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我,50歲,28歲在芬蘭當清潔工,34歲開旅遊公司,如今想回國發展

我,50歲,28歲在芬蘭當清潔工,34歲開旅遊公司,如今想回國發展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48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何波@何波,祖籍江蘇,1972年出生於上海。

90年代,父母作為訪問學者帶我來到芬蘭,為了面子我選擇留在國外生活。剛開始,異國的生活並不順遂,整個國內不足1000華人,工作很難開展。 摸爬滾打11年後,我的生活逐步進入正軌,還娶了德國留學生。直到孩子出生,我突然心生恐懼,不得不告別生活27年的芬蘭。

1972年,我出生於壹個知識分子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北京高校的教師,後來響應下鄉政策,來到安徽工作。從記事起,我們壹家就生活在壹個大院子裏,這裏安靜祥和,還有很多小夥伴。

那時候,物質匱乏,買東西不但用錢還得憑票。 父母是北京戶籍,這些糧油關系的票據都是從北京獲取的,為了能將它們派上用場,不得不把票據轉成全國的,最後再換成安徽的。 這是我童年生活中,感覺最為麻煩的事情。

好在凡事都有兩面性,由於父母北京下遷的光環,我們所住的大院,幾乎很少停電停水,這在那個年代非常難得。童年的生活,無憂無慮,家裏雖算不上富裕,但父母給了我和妹妹,在他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生活。

時代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也讓我們壹家的生活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後,父母幸運地獲得了作為第壹批留學生,去英國留學的機會。 經歷了兩年的留學生活,父母為了增長學識,90年初又申請了作為交換訪問學者,到芬蘭學習的機會。1995年,父親為了能讓我和妹妹學習深造,開拓眼界,便帶我們到這裏讀書。

那時候,出國熱盛行,很多人砸鍋賣鐵借錢出國,夫妻壹方和孩子留在國內是常有的現象。 而且,在當時人們的認知中,能留在國外的都是有本事的人,沒本事的才會混不下去回國來。以至於,父母留學回國後,我和妹妹仍選擇繼續留在芬蘭發展。

然而,在異國生活和打拼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初到芬蘭時,我仿佛陷入了壹個“文化荒漠”,語言、文化、生活上的差異,給我帶來諸多不適,再加上對國內、家鄉的思念,讓我痛苦不堪。那個時候聽不到鄉音,吃不到中國菜,也交不到朋友,感覺自己的圈子壹下子縮得很小。

當時大使館每隔壹段時間會把人民日報的海外版發給我們, 由於沒有什麽國內的東西可以看,我就把海外版報紙讀了壹遍又壹遍,直到把它翻爛,心裏能默背下來。 還感慨這裏,為什麽不像倫敦、巴黎,華人眾多,有中文的圈子,可以用中文交流。

那個年代,想在芬蘭買中國的調味品,比如辣椒醬、榨菜、醬油,簡直太難了,除非坐船去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的亞洲超市。

對於像我這樣的窮學生來說,想做中國菜比登天還難。 而且芬蘭這邊人吃東西很簡單,就是烤壹烤或者微波爐熱壹下,吃得原汁原味,完全沒有炒菜這種概念。學校裏雖然給配了爐子,但它功率不大,除了能煮點東西之外,別無它用。

父母雖是高校老師,但他們微薄的工資,並不足以供我和妹妹在國外生活。而且,我們也希望能減輕家裏的負擔,留學期間壹直想方設法勤工儉學。

可是,異國的生活,就像在空中行走,腳下沒有任何保護,每壹步都格外艱難。 在還沒有融入當下環境的情況下,我找不到什麽上得了臺面的工作,只能幹些粗重的體力活。

當時在芬蘭的華人很少,大約只有1000人左右。 可想而知,作為壹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亞洲人有多惹眼,比如當初我去做壹份清潔工的工作,旁人投過來的眼神。 雖然不是歧視妳,但那些好奇的眼神就可以殺死妳。 那種當初在國內作為大學生“天之驕子”的自豪感,頃刻間被擊得粉碎。

勤工儉學的日子很辛苦,但身體上的苦只是壹小部分,咬咬牙就可以挺過去。精神上的孤單寂寞才是最苦、最難熬的。 而且,那陣兒也沒有互聯網,打電話又貴,以至於我郁悶狀態持續了好幾年。

