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造出壹塊更好的屏幕有多難

造出壹塊更好的屏幕有多難

文丨張家豪

編輯丨程曼祺

這樣壹項技術,索尼從高校實驗室裏發現了它,並做出了最早的樣品,韓國三星對它持續投入,但進展不算迅速;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公司也在近 5 年跟進,據公開資料,2019 年以來中國大陸上下遊企業對它的投資計劃超過 700 億元人民幣。在上周結束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令人稱奇的巨大冰瀑布是這種技術的壹個更簡單實現版本——現代電子行業的壹個規律是,做大、做奇特、做得獨壹無二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做小、做平平無奇,並復制千萬上億遍。

這項技術是 MLED,它是 Micro LED 及其過渡形態 Mini LED 的統稱,被認為是下壹代,甚至是終極的屏幕方案。

手機的、平板的、電腦的、電視的、廣告牌上的、電影院裏的,未來還有 AR 眼鏡上的……屏幕這東西如此無處不在、隨手可及,以至於人們常常意識不到,造出壹塊屏幕需要多麽精深的技術和工藝。自上世紀 30 年代,民用電子顯示屏伴隨電視機壹起誕生以來,造出屏幕的方法就壹直在變化。每壹次技術更替,都會帶來分工改變、權力轉移,有人落伍,有人上前,產業鏈隨之重整。

演化到今天,世界上能制造屏幕的廠商幾乎全部集中在 3 個地區: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這些少數地區的公司支撐著全球 200 多個國家、數十億人口對看到更大世界、看得更清楚的渴望。

中國人口多、市場大,但並不理所當然能從屏幕制造,這個消費電子領域的重要環節分壹杯羹。用了數十年,投入超萬億元,中國大陸才在 2017 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屏幕產地,並誕生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由 TCL 科技 控股)等龍頭企業。

準確地說,這些公司造的是 “面板”,即可供手機、電視等終端廠商使用的顯示模組,它看起來薄薄的,但包含了液晶、薄膜晶體管、背光源等復雜零件。京東方做的事就是把這些零件拼成屏幕,這雖是壹個集成環節,但和同屬集成環節的 汽車 動力電池行業類似,有很高的技術和工藝門檻。2020 年,全球產出了超過 3 億平方米液晶屏幕,中國大陸公司貢獻了其中的壹半。

但 “強比大重要” 的邏輯,也正是中國顯示行業現在值得被註意的原因:正在發生的新壹次技術更替給了中國大陸顯示公司從大到強的機會。

MLED 是這次技術更叠的主角,它能實現全平顯示之後的下壹個顯著體驗升級:讓黑色黑得徹底。目前應用最廣的液晶屏幕在呈現黑色時會泛灰。MLED 能解決這壹問題,且相比效果類似的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壽命更長、更穩定。

讓黑變黑,聽起來沒什麽大不了,但如果親眼看過 “黑就是黑” 的效果,大部分人不會想再回到灰撲撲的、色彩對比不足的世界。

若能在 MLED 上,完成從成熟技術跟隨者到新壹代新技術定義者的轉變,壹批中國公司的商業價值將被改寫。

從沒有人守擂成功

MLED 之前,已有近百年 歷史 的顯示行業先後經歷了三代技術,但尚未有哪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司能連續成功兩次。上壹代技術的引領者,幾乎無壹例外地隨著新技術到來被顛覆。制造壹塊屏幕的 歷史 ,充分體現了高技術、高工藝、重投入、長周期的先進制造業的殘酷壹面。

最初是 19 世紀末,英國、德國、俄國等歐洲科學家完成了對 CRT(Cathode Ray Tube,下稱顯像管)的原理發現和技術發明,但成功量產了顯像管的是美國人。

1929 年到 1939 年,美國公司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美國無線電公司)用了整整十年發明了電視,完成了顯像管這項實驗室技術的產業化。產業化的意思是,找到壹種可行且成本合理的方式,大批量、大規模地制造銷售某種標準品,把前沿技術變成普通人可以負擔的商品,這個過程也會催生壹些新的行業和公司類型,塑造壹套上下遊公司的分工方式。

