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平樂縣簡介及詳細信息

平樂縣簡介及詳細信息

平樂縣的歷史沿革,在壹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在此居住。

秦屬桂林縣,漢屬蒼梧縣富川、荔浦縣。

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平樂縣被富川縣所分,以今北平縣城命名,縣現隸屬城鄉榨糖村,為石安縣第三郡,晉不變。

六朝時,宋朝是建國之初,齊府是從石安郡到隋朝的第二郡。

唐武德四年(621),分安郡,平樂郡設樂州,屬平樂郡。這是平樂縣走馬坪和沙汀縣的年份。現在國家管治的是隸屬於城鄉的周楠村。武德八年(625年),樂州刺史姜啟賢將州縣兩府同時遷至本縣。貞觀八年(634),樂州改為趙州(因縣城西趙崗灘而得名)。695年,永平位於平樂縣永平鄉。天寶元年(742年),趙州改稱平樂郡,平樂郡屬之。甘源元年(758),平樂縣改名為趙州,平樂縣屬之。

五代時先屬楚,後入南漢,為後周所轄。

宋先歸廣南路,再歸廣南西路。開寶五年(971),永平撤至平樂縣。大中祥符元年(1008)遷至城東。元大德五年(1301年),趙州改名平樂,升為府,平樂縣屬之。洪武十八年(1385),隆平撤至平樂縣。

明清以下。

民國元年(1912),平樂縣直屬平樂府。民國六月,平樂縣屬漓江路。民國三年六月,漓江路改名桂林路,平樂縣仍屬之。15年廢棄路分區,平樂縣隸屬平樂民團區(實際執行的是19的冬季至日和215的冬季至日)。民國21年4月6日,桂林市民團區還轄平樂民團區及其九縣。民國22年65438+10月單獨設立平樂民團區(民國23年改為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改為行政督察區,設立行政督察署,直至民國38年),平樂縣隸屬其中。

1949 65438+2月6日,平樂縣解放,隸屬平樂行政公署。

1951年8月,辦事處由八步遷至平樂鎮,平樂縣遷至二塘鎮。

1958年7月,平樂區撤銷,平樂縣劃歸桂林區管轄,平樂縣委、縣人民委員會遷回平樂鎮。

1998 165438+10月,桂林並入桂林。

2000年,平樂縣轄6鎮5鄉1個民族鄉。

行政區劃2005年8月,復興鄉、長潭鄉撤銷,全系統並入平樂鎮。截至2005年底,平樂縣轄6鎮3鄉1個民族鄉:平樂鎮、沙子鎮、二塘鎮、張家鎮、同安鎮、源頭鎮、羊安鄉、青龍鄉、喬婷鄉、大發瑤族自治縣。

平樂鎮轄6個社區居委會:羅漢街、中華雙石街、正溪正北街、下關東泉街、新安安良街、新興半邊街;龍窩、周楠、馬尾、龍聯、金山、嶽城、水原、大塘、樂瞳、南佛、寶沙、江口、中華、太平共14個村委會。