當時只能通過公用電話亭,打電話和國內聯系。那會兒還沒有歐元,芬蘭人用的貨幣,叫芬蘭馬克。電話亭的兩個硬幣孔,分別能塞進壹馬克和五馬克的幣值。我們打多了便發現,連續塞5個壹馬克的,要比塞1個五馬克的,能多打30多秒。

為了能花最少的錢,打最多的電話。我們常常換壹兜子壹馬克的硬幣,拿個塑料袋裝著不停地往裏塞。

盡管打電話,能稍稍療愈我,但它只能暫時緩解我在異國的孤獨冷清。想要在這裏生活,還需要融入當地的文化,最基本的就是要攻克語言這壹關。

芬蘭是壹個雙語制的國家,語種分別是芬蘭語和瑞典語,但是整個 社會 層面,百分之九十都是講的芬蘭語,講瑞典語的很少。在 社會 層面上,當地人會先用芬蘭語或者英語與外國人交流。

然而不湊巧的是,我當時讀的是瑞典語的大學。 在學校學習時,雖然可以用英語和老師交流,但礙於自己的啞巴英語,還是遇到很大的問題。他們說什麽,我聽不懂,自己想說什麽,也要提前考慮各種語法結構,等到知道該如何表達了,那個場合已經過去了。

那時,沒有免費的資料去學習,我也花不起錢,為了提高英語水平,我去看了大量的美劇。 由於電視沒有錄像功能,我就把它當成上課壹樣,聚精會神地看每壹集。

幸好大多數美劇都比較貼近生活,經過壹段時間的磨練,我的英語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另外,通過在學校裏有意識地學習,我的瑞典語也進步不少。

語言的進步,讓我先前的溝通障礙得以緩和。漸漸地,我開始交到了朋友,還了解了不少當地的新鮮事。

記得有壹次,我受朋友邀請到他家裏做客。吃完飯後,朋友叫我去蒸桑拿。 在芬蘭,蒸桑拿是傳統的待客之道。 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在鄉下,壹家人會不分男女老少,赤誠相待在壹間房裏蒸桑拿。當時我真是尷尬極了,恨不得用腳趾,在地上摳出個洞鉆進去。

桑拿是芬蘭走向世界的壹個文化特色,在鄉下傳統的桑拿,是建在湖邊、海邊或者河邊。

芬蘭人不喜歡酷熱的天氣,氣溫超過30 ,就覺得難以忍受,卻鐘愛“冰火兩重天”的體驗。 桑拿溫度很高,壹般80 100 ,芬蘭人喜歡在桑拿屋待很久之後,跳到冰涼的湖裏。甚至冬天,在湖面上鑿個洞,從桑拿屋出來直接跳進去。

朋友說,他們從小就這樣洗桑拿,壹周洗兩三次,桑拿滲透在當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後來我還了解到,除了辦公室、船上有桑拿屋,就連礦井裏,深入到下面200多米的地方也會有礦工們洗桑拿。

最令人驚奇的是, 在赫爾辛基有壹個桑拿屋是建立在摩天輪上,可以壹邊洗,壹邊看風景。 還有滑雪纜車的吊艙裏,也有桑拿屋。據說芬蘭人在打仗時,挖戰壕以前,也要先建了桑拿屋,沒有桑拿都不願意幹別的。

留學這幾年,我了解了不少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芬蘭人大多比較友好,雖然我沒碰到過歧視,但是在找工作上還是遠不如當地人有優勢。

幸運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我的生活也有了起色。 通過它,我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國內情況。記得當時,我在網絡收音機搜到的第壹個在線的中文頻道叫西湖之聲,那陣兒我幾乎每天都會在網上收聽,這個習慣持續了好幾年。

2001年,我獲得第壹份比較正式的工作,是給酒店做數據相關維護。 期間由於有經濟焦慮癥,我還會利用其余時間打幾份工。那時候常常是早上五點起床幹活,壹直幹到晚上11點。

為了準時上班,我買了張CD,通過每天定時播放歌曲,叫自己起床。由於CD機沒有續放功能,每天都只能從頭放。 搞得我那會兒聽到這張CD的開頭,就會很煩躁,因為又要起床了。

彼時的生活,讓我疲憊不堪渴望休整。 於是,在2004年夏天,我將所有工作都辭了,和朋友壹起租了輛車,去北歐玩轉了壹圈。 出乎意料的是,這次旅行不僅讓我的心身得到放松,還給我帶來了新的工作機遇。

