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廈門:河厝海鮮很好吃。

廈門:河厝海鮮很好吃。

何厝海鮮美

江雪

壹次偶然的機會去廈門出差。因為兩年前去過,我以為自己有經驗。這次只是故地重遊,不會有什麽特別的。當飛機停下來,乘客在鋪位下車時,天已經完全黑了。當我們到達出口時,自然有人回答。壹輛車雖然有點擠,但是後面坐三個人也不算太擠。當我們上車時,接我們的黃嘯說先吃飯,然後去住處。俗話說得好,決定權在客人。既然這樣安排,我們沒有理由不同意。過了壹會兒,我們來到了壹家“鯉魚門美食”店。雖然天黑了,看不清周圍,但是憑感覺,這家酒店應該就在海邊。壹進門就是各種海鮮,有魚有蟹有蝦有貝,都放在冒泡的玻璃設備裏。這頓飯自然離不開海鮮。作為來自北京的食客,我們對海鮮的新鮮和美味欣賞不已,主人也很開心。

在去居住地的路上,兩個同事說,上次來廈門的時候,在壹個碼頭的海邊有壹個海鮮排檔,是漁民從海上剛撈上來的。那是最新鮮最新鮮的海鮮,旁邊還能加工。黃嘯可能沒有去過這個地方,而且他的語氣也不確定它在哪裏。反正我們決定第二天早上去這個海邊買最新鮮最新鮮的海鮮。整晚無話可說。第二天早上,兩個同事起了個大早,去散步。回來就說不知道“何措”在哪裏。因為他們早上破門而入。黃嘯如期而至,我們在車上談到了何措。

原來何厝是何的聚居地,類似北方地名“何家村”“何家莊”。廈門何厝村位於廈門島東部沿海,隔海相望的金門島上也有壹個何厝村。他們的祖先在700多年前移居廈門和金門。這兩個河措村雖然相隔5000多米寬的海域,卻壹直通過“來往船只”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由於歷史原因,兩個河厝村斷絕了“來往船只”的聯系。50年代海峽兩岸的炮擊事件,也是在這兩個河厝村之間。已經是危房的萬順樓,在廈門河厝村得到了保留。50多年前的炮擊痕跡仍清晰可見,已被廈門作為炮戰遺跡紀念地保護。1979《告臺灣省同胞書》發表後,何措在槍林彈雨恐懼下的生活被改變了,他又恢復了農漁的安逸生活。改革開放30多年來,河厝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民們已經脫離了農耕捕魚的生活,只有少數還在從事海上捕魚。現在,廈門觀音山的商業運營中心在河厝村拔地而起。2公裏多長的觀音山海濱浴場已成為廈門重要的旅遊景點,國家壹流的國際遊艇中心正在建設中。同時,30多年前給臺灣省同胞的信中提到的通航通商願望也得以實現,兩個河措村的交流變得密切而頻繁。

