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諸蕃誌》詳細資料收集

《諸蕃誌》詳細資料收集

《諸番誌》是宋代海外地理學的壹部力作,作者是趙儒。以此為基礎,編成了壹本書。

本書成書於宋理宗寶卿元年(1225),分為上下兩卷。它記錄了東方的日本、東非的索馬裏、北非的摩洛哥和西方的地中海東岸國家的土特產,以及中國沿海到海外各國的航線裏程和航行時間。

基本介紹書名:諸繁峙作者:趙出版時間:1225(完成時間)類型:海外地理卷:第壹、二卷相關書籍:諸繁峙等作者簡介校勘、編纂前後、內容、出版、翻譯、方誌卷號、方誌卷號、撰寫、作者簡介作者趙(1170)4月12 ~ 123655 從宋寧宗嘉定末(1208 ~ 1224)到宋理宗寶卿初(1225 ~ 1227),他初任泉州船公司時,就“在業余時間閱讀各種異域地圖”,“打聽賈胡,以列其國名,道其風俗丈夫之實情。 編書前後,被編成壹本書。本書成書於宋理宗寶卿元年(1225),分為上下兩卷。它記錄了東方的日本、東非的索馬裏、北非的摩洛哥和西方的地中海東岸國家的土特產,以及中國沿海到海外各國的航線裏程和航行時間。其中記住了“王與官民皆物。“馬霞沒有佛名。第七天剪頭發剪指甲,年初壹月齋戒念經。壹日五次”,“唐永輝之後,屢來朝貢。王盆未改前,稱白食。奶奶拉出來後,就叫黑糧。”關於穆斯林商人來中國的情況,他說,“曾經有壹段時間,商人說他們很貪婪。僑居春南,財輕樂善好施。他們有西方的風俗習慣,埋在城東南角,是為了掩蓋胡賈的遺骨。”該書內容豐富,其中海外各國的風土人情多是從周到費的《答嶺外之輩》中搜集而來,也有部分材料是從海外商人的調查中獲得的。雖然有壹些錯誤,但仍是研究宋代海上交通和對外關系的重要文獻。對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史、回族史、中國與阿拉伯地區關系史有壹定價值。該書原本失傳,本版由《永樂大典》編撰。它已被翻譯成英語和德語。1956年,中華書局出版了馮·《諸梵誌校勘》。《諸蕃誌》的內容寫於宋理宗寶卿元年(1225),分上下兩卷。第壹冊記載了海外各國的風土人情,第二冊記載了海外各國的物產資源。為了研究宋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文獻。記載了東起日本,西至東非索馬裏,北非摩洛哥,地中海東岸各國的土特產,記載了中國沿海到海外各國的裏程和所需日月,內容豐富具體。在這本書裏,海外各國的風土人情大多記錄在周曲飛的《答嶺外之輩》裏,而各國的物產資源則多為外商采訪。雖然難免有錯誤,但就史料價值而言,仍是描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常被後世史家引用。該刊原書失傳已久,此本系《永樂大典》第4262卷“範”韻編。舊刻本包括《致大海的信》和《學習天津》原版。摯友馮著有《諸梵誌註》,並對該書作了詳細考證。20世紀初,《諸梵誌》被翻譯成外文。翻譯1。《朱梵誌》有壹個由德國漢學家夏德和美國漢學家柔克義在1911合作翻譯的英文版本。2.法國漢學家費朗曾在《古蘇門答臘考》壹書中將朱梵誌《三佛齊國》全文翻譯成法文。在卷上,《誌國》記述了占城、鎮拉、佟彬龍、鄧六妹、蒲甘、三佛齊、丹馬嶺、靈隱寺、佛羅鍋、新托、諫壁、藍五裏、西蘭、蘇基丹、南皮、九林。胡查拉果、* * *、朱、彭果、南尼華洛果、大、大、馬、比帕、鐵巴果、李中果、翁滿果、白達果、吉孜尼果、胡思力果、木蘭皮果、朱根托果。其中,斯卡裏諾的章節描述了西西裏島的地理和島上的活火山。這是中國古典書籍中最早描述意大利西西裏島和埃特納火山的書籍。第壹冊記述了腦、乳香、沒藥、血瘀、金、杜蒲爾香、蘇合香油、安息香、甜櫧花、玫瑰水、沈香、節令香、黃熟香、生香、檀香、丁香、肉豆蔻、降香、麝香木、波羅蜜、檳榔等。宋代的趙寫了關於妳的側後方。然而,根據宋代宗譜,他被稱為胡的曾孫,安康縣的曾孫,殷魯博士的軟孫,仁慈之子。他出身於袁氏家族,遠離太宗八世。這本書是他提到福建路的時候寫的,福建路在宋代就已經南渡了,所有的洋人都只熟悉市場,所以他說的都是海和國。《宋史·外國傳》引之。查壹下它的敘述事件,年代都壹樣。而宋史則是事跡詳,風俗物產略,而這是風俗物產詳,事跡略。蓋壹本史傳和壹本雜誌,各有適可而止,不要以偏概全。在列出的國家中,佟彬龍的歷史是佟彬龍,劉鄧眉的歷史是劉丹眉,阿波拉巴的歷史是阿波拉巴,馬邑的歷史是墨夷。目標語言中沒有確定的詞。龍,龍,三音連。