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馬龍潭的熱心慈善事業

馬龍潭的熱心慈善事業

晚年,馬龍潭擔任四平街道紅十字會名譽會長、道德學會會長和陸贄同鄉會會長。他熱心慈善事業,捐資支持四平市青雲寺、永壽宮、清真寺大殿建設。家鄉人找工作都願意當擔保人。他們經常花錢買棺材來埋葬四平街上挨餓的人,被稱為“馬任山”。1940年2月,病逝於四平公寓,靈柩暫葬於四平街董卿郁南。1948年,他的後人遷到了郊區房身溝屯。鳳城有其事之碑,贊曰:鳳山常在,鴨水常流,功德眾同。

馬龍潭(1857-1940)出生於慶雲縣馬忠村。從小聰明,異於常人。文靜嫻靜,卻極有才華,五歲入學,過目不忘,幾年內精通經史子集,故稱神童。在業余時間,他學習武術強身健體,並自學了兵法。他擅長騎馬和射擊,到十八歲時,他精通武術,並獲得了聲譽。

馬龍潭從小就慷慨地幫助有需要的人。有壹年臨近春節,八歲的馬龍潭向他的父親要壹些錢來趕上他的家庭。看到壹個衣衫襤褸的壯漢在街上向路人磕頭乞討父親的治療費,他毫不猶豫地把所有的錢都給了那個人。家裏人回家匯報後,馬父不僅沒有責怪馬龍潭,還誇他做得對,說壹個男人要兼顧國內國外。正是這句話影響了馬龍潭的壹生。

其父馬啟峰是當地士紳,深得大眾敬仰。1868年五月,撚軍入侵慶雲,縣鄉的長輩們懇求馬啟峰以自己的名氣帶頭組織應永禦敵。馬啟楓大方地答應了,很快就拉起了壹支應永隊。在與撚軍的戰鬥中,馬啟峰和他的長子馬龍文相繼犧牲,被朝廷授予魏震將軍的稱號。時年18,為殷之父,承襲校尉世襲之職,奉詔進京求學兩年。從北京回國後,馬龍潭結交了廣泛的朋友。他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為鄰居解決疑難糾紛。遇旱,他開倉濟民,受到村裏的推崇。

由於馬龍潭的交友熱情、慷慨和富有,再加上連年幹旱,救災開支過大,這個原本富裕的家庭很快就沒落了。1896年,馬龍潭39歲的時候,立誌要出去做點事情,但是在遊歷京津的時候卻抑郁了。恰逢《中俄密約》簽訂,清政府答應俄國在東北修建董卿鐵路。1898年,俄國在逼迫清政府同意租借旅順港25年的同時,要求修建“南滿支線”。為了把東北變成俄國擴大侵略、稱霸歐亞的基地,馬龍潭決定離開山海關,參與修建南滿鐵路。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奉天將軍加大了招兵的勇氣。馬龍潭慷慨地說:“君子舍生報國。”於是他帶領數百人入伍,進了蓋子軍,被任命為管帶,拉開了他全能軍旅生涯的序幕。

軍事專業知識

1890年,俄國從北、東入侵黑龍江、吉林,從旅大地區沿鐵路向北進攻。9月28日,俄國占領遼陽,逼近奉天。馬龍潭加入丐幫軍隊後,連續數日,與俄軍交戰,迅速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多次重創俄軍,壹舉成名。後來為了保護陵墓的安全,禮器完好,他被朝廷賞賜了華陵四品。

當時的東北,戰亂沖突,賊匪橫行,百姓水深火熱。馬龍潭奉命鎮壓盜賊。由於他足智多謀,指揮得當,幾乎所向披靡,很快就鏟除了土匪。馬龍潭很快成為壹個讓強盜出名的人。不久,他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巡將軍、幫主、司令等職。