到海邊只有十分鐘的路程。由於漁船還沒有返回碼頭,我們先去了壹個海灘看海。這裏的沙灘很寬,海水很藍。黃嘯指著海裏的壹個島嶼,告訴我們那是金門島。廈門和金門壹衣帶水,這麽近,卻隔了這麽多年!感嘆過後,我們發現,這裏有壹個“中國少年先鋒隊宋廣場”,旁邊還有壹個“中國少年先鋒隊宋紀念館”。黃嘯說,這是廈門和合川人民的驕傲。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30年間,廈門作為海防前沿,經歷了1954的“九·三”炮戰、1958的“八·二三”炮戰、1962的緝私和長期宣傳戰。廈門人民在建設的同時,英勇無畏,湧現出“英雄小八路”、“邊疆十姐妹”、“趙壹曼班”、洪秀宗、洪、葉中陽等許多英雄人物和群體,被譽為“英雄城市”。1961年,河厝小學13小學生在炮戰中走過戰鬥的故事,被搬上銀幕,拍成故事片《英雄小八路》。這部電影在全國放映,反響強烈。《英雄小八路》反映了它走出天災困境,成為億萬人崇拜的英雄的時代。電影《我們是* * *資本主義的接班人》主題曲在5438+0978+00年6月的共青團十屆壹中全會上被確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壹艘小漁船駛回岸邊,碼頭上壹片熱鬧,我們立即趕了過去。哈,有十幾個漁民在這裏賣戰利品。鍋和桶裏都是活魚,桶裏都是活蝦。魚蝦蟹都活蹦亂跳的,壹不小心都跳出來了。黃嘯不是廈門人。他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這種買海鮮的經驗。壹個同事也是海邊長大的。所謂海相通,鑒別海鮮的方法基本相同。作為業余選手,我們只能站在外面看。懂海鮮的同事擠到圈裏,蹲在桶邊,抓了壹只螃蟹,稱重放回去,抓了壹條魚看了看又放回去,反復,還時不時和賣家聊幾句。讓我們看看這個房子和那個攤位。無論他去哪裏,我們都會跟著他。旁邊很多買家挑了塑料袋,在秤上稱了稱,然後付了錢就走了。從我離開的背影,我看到了他們的滿足和喜悅。我們差不多看了十幾個攤位,最後那個同事說中午吃這個。於是,他帶著10的小蝦跑到這個家,跑到那個家稱了2斤魚,跑到東邊挑了3斤海獺,跑到西邊挑了8只螃蟹,很快幾個塑料袋就重重地聚攏了過來。碼頭的另壹邊有幾家小餐館。我們帶著幾袋海鮮,所以最終決定留在這個“漁村”。不過午飯時間還早,熱情的老板領著我們坐下,泡了鐵觀音,表演了功夫茶,這在北方是很難見到的。

功夫茶吸引我們,海鮮更吸引我們。喝了壹會茶,還不到11,我們就挪到桌子上,等著加工好的海鮮上桌。海鮮加工有壹定的程序,需要壹定的時間。當然,各地海鮮的加工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們懂海鮮的同事,壹邊聊天,壹邊給店裏的小哥講蝦要做什麽,蟹要做什麽,魚是清蒸還是紅燒等等。我們不太在乎吃什麽和怎麽吃。第壹道菜是蝦。啊,做吧。太新鮮了壹人兩蝦,很快就會變成半盤空殼,壹點油膩感都沒有。海蜇最新鮮,剝開殼就能吃。我們選了“煎海蜇”,其實就是用海蜇煎雞蛋。桌子上,我看到海獺確實是主角。如果是在北京等地,我覺得是彩蛋起了帶頭作用。第三種方式是螃蟹。很多著名的作家都寫過如何吃螃蟹,我也看過王蒙、馬拉沁夫等著名作家如何吃螃蟹。我吃螃蟹很多年了。我從沒見過他們,他們的味道無與倫比。也許是因為環境和時間的原因,我覺得這麽多年我從來沒有認真吃過壹只螃蟹,總覺得吃螃蟹比較麻煩,所以經常就分手了,嘗壹嘗。現在的螃蟹吃起來不覺得麻煩,反而吃起來很好玩。以前吃螃蟹,手、嘴、面前的菜都亂七八糟,今天完全不壹樣了。中間穿插兩道素菜後,就是清蒸魚了。壓軸的清蒸魚鮮嫩。當妳把筷子放上去,不壹會兒盤子裏就只剩下壹些殘留的刺和魚湯了。這時候懂海鮮的同事說,大家來壹碗白米飯,這個米飯泡的魚湯很美。果然,大家都已經吃飽了。在同事的鼓勵下,大家都吃飽了。然而,我們雖然吃飽了,卻並不覺得累贅,也不覺得難受,反而覺得美好,舒服。

按照那邊接待的說法,每頓飯都應該在不同的地方,讓我們品嘗不同的風味,也體現了主人對我們的重視。但我們就是不領情。我們只喜歡海邊的這家小店,自己買海鮮帶走。第二天和第三天吃午飯的時候也是這樣。第三天午飯後我們要趕飛機,所以我們很早就到了。這三天我們發現河厝的海鮮好吃不膩,走的時候真的有點懷念。這次去廈門,除了做生意沒有其他活動。唯壹的壹次活動就是認識了何措,了解了何措。之前去過廈門,算是旅遊的壹種吧。我在景點逛了壹圈就走了。這次在河措呆了三天,可謂定點深入了解。

當飛機起飛後在廈門上空盤旋時,我們可以從窗口看到廈門的全貌,我們打著滿滿壹肚子海鮮的嗝仔細辨認它在哪裏...

(寫於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