和後來的兩次顯示技術變革相比,RCA 等美國公司參與的第壹輪屏幕創新是開天辟地的。那會兒消費電子行業還沒有成型,更談不上行業分工,RCA 不僅發明並制造顯像管,同時也定義和制造電視終端,甚至要推動建立電視廣播系統——參與創立 RCA 的大衛·沙諾夫同時是美國國家廣播公司 NBC 的創始人。最初 RCA 認為把電視變成大眾商品只需要花 500 萬美元,實際上 10 年裏它們投入了 5000 萬美元,這在上世紀 30 年代是壹筆巨款。

但 RCA 的優勢沒能延續到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時代。這壹次,美國成了歐洲,它提供了最初的發明,但實現液晶產業化的是日本。

液晶相對於顯像管的壹個大好處是,它能實現平面顯示。在液晶之前,采用顯像管的電視和電腦屏幕無法做到全平,且背後有壹個大大的鼓包。那個年代的蘋果電腦顯示器也得老老實實背個大包。

圖:蘋果在 1998 年推出的 iMac G3 顯示器中仍在使用顯像管屏幕(左);到 2002 年推出 iMac G4 時,改用了液晶屏幕(右)。

早在上世紀 50 年代,RCA、西屋電氣等美國顯示先驅就開始推動液晶產業化;但到 70 年代前後,各公司發現高畫質的彩色液晶顯示很難實現,液晶被打入冷宮。

此時全球消費電子業已逐步形成分工,並發生了產業轉移。設計和制造分離,終端企業不再壹手包,屏幕、外殼、芯片、內存等組件由不同地區的不同公司生產。

基於戰後的美日同盟、較好的工業底子和政府支持,日本承接了美國成熟的顯像管技術轉移,搭建了本土顯示供應鏈,為開發下壹代技術積累了資金、人才、工藝和技術經驗。到 70 年代,精工、夏普等日本企業以卓越的技術判斷力,在液晶幾乎被美國公司放棄時獲得了相關技術授權,並在 80 年代取得壹系列工藝、技術突破,實現了液晶產業化。從那時到 2000 年,日本壹直是全球最大液晶屏幕產地,90 年代中期的頂峰時,日本生產了全球超 9 成的液晶屏,夏普、NEC(日本電氣)和東芝分列前三。

錯失了液晶時代的 RCA 則在 1976 年被鐘表公司天美時(Timex)收購,這家開創了壹個時代的 科技 公司漸不再為人所知。

接著是第三次技術變化——萌芽於 2000 年之後的 OLED。和之前的劇情類似:日本先鋒公司是 OLED 產業化的最早嘗試者,但中途放棄;後來把 OLED 做成的,是在液晶時代通過引入成熟技術做大規模、積累實力的韓國三星。

隨著蘋果在 2017 年於 iPhone X 上首次使用三星提供的 OLED 屏幕,OLED 在手機市場立足。三星享受了超額收益,在蘋果 iPhone X 的物料成本中,OLED 屏幕高達 80 美元 / 臺,位於所有零件之首。

迄今為止,在顯示行業的三次技術升級中,從沒有哪個國家的顯示產業 “守擂成功”,上代技術的開創者都淪為了下代技術的路人,美國 RCA,日本夏普、松下皆是如此。(如果三星能在 Micro LED 上繼續領先,它就打破了這個 “魔咒”。)

守擂難,是因為從顯像管到液晶再到 OLED,生產技術和工藝不完全是延續的,而是跳躍的。比如液晶制造相比於顯像管增加了很多半導體工藝,未來的 Micro LED 的半導體成分還將更高。僅靠行業裏的既有人才和過往經驗,很難做成需要跨領域知識和產業鏈重整才能做成的新產品。那些陷於自己過去成就、學習速度不夠快的公司,就會被掃進故紙堆。

中國公司尚未體會過這種 “創新者的窘境”。上世紀 70 年代在民用領域引入顯像管技術至今,中國公司主要在學習和跟隨,即引入已有產線和技術,生產現成能用上的產品。它們缺乏余裕和能力做下壹代技術投入。