在剿匪過程中,他向憲下士進貢,廣納賢才,威望和實力不斷壯大。在此期間,他與張、吳結為拜把子,成為奉天著名的三大軍事兄弟,並被列為通遼八大宗師之壹,成為東北壹支重要的軍事力量。馬龍潭的吳略在東北頗有名氣,他的結義兄弟張對又敬又怕。張和吳都是土匪,他們的隊伍經常幹些擾民欺民的事。然而,馬龍潭在管理軍隊方面非常嚴格,他要求他的團隊在秋天不要對居民犯罪。壹旦發現任何搗亂分子,他們都將受到嚴厲懲罰。在馬龍潭的隊伍中,有些人是土匪,有時他們故態復萌,騷擾百姓。馬龍潭得知後,親自審判並公開處決了帶頭作惡者,嚴肅了軍紀,維護了社會治安。在鳳城,有壹首民謠“馬龍潭治軍嚴,抓壞人,平反民怨,鳳城天還壹片晴……”。

在馬龍潭逗留鳳城期間,日本人對此垂涎三尺,並進行了艱難的談判。有壹次,幾艘日本船在河裏遊蕩鬧事。馬龍潭得到消息後,知道這件事絕不簡單,因為從前年開始,日本人就在積極籌劃組建“宗社黨”,意圖在東北擴大勢力範圍,建立“滿蒙獨立”。這壹行動是日本人行動的挑釁性借口。如果處理不好,會引發大沖突,後果非常嚴重。馬龍潭巧妙地通過剛柔並濟、合力化解了壹場危機。後來知道有馬龍潭鎮守這裏,我也不敢再輕易興風作浪,於是東部地區也就粗安了。然而,在地區吳駐守的防禦場中,由於處理不善,摩擦不斷,不僅令當地守軍十分頭痛,也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從這壹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馬龍潭的文學技巧。東北王張常說:“東馬司令龍潭兄驚,使我無憂。”

保衛邊疆,讓人民安居樂業

當時東北的軍事力量構成非常復雜,大部分人都充滿了個人野心,目的是升官發財。只有壹直懷揣著壹個救國愛民之人的馬龍潭,在看到自己難以拯救危機的時候,才把“保護環境和人民”作為自己壹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時局如何變化,他保護環境和人民的決心從未動搖,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在清末民初的官場上確實是不可多得的。

辛醜年,黑幫頭目齊林糾集數千人占領鳳城,馬龍潭率隊鎮壓連戰。主力消滅後,於飛投降求饒,社會治安得到控制,明顯好轉。光緒十四年,馬龍潭率領右巡營進駐鳳城。他上臺後,以消除暴力為主要目標。幾年時間,小偷被抓,壹案未破,讓當地百姓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響應,清政權大亂。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位置,鳳城極其復雜。既有四處奔走的革命者,也有壹些企圖借革命之名,火中取栗,擾亂公共秩序的散兵遊勇。局勢很不穩定。馬龍潭作為壹代俊彥,對形勢有著深刻的分析。他知道清朝正在滅亡。這時候很多人勸他順應形勢,做革命的附庸。然而,馬龍潭對此有更深的思考。他知道東北老奸巨滑的趙爾勛在等著看。壹旦領先壹步,就拿住他討伐,但鳳城的百姓還在鬧。特別是他考慮到日俄壹直覬覦東北,如果乘隙而入,祖國的山河將落入外國侵略者之手。他下定決心保家衛國,可憐顧邦本。為了防止外國侵略者在領土上找到缺口,他日夜戒備,刻苦訓練。為了避免內亂,他努力減輕人民負擔,減稅捐雜,重視“興學育人”。當時,許多親密的朋友都擔心他的命運,但馬龍潭對此置若罔聞,並給他最好的朋友寫了壹封信,說:“雖然妳很明智,但最好還是順勢而為。雖然妳在基金會,但還是等等比較好。雖然這是古往今來的原則,但我是壹個微觀的人,很難決定是做壹個幹坤,還是去改變它。然而,我除了盡力保護人民的安全之外,沒有別的想法。”同時他也交代了自己的事情:“如果以後他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我還是希望哥哥能記住友情的歲月,收藏我的身體,召喚我的靈魂。功過由後人評判。我的心就是我的心,上帝知道。”其情令人動容。大局確立後,鳳城人安然無恙,事後都佩服馬龍潭的先見之明。1912民國成立時,馬龍潭覺得東北人民終於可以享受太平盛世了,高興地寫了壹首詩,“英雄從來沒有太多鐵血,不要讓劍閑著。運動員技術好,願意祝賀同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年年底,鳳城人給馬龍潭立了功德牌,大贊其功德,說“鳳山常侍,鴨水常流,眾功德同。”因為戰亂,奉天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土匪橫行,百姓苦不堪言。馬龍潭統治下的寬甸子因納稅問題與政府發生矛盾,形勢十分危急。當地官員以民眾集會抗稅為由向馬龍潭報告,馬龍潭前往現場了解真相,與民眾開誠布公,明事理,從而避免了壹場大的流血沖突。在馬龍潭的主持下,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這壹地區的稅收負擔減輕了,馬龍潭贏得了群眾的衷心擁護。自發在縣上立了壹座為大馬德政的公碑,盛贊:“關東之東,有偉人,有文有武,望聖賢.....誰善圍兵,誰肯定田;公可盜,公遂治邊;周恩夏邑,威振龍淵。”