正是這次 旅遊 經歷,讓我發覺當導遊是份不錯的工作,不僅能賺錢,和更多人交流,還能到處玩。回來後,我在網上看了大量的相關招聘信息。

機緣巧合,我遇到了領我進 旅遊 行業的師父。那個年代,來北歐的,除了壹些公務團或者商務考察團,私人旅行團鮮少。師父當時接了很多,商務團隊來北歐考察的單子,急需用人。我就遞了簡歷, 他看我有大學背景,又去過美國,會講中文,有駕照,還轉過北歐,覺得我比較有經驗,便錄用了我。

沒承想,當壹名合格的導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剛開始帶團時,就狀況百出。後來為了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和業務水平,我去參加了壹個學習班, 考取了職業導遊證,算是芬蘭第壹批正式的掛牌華人導遊。

期間,我帶了不少旅行團隊。最讓我開心的是,有機會碰上國內同胞來這旅行,熟悉的語言,壹樣的皮膚顏色,讓我倍感親切。

那時,有不少國內的旅行團來到芬蘭。由於他們大部分沒有來過歐洲,只是憑借地圖和網上的資料安排遊客,在旅行中遇到了不少麻煩。

於是,他們找我來幫忙,這份來自國人的信任,讓我倍感榮幸。沒想到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因此積累了不少人脈和資源。

然而好景不長, 2006年師父的公司轉型,沒有了帶旅行團的業務,我淪為失業人員。 原本充實的生活,瞬間變得空虛、焦慮和不安。

失業的壓力,讓我萌生了創業的打算。但自己開公司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學習相關法律;籌集資金,租經營場地,置辦設備儀器,跑各種資質……忙得焦頭爛額。 幸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司順利營業。

有趣的是,生活中總會有些猝不及防的驚喜。我在公司帶團期間,碰巧認識了今後和我攜手相伴的戀人。

她是湖南人,當時在德國留學,正好在假期陪母親遊玩時,參加了由我帶領的北歐旅行團隊。相仿的年紀和相似的留學背景,拉進了我們的關系。 說不完的***同的話題,讓我們互生好感,漸漸地走到了壹起。

戀愛期間,我每隔壹兩個月就會飛去看她。芬蘭和德國相距不遠,當時歐洲有很多廉價航空。 最便宜的壹次,我僅花了5歐元,便買了壹張飛3個小時的機票,她在寒暑假時也會過來看我。 但異地戀註定不容易,中間的小摩擦也是家常便飯。

有壹次,鬧矛盾後為了哄她開心,我決定開車去見她。 芬蘭到德國有個24小時的輪船,我特意早上六點鐘出發,坐了壹夜的船。第二天快八點才到德國南部,下船後又開了6個小時的車,才到她所在的城市。 到那時已經是深夜,於是我在車底裝了很多底燈,然後打電話叫她下來,她看到後既震驚又欣喜。

我是壹個不擅長言辭的人,這已是我想到最浪漫的表達方式。後來,女友畢業,打算來我身邊。當時為了給她辦芬蘭的居住證,頗費了壹番周折,還因此鬧出壹場烏龍。

那時只能以公司的名義,給她辦工作性質的居住證,但芬蘭這邊招聘是公開的,必須要在勞務部門發壹個招聘廣告。結果發完之後,勞務部門三番五次地跟我說,這裏有很多失業人員,受過職業訓練,工作能力強,妳為什麽不招?搞得我頭大。

逼不得已,我就把招聘條件的範圍越縮越小,條件越來越單壹,就差直接跟勞務部門說,我想招的人是我的女友。

女友過來以後,在事業上幫了我不少。期間我們結了婚,公司發展也越來越好。但隨著歐盟東擴,我們的旅行團遭遇了不少麻煩事。

很多東歐人過來,偷遊客的東西。 遊客丟錢包還是小事,最頭疼的是丟護照,要先去警察局開證明,到大使館補辦臨時通行證,還要拍照等等。所幸,在壹番折騰後,這些麻煩事最後都能壹壹解決。

旅遊 帶團這些年,我也算側面見證了,祖國變得富足強大的過程。 國內的 旅遊 團由之前的公務團、商務團,到現在隨著聖誕老人村、北極光、冰雪等項目在國內的逐漸火熱,更多老百姓開始慢慢地願意到北歐來玩,這些無壹不折射出中國發展的日新月異。

