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學院對外交流

學院對外交流

書院走向世界始於明朝。正統四年(1439),即韓國世宗二十壹年,韓國李氏王朝的君臣參照中國宋代的書院制度發展教育,是書院輸出的重要標誌。

書院是中國文人的文化組織。自唐宋以來,它為中國教育、學術、藏書、出版、建築等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民風民俗、思維習慣、倫理觀念的養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書院制度也被移植到國外,為傳播中華文明,促進這種文明與本土文化的結合,進壹步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國書院制度向國外輸出的起始時間尚難確定。就今天的邊界而言,唐朝管轄著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等國的部分領土。元朝覆蓋朝鮮、俄羅斯、蒙古、錫金、不丹、緬甸、泰國等國的部分地區,明朝覆蓋俄羅斯、錫、布隆迪、緬甸等國的部分地區。永樂五年至宣德二年(1407-1427),安南考上出版國,出任首席秘書。清代管轄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緬甸。因為這些地區當時是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所以可以和內地壹體實行書院制。另外像日本這種周邊國家,自從唐朝派使節來中國以後,書院制度隨時都有可能傳入。以上兩種可能,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只能歸結為懷疑,可以忽略不計。

海外書院的分布主要在東亞和東南亞,中國的文化圈。比如朝鮮半島,歷史上就有670個書院。日本的書院也很多。據我所知,有道江書院、明治書院、明凱書院、吉谷書院、高桐書院、東方書院、日光書院等等。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的明成學院(1729)、大馬檳城的五福學院(1819)、南華學院的崔瑩學院(1854)、新加波的鄭陽學院都很有名。此外,聖家堂(又名文華書院)創辦於意大利那不勒斯(1732),大慶書院創辦於美國舊金山。如果說書院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傳播是因為東方傳統文化的熏陶,那麽它在歐美的立足則說明它們在西方文化圈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海外書院的創辦者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海外華人。由於他們生活在異國他鄉,往往在異國文化的氛圍中感到無根,對自己的母語文化有著執著的眷戀,所以他們設立了許多以傳播中華文明為主要任務的華僑書院。

大多數海外學院都是由外國人創辦的。總的來說,這些外國人把中國的書院移植到自己的祖國有兩個原因:壹是在吸收中華文明的過程中,把它當成了傳播文化的管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成為當地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完全本土化,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朝鮮半島和日本。在韓國李氏王朝400多年的經營中,書院遍布南北。今天朝鮮的1000元紙幣上還印有桃山書院的圖案和在院內傳播齋藤優子學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李勉的畫像。在日本,江戶時代被稱為書院的學校有十余所,如佐賀藩的鶴山書院、忠德藩的弘賓書院、大狗藩的藤本書院、大洲藩的山治書院、大阪的德善書院、和田藩的於穎書院、弘道書院、西施書院、崇德張成書院、檢討書院、博文書院、尚德書院。除了教學之外,書院的出版功能也得到了加強,道江、明治等幾個書院至今仍在出版書籍。比如東京的明治書院,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成立於中國明治時代的清末(1868-1911),在昭和四年(1929),在三十九年(65439),作為壹所歷史悠久的中國學校,東京好街坊書店書院創始人宮島野八於光緒年間留學中國,師從老師張裕釗八年(1887-1894),練就書法功力。回國後,他在東京創辦書院,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提升師藝,最終成為日本壹大書法流派。上世紀80年代,好鄰居學院組團赴北京、保定、武漢等地為師生舉辦張書法藝術展。1986年8月,上田信義與中國啟功先生還在蓮池書院合作創建了“張裕釗宮島八師生碑”。1987年4月,趙宇的曾孫張瑞賢女士在東京設立了“張裕釗宮島第八紀念室”,續寫了中日書院書法技藝交流的新篇章。