高尚的正直

忠誠和愛國主義貫穿了馬龍潭的壹生。無論是抵抗沙俄入侵,還是反對內戰,他都是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發,置自己的榮辱於不顧。他深切感受到戰爭帶來的痛苦,所以強烈反對內戰。面對山海關內風聲鶴唳,塞外勢力勾心鬥角的局面,馬龍潭憂心忡忡。

當時,張的個人野心正在膨脹,不僅要當東北之王,還要稱霸中國。於是,與各派的矛盾日益加深,特別是與馮的關系逐漸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兩派互不相讓,內戰壹觸即發。馬龍潭多次斡旋,最終雙方都做出了讓步,避免了壹場內戰。

張壹直對的才能存疑,認為論武功的文章遠高於自己,所以處處防範和打壓。1920年,張解除將軍董放的軍職,調他到道隱遼源任談判代表,主管遼源宓尚。馬龍潭在陶暢減稅興學,興利除弊,深得民心。

張與吳直奉戰爆發前,曾親自到奉天找張,陳表示有興趣。他希望各直屬服務部門盡力冰釋前嫌,團結南方各派勢力,* * *定中國大局,* * *對付日本人日益明顯的侵華野心。然而,貪財的張不僅不聽勸告,而且對更加懷疑。他害怕馬龍潭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壹旦他公開反對內戰,他的霸權計劃就會被摧毀。於是,1922年3月,馬龍潭再次調任四桃鐵路監察兼東北三省巡閱部高級顧問、黑龍江省兩軍政治部顧問。

馬龍潭上任後不久,聽說北京交通部要派壹個叫郭澤弼的人去擔任四桃鐵路工程總監。馬龍潭早就聽說這個人是親日派,甘願做漢奸,當即大怒,拒絕接受。北京當局不得不將其收回,並任命其他人。

在四桃鐵路修建之初,有人被日本人收買,想把築路權承包給日本的大倉株式會社,但被馬龍潭粗暴地還了回去。他大怒,問:“鄭濤鐵路和京綏鐵路哪個更難?”並明確表示:詹天佑先生多年前能做的事,我們今天更應該做,把國家的修路權交給外國人。說的好聽點,是我們無能,說的嚴重點,就是叛國!在馬龍潭的堅持下,鄭陶鐵路全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這大大增強了中國人的雄心。

1931“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建立偽滿洲國。得知馬龍潭無能為力,他辭去壹切職務,隱居四平,寧願過清貧的生活,也不願被日本人的高官厚祿所誘惑。他的長孫曾在滿洲裏鐵路局工作,也在馬龍潭的授意下辭職回家。然而,由於馬龍潭在東北有很高的聲望,日本人想利用他來贏得民心。當偽滿洲國成立時,馬龍潭被擅自宣布為總督,並張貼布告,企圖造成既成事實,迫使馬龍潭就範。馬龍潭聽到這個消息時勃然大怒。他拄著拐杖去日本修憲隊抗議,頭撞在桌角上,發誓去死。日本人別無選擇,只能收回訂單。天津《大公報》以“馬龍潭之怒感動日本人”為題報道了這壹事件,並大贊馬龍潭的民族氣節。

七七事變後,馬龍潭的壹些部下和老朋友參加了偽政權,有的甚至成了地方顯貴。他們拜訪或派人到馬府邀請馬龍潭參政,馬龍潭斷然拒絕:“妳願意當漢奸是妳的事,我寧死也不幹!”

