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南京有哪些大學?

南京有哪些大學?

大學專業:

南京財經大學,成立於1956,糧食部南京糧食學校,是新中國最早創辦的糧食院校之壹。1981在原南京糧食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南京糧食經濟學院。1993,學校更名為南京經濟學院。1999,南京物資學校並入南京經濟學院。2000年,南京經濟學院、江蘇財經學院、江蘇經濟管理學院合並,組建新的南京經濟學院。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2011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約成立南京財經大學。2019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支持學校發展。2021學校被批準為需要加強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被批準為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已成為江蘇省以經濟管理為主,以經濟、管理、法律、工程、科學、文學藝術為支撐和協調的高水平大學,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學校知名度迅速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社會聲譽全面提升,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嶄新的改革氣象。學校有仙林、福建路、橋頭三個校區,占地面積654.38+0.20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65.438+0.36萬平方米。有23所教學機構。目前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000余人。學校現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與政策”服務於國家特需博士人才培養計劃。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普通本科專業49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4個。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00多人,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200多人,博士學位教師800多人。目前,“國家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人,江蘇高校“藍色工程”團隊7個,江蘇高校科技優秀創新團隊7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含培育點)4個。擁有國家級人才稱號的10多人,國家級文化專家、“四個壹批”人才2人,宣傳思想文化青年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中國環境。近年來,教師入選江蘇省“333工程”、“藍色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雙創計劃”等270項省級人才工程,40余人獲得特聘教授、名師、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的定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國家精品課程2門,資源類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國家壹流本科課程9門(其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國家壹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規劃教材9部,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篆刻);江蘇省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江蘇省壹流本科專業30個,江蘇省“十三五”大學品牌專業建設項目壹期工程5個,“十二五”江蘇省高校重點專業(類)6個,“十壹五”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6個,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8個,江蘇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65438個。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異成績。2012學校被評為首批“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檢查評估。在校學生成績突出,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管理案例經典賽、“五月花開”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匯演、全國大學生美展中多次獲獎。高水平運動員在世界和國家比賽中贏得了許多成功。畢業生就業率持續穩定,就業水平和社會認可度持續提升。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主導,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學校現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等3個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統計學、數學、理論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6個江蘇省重點(培育)學科。”農業科學”和“工程科學”進入ESI國際學科世界前1%。現代服務業協同創新中心、現代糧食流通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現代財稅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等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獲批。建成了1糧食儲運(大米平臺)國家工程實驗室、1電子商務信息處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國家產後服務技術創新中心、1國家糧食大數據采集與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糧油標準研究、驗證和檢測中心1個,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首批驗證單位1個,國家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基地1個,全國名優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機構1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基地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場所1個。有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4個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平臺);江蘇省重點培育智庫1,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含培育點),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研究院1,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1,江蘇省局設立的科研機構8個。學校現代服務業科技園是省級大學科技園,被授予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2010學校作為完成單位之壹的“糧食儲備四位壹體新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創新”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2019以學校為第壹完成單位,學校教師為第壹完成人的“食用菌深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成果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壹等獎。“十三五”以來,學校教師共主持國家垂直課題34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課題18項,省級以上垂直課題近400項,有6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近年來,國家科研項目的數量和質量不斷上升。2018年批準了5個國家重點項目。2019 * * *獲批國家級項目70余項,項目數量取得重大突破,躋身全國財經類高校前列。2020年,5個國家重點項目獲批,項目水平顯著提升。我校主辦的《產業經濟研究》是我國第壹份產業經濟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入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2016-2020年度最受歡迎期刊、2020年度最受歡迎經濟學期刊。《南京財經大學學報》入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源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擴展期刊,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期刊和江蘇省壹級期刊。面向國家、區域和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學校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研究領域,為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來,我們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糧食流通領域重大問題開展持續研究,承擔了壹批國家糧食產業發展重大研究課題,發布了《中國糧食發展報告》、《長三角糧食發展報告》等壹批專題研究報告,研發了壹批新型高效快捷的糧食收集、儲存、運輸、加工技術和糧食流通信息化、物聯網工程技術。在糧食流通體制、機制創新、企業管理創新等方面取得了壹批有見地的成果,糧食流通現代化指數、評價體系等壹批糧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門采納應用。學校被批準為國家糧食行業(南京)教育培訓基地。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別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現實需求,大力加強現代服務業理論研究、應用研發、成果推廣和政策咨詢,引進、孵化、培育現代服務業企業30余家,承擔交叉項目700余項,撰寫《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等專題研究報告30余份,研究成果在光明日報、學習動力等平臺發表。近年來,學校的幾項提案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立案並提交國務院有關部委進行協商,並收到了國務院有關部委的專門信函。許多建議被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明確采納。數十份報告和建議得到省領導和南京市領導批示,多項成果被省政府辦公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發改委等政府部門采納,為國家和地方理論創新和政策制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學校堅持開放,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梅西學院(Macy's College)是壹所非獨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新西蘭梅西大學合作辦學,是新西蘭高校在江蘇省設立的第壹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環境商業)本科教育項目。與紐約州立大學合作建立美國第壹所商業孔子學院。在南非開辦孔子課堂。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康奈爾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南安普頓大學、埃克塞特大學、曼尼托巴大學、麥吉爾大學、荷蘭瓦赫寧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等。,我們為學生建立了壹個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將中長期項目與短期項目相結合,將學位項目與非學位項目相結合。我們與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和德國馬爾堡大學建立了合作研究平臺。學校會計專業入選“十四五”江蘇省首批國際人才培養品牌專業建設項目,“糧食流通與安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入選“十四五”江蘇省首批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設項目。學校的留學生教育已達到壹定規模,涵蓋短期遊學、語言培訓、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2020年* * *有來自15個國家的500多名長期和短期外國學生在我校學習,其中42%以上是學術類學生。學校不斷加強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外國專家聘用工作,每年選派多名教師出國訪問或參加學術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國際化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十五”期間,南京財經大學將堅持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德育才為根本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為基本動力,以內涵建設、特色發展為主要路徑,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堅強保證。加快實施“金融背景”、“糧食特色”、“工程亮化”、“作風提升”四大特色工程和“創新、特色、人才、開放、民生”五大發展戰略,大力弘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搶抓機遇、率先垂範”精神,促進學校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大學。為江蘇切實擔負起“爭做表率、爭做表率、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其他信息:

