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江淮大劇院的劇場史

江淮大劇院的劇場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江淮大劇院看演出是壹件大事。

“梅蘭芳來這裏演出的時候,我爺爺特意帶我去看的。那時候我還小,沒有太多印象。只記得當時車費是三元,在當時月薪才幾十元,豬肉才四五毛錢壹斤的情況下,算是相當奢侈了。票價如此之高,以至於仍然供不應求。後來鄰居跟我爺爺開玩笑說:‘妳這麽舍得帶孫子去看梅蘭芳!’”住在江淮大劇院附近的劉光榮還記得他第壹次去看話劇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從開業到1982結束,江淮大劇院不僅接待了省級藝術表演團體的演出,還接待了中央直屬藝術表演團體和70多個國外藝術代表團的演出。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劉伯承、萬裏、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駐華大使都曾在江淮大劇院觀看演出。

除了梅蘭芳、荀惠生、嚴鳳英等偉大藝術家的存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所有重要會議和重要決策都在這裏舉行。江淮大劇院在安徽的地位就像中國的人民大會堂壹樣,是壹個令人向往的地方。所以安徽人,尤其是合肥人,對江淮大劇院有著特殊的感情。

在采訪《老合肥》老師牛雲的時候,了解到江淮大劇院的前身是壹所小學。資料顯示,這所小學曾經是合肥最早的小學——城東學校,1932。為紀念辛亥革命戰士範鴻賢,更名為縣城第壹所完全小學,命名為鴻賢小學。“我在1933上的洪憲小學,日軍在1938入侵合肥,我們就不上學了。”據牛雲老師回憶,學校旁邊還有壹個很熱鬧的文昌宮廣場。抗日戰爭時期,紅賢小學壹帶被夷為平地。解放後,地面上逐漸形成了菜市場,直到1954建成江淮大劇院。

迷失在時代中

“1954 12.30,江淮大劇院落成典禮於中日農歷十二月初六舉行,這是江淮大劇院的首次正式亮相。”牛雲老師受江淮大劇院邀請擔任集團宣傳員,負責劇院的宣傳工作,他也見證了江淮大劇院的誕生。“來自世界各地的劇團和演員以在這裏演出為榮,粉絲以在這裏觀看演出為榮。這種輝煌壹直延續到80年代中期安徽劇院的落成。江淮大劇院的部分功能逐漸被替代,逐漸被冷落。”

對於我這種80後來說,90年代的江淮大劇院就如同今天的萬達影城,功能無非就是看電影。很多老合肥人告訴我,影院開始放電影,也意味著開始走下坡路。隨著電視和各種娛樂形式的影響,越來越少的人進入電影院。從戲曲表演到電影到投影再到卡拉ok,從壹票難求到無人可尋,短短幾年間,江淮大劇院急轉直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危房的江淮大劇院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於1997年被迫停業。5438年6月+2006年10月,改造後的大劇院和很多演藝廣場壹樣,通過招商引資,在停業9年後,承擔了夜生活消費的功能。

夜色下,霓虹燈閃爍,“江淮大劇院”五個鍍金大字與演藝廣場的字樣遙相呼應,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座曾經輝煌的建築,變成了夜生活消費場所;這個曾經的政治文化中心,在燈紅酒綠中選擇了向這個時代妥協。

江淮大戲院,那個逝去的美,將深深地鐫刻在合肥人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