二塘鎮轄區:二塘街社區居委會;李渡、二塘、茶林、沙沖、唐樂、謝佳、高橋、和平、大水、鰲山、鎮山、大站、新華、周堂、唐嫣、九龍、馬家、牛叫共18個村委會。

沙子鎮轄:沙子街社區居委會;包河、巍子、威信、沙子、安龍、義和、治平、保、保、協中等村有10個村委會。

同安鎮轄區:同安街社區居委會;唐王、仁堂、屯塘、李佳、花山、大理、同安、桃村、屏山、蔣莎、廟北、回龍共12個村委會。

張家鎮轄:張家街和金榮街兩個社區居委會;湖陽、潮縣、釣魚、沿水、潘田、老埠、水山、張家、古龍、金榮、老鴉、香花等村有12個村委會。

源頭鎮轄區:源頭街社區居委會;岐山、源頭、唐尼、金華、玄武、山口、下壩、竹山、羅山、穆林、金井、高隴、九洞、義東、蘭東、顧瑛、李安堂共17個村委會。

復興鄉轄潮水、上遊、上盆、高埗、民安、民益、江油、江左、密山渡9個村委會。

羊安鄉轄古段、羊安、雙河、石棉山、桃村、平口、嘉東、雷鋒、九義、傅山等10個村委會。

青龍鄉轄:大港、青龍、鬥地、馬田、坪地、唐駿、李安堂、平西8個村委會。

喬婷鄉:喬婷街社區居委會;六紅、喬婷、縣堆、滄源、仁和、石平、仁德、上堡8個村委會。

長灘鄉:長灘街社區居委會;桃林、長灘、魚峰、湖塘、龍田、六合6個村委會。

大發鄉(大發瑤族自治縣)轄黃龍、大發、倉阪、銀山、塘沖、思沖、福耀、廣運、大田、巴江6個鄉鎮10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地貌境內地貌為中低山、丘陵、巖溶相結合。東、南、西南三面環山,是南嶺山脈之壹杜旁嶺的支脈。東部山脈呈南北走向。主峰石榴界是中國最高點,海拔172.438+0米。山脈之下是南北向的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形成東南高西北低的地貌。西南部的山脈蜿蜒向南。

主峰龍合嶺海拔1149.6米。北部和中部為喀斯特地區和峰叢、峰林谷、窪地、溶蝕平原等丘陵地區。蓮花山脈從二塘鎮南部的謝佳向西南延伸。蓮花山主峰海拔953.4米。大壩鄉黃龍潭底村附近的河流是最低點,海拔72米。境內地貌按形態可分為丘陵、平原、梯田、山地等類型。

氣候平樂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短夏長,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31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時間1414-2094小時,年平均氣溫19.9℃,年平均降雨量1355-1865mm。

該領土位於低緯度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受季風環流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總的氣候特征是:日照時間長,氣溫高,熱量足,雨量充沛,幹濕明顯。春夏多雨,經常引發山洪;秋冬降水銳減,幹旱又出現了。全年無霜期長,桂南氣候短暫炎熱,桂北氣候寒冷微雪。

境內太陽輻射強烈,光能資源豐富。年太陽輻射量為105718卡/平方厘米。7-9月是太陽輻射量最大的季節,7月是全年最高值,達到14015卡路裏/cm2。5-6月總輻射量為689,765,438+0卡路裏/cm2,占全年總量的65%。從1958到1989,年平均日照為1658.8小時,日照年際變化較大。

平樂縣1957至1989年平均氣溫為19.9℃,最高年份為20.45℃(出現在1963),最低年份為19.05℃(出現在1984)。月平均最低氣溫為1月(9.4℃),7月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8.3℃。極端最高氣溫39.4℃(出現在7月22日1971),極端最低氣溫4.1℃(出現在6月22日1963+15)。由於南方地勢高,森林和草地覆蓋面積大,北方地勢低,森林覆蓋差,溫度分布規律是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南部源區年平均氣溫19.3℃,中部同安至西部平樂鎮地區19.7~19.9℃,北部沙區20.2℃。

資源土地資源按照1990,全縣人均只有7.35畝,人均占有耕地0.89畝。全縣土地面積2879010畝,其中山地丘陵21351192畝,占總面積的74.16%;可利用土地2542570畝,占總面積的88.35438+0%,其中已利用面積占總面積的75.78%。根據1990的統計,全縣有耕地346808畝,占總面積的12.05%。在土地面積中,1630500畝可用於林業,占總面積的56.63%;可利用和未利用林地332728畝,占總面積的11.55%;未開墾荒地7964畝,占總面積的0.27%。這些荒地大多位於偏遠山區,人口稀少或水利條件較差。城鄉、工礦、道路用地6594畝,占0.23%。1990內土地利用現狀:耕地346808畝,城鄉用地62080.38畝,交通用地18933.60畝,水域71212.65438畝,未利用地165438畝。

水資源境內年平均降水量為1357.5毫米,最高年降水量為1927.3毫米..漓江、茶江、漓江、金榮、東江、西江、同安河等7條主要河流長275.9公裏(其中漓江、茶江、漓江長123.5公裏,流量1171億立方米)。全縣水電理論儲量20.48萬千瓦,可開發容量654.38+00.02萬千瓦。到1980,已開發1.1.30萬千瓦,占可開采量的11.28%。到1990,已開發2.08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20.76%。

美麗的平樂橋亭六紅瀑縣的河流屬於珠江流域和西江水系。主要過境河流有漓江、恭城河(又稱查江)、荔浦河。漓江從縣城西北經陽朔進入,恭城河和荔浦河分別從恭城和荔浦流出,從縣城東北和西部進入,三江在縣城流入桂江。