外國人移植中國書院的另壹個原因是想把它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管道。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聖家堂學院。聖家堂學院,又稱中國學校,在中國叫文華學院,創始人是馬國賢(1632-1745)。馬國賢,原名梅提奧·裏帕,是意大利天主教會(壹個傳教部門)的牧師。康熙四十八年(1710.1)年底到達澳門,次年被召北上。他以畫家的身份入宮,成為中國宮的畫家。他因擅長雕刻和繪畫而受到康熙帝的高度重視。他熱心傳教,主張培養中國神職人員。康熙六十壹年(1722),在北京為羅馬天主教會建立了第壹個機構。次年,雍正帝登基,他要求辭職回國。獲得批準後,於10月(1723.438+0438+0)與顧等4名中國留學生回國。回國八年後,他終於得到教皇的同意,在那不勒斯建立了壹所培養中國人的書院,並擔任總經理,直至1745年(乾隆十年)去世,可謂畢生致力於書院建設。

起初,該學院以中國學生為宗旨,後來又接受了有意在遠東傳教的西方人和土耳其人。經費由教會負責,學生畢業後授予學位。從建立到1868(同治七年),書院被意大利政府沒收,歷時137年(1732-1868)。前後招收了106名來自中國的學生,不包括從186 8轉來的三名學生。據記載,同治(年)前赴歐洲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共有113人,其中91人(不包括同治後去的18人)輟學,占這壹時期留學生總數的81%,其余10%分散在意大利羅馬、葡萄牙裏斯本和法國巴黎的學校。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聖家堂在中國早期留學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與聖拉達佐賀學院類似的,還有日本東京的樂毅學院,由日本教育家亞娜·治五郎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即清光緒二十五年)創辦,專門接收中國留學生。當時日本已經學完了西方的明治維新,迅速強大起來,剛剛打敗了大清帝國(1895)。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的知識分子普遍感到必須向西方學習,開始現代化的進程。日本,語言相同,物種相同,自然成為當年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榜樣,他們去東方幫助國家生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樂毅學院應運而生。它是中國人通過日本人向西方學習,進行中西文化交流的機構。當時在“東方”留學的中國人很多,像這樣的書院在日本各大城市都有。本文以東亞文同協會創辦的東京文同學院為例,介紹了這類學院的運作。

當時東京的文同學院制定了《章程》,共分十章,包括名稱、宗旨、學制、修業年限等,37條。學院以“招收清朝留學生,開設專門學校準備的課程”為宗旨。有院長壹名,總教師壹名,幹事壹名,還有若幹主管和秘書,負責醫院事務。學制兩年,每年分為三個學期。課程包括修身、日語閱讀、日語會話、日語語法、算術、英語、體操、翻譯、物理、化學、地理、歷史。考試分為學期、學年、畢業三種。每科成績100分。每學年每科50分以上才劃算,最後60分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學生就會落後。學雜費將由學生承擔。這些規定都類似於中國近代的學制,海外書院對中國學制的影響在此可見壹斑。

從本質上來說,壹個出國的書院只是這個體系的輸出或移植。與地方院校壹脈相承,基本文化效應不變。但由於受移植年代、移植地域、移植者及其動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地方書院有所不同。壹般來說,這種差異根據其大小可以分為三類。在華僑聚居的地區,華僑創辦的書院與當地書院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建書院的主要目的是讓華僑及其子女不忘根。在中國文化圈的東亞地區,正處於吸收中國文化的時期。它創辦的書院在內容和形式上與本土人壹致,但也有很多特點,如韓國書院重視祭祀,日本書院重視圖書刻刊等。當這些地區轉向向西方學習時,它為在中國的外國學生建立的學院更接近受西方教育制度影響的當地學校。如上所述,東京樂毅學院就是這種情況。西方人在西方建立的書院,如意大利聖家族書院(國語書院),是為研究西方文化的中國人提供服務而建立的,其內容和形式與中國本土的書院相對較遠。

在中國書院走向世界的征程中,“東方之國”韓國處於特殊的地位,也做出了特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