鄧、丹、蒲、蒲、馬、莫,雙音轉。由於呼籲的嚴重性,文中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沒有理由去查它的對錯,今天依然如此。而南宋臨安這個僻靜之地,海道相連,靠近東南。誌在載大秦天竺之國,貌似是跨西域,不必親自見人。但在《書屋元規》中,唐朝的明教被稱為大秦寺,歷史上記載的廣州海東就是它的同類。另據透露,《佛國物語》載陸至天竺,船歸金。知道這兩個國家都可以轉向大海,妳在福州看它的市場很舒服。但是書上有記載,所有的信息都得到了。它的敘述要詳細,要有核心,這才是恰當的,這是史家的基礎。作為中外關系史上的壹部重要著作,《諸蕃誌》在19世紀末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註。德國漢學家弗裏德裏希思(1845-1927)最先對這本書表現出興趣。夏德於1870年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先後在廈、滬、鎮、渝海關工作,直至1897年辭職回國。在華期間,致力於研究中外交通史和中國古代史,著有《中國與羅馬東方》(朱節譯,更名為《大秦全集》,商務印書館1964版)、《中國古代海上交通》、《外國對中國藝術的影響》等多部著作。因為他的傑出成就,在1886-1887年被選為皇家亞洲文學協會華北分會會長。皇家亞洲語言學會成立於1823,總部設在倫敦,之後在亞洲各地成立了分會。中國分公司(位於上海)成立於1858,從1951開始運營。是中國近代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漢學研究機構,其會長大部分時間都在。另壹個可以說明他學術影響力的事實是,1901年,哥大創辦了第壹個漢學講座,也就是次年夏德被聘為首任教授。夏德在哥大工作了十五年,期間出版了壹部影響廣泛的《中國周朝末年前古代史》,並在1917離開美國回國前參與了胡適的博士論文答辯。夏德在1890左右開始翻譯《諸梵誌》,但由於種種原因,翻譯了幾段就停止了。美國外交官WilliamWoodvilleRockhill(1854-1914)在夏德之後開始對竹筒飯產生興趣。柔克義於1884年來華,長期在華任職,並於1905年至1909年擔任美國駐華大使。在華期間,他首先對中國的邊疆地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兩次獨自進藏,出版了《喇嘛的國度》和《蒙藏遊記》,極大地增加了西方讀者對蒙藏的了解。進入20世紀後,研究興趣逐漸轉向中外關系,先後發表了《15世紀至1895年中朝交通》、《中國朝廷外交概論》等著作。1900年,他還將《紅魯克的東方之旅》從拉丁文翻譯成英文。13世紀,法國人魯布魯克被路易九世派往中國,留下了中世紀外國人在中國的珍貴記錄。13世紀也出現了竹筒紙。是當時中國人對外國的認識,其價值可想而知。柔克義把它翻譯成英語是很自然的。1904年,當夏德聽說柔克義想把《朱梵誌》翻譯成英文時,他立即與他取得了聯系,於是兩位偉大的漢學家攜手開始了翻譯工作。《諸梵誌》並不是壹本大部頭的書,但翻譯花了六年時間才完成。為什麽花了這麽長時間?主要原因是兩個人都不能全身心投入這項工作。謝德想教書,而柔克義作為駐華大使有很多公務要處理。1909後調任美國駐俄大使,學術研究只能在業余時間做。從他們的通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合作模式是這樣的:謝德先翻譯壹個初稿,然後送到柔克義修改和註釋,最後柔克義寫壹個介紹。翻譯這本書很難,但寫筆記和引言更需要技巧。在引言中,柔克義回顧了從古代到12世紀的中外關系史,其中不僅引用了中國的官方史料,還使用了大量來自古希臘、阿拉伯和歐洲中世紀的文獻。這種堅實的文學努力也反映在註釋中。柔克義在解釋《諸梵誌》中出現的國家和文章時,將中國文學與德、法、英文學相比較,互相發明。在這項工作中,夏德也給予了積極的幫助。來中國之前,夏德曾在德國多所著名大學接受過嚴格的學術訓練,比較文學是德國人最擅長的學術研究方法。如此高水平的學術著作完成後,出版就成了問題。柔克義和夏德希望這本書能夠以雙語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尤其是專家,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判斷和檢驗他們的翻譯和註釋是否正確。