李杜經營壹所學校。

現實使馬龍潭深刻認識到落後的教育是導致國家積弱積貧的重要原因之壹,因此他非常重視教育,無論是從軍還是忙於政務,他都從未放棄對教育的堅持。他在擔任陶暢道隱期間,重修孔廟,重修學校,大出風頭,倡導讀書風氣。

1924年,馬龍潭在擔任四桃鐵路顧問時,覺得梨樹縣第十五中學破舊不堪,便傾其所有在國外新建了壹所中學,使之成為設備最好、條件最好的學校。還有壹個關於捐款辦學的故事:馬龍潭問財務主管他還剩多少錢,財務主管說還有壹萬。當他得知馬龍潭要捐款辦學時,他說他剛才花了時間,但實際上只有五六千元。見馬龍潭執意要捐,只好說讓馬龍潭給個數字,馬龍潭壹句話不說,只是拿起筆寫了壹個大大的“歪”字,驚得會計先生張大嘴巴,久久沒有合攏。據說會計先生後來請人精心框定了這個詞,作為家訓代代相傳。

馬龍潭多年來壹直有壹個願望,那就是為家鄉辦壹所學校,讓家鄉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教育。但由於種種原因,壹直未能成行。馬龍潭七十大壽後,他決心將這壹夙願付諸實施。他把全家人召集在壹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告訴子孫,積財不如積德,子孫要靠自己走。他會“竭盡壹生積累”,為家鄉辦壹所學校。

隨即,他將家業變賣成現代異鄉,送往青雲故裏,建起了山東第壹所義學——“中馬私立高級中學”。雖然馬龍潭是壹個儒家學者,但他非常開明。他明確表示,新學校絕對不能設置私塾內容,課程全部按照當時全國最先進的學校設置,包括語文、算術、地理、歷史、音樂、圖畫和修身體操課有單杠、雙杠、足球和木槍。教育有毛算盤、手風琴、中國地圖和外國地圖供教師掛在墻上聽課。當時連壹些公立高校的設施都比不上。

入學的學生必須通過嚴格的考試。只要他們的成績達到錄取標準,就可以入學,享受免費待遇。除了學生的夥食費,所有費用都由馬龍潭承擔,校長和教師的工資也由馬龍潭支付。建校以來,培養了壹大批人才,也讓慶雲縣這個偏僻偏僻的地方壹時間名聲大噪。

龍潭在很多地方當官,都是肥差。妳想從中賺點錢,那是小菜壹碟,但他壹直清正廉潔。到他去世的時候,沒有給他的後代留下像樣的財產,這在那個時代應該說是絕無僅有的。馬龍潭飽讀詩書,博聞古今,是名副其實的儒家大將。他壹生喜歡騎馬打槍,閑暇時以書法自娛。中外人士不斷索書。馬龍潭的書法很好,尤其是行書。馬龍潭也熱衷於編纂地方誌。民國三年、十六年,他兩次捐巨款延用儒學,編修《慶雲縣誌》,親自作序題寫年譜名稱,並諄諄囑托:“惟河北省長者竭力糾正謬誤,而我未能如願,以修成正史”,為保護慶雲歷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0年,馬龍潭結束了他傳奇的壹生,在四平公寓去世,享年84歲。消息壹出,全城哀悼。下葬當天,奉天、陶暢、鳳城等地的人們紛紛趕到四平,數萬人自發前往送行,隊伍綿延五裏。至今,四平仍保留著馬龍潭故居,供後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