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誰能提供壹些中國古代會計的資料?

誰能提供壹些中國古代會計的資料?

中國的會計制度歷史悠久。在古代社會的發展中,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原始記錄計量到單式記賬再到復式記賬的演變過程。

中國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勞動產品的分配、交換、消費問題的出現,“數”逐漸成為社會生活的必需品,人們逐漸形成了量的概念,並試圖用實物、畫、結、刻等形式來表達經濟活動及其所反映的數量關系。原始計量記錄行為,具體表現為實物記錄(計數)、繪畫記錄(計數)、打結記錄(計數)、刻字記錄(計數),基本代表了同期的“會計”行為,或者說原始計量記錄行為是會計的雛形狀態,已經成為會計的直接來源。

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後,在原始計量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最早的會計制度。中國關於會計事項的文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會計員”的稱謂和會計的稱謂都起源於西周,意思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零敲碎打的核算和最後的合計核算,正確地評定王朝的財政經濟收支。據《李周》記載,西周時,國家設置“秘書”壹職,就財政收支活動召開“月會”,還設置秘書、職、職、職四個職位劃分會計業務,其中秘書主管會計賬簿,職主管財政收入賬目,職主管財政支出賬目,職主管財政結余,並建立了定期會計報表、專庫出納、財產審計等制度。這說明在西周前後,中國初步形成了會計工作組織體系。當時已經形成了書面敘述的“單壹記賬法”。

從春秋到秦漢,會計原則、法律、方法都有所發展。孔子提出了中國最早的會計原則:“會計適可而止”,意思是會計要平衡、真實、準確。具體來說,它要求會計的收支平衡是正確的。類似於現在的“客觀性”原則。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最早的封建法典,即《法經》,其中就有“會計”的內容。比如在會計賬簿的真實性和保管方面,規定了會計賬簿遺失或者有誤的,以被盜金額相同的罪名論處;在會計憑證和印章方面,規定了偽造、變造憑證(當時的原始憑證)的,重的以盜竊罪論處,輕的以詐騙罪論處。如上述舉報不實,存在欺詐行為,將視情節輕重予以判刑;在入庫方面,規定了賬實不符的,分別盜竊、責任事故、非責任事故等不同情況處理;在度量衡方面,規定不準丈量者,根據不同情況,處以棍棒抽打的處罰。秦漢時期,中國已經超越了文字敘述的“單壹記賬法”,建立了另壹種形式的“單壹記賬法”,即以“進出”為會計記錄符號的固定、簡明的會計記錄方法。它以“入出=盈余”為結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欄結算法”,又稱“入出(或收付)記賬法”西漢時,郡縣向朝廷報告財政收支所采用的“會計賬簿”,可視為“會計報告”的起源。南北朝時期,蘇綽創制了《朱出墨如簿記法》,規定朱出要用紅筆記錄,用墨汁記錄。

唐宋時期,中國的會計理論和方法得到了進壹步的推廣。首先,產生了《元和國民會計賬簿》、《泰和國民會計賬簿》、《會計記錄》等具有代表性的會計著作。《元和吉果班》和《太和吉果班》分別是唐代李繼孚和魏楚侯所作,收錄了唐代人口、稅收、財政和稅收的統計數據,並按國家財政收入項目記載了他們的收入數字。會計記錄是宋人根據國家規定的財務制度和財務收支項目進行分類、分析的經濟憑證。其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壹是會計統計經濟數據,包括戶籍數據和當年財政收支實際金額數據;第二部分是會計和統計經濟數據的分析比較,也可稱為會計分析部分。其次,建立了“四柱結算法”。所謂“四大支柱”,是指老管理(上期余額)、新收入(本期收入)、辭退(本期支出)、現實(本期余額)四大支柱。這種結算方式通過“舊管理+新收入=驅逐+現實”的余額公式,匯總壹定時期內的財產收支記錄,既能檢查日常記錄的正確性,又能對日常會計記錄進行分類匯總,起到系統、全面、綜合的反映作用;可以說,“四欄結算法”的發明,把中國簿記的發展提高到了壹個更加科學的高度。四欄結算法中的四欄平衡關系形成壹個會計等式,不僅在中國成為中國傳統記賬法的壹個特點,而且在世界各地都被使用。終於在宋朝建立了中國會計史上第壹個獨立的政府會計機構——“三會計司”,掌管天下財政收入,提高了會計機構的地位。同時,隨著人們對帳冊的認識,壹些有關帳冊的專門術語也應運而生,並在宋代流行開來。此外,“簿記”壹詞作為中國最早的文字記錄,在宋代的文獻中也有發現。宋代會計憑證可分為收入和支出兩大類,兩者都有正負之分。憑證、賬簿作為重要檔案,長期由專人保管。

元朝繼承了舊制度,在會計上沒有大的進步。到了明代,政府對會計報表非常重視,要求按照老管、新收、革除、現實四大支柱進行編制,報表逐級匯總上報。國家對報表有統壹的格式和報告日期。明代代表性的會計工作是《萬歷會計錄》,按舊額、入額、歲入、歲入記錄戶、田、薪餉、各種稅捐、交通等統計數據。排列有序,數據可先後跟進,突出財政收支項目的對比關系,便於分析研究。

明末清初,中國出現了壹種新的記賬方法——“龍門記賬法”。這種核算方法是山西人傅山根據唐宋以來的“四柱結算法”原理設計的。其要點是將所有賬戶分為四類:支付、存款、保證金。“預付”是指所有收入,“貢獻”是指所有費用,“存款”是指資產並包括債權,“the”是指負債並包括所有者投資。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小數=存款加十次供款,或者小數=存款加壹次供款。也就是說,在結賬時,“預付”大於“支付”或者“押金”大於“該”就是利潤。傅山將這種計算盈虧、核對賬目余額的雙軌會計方法命名為“龍門帳”,故名“龍門帳”。“龍門帳”的誕生,標誌著中國簿記由單式簿記向復式簿記轉變。到了清代,會計制度有了新的突破,即在“龍門帳”的基礎上設計發明了“四尺帳法”。四腳賬是壹種成熟的復式記賬法,其特點是註重經濟業務的收款方(即發出方)和付款方(即發出方)的會計處理,在賬簿中記錄兩項,即“收入賬”和“支出賬”,無論現金收付事項還是非現金收付事項(轉賬事項),收入賬和支出賬記錄的金額必須相等,否則會計處理有誤。這種會計方法的基本原理與西方的復式記賬法相同。清末,隨著西方會計的傳入,中國會計趨於衰落。

總之,中國古代會計制度經歷了從文字敘述到固定表述,從單式記賬到復式記賬的演變。單式記賬經歷了從三欄結算法到四欄結算法的演變,復式記賬經歷了從龍門帳法到四尺帳法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