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中國首批赴柏林軍事學院學習人員名單。

中國首批赴柏林軍事學院學習人員名單。

第壹批赴德留學的學生是李鴻章派出的。* * *共有7人,分別是邊長生、朱、、楊德明、查連彪、袁玉春、劉方普,都是天津海防營的青年遊擊隊員,也就是下級軍官。

中國歷史上第壹批赴德的留學生,可以追溯到光緒初年。選擇德國作為軍校學員的目的地,源於清朝對德國軍事的推崇,中國對德國的了解和重視也是逐漸形成的。1861年,第壹個《中普條約》簽訂。19年,中德互派外交使節。1873年,隨著王濤《普法之紀》的出版,中國對在歐洲異軍突起的德國越來越感興趣。從ZZ的地位來看,李鴻章認為“德國是英雄,軍政文明,船械精良,與英俄比肩。”從地理因素分析,“國家離中國很遠,沒有邊境聯系”。在兩國關系中,“沒有傳教和賣洋藥”,“國家與倫敦有友誼”。所以“當務之急是及時聯系,互相學習,以助我軍”。起初,洋務人士青睞德國的軍械制造和軍事教育。左在1874年3月22日與沈葆楨的書中認為:“依我愚見,布賴斯(普魯士)從後膛螺絲裏出來開花炮,那是精巧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海洋中是非常罕見的。看來妳可以派大使去各個國家,也可以去布萊斯教槍和子彈的制作方法。”李鴻章盛贊德國軍事學院,稱其“為發展德國作戰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德國海軍和陸軍培養了壹代又壹代的優秀軍官和軍事領袖”。當然,除了軍事知識,德國的通識教育也備受有識之士推崇。

另外,清朝看好德國,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希望抵消留日留學生對清朝造成的不良影響。1896之後,日本留學生在中國的人數迅速增加,1902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歐美留學生的總和。1902年,中國駐日公使與留日學生發生摩擦。特別是留學生學成後談論時事政治,暗中支持和進行反清活動。清朝越來越擔心這些留學生回國後轉基因思想的傳播最終會危及其統治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清朝的壹部分親歐派開始轉向歐洲,歐洲逐漸取代日本成為派遣留學生的主要對象國。其中,湖廣總督最為重要。在德國人眼中,他並不是壹味的推崇日本,而是崇尚德國的軍事、科技,主張發展德國在湖廣的影響力。

早期留學德國的學生主要是“學習水陸武備,除了專門的語言和文字,其他各種知識未能涉及”。光緒二十五年,提出要註意向西方農業、工業、商業、礦業等行業學習。但就赴德學生而言,學科分布並沒有根本改變。強軍的想法還在高級官員的腦子裏,而德國擅長軍事,尤其是陸軍,所以留學生還是以軍校生為主。據駐德大使楊勝介紹,光緒二十二至三十二年在德註冊留學的70人中,有38人在軍校學習,17人學習制造技術,其余分別學習采礦、法律、電學和德國語言文學。湖北省選派的留學生,學習的都是“騎兵、步兵、炮兵、工程隊”和軍械制造技術。而21江南學子也在“學軍”。銀昌報的77名留學生中,他們學的學科主要是軍事和理工科,但也有壹部分是學美學的,其中7人進入了柏林藝術大學。

洋務運動時期,首批7名學生被派往德國。查連彪、袁遇春、劉芳浦三人在學業上是成功的。1879年李鴻章回國後,對他們進行了采訪,認為“他們在隊伍、技巧、紀律方面還是精通的”,而據李的評價,“這些家夥在外國都遵守禮儀和法律,在外人看來更為重要,而且都有自己的營哨教習。於是,查、廉獲贈蘭陵五品,“以千總先補之”。而袁遇春則“先補用守”,賞賜華淩軍事功勛。三人都留在直隸,模仿德制,訓練新軍。

清朝留德學生回國後,作為壹個群體的貢獻比留日學生少,為反清運動提供了中堅力量。其貢獻還不如在科技領域獨領風騷的留美學生。清代赴德留學,碩果累累的並不多。1903派往德國的湖北留學生馬德潤,獲得柏林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而賓步成是湖南特校校長。朱於1912年回國,任南京陸軍總參謀部第二局局長。他曾經翻譯過德國憲法。胡軍1911年前回國,1912任北京大總統府秘書。早年,段是留德的優秀學生之壹。他是中國叱咤風雲的人物,成為北方三傑中的“北洋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