覺得自己對壹件事的掌控力越大,結果不好的時候就越會後悔。在這種情況下,妳會覺得妳本可以做出其他決定,避免糟糕的結果。

決策的可變性(沒有比較,沒有遺憾)

人有時候會突然發現,原來有壹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新選擇。對比之後,人更容易後悔。研究發現,當顧客無法退貨時,他們會更開心,後悔的事情也會少壹些。

當壹個決定是可修改的時候,會讓人們更容易發現之前決定的缺點而不是優點,導致滿意度下降。

經常後悔,是不是壹種不好的行為?

我記得《武林外傳》有壹集也談到了選擇。那壹天,大家都覺得生活不如意,想著如果當初沒有來同福客棧,現在的生活壹定會更好。

小果覺得,如果當初沒有來這裏,而是繼續闖蕩江湖,現在可能就是壹代女強人了。

大嘴說,如果我是壹個捕手,我現在可能就是四大獵人了。

白展堂說,如果他學了醫術,他會成為壹代神醫。

然後,故事真的讓他們如願以償,重溫了想象中的“另作選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