跟隨的性價比看起來不低,京東方、華星光電這樣的龍頭面板公司業績非常好。京東方去年全年利潤同比增長 4 倍,華星光電同比增長超 3 倍。京東方也反超三星電子,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面板企業。

但止步於此是危險的。首先,京東方們的驚人增長與面板價格的周期波動有關,不可持續。上壹輪液晶漲價周期已在去年夏天結束。

跟隨的更大問題是會陷入追趕的循環:每當壹代新技術到來,跟隨者先是會遭遇技術封鎖;做出來後又面臨價格打壓;終於熬過了價格戰,份額開始提升,錢沒賺幾天,更新的技術又來了,好不容易建立的產能面臨淘汰。

淘汰之慘烈,有時會導致壹批公司全滅。隨著 2007 年液晶電視銷量超過顯像管電視,此前花 30 多年陸續發展起來的中國大陸八大彩色顯像管廠商陸續停產、欠薪、裁員、倒閉。

這就好像壹個人剛剛跋涉數年,停下來吃口飽飯還沒幾天,馬上又得重新趕路。做不出來,熬不過價格戰,熬過了但利潤壹般……追趕循環中的每壹關,都可能使公司倒閉、巨額投資付之東流。

新技術變革的速度正越來越快,從顯像管被產業化的 1930 年代到液晶產業化取得突破的 1980 年代是 50 年,從那時到 OLED 是 20 多年。這意味著追趕者的喘息空間越來越少,剛趕上上壹代技術,下壹代新方案就已有應用苗頭。

打破這種追趕循環的方法是自己參與定義下壹代技術。它需要壹個公司和它所處的產業鏈能在眾多不成熟、不確定的技術路線裏作出抉擇,然後把實驗室技術變成可重復生產億萬次,且成本合理的商品。做抉擇要賭性,做抉擇後的技術攻堅要肯拼且善於合作。

美國、日本和韓國先後在顯像管、液晶和 OLED 上經歷了這個過程。這三代技術萌芽時,中國公司尚沒有實力參與技術定義、 遊戲 規則和分工方式設計。但正在發展的 MLED 給了中國公司試壹次的可能性。

四地競合,兩種選擇

MLED 被提上日程,是因為目前最主流的液晶顯示和已在高端手機市場立足的 OLED 都有缺陷。

液晶自己不發光,所以需要在背後有光照亮它,即 “背光”。即使顯示黑色時,液晶的背光也會被點亮,這就像用強光照射半透明的黑色物體,黑色會顯灰,色彩失真。OLED 解決這壹問題的方法是用有機發光材料繪制單個像素點,讓像素實現 “自發光”,這就省去了背光。但由於成本高、有機發光材料會衰減、不穩定,OLED 壽命相對短,使用場景受限,在平板、電腦、電視上的滲透率並不高。

MLED 技術中,於 2010 年前後被業界發掘的 Micro LED 與 OLED 思路相似,也是通過自發光省去背光解決黑色顯灰的問題。但發光的不是 OLED 中使用的有機發光材料,而是壹顆顆細小的 LED,即發光二極管。每顆 LED 都能被單獨控制,匯聚在壹起就形成了圖像。LED 的穩定性優於 OLED 中繪制像素的有機發光材料,它同時避免了 OLED 的缺陷。

由於尺寸足夠小,Micro LED 也可以和光波導技術配合,用在 AR (增強現實)眼鏡上,其實現過程是把 Micro LED 微顯示模組放到鏡腿裏,再讓光波導組件把微顯示器裏的圖像傳導到眼鏡的透明鏡片上。