縣內主要內陸河為金榮河,由同安河、東江和西江匯流而成。東江幹流發源於源頭鎮金井、穆林中低山區,由南向北流經陽安、青龍、張家、二塘,直至沙流入恭城河,在恭城河受地形地貌影響由北向南轉向,再經平樂鎮復興、府城流入桂江。它是平樂縣主要的水電基地。此外,還有26條小河,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裏以上的小河有14條,總長533.33公裏,河網密度0.28公裏/平方公裏。

金榮的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大壩、源頭、青龍、喬婷交界處的砂頁巖中,儲量為6543.8+827.3億立方米。孔隙水分布於河谷沖積層和山前地區沖積層(儲量不詳)。巖溶水是縣內儲量較大的地下水,以井泉、地下河和喀斯特湖泊的形式向地表排泄。

礦產資源從1958到1987,包括地質勘探隊在內的20多個單位到中國進行普查勘探,發現了30種礦產資源,分別是:磁鐵礦、鐵礦、赤鐵礦、錳、鈷、鎳、鈦鐵、鋯石、銅、銻、汞、鎢、錫、鋁、金。

人口據《平樂舊誌》記載,明朝嘉靖元年(1522),平樂縣有991戶3586人,平均每戶3.61人。

平樂神秘的'瑤族吉普賽人'明嘉靖二十壹年(1542),全縣共有1187戶3855人,其中男性2377人,女性1478人,平均每戶3.24人。

嘉慶十年(1805),全縣23099戶138025人。

21 (1932)年全縣26965戶,152515人。民國二十三年,1346個村(街)26569戶,159011人,其中男性86787人,女性72224人,陸軍6人。36年末,有31595戶。172665人,平均5.4人。1949年末有41850戶,199351人,平均每戶4.73人。

從解放到1990,平樂縣進行了四次人口普查。6月30日1953,24: 00為全國首次人口普查登記時間。當時全縣總戶數45239戶,207488人,平均4.59人,比年末1949戶增加8137人,增長4.08%。

65438+7月0日00:00 1,964是第二次中國人口普查的登記時間。人口普查顯示,全縣總戶數為49941。230494人,平均4.62人,比第壹次普查增加23006人,增幅為11.09%。

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07月1982零點,全縣63738戶,居民344919人,平均5.41人,比1964普查增加11448人。

1990年7月0時,我國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普查結果為***7453戶,其中79138戶,315戶集體戶,387733戶,平均4.9戶。全縣總人口391679。1990年末總人口403769人,比1949增加204418人,增長102.54%。

中國有漢族、壯族、瑤族、回族、苗族、侗族、滿族、仫佬族、毛南族、塔塔族、普米族、黎族、布依族、朝鮮族和土家族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主要有瑤族、壯族、苗族和回族。截止1990年末,全縣人口403769人,其中漢族335009人,占總人口的83.74%。瑤族47558人,占總人口的11.03%;壯族19996人,占總人口的4.95%;苗族714人,占總人口的0.17%;回族345人,占總人口的0.07%;其他少數民族247人,占總人口的0.06%。

經濟平樂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區29個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縣之壹。全縣年水稻種植面積31.8萬畝,其中優質水稻種植面積超過80%。標準化商品蔬菜年復種面積654.38+0.2萬畝,品種近20個,年產量約20萬噸。

2007年經濟情況2007年,全縣生產總值2619萬元,增長11.6%,完成年度目標的64.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7億元,下降22.60%,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48.60%(20%);財政收入11336萬元,增長23.18%,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9.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46元,增長23.3%,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3.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5億元,增長13.8%,完成全年目標的76.38%。工業產值28.43億元,增長65.438+08.7%,年度目標任務(20%)73.50%,其中規模工業65.438+0.35億元,增長365.438+0.50%,年度目標任務(25%)74.78%。農業產值6543.8+0.27億元,增長6.30%,完成全年目標的55.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766元,增長14.4%;引進區外資金1,356,5438+0,654,38+0,000元,增長7.82%,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0.07%。

