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德國大企業真的有那麽好嗎?

德國大企業真的有那麽好嗎?

近來好友們接連有跳槽的想法,再加上我所在的公司有不小的人事變動,我才發現“去大企業還是去小公司”這個最常出現在畢業季的話題,其實是真正長據職場的熱門話題。

當然,直接去創業或者繼承家業的朋友,可以繞行了。

我並非是有什麽成功經驗要販賣,或者想要苦口婆心地勸說什麽。關於大企業還是小公司的討論,網上已經有太多了。我想說的,是自己的經歷和體會,僅此而已。

我就職於壹個傳統行業業內排名前五的所謂德企。這個企業歷史悠久,創建之初確實是百分百德國企業,甚至可以說是個本地企業。

我之所以加上“所謂”兩個字,是因為它在過去十幾年內經歷了多次大型並購,最大股東早已經跟德國沒有半分關系。可惜這個事實在德國總部的很多員工眼裏並不存在,導致發生了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這個我下面會具體說。

德國的鐵飯碗

和中國壹樣,德國人對各行各業各種雇主也是有分三六九等的。 非常受德國人歡迎的是永久合同(Unbefristeter Vertrag) ,即工作合同沒有終止的限期。這種合同壹般由工業界和政府部門提供,以前大學和研究所也有,現在幾乎已經消失。

它受歡迎到什麽程度呢?在德國找房子的時候,妳的職業會被簡單粗暴地分為兩種:angestellt(雇員)和selbstaendig(自由職業)。 房東們喜歡招有永久合同的雇員作為房客 ,因為這樣的房客有固定收入作為保障。

盡管有永久合同的房客也可能拖欠房租,盡管自由職業者可能賺得更多,但房東的心態是:自由意味著不穩定,萬壹下個月沒有收入怎麽交房租呢?

在德國找工作,如果妳拿到了壹份永久合同,通常大家都覺得這是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我還聽到過類似“Ich habe es geschafft!(我終於做到了!)”之類的言語。打個比方,這樣無限期的職位就像國內公務員壹樣熱門和受人歡迎。可能每天具體工作內容是什麽,是不是有發展前景都不太重要, 它所提供的福利和穩定壓倒性地贏得了很多求職者的心 。

可是永久合同真的就是鐵飯碗嗎?它能保證妳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顯然不是的。

以我所在的行業為例,過去十年內,很多同行公司要麽破產,要麽被賣掉,要麽通過並購來壯大實力。這個公司當然也不例外,雖然每次並購,德國總部地位不變,都是並購的另壹方裁員的裁員,分部解散的解散。然而,精(裁)簡(員)的大刀終於在去年揮向了總部的員工。

很多非核心業務要外包給其他專業企業( outsourcing),或者要外包給海外承包商(offshore outsourcing),以保證公司集中精力在具有競爭優勢的核心業務上。如果有與其它部門功能類似的重疊性職位,則要取消這些職位。壹整套措施實施下來,基本全公司上下所有部門都受到了影響。

經過工會的協調,公司董事會給所有受影響的雇員允諾了壹系列的補償條件。很可惜,除了將這些員工的“永久”合同保留到18年年底,大部分的允諾到最後都沒有兌現。

我現在都清晰地記得,在今年年初的壹次員工大會上,壹位中年德國女同事質疑這項打著提高效率大旗的項目的真實意義:她所在的部門業務要部分外包,十來個人要走壹半,如何用壹半的人來做好以前的,甚至更多的工作?

行政總裁答了壹堆話,最後慫了慫肩說到: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以前的工作模式很有問題,已經行不通了。我們必須要更有效率。

所以,永久合同,不是妳的就業保證書,也不代表公司不能裁人,更不代表妳把公司當家,它也把妳當不能割舍的親人。

傳統大企業的明與暗

德國的永久合同說完了,那麽德國的大企業呢? 不少人提起在大企業工作的好處都會說到:穩定,分工明確,晉升獎賞制度完善,培訓和學習機會多。這些都不假,可是凡事都是有兩面的 ,我說說自己這幾年的見聞吧。

剛轉行的時候,很擔心所在的行業過於傳統且保守,但因為加入的是公司新成立的負責跨部門項目的團隊,再加上大小老板非常開明,又有壹半是國際同事,接手的項目新鮮又有挑戰,我和這個大企業是有過超過我想象的蜜月期的。

它的好處是非常明顯的:提供永久合同,薪酬福利都很不錯,有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公司註重選拔人才,有量身定做的人才發展計劃。