色彩保真、壽命長、穩定性好,Micro LED 被視為下壹代乃至終極的顯示方案,在大屏商顯、可穿戴設備、車載屏幕、電影院屏幕和 AR 眼鏡上都可應用。

但和過去液晶、OLED 技術剛萌芽時類似,現在生產 Micro LED 難度大、成本高,需要設計和突破壹系列工藝,發明新的自動化設備。行業壹般認為,Micro LED 未來五到十年都很難大規模落地,更近的機會是 2015 年前後被提出的中間方案 Mini LED。它實際上就是大壹號的 Micro LED。Micro LED 的尺寸小於 50 微米,直徑小於人的發絲;Mini LED 的尺寸則在 50-200 微米,二者被統稱為 MLED。

目前參與 MLED 技術變革的主要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四地的企業。它們之間有競爭,有合作,各有優勢,但還沒有哪個地區的哪家公司取得了超越他人的重大突破。中國大陸公司第壹次和全球主要玩家站到了相似的起跑線。

各家的 “跑步姿勢” 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兩派。壹是走 “漸進路線”,投入主要精力開發 Mini LED ,這是壹個踮腳就能夠到的技術升級。

目前對 Mini LED 最主要的應用,是把它作為液晶顯示的背光以優化液晶效果。這是最穩、最保守的路。

液晶背光本身經歷了從熒光燈管到 LED 的進化。相比燈管,LED 組成的背光可以被分區控制、分別開關,分區越小,控制就越精準。目前主流的分區背光電視用的是約 1 毫米即 1000 微米的 LED。而 Mini LED 只有 50-200 微米。這個尺寸下,屏幕在顯示非常小面積的黑色時,相應畫面後的背光也能被針對性關掉,黑色得以回歸徹底的黑。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梁新清告訴《晚點 LatePost》,現在有壹種誤區,看到韓國巨頭退出了液晶產能,就認為液晶落後;實際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液晶缺陷、延長它的商業周期,以 Mini LED 做液晶的背光就是重要方法之壹。這條路適合本身擁有龐大液晶產能的公司,如中國大陸的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它們過去數年在液晶上投入了數千億元才獲得現在的地位,不能丟掉自己的優勢。

京東方在 2016 年開始研發 Mini LED 產品,在 2020 年底設立了註冊資本 9.5 億元的全資子公司京東方晶芯 科技 ,以研發制造 Mini/Micro LED 顯示和解決方案。晶芯 科技 總經理陳明曾在去年的壹次行業活動上稱,京東方已量產了玻璃基 Mini LED 產品,並成立了單獨的 “MLED 事業部”。

華星光電的 Mini LED 項目啟動於 2018 年。華星處於 TCL 體系中,TCL 集團有電視、電腦終端業務。華星光電的努力方向是把 Mini LED 用到高端電視上。2019 年,華星光電支持 TCL 推出了第壹臺 Mini LED 電視。

華星光電 COO 趙軍告訴《晚點 LatePost》,他預計未來 5 年內 Mini LED 背光電視應能占到整個電視市場的 5-10%,即每年 1000 萬-2000 萬臺。

目前 Mini LED 電視的滲透率還很低,據研究機構 Omdia 數據,2021 年 Mini LED 電視出貨在 200 萬臺左右,只占去年電視總銷量 2.15 億臺的 1%。

2019 年以來,蘋果陸續在高端顯示器、 iPad Pro、Macbook Pro 等產品上使用了 MiniLED 背光屏幕,打開了這壹應用路線的市場空間。

蘋果的 Mini LED 屏幕此前由壹眾臺灣上遊企業提供零件,由韓國 LGD (LG 顯示)組裝制造,中國大陸公司不在供應商之列。但天風國際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測,京東方有望在今年為新版 MacBook Air 提供 Mini LED 屏幕。

為發展 Mini LED ,大陸面板企業不惜重金招人。據從業者稱,大陸廠商近兩年從臺灣挖人時,能給出兩到三倍的工資。臺灣為防止人才流失已采取了防守舉措,比如臺灣招聘網站不再能公開發布大陸廠商對技術人員的招聘啟事。

相對穩健的 Mini LED 背光之外,對 MLED 的另壹種投入方式是直接做終極形態 Micro LED。

選擇這壹路線的公司***性是本身在液晶產能上不占優勢,所以 Mini LED 與液晶的結合,不是它們的投入重點;這包括已經退出液晶產能的索尼等日本公司;主打高端市場,主動不再投資液晶產能的三星等韓國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做 OLED,並未投入液晶的維信諾,以及此前不做大屏液晶顯示的深天馬和利亞德等。

