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孩子理科比較薄弱,應該讓他改學文科嗎?

孩子理科比較薄弱,應該讓他改學文科嗎?

高中的時候,因為特別喜歡歷史和語文,所以文理分科的時候選擇了文科。

家裏所有的長輩聽說我選擇了文科以後,幾乎都會問我這麽壹個問題:

“怎麽就選了文科呢?以後找工作恐怕不好找哦……”

對文科的偏見,好像不止壹點點。

曾經文科也獨占鰲頭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如果從歷史上來看,當年做官的都是文科生。粗看我國傳統文化:四書五經加二十四史,翻來覆去,都逃不開文科類的範疇。

司馬相如,因為歌功頌德的駢體文寫得好,就能被派去料理西南邊疆;王安石,官至宰相,赫赫百官之首;歐陽修,做過兵部尚書,太子少師;就算是屢屢被貶的蘇軾,好歹也是壹縣縣令,有所地位。

時間拉近到20世紀80年代,那時候讀大學,幾乎就等於讀中文系,因為在那個浪漫的年代,無論文理工醫,所有人都在讀詩歌,整個大學就是壹所大中文系。

無論是文學界、知識界抑或思想界,中文系的學者和學子,在八十年代都能得風氣之先。

那時人文思想領域的重鎮《上海文學》,走出了阿城、王安憶、韓少功、王朔、張煒、蘇童等壹大批作家,而這本雜誌的評論家,如周介人、李劼、吳亮、許子東、陳思和、殷國明、南帆等,大半都出自中文系。

壹時間,中文系風光無兩,成為眾多學子追捧的熱門專業。

“妳們讀文科的,不就是死記硬背麽。”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對以理科為基礎的實用學科需求的增加,現在的文科生卻常常被人看不起。

在不少人帶有偏見的認知裏,總覺得理科充滿著數學思維,極具科技感,是富國強邦的利器;文科生,就是寫寫東西,死記硬背,做文書工作。學習和工作難度不大,專業門檻也不高。

回望我們高中選擇文理分科的時候,班上的尖子生多數都選擇了理科,而只有少數尖子生選擇了文科。很多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都退而求穩,選擇了文科,認為文科難度稍低。

大四的小左,告訴小編:

“拿我們學校為例(省示範重點中學,不說名字),在我經歷選科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告訴我們,如果有成績特別好的學生選文科,學校會采取強制措施(就是不讓妳選)。另外成績還可以的,老師也會不斷找妳談話勸妳留下。當時我選的是文科,還有壹個初中同學也是打算選擇文科。然後我們兩個不斷被家長老師以及各種過來人勸誡,理由五花八門,但總歸壹個論調:文科班亂,不好找工作,沒出息。”

但是,卻很少人問,妳到底為什麽讀書?

偏見從何而來

關於文科生的偏見得先從什麽時候文理分科開始說起。

現在,教育部並沒有要求中學必須分文理,但在“新高考”開始實施之前,卻是有文理之分,因此壹升入高中,學校就開始為分文理作準備,高二就完全分為文理科,涇渭分明。

在人們普遍的觀念裏,有這樣壹種認知:文科容易理科難,原因是理科生想彌補文哲史知識比較容易,但文科生想彌補理化生等知識就比較困難。

其次,人們容易用就業和收入來評價學科的價值。

2017年互聯網就業報告顯示,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和物聯網占據了高薪行業的鰲頭,而這些就業崗位大多分布於頭部互聯網公司,並且在招聘時明確要求有相關專業背景。

以就業為例,麥可思《2018年大學生就業報告》中,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排前50位的主要專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專業,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專業是軟件工程(96.7%)、能源與動力工程(95.8%)、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95.6%)。

但回顧這麽多年來的高失業風險專業排行榜,文科始終是“壹哥”。

最後人們對文理科區別對待就像看待男女性別差異壹樣。

對文科的偏見中往往還隱含某種性別歧視。壹般來說,文科女生多,理科男生多,那麽大眾就形成壹種印象——文科女性化,理科男性化。

自然而然,女生選擇文科就無傷大雅,大眾對女性的社會期望值相對較低,認為她們將來從事賺錢少相對輕松的工作可以更顧家;而男生選擇文科則多半會被家長或老師阻撓,壹來認為男孩更有優勢學習這樣壹種腦力活動比較多的學科,二來認為學習理科將來步入社會就業選擇會更廣並且取得相對理想的薪酬待遇。

文科生來就低人壹等?

“我不後悔讀文科”

知乎上有壹個這樣的問題:

“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改變了世界?”

最高贊的回答是:

“世界被改變的時候哪來的什麽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區別,壹個小孩子,壹天沒拋棄掉這種‘文科生’‘理科生’‘學霸’‘學渣’的框框,他就是壹個孱弱愚蠢的小孩子。”

文科,理科,只是每個人根據個人長處而選擇的不同方向,本無高低之分。

大學裏的文科專業和理科專業,都各有社會價值,在社會中各司其職。

雖然我們都處在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至上的時代,人文教育是最不被看重的。就業壓力讓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現實,什麽專業最好找工作、最能賺錢,可能已經變成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有些理工特色的院校,文科專業是處於被冷落的狀態的,得不到太多資源支持。

工作上,文科生做不了太有技術壁壘的崗位,而理科生則可以輕易踏入壹些文科門檻不高的崗位。

這很現實,也讓不少真正具備文科天賦的人,選擇了壹條自己並不喜歡的路。

但我相信,在飛速發展的當下,人類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社會發展也離不開人文社科,這終將是走向文理兼修的大時代。

那些曾經擔心出路的文科生,也會在社會中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生根發芽,成為棟梁之才。

與其折服在偏見和所謂的現實中,不如安於本心,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否長成大樹,並不完全看在哪裏栽種哪裏萌芽,種子本身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