經濟2008年,全縣財政收入為65438+7.57億元,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增長2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7億元,增長2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38+0.26萬元,增長654.38+0.2.7 %;農民人均純收入4289元,增長14.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被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生態示範區”稱號。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56億元,增長5.9%;糧食總產量654.38+0.85萬噸;商品蔬菜49.82萬噸,增長8.6%;水果總產量45.38萬噸,增長10.3%;人均水果收入1403.6元,增長10.3%;肉類總產量2.9萬噸,增長5.7%;水產品總產量7600噸,增長5.9%。全縣發放水稻良種補貼、農業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生態林建設補貼、退耕還林補貼、中型水庫移民補貼等共計5935萬元。第二批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成效顯著,全縣人口4700人。完成造林13078畝。新建沼氣池3226口,鄉鎮示範點16個,沼氣技術服務站7個。全縣沼氣池戶用率53.5%。在農業技術推廣、綠色食品認證成果鞏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農業機械化、農資銷售、農產品流通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工業集中區總產值181億元,增長35.6%;稅收收入16萬元,增長26.9%。10新引進企業。道路、排水管網、供電線路、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840萬元。工業集中區被認定為自治區“A”級工業園區。

2009年經濟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3265438+億元,同比增長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6億元,增長7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億元,增長18.2%。財政總收入達到6543.8+0.89億元,增長7.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0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4553元,增長4.7%。

2011經濟2011全縣生產總值達到6921億元,增長5.2%;農林牧漁業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分別為34.62億元和48.80億元。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5項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達到2.93億元、46.52億元、17185元、5911元和14.08。全縣第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5.8:38.7:25.5調整為34.4:41.3:24.3。

平樂縣交通陸路暢通,323國道貫穿全境。“黃金水道”漓江——桂江水道可達桂林、梧州、廣州、香港、澳門。漓江、汊江、漓江在平樂縣匯合形成桂江。桂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是桂北唯壹的貨運港口,可直達梧州、廣州黃埔港,為六級航道(可通航100噸級船舶)。

特產的地域主要是氣候宜人的丘陵地區,盛產廣西聞名中外的“腌菜”、“柿子”、“馬蹄”、“沙田柚”、“橙子”、“板栗”、“李子”、“番茄”、“葡萄”、“馬蹄”等土特產。盛產大米、柿子、苧麻、木薯、花生、荔浦芋頭、沙田柚、柑桔、板栗、李子、話梅、馬蹄、油茶等。千畝農副產品有:西紅柿、馬蹄、鏃、葛根、橙子、桃子、沙田柚、柿子等。特產有柿子、沙田柚、柑橘、苧麻、馬蹄、番茄,被譽為“柿子之鄉”。

月柿平樂也有近千年的歷史。柿子果實加工成柿子,就像“中秋的月亮”,所以叫“月柿”。平樂柿子肉軟如棗,耐貯運,營養豐富。具有潤喉、潤肺、止瀉、退熱、止瀉的功效。平樂縣二塘鎮是全縣每月柿子銷售的主要集散地。每年10-12為月柿加工銷售旺季,產品遠銷港澳臺、韓國、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鹹菜鹹菜是平樂的土特產之壹。壹直是婚喪嫁娶的好食材,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做菜的好食材。壹級鹹菜色澤鮮黃透明,主莖和葉莖有光澤。如果在炸魷魚、炸五花肉、炸大腸、水煮滑魚中加入鹹菜,會回味無窮,比如糖醋魚、炸排骨等底菜。

石芽茶石芽茶主要生長在桂林市平樂縣高海拔原始森林的絕壁上。古代由猴子采摘,民間也稱之為“猴子采茶”。廣東中山大學植物專家鑒定:平樂野生石芽茶屬於木槿屬,主要成分為黃酮類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野生生物堿等,對人體有益。是天然植物中黃酮類含量最高的植物,屬於我國罕見的原生態純天然綠色植物茶珍品。這種茶,中國最好的原生態野崖茶,入選了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的《* * *之最,國之最》壹書。石芽茶呈深綠色,茶堿含量低。

平樂板栗屬於殼鬥科落葉喬木。板栗營養價值高,香甜可口,含有澱粉51-60%,蛋白質5.7-10.7%,脂肪2-7.4%,維生素A、B1,B2、C和鈣、磷、鉀等礦物質,用途廣泛。栗子的儲藏保鮮可以延長市場供應時間。板栗是個寶,材質硬,質地直,耐腐蝕,耐潮濕,是制造軍工、車、船、家具的好材料。枝葉、樹皮、荊棘富含單寧,可提取烘焙膠;花是壹個很好的秘密來源。栗子的所有部分都可以入藥。板栗能健脾益氣,消除濕熱。果殼治惡心叫澀,丹毒叫樹皮湯,腎氣叫根。