同時,公司努力去營造壹種溫馨的,希望員工以公司為驕傲的氛圍,五花八門的員工活動非常多。這讓從各自為營,且比政府部門還要官僚的德國大學逃出來的我倍感新鮮和親切。

可是,這個傳統大企業的缺點也和它的優勢壹樣明顯。 部門劃分過於精細,直接導致壹個完整的項目鏈被生生切成好幾塊。決策時間過長且行事死板 ,壹些老同事自己都嘲笑說,公司做決定就像是在等樹上的果實成熟,壹直等到果實成熟了掉下樹來,那個掉下來的果實就成了公司做出的決定。

過度細化的分工導致很多同事都只盯著自己負責的那壹小塊,對於全局角度,對於相關性很高但由其它部門負責的業務,常常是三“不”態度:不知道,不歸我管,不關妳的事。

我曾兩次被其它部門的同事在電話裏大吼,原因是我發了封郵件,詢問他/她們對提高某項指標的可能性的意見。我被吼得莫名其妙,楞了好幾秒才聽明白他/她們是在質問我:妳是誰啊?憑什麽且為什麽要插手他/她的工作?

同時, 不講德語的國際同事在這個大企業的總部工作起來語言障礙重重 。比如企業工會代表召開的員工大會,不管內容與每個人多麽息息相關,全部是德語。為期三天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全是德語,我在該培訓結束後建議改為英語,或者培訓材料提供壹份英文版,人事是這麽回復我的:我們不能改成英語,因為有很多同事不習慣講英語。。。

說實話,壹群在做跨國生意且同事遍布全球的大企業工作了這麽多年的人,不習慣講英語,我很不理解。我被招進來的時候並不知情,直到我們部門招人,要在公司內部網上掛招聘通知,我才知道這個招聘通知必須是用德語寫,因為工會成員們只看德語。

所以讓人啼笑皆非的事就發生了,英語為母語的同事先用英語寫招聘通知,被同部門的德國同事翻譯成德語,然後發到工會和人事部門。被審批之後,再由人事部門的德國同事從德語翻譯成英語。壹圈改下來,招聘通知已經面目全非了。

用來查詢工作時間,申請假期,批準下屬假期的網站是德語的。所有法務相關,規定相關的培訓是德語的。需要英語的培訓,則要額外向相關部門的同事申請。員工餐廳的菜單是德語的,管妳看不看得懂,是不是對某些食材過敏。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至於晉升和獎賞,別想多了。 妳的年終獎金和妳今年的表現可能沒什麽太大關系,而是直接和妳在公司的級別掛鉤 。妳很有可能會悲催地發現,妳拿的和同級別消極怠工的同事差不多。 因為在德國,老板是不能直接點名比較下屬的業績的。這壹點,越是大公司,體現得越明顯。

我們找工作,到底要看重什麽

去年公司內部新聞網上曾經兩次發文章詢問員工意見,要我們對“是不是該把英語作為企業公***語言”進行投票表決,兩次都有超過大半的員工投了反對票。很多德國籍員工在文章下面直接用德語評論到:這是壹家德國公司!當然要說德語!

並不是要矯枉過正地強調德國同事之間也要講英語,可每次我看到類似的極端的評價,我都很想問,這種盲目的自信是從哪裏來的。。。是對手裏握的永久合同的自信,還是對這個所謂德國大企業的自信? 如果有壹天樹倒猢猻散,下壹份很不錯的工作要求英語流利呢?那個時候想起,哦,以前不習慣講英語,是不是太晚了點?

如果在公司多年,增長的只有工齡和工資。妳可以覺得幸運並安之若素,覺得自己是公司的資源。可 當精簡和裁員的颶風橫掃妳所在的行業和公司,妳也許會不幸地發現,自己其實僅僅是公司的人力成本,是會被首當其沖地拋棄掉。

我問自己,如果我負責的項目沒有讓我持續得到鍛煉和成長,我會因為這個公司的福利待遇繼續留在這裏嗎?我想我不會的。

人在職場,始終需要關註的是自身的發展和成長。這成長可以是業務知識上的增長,接人待物上的通達,亦可以是語言能力上和對異國文化了解上的進壹步加強。這種種鍛煉和考驗積澱下來的,才是我們脫離了公司這個平臺之後的核心能力。無論大企業也好,小公司也罷,平臺僅僅是個平臺,並非是個人能力的全部證明。

脫離了平臺,妳還剩下多少核心能力?還能做什麽?還會做什麽?

老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希望我們都能為自己築起壹座山,即使風雨將至,依然能安然自處。

本文首發於非嚴肅德國:fys_deguo

以德國為坐標,分享生活中有趣的德語、人、物、事兒,還有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