還記得,1998年的回國經歷,當時國內很多人還不知道芬蘭的存在 。壹次聚會上,朋友都很好奇我留學的地方。有朋友就問,妳去的國家是有風車嗎?我說那是荷蘭,還有朋友問,那個地方是不是有集中營?我說那是波蘭。

其實,剛來芬蘭時,很多當地人對中國、對亞洲也沒什麽概念。我跟朋友去酒吧玩,他們問我是從哪來,我讓他們猜猜,他們有的說朝鮮,有的說日本,還有的說韓國,圍著中國壹圈下來,就是不說中國。

而且整個 社會 上,基本看不到與中國有關的東西。 90年代,芬蘭這邊只是有些低檔的服裝是中國產的,後來發展到滿大街都可以刷銀聯、網上付款,都是針對中國遊客。

很多小商小販跟妳打招呼的第壹句話,由こんにちは(空尼奇瓦)變成妳好,也是壹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街上會出現中國風的東西,偶爾會碰上很擅長講中文的老外。從中可以感覺到,這樣壹個偏遠的歐洲小國,對中國也開始慢慢重視起來。

另外,芬蘭航空是最早和中國建立直航的西歐航空公司,1988年就有從芬蘭赫爾辛基到北京的支行,壹度成為北歐和中國聯系最重要的。之後,隨著國內市場的打開,又增加了到香港、上海、成都等地的支行。

在異國見證祖國的發展壯大,讓我欣喜不已、驕傲難抑,但彼時的我怎麽也沒想到,會因壹個聽聞,對未來心生恐慌。

我在芬蘭生活多年,看到了太多華人子女,由於從小缺乏國內文化的教育,各方面都以西方文化為主,甚至不願意吃中餐。 這讓我心生焦慮,唯恐我的下壹代忘記自己的根脈。

之前聽說過朋友女兒的壹個故事,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朋友夫妻倆也是在芬蘭打拼生活,他們的女兒在芬蘭出生、上學。起初,夫妻倆想讓孩子學好中文。於是,在女兒放學後,給她安排了中文課程,但孩子天性愛玩,她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學校老師。

結果,老師就指責夫妻倆,違反了芬蘭的教育大綱,影響了孩子快樂的童年。

這個女孩就在老師的“庇護”下,擁有了不學習中文的權利。 女孩上學時成績壹直都很好,後來考上了芬蘭最好的商學院。 但之後,發生的壹件事讓她追悔莫及。

她在商學院時,幫助課題組教授寫文章, 教授看她是中國人,說:“妳是中國人,正好我們要研究中國市場,這裏還有很多中文資料,妳幫我去研究壹下。”聞言,女孩呆楞在原地。

原來女孩除了能聽、能說中文,她看不了也寫不了中文。這時候,她再想埋怨父母當初為什麽不逼自己壹把,以於事無補。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我覺得孩子學什麽語言都可以,這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 但是如果妳把壹門14億人說的語言給放棄掉了,去學壹門全世界只有600萬人說的芬蘭語。 即使學得再精通, 也只能和600萬人交流,這無異於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此事後,我開始考慮將芬蘭的業務重心,移向國內。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以中國文化為主,不要忘記中國的文化傳承。即便以後他可能到西方留學或者深造,但我仍然不希望我們之間會有文化隔閡。

另外,中國人都是以孝為先。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也需要我們的照顧,再加上國內發展的越來越好,這些更堅定了我帶妻兒回國發展的決心。

2013年,妻子懷孕,我將她送回國內老家後,開始了往返與國內和芬蘭的兩地生活。 期間,大部分時間我留在國內陪她,空余幾個月飛往芬蘭處理公司業務。

2014年,我們迎來了孩子的降生。為了日後在國內的生活,我開始有意識地了解相關的國內市場和經營模式,參加朋友聚會,也會去學習些酒桌文化,並和壹家法國公司合作,在上海開了辦事處。

沒想到,壹場疫情來襲,將我滯留在了芬蘭。 如今,我和妻兒父母雖暫時不能團聚,但看到孩子們在國內的茁壯成長,心裏的踏實感難以言說。

李嘉誠曾說:“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子女的失敗。” 我深以為然。教育子女是個道阻且長的過程,需要家長去做好模範,並與孩子建立聯結,而祖國文化教育更是不可或缺。

口述: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