旅遊平樂縣歷史悠久,多民族聚居於此。主要旅遊資源有平樂溫泉、冷水石景苑、金榮千年古榕群和千年古街、桂江風景區、漓江風景區、茶江風景區、銀山亭、宮鈴寺、金山應縣洞、粉巖、朝天巖、青龍月亮山、源頭月亮山等。

金子嶺金子嶺位於漓江、漓江、茶江的匯合處,距平樂縣城相對高度約600米。金子嶺觀景亭的建築風格是南面有大上翹角的多角亭式建築。建築采用鋼筋混凝土現代建材,仿明清大木結構而成。主閣樓總高度44.83米,外部結構五層,內部結構九層,總建築面積2134.05平方米,其中底層建築面積813.43平方米。

平樂三江匯流區景觀全國第壹。榮榮金臺有“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過兩江三登陸”的美譽。金榮千年古香椿群的樹幹需要15個人才能抱住。獨特之處在於,粗大的氣根形成了幾個可以通過汽車的奇特拱門組合。

金榮泰榮金千年老街始建於宋代。古街長200米,寬3米,保存完好。古街上隨處可見木質建築飛檐、青磚青瓦、龍鳳等古跡。古街上有充分體現崇榕文化的媽祖廟,還有古戲臺、戲樓、三神宮、紫竹仙宮、粵會館等。金榮是中國四大劇種之壹的桂劇的發源地。中國劇壇壹直有這樣壹種說法,“中國桂劇在桂林,桂林桂劇獨享其樂,平樂桂劇源於金榮。至今,金榮桂劇團還保留著壹個“廣西第壹鑼”。由於鑼由質地優良的高純度黃銅制成,聲音清脆悠揚,敲擊時鑼聲持續數十秒。

月亮山月亮山位於桂林市平樂縣源頭鎮,位於玄武村委會西北。因其形狀類似弧形月亮而得名。月亮山景色古樸典雅,山頂有壹座天然石拱,貫穿兩側,遠看似高掛天空的明月。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個洞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

平樂縣源頭月亮山主峰以中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為主,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1)獅子山:位於縣城東南30公裏,青龍鄉大崗村南,主峰海拔1292.7米,森林以松杉為主,是大崗河的發源地。

關帝廟(2)葫蘆頂:位於縣城東南365,438+0 km,青龍鄉大崗村南。主峰海拔1,271m,樹木繁茂。

(3)九十九樁:位於縣城東南40km,源頭鎮蘭東村以西,主峰海拔1164.6m,為縣城原始森林,金榮發源於此。

(4)天堂山:位於縣城東南35公裏,源頭鎮義東村以東,主峰海拔1038米。主峰雲霧繚繞,樹木蔥郁,依東水庫就在山腳下。

(5)蓮花山:位於縣城東南14km處,二塘鎮謝佳村以南,主峰海拔953.4m,形似蓮花,故名。樹木以松樹和冷杉為主,出產金銀花和其他藥材。南坡與燕子林相連,山上有聖谷寺。

(6)聖山:位於縣城中部,365,438+0 km,羊安鄉石棉村南。主峰海拔834米,環境優美,泉水清甜,森林茂密。東與桂林第二大平口水庫相連。相傳古代有譚家兩位仙女在此修行道,故名。

(7)昭山:在平樂鎮漓江與茶江匯合處,山在水中,故又稱陰山。竹子在山上是綠色的,相對高度約30米,最高峰約100米見方。山上有壹座小綠亭(又名陰山亭),有石階可達山頂。山腰上有兩塊青石,上面寫著“中立”。“昭山點翠”是平樂八大古景點之壹。

(8)石人山:位於縣城南20公裏,大發瑤族鄉廣雲村以北,主峰海拔645米。因其主峰看起來像無頭石人而得名。相傳宋朝的楊在夜間過南路,被人懷疑是敵人,就壹箭射死了他。

朝天巖:位於平樂縣二塘鎮唐樂村南,距二塘鎮約4公裏。這個洞穴位於落基山的半山腰,距離地面大約60米。它因入口寬敞而得名。這是壹個大廳式的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