然而,當時美國沒有壹家出版社能夠印刷漢字,所以他們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尋找出路。作為駐俄大使,柔克義終於找到了聖彼得堡皇家科學院的印刷廠,這本書是1911年9月份印刷的。此後不久,柔克義離開俄國,出任美國駐土大使。為了讓西方讀者更清楚地理解這本書,出版時對書名做了壹些改動。它的英文名是chau ju-Kua:hiswonchecheneseandabradeeeinthewelfhandtthirteenthentries,書名為Chu-fan-chi(“趙:他關於12、13世紀中國與阿拉伯貿易的著作,名為《番誌”)。兩位漢學家對這樣壹本專業性很強的書的讀者並沒有抱太大期望,以為最多只會在漢學研究的小圈子裏產生壹些影響,結果卻遠遠出乎他們的意料。1912 12《紐約時報》周末書評版用了近壹頁的篇幅介紹這本書的內容,給了兩位譯者極高的評價。文章在談到柔克義時指出,“他是憑借專業能力而不是政治背景被任命為駐外大使的,這在國務院歷史上可以算是第壹次”。這裏明顯有嘲諷的味道,但僅限於美國政治。對於柔克義來說,他完全符合古人的標準,即學習是做官的最好方法,學習是做官的最好方法。這本集翻譯和研究於壹體的重要著作出版後,迅速引起了中國學術界的關註。公元1930年,中外關系史著名學者馮·在校勘《諸範誌》時,大量吸收了該書的成果,他在序言中說:“元代德國學者弗裏德裏希斯和美國學者W·W·洛克希爾曾將其編譯為註釋,並...借鑒西方,註釋豐富。那些標註譯註,或錄其全部文字,或摘錄其語錄,偶爾自創譯文,但對本書用詞有所改動或補充的,不標註譯註,因怕偷美,怕出錯,不願別人擔責,統計譯註占56%,其余采用近20年來各種學者研究成果,偶爾自創新語錄,但不多。所謂“近二十年來各種學者的考證成果”,主要是指研究南海歷史地理的法國漢學家伯希和。舉兩個例子來說明。《諸番誌》的原始記錄描述了羅國的壹種野生動物:“動物的名字像蠟壹樣,它像駱駝壹樣大,顏色是黃色的,前腳五英尺高,後腳三英尺低,脖子向上,皮膚壹英寸厚。"隨後的註釋如下:"在翻譯中,根據長頸鹿的波斯語名zurnapa,阿拉比的名zarafa,英亞盛蘭的文章亞丁的名麒麟,蓋索馬裏的吉裏的反音,以及興茶聖蘭的文章梅卡的名祖拉法,同壹名蠟的翻譯不同。見《西域南海史地考證續》第127-131頁,最古老的著作記載於《博物誌續》卷十,記載“駝牛,皮如豹,無峰,頸長九尺,高十余尺”。這是伯希和發現的。“這種野獸就是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長頸鹿。在《諸番誌》中,記載了壹個“壹千多裏之城”的國家,馮寫道:“譯註,此茶蓋沙為賈布爾薩、賈比爾索、賈博爾索之城,是西方阿拉比人的故事,《三才圖》中有周日茶蓋沙人的圖。伯希和說茶覆沙,古滇論錄,卷末錄島。見《遠東法語學校學報》第九卷,第663頁。“伯希和是馮在法國留學時的老師。他在“四世同堂”研究方面的許多重要成果被馮·陸續翻譯成中文,部分成果被收入《南海西域史地考證》第四版。除法語外,馮還通曉英語、梵語、蒙古語、吐火羅語等多種語言,是民國時期中外交通史的權威專家。解放後,他的著作不斷再版,其中《朱梵誌註釋》有中華書局新版1956。中外關系史是壹個非常難的研究領域,需要掌握中文和多種外語。在、之前,我國古代學者李、等也對《諸梵誌》進行了註釋。但由於條件所限,他們只能在中國文學上做文章,難以深入。近代以來,德、美、法等國學者的參與,極大地彰顯了外國文獻的佐證作用,彌補了中國學者的不足。馮的貢獻不在於發掘了更多的新材料,而在於利用自己非凡的中外文能力,吸收和融合了前人的成果,與時俱進,使《諸梵誌》的註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正是在他的手中,這個跨國項目取得了完美的結局。顧《日之錄》卷十九《著書之難》說:“宋人所書,如司馬文公的《資》、馬圭的《資》、《文學通考》等,皆傾註其壹生,故為後世不可或缺之書。而且有些是有缺陷的,這是不可避免的。後人的書越漏越快,傳得越少。所以,太容易把它們當成書了,急於求名。“妳說得完全正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些書根本就需要很多國家和人的合作。地球是壹個村莊,有很多事情需要組成互助小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