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漳州木偶頭雕刻屬於哪裏的特產

漳州木偶頭雕刻屬於哪裏的特產

漳州木偶頭雕刻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漳州木偶頭雕刻,屬於民間工藝美術,是木偶戲道具制作中的壹門特殊技藝,整體造型包括頭、四肢、服裝、冠盔等,木偶頭雕刻僅指頭部造型。

漳州木偶頭雕刻是木偶戲道具制作中的壹門特殊技藝,屬於民間工藝美術,它與漳州布袋木偶戲壹起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偶藝術按照表演形式可分為三種:布袋木偶、提線木偶和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又稱為布袋戲、掌中戲,據載,其“源於晉、興於宋、盛於明”,早在明朝萬歷年間就流傳到臺灣和東南亞各地。它的表演特點是用手掌手指直接操縱木偶進行表演,是壹個具有獨特風格的木偶劇種。所演木偶因為衣服寬大,形似布袋,故稱“布袋戲”。漳州木偶頭雕刻非常註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畫,精美的造型、豐富的表情、類型化的處理方式是其主要特征。

漳州木偶頭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泉州市及周邊地區。漳州木偶的整體造型包括頭、四肢、服裝、冠盔等,木偶頭雕刻僅指頭部造型。作為戲曲舞臺人物頭像的雕刻,非常註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畫,誇張的造型、豐富的表情、類型化的處理方式是漳州木偶頭雕刻的普遍特征。這壹雕刻歷來師徒相承,且以家族祖傳的方式為主,壹直流傳至今而無中斷。

漳州木偶雕刻起於晉盛於唐,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民間藝人徐年松、許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術工藝部門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頭,表現揚眉、醉目、微笑、寬額的古代才子和柳眉鳳眼、櫻桃嘴、高髻發的士女形象,選送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受到文化美術界的好評。徐的兒子徐竹初繼承家傳並有所創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亞、美國和臺灣、香港展出,贏得很高聲譽。徐竹初的木偶頭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區延安北路花園大廈二樓《竹初木偶藝術館》。

歷史背景

自明清以來,木偶戲已由城市漸進至鄉鎮,並形成了各地不同風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藝術。如福建泉州嘉禮戲,有的只有生、旦、北(凈)、雜(醜)四個行當角色形象更換演出,被稱為“四美班”。有的壹臺嘉禮戲只有三十六形象,故稱“三十六尊嘉禮當百萬軍兵”。泉州早年著名的木偶頭雕刻藝術家,有義全後街的神像鋪兼木偶雕刻的佚名工藝師們;塗門街的黃良司、黃才司及後來的黃嘉祥和北門花園街的木偶造型大師江加走。他們的木偶造型,偶頭雕刻精炒,面部豐腴,具有唐代人物造像特點;粉彩細致,線條明快,形成了福建南派木偶造型。龍溪地區漳州的布袋木偶戲,於清代就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慶十二年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慶十二年(1807)即在漳州東門開設“成成是”木偶作坊。人稱“南江(加走)北徐”的木偶雕刻大師徐年松,是北派的代表,到徐竹初這壹輩已是第六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