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閔恩澤的壹生

閔恩澤的壹生

1924(民國十三年)二月八日,閔恩澤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家堂上有壹副對聯:忠信遠傳,學而優則仕。他從小受到這樣的家風影響,對人忠誠,讀書憤懣。閔恩澤在家自學,完成了小學作業。

1936(民國二十五年),閔恩澤入私立南潯中學初中。

1938(民國27年),初中畢業,考入四川省成都中學(現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

1942年秋(民國三十壹年),閔恩澤從成都來到重慶,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夏天,閔恩澤從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工業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父親的要求下回到成都,在成都自來水公司做化學家。然後以第壹名的成績考入上海市第壹期中紡建設公司印染技師培訓班,畢業後做實習技術助理。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大學時的同學盧婉珍赴美攻讀伊利諾伊大學化學系碩士學位。在盧婉珍的鼓勵下,閔恩澤也決定去美國留學。1948年(民國37年)3月,閔恩澤拿著半年生活費和學費的外匯支票和同事借給他的25美元,登上了“戈登”號前往美國,開始了自費留學生涯。閔恩澤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師從J. H.Koffolt教授,年底獲得碩士學位。他拿著獎學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並於7月1951獲得博士學位。

65438-0950,閔恩澤、盧婉珍博士論文實驗工作基本完成;同年6月,兩人正式步入婚姻殿堂。由於朝鮮戰爭的影響,從65438年到0949年,美國政府拒絕讓學習理工科、農學和醫學的中國留學生出境,閔恩澤和盧婉珍不得不尋找工作以求生存。

1951起,閔恩澤就職於美國芝加哥納爾科化學公司,高級工程師,負責研發燃煤鍋爐結垢與腐蝕、氨水灌溉農田管道防堵、柴油穩定性等課題,工作四年。在納爾科的四年時間裏,他學到了企業科研的寶貴經驗,並逐漸在美國站穩了腳跟。但他始終相信自己的根在中國,他會回來報效祖國。從65438到0955,閔恩澤夫婦在朋友的幫助下,經過香港,幾經周折,終於回國,在石油工業部北京煉油研究院工作。從此,他們開始了發展中國煉油工業和研制催化劑的人生歷程。

1956到1966這十年間,閔恩澤歷盡艱辛,打破了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封鎖,成功開發出鉑重整催化劑、矽藻土磷酸鹽疊加催化劑、微球矽鋁裂解催化劑、微球矽鋁裂解催化劑生產技術,解決了國防和煉油的迫切需要。在蘭州、長嶺、撫順、錦州建有催化劑廠和車間,被譽為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1966年,“文革”爆發。閔恩澤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煉油技術的研發中,卻被送進了“牛棚”,成為被調查和清查的對象。“牛棚”的歲月折磨著他,磨練著他的身心。在最初的迷茫和不解之後,閔恩澤恢復了平靜。他以樂觀的心態做好每壹件事,表現出在困難中的堅韌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在“牛棚”裏,他以寫材料為契機,記錄了以往催化劑研究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總結了經驗與教訓,成為他今後催化劑研究的寶貴財富。

1970年,閔恩澤從“牛棚”出來不久就被派到撫順參加燃化部組織的“三氫會戰”,同時參加了扶余原油浸沒燃料之戰;隨後參加了長嶺加氫催化劑戰役,荊門煉油廠裂解焦油制苯。後來幫助周村催化劑廠脫貧致富,由弱變強。65438年至0979年,閔恩澤作為三人代表團成員赴羅馬尼亞,成功恢復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席位。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改稱院士)。

65438-0987年任世界石油大會分會主席,主持未來煉油廠報告。

1991,閔恩澤當選科學程序委員會通訊委員,並擔任“研究”主題專題論壇主席。

1993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4,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65438-0995,閔恩澤主持化工部咨詢項目“促進化工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綠色化學與工藝”。

65438-0997“九五”期間啟動“環境友好型石油化工催化化學與化學反應工程”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閔恩澤任項目負責人。

2008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7年。

2011年,壹顆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閔恩澤星”。

2013年,閔恩澤個人捐款400萬,中國石化捐款800萬,“閔恩澤能源化工獎勵基金”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石化共同設立。20世紀60年代初,閔恩澤參與並指導了移動床催化裂化微球矽鋁催化劑、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矽鋁催化劑、鉑重整催化劑、固定床烯烴疊合矽藻土磷酸鹽催化劑制備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產業化,打破了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的迫切需求,奠定了中國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的基礎。

20世紀70年代,在閔恩澤指導下研制成功的Y-7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篩催化劑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5,還研制成功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劑及其重要活性組分超穩Y型沸石、稀土Y型沸石和Mo-Ni-P加氫精制催化劑,使我國煉油催化劑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並在多個工業裝置推廣應用,實現了我國的跨越式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閔恩澤從戰略高度重視基礎研究,親自組織指導了催化新材料、新反應工程、新反應等多項指導性基礎研究工作,是中國石化工業技術創新的先驅。經過多年的努力,壹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導開發成功的ZRP分子篩被評為1995中國十大科技成果之壹,支撐了“重油裂解制低碳烯烴新工藝”的成功開發,滿足了中國煉油工業發展和油品升級的需要。1983和1989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傑出校友獎”。

1985,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獲首屆(1994)賀亮合力科技進步獎。

2006年獲得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首屆中國催化成就獎。

2007年獲全國十大科技人才獎。

2008年6月獲得2007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78年在中國全國科學大會上被評為“為中國科技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的先進工作者”。

2008年2月17日,入選“2007感動中國人民”。

2065438年5月21日被評為“南京大學2012年度傑出校友”。

2012年5月26日被東南大學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優秀校友”。

2013年3月29日被評為首屆“石化盈科杯”“感動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