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369

369

傑克·韋爾奇時代用電的時候,實行了壹個著名的管理方法“末位淘汰”,就是把表現最差的人裁掉。起初,這種管理方法旨在激發團隊內部的競爭,從而不斷創造高績效。同時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種高壓競爭的管理方式是否適用於其他公司。

後來通用電氣也取消了末位淘汰制,只是為了全面與世界頂尖企業爭奪人才,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老雇主的品牌。

在討論雇主品牌之前,首先要明確雇主品牌是什麽:如果妳去超市,妳要在兩瓶飲料中選擇壹瓶,壹瓶是可口可樂,壹瓶是百事可樂。妳可以快速選擇妳想要的瓶子。

這時候我會問妳想加入哪家公司。還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做出選擇嗎?

壹般在外面看到的企業形象屬於商業品牌,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經營,然後才有像今天這樣的品牌印象和定位。所以當妳看到任何壹個品牌的時候,妳可以很快決定妳想要哪壹個。

但問題延伸到妳會選擇進入哪家公司。這時候妳會考慮的不僅僅是妳從外表看到的商業品牌,還有雇主品牌的魅力。

換句話說,商業品牌不等於雇主品牌。

另外壹個人們不能發揮雇主品牌效益的是,企業裏的人認為這是人力資源的事情,而商業品牌是營銷部門的事情,人們看到的是商業品牌,所以往往認為只要商業品牌好,雇主的品牌就會好。

但是,前者選擇可樂,就會出現這種疑問。好的商業品牌不代表好的雇主品牌。

因為這兩項都涵蓋在“企業品牌”的範圍內,但針對的對象不同。商業品牌針對的是消費者,雇主品牌針對的是現有員工和潛在人才。

壹旦妳理解了這種關系,妳就會知道雇主品牌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問題,還包括現有的員工,因為他們也是雇主品牌的壹部分。

Linkedin提到了壹組數據,數據顯示,壹個強大的雇主品牌的人才選擇多50%,每次招聘的成本低50%,薪資成本低65,438+00%,員工流失率低28%。

更換壹個普通員工的平均成本大約是他年薪的30%-50%,中層管理人員的平均年薪是1.5倍,更換高層管理人員需要他4次。

雇主品牌不僅能降低運營成本,還能吸引更多有潛力的人才。同時也說明,如果沒有雇主品牌,任何口碑和消息都會傳播的很快。

在社交網絡時代,妳的企業品牌的定義不再局限於商業品牌,雇主品牌對人的認同和信任會更深。比如今天有人要應聘妳的公司,他們會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網絡形象等壹切信息,這個時候妳的企業品牌就會出現,但人們會更專註於那些妳無法影響的社群。

所以壹切的好與壞,最終都是從企業內部,也就是現在的員工身上走出來的。任何消息都可能影響雇主的品牌,從而影響企業品牌和商業品牌。

更糟糕的是,壹些負面品牌會導致優秀人才的離開和潛在人才的流失。

但是,是不是沒有辦法解決過去的雇主品牌形象?

書中提到了很多操作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管理也參與其中。往往領導層只會關註商業品牌,如何發展,定位和戰略規劃。但是很少有人壹起討論雇主品牌的建設,它包括企業願景、目標和內部文化。

在楊的組織能力三角中提到,員工的思維模式包含在組織成功的三個要素中。這意味著妳對團隊文化和價值觀的建設會體現在這些員工的思想中。

通常,如果妳想知道妳的內部雇主品牌是什麽,妳會開始做壹個“滿意度調查”。想法雖好,但滿足感並不代表真實情況,就像妳在填寫問卷調查壹樣,這也說明了壹個事實,沒有壹個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妳得到的結果根本就是浪費對方的時間,因為人們填寫問卷只是基於個人的喜好和感受,而不是真實的想法。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滿意度很可能只是壹個陷阱,因為高滿意度並不意味著高企業績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模糊的,甚至是不完全相關的。」

問題是,要界定和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太模糊”了。

這意味著除了了解自己的滿意度,還必須從其他方面進行調查:

忠誠:行為穩定,願意在這裏工作。

敬業度:情感承諾和行為投入,願意為公司工作。

這兩個方面都是從現有員工的實際行為,從時間和產出來看,前者的滿意度是真是假。

如果壹個人填寫的滿意度非常高,甚至滿分,但實際參與其中,就沒有動力,也沒有實質性的結果。

蓋洛普Q12是壹款員工敬業度的測量工具。通過12個問題區分員工的反應,包括:

妳會發現,這十二個問題並不需要回答“是”或“不是”,而是針對個人的軟文問題和公司立場的表現。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現有的組織文化和關系。

然而,還有壹個關鍵問題。除了明確雇主的品牌和認知定位,然後後續的調查,壹直圍繞著壹個話題,如何塑造強勢的雇主品牌形象。

《中國人才趨勢報告2016》提到,全球主動型人才的比例約為36%,也就是說超過壹半的人才是被動等待的。

未來的世界是壹個人才競爭的時代,“末位淘汰”制度的更替意味著組織要走出“競爭”,從“團隊”的形象入手,打造自己的雇主品牌。

對於超過壹半比例的被動人才來說,這是壹個新的戰場。任何願意和妳競爭的人都是競爭者。比如Google也提到了這個概念。任何願意和我們競爭的人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就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壹樣,他們將與我們爭奪人才。即使我們給的薪水和福利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高,這些人才也更吸引他們的眼光,相信人類可以繼續探索未知的空間。馬雲還推出了阿裏巴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就是用壹個又壹個大願景來規劃未來,用未來壹次又壹次地打造雇主品牌的吸引力。

雇主品牌的目的是跨越和打破各自行業的界限,這樣從“人才”的角度來看,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可能是未來企業的主力。但是,壹旦最基本的雇主品牌沒有維護好,高潛力人才就不會知道妳的消息,甚至會被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