第壹,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壹所百年名校,歷史悠久,聲譽卓著。躋身世界壹流大學,“211工程”、“985工程”。

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發展合作網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程教育國際聯盟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博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學7a 64 e 78988 e 69d 83313334365438+。

二、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簡稱“東大”,位於江蘇省省會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老八大和原四大工科院校之壹,首批國家雙壹流(A類)、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入選2011計劃、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博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計劃、全國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全國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項目建設、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大學。

入選中國政府來華留學人員獎學金接收機構、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程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主要成員,以及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

三。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簡稱“河海”,位於江蘇省省會南京。是壹所以水利為特色,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由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在南京創辦的“河海工程學院”,是中國第壹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程系合並組建河海工業大學,1927年並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

第四,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簡稱“南郵”,位於六朝古都南京。原為工信部直屬,現由教育部、工信部、國家郵政局、江蘇省共建,以電子信息為特色,以工程為主體,集理、工、經、管、文、教、藝、法於壹體。

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教育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首批國家“雙壹流”世界壹流學科建設、首批國家“2011計劃”建設、國家“11計劃”建設、國際電信聯盟首批學術成員。

動詞 (verb的縮寫)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簡稱“林楠”,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級重點大學,世界壹流學科建設大學。

入選江蘇省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特色重點學科項目”、“2011協同創新中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江蘇省十五所重點高校成員。這是壹所以林業為特色,以資源、生態和環境學科為優勢的多學科大學。

第壹,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可以追溯到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學。南京大學的近代史是從1902創辦的三江師範學校開始的。之後歷經兩江師範、南京高等師範、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更名為南京大學。

1952院系調整後,南京大學與1888創辦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合並,仍命名為南京大學。

二、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創辦於1902三江師範學校。

1921在南京師範大學的基礎上成立了國立東南大學,下設工程e 799 be 5 baa 6e 97 aee 7 ad 944 b 893 e5b 19e 313331373161,然後工程過了全國第壹。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並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相關院系,在中央大學原址建立南京工學院。

5月1988,學校更名為東南大學。

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學院合並,南京地質學校合並,組建新的東南大學。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南京航空工業學院,10月在51952 10工廠的基礎上創建。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建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壹。

2012 12 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簽署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協議。

2018 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由工信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的。

第四,南京理工大學

學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於1953,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等發展階段,於1993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動詞 (verb的縮寫)南京工業大學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學、原建設部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合並組建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化工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三江師範學校,創建於1902。原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同濟醫學院,創建於1915。

百度百科-南京大學

百度百科-東南大學

百度百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百度百科-南京理工大學

百度百科-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