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家長觀點:為什麽不讓孩子過早出國留學?

家長觀點:為什麽不讓孩子過早出國留學?

女兒剛滿8歲,小學二年級。幾乎從她出生開始,人們就壹直在問:妳打算什麽時候送她出國?

說實話,我從來不認為出國留學是壹個必要的選項,尤其是在小學教育階段。

對於我們這樣的中等收入家庭,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致富,孩子出國讀中學。雖然不能說是賣鐵,但也要勒緊褲腰帶,大部分都要分開住。最重要的是,為什麽?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和妻子已經出國兩年了。在壹個基本沒有經濟壓力和語言問題的異國他鄉,我們兩個成年人還是覺得難以適應。與周圍世界毫無聯系的文化疏離感,讓我們任期壹到就急著回國。我身邊也有朋友在國外取得學位,工作機會很好,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選擇回國。

很難想象壹個處於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被拋到壹個語言半不通或完全不通、學業壓力大、遠離朋友的陌生環境中,會面臨怎樣的心理風暴。當面對危機和情緒崩潰時,他如何處理自己,他是否知道去哪裏尋求幫助,他是否能發展自我調解的能力?我覺得沒有想清楚這些問題就替孩子做決定,不是壹個負責任的家長。

國內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正如國外的教育也是不完善的,這也不是零分壹百的選擇。在放棄壹個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各種各樣,而不是比較好與壞。

復旦大學的壹位英語老師曾經給大壹新生布置了壹道測試題:聽寫十二星座的英語單詞和音標。如果妳犯了壹個錯誤,妳將失去10點。意在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要努力。他以為是分題,結果很少有同學考了10分。

現在媒體對國內教育的壹些批評也有妖魔化的嫌疑。不學習,就不需要努力。英語單詞需要背,數學需要反復練習,語感只能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中國的孩子不是唯壹的。真正優秀的國外中學,壓力絕對不會比國內小。如果妳只是為了國外教育的“輕松快樂”而去,那大概是太簡單了。

更有甚者,很多孩子對國內學校教育的不適應,很可能根源於自身和家庭。

父母與孩子近距離接觸,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時間窗口大概是十年左右。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意誌、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應該是父母責任的重中之重。如果錯過了機會之窗,即使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修復,也未必能挽回。

而有些父母,從小缺課,以愛的名義控制或壓迫孩子,放縱和放縱自己,或者覺得壹切都是為了他好而為他安排的...從小壹步步埋下的“因”,逐漸暴露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果”:

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就找不到探索自我和世界的興趣。從未因自己的願望和選擇而受到尊重的人,無法發展出壹種內在的自我價值感和責任感。沒有內在的動力,沒有走出自由意誌選擇的道路,遇到困難就很難有堅持下去的信心和意誌。

反映到學習中,結果自然差強人意。這些因素不僅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輕人影響很大,在成年人身上也是需要不斷培養的功課。以為在壹個不同的地方,壹切都會不同,這是壹廂情願的想法。

沒有壹種學校教育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天才兒童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送孩子出國讀書不是壹件小事。做這個決定的家長,必然要經過各種考慮。對我來說,當孩子已經建立了基本的身份認同,氣質和心理都相對穩定,至少有了獨立的思考和判斷,隱約感覺到自己未來想要追求的方向的時候,就是孩子出國留學的合適時機。

孩子為什麽要出國讀書?不是因為我適應不了這個地方,而是因為我被迫逃離,而是因為我正在經歷壹個更豐富更廣闊的世界(只鍍了金粉不知道騙誰的三流野雞派不在此討論之列)。不像我們小時候,壹本英語課外讀物很難找。互聯網時代,只要我們有興趣,有目標,有為之努力的意誌力,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的方式方法。

父母的責任,我覺得永遠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喜歡什麽,鼓勵孩子把喜歡變成好的努力,支持孩子尋找相應的社交機會,安頓下來。這個過程要從小開始,直到他離家獨立。就像植物壹樣,要根據種子特性和適宜的土壤日照和水分,適時修剪,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強迫橙子長成蘋果。

教育的終極問題其實是做人的本質:妳從哪裏來,妳是誰,妳要去哪裏。父母的選擇,歸根結底還涉及到父母的人生觀。妳希望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是否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價值和意義,是否尊重他想成為什麽樣的人,都不是妳希望他成為什麽樣的人。

出國留學只是漫長成長過程中的壹部分。前因後果緊密相連,決定了為什麽以及如何走這壹步。

每個孩子天生的性格不壹樣,成長經歷不壹樣,家庭的資源不壹樣,父母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不壹樣,這些都是“教育”發揮作用的必然因素。當壹般的規則和原則應用到每壹個家庭和每壹件具體的事情上時,往往就差之千裏了。

所以這個題目下的結論對於不同的家庭是不壹樣的,但是價值坐標是什麽,結論的權重是什麽,卻是可以互相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