索尼在 2012 年的 CES (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全球第壹款 Micro LED 顯示器 Cystal LED,但三星現在已趕超索尼。2018 年到 2021 年,三星連續四年在 CES 上展示 Micro LED 顯示屏 “The Wall”,是目前全球唯壹壹個已在量產、銷售 Micro LED 電視的公司。

但 Micro LED 電視離普及還有不小的距離。146 寸的 The Wall 推出時售價 32 萬美元,真有壹位美國消費者買了這臺電視,光安裝就花了 3 天。貴而麻煩,The Wall 尚不是成熟商品。

三星正努力降低 Micro LED 的成本,據韓國媒體 The Elec 報道,三星今年生產的 101 寸 The Wall 將降價 40% 至 1 億韓元,約合 53.1 萬人民幣。

在推進 Micro LED 時,三星與上遊的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均有合作。三星電子向中國大陸的三安光電和臺灣企業錼創采購 LED 芯片,向臺灣友達和三星集團的另壹家子公司三星顯示采購電路板,在越南建立了 Micro LED 電視產線,三星電子自己負責整合模組,測試等過程。這個鏈條裏,屏幕制造原本的核心環節,面板環節被弱化了,三星正在主導壹套新的上下遊合作方式。顯示行業研究機構 LEDInside 分析師王飛告訴《晚點 LatePost》,Micro LED 的產生改變了產業鏈分工,不再有傳統意義的 “面板公司”。

三星電子和臺灣錼創合作密切。這家公司成立於 2014 年,是壹系列垂直整合、換股、產業投資的成果,多家臺灣老牌顯示廠商參與其中,它寄托了臺灣顯示產業的 “翻身” 期望。

目前三星是錼創最大的股東,持股超過兩成;第二大股東為臺灣 LED 芯片龍頭企業晶元光電,持股 20%;錸寶、友達等臺灣企業也對錼創註資。作為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 Micro LED 初創企業,錼創計劃在今年上市。

壹名從業者告訴《晚點 LatePost》,錼創的工藝目前領先於大陸企業。以巨量轉移——這壹 Micro LED 制程工藝中的關鍵技術舉例,4K 分辨率的 Micro LED 面板,需要 2488 萬顆 LED,巨量轉移就是把微小且數量龐大的 LED 批量轉移到基板上。

錼創在 2020 年披露的轉移速度是 20 秒轉移 100 萬顆 Micro LED,轉移良率可達 99.5%。速度尚可,在披露了類似指標的廠商中是最快的;但良率不夠。量產的要求是轉移每百萬顆 LED,壞點不能超過壹個,99.5% 的良率是每百萬顆中壞點有 5000 個。

本來沒有液晶產能的大陸 OLED 廠商維信諾、LED 顯示龍頭利亞德,也選擇了跳過 Mini LED,直接布局 Micro LED。

維信諾在 2020 年與成都國資投資平臺***同建立了研發制造 MicroLED 的新主體成都辰顯,項目總投資約 12 億元。同年 11 月,維信諾作價 3 億,將 500 余項 Micro LED 相關專利轉讓給了辰顯。

維信諾去年已建好了試制產線,它也是大陸廠商中少數公布了巨量轉移良率的公司,去年的水平是 99.5%,與錼創相當,離量產要求仍有較大距離。

唯壹壹家已在 Micro LED 上實現大規模營收的公司是主要面向商業顯示市場的利亞德。商業顯示指面向 B 端客戶的屏幕產品,比如超大型廣告牌,活動、晚會顯示屏等。2021 年半年報顯示,利亞德 Micro LED 商業顯示產品已在去年上半年給公司帶來 1.03 億元營收。盡管在 36 億的總營收中占比中不高,但它是極少數已有 Micro LED 實質收入的公司。

在商業顯示市場推廣 Micro LED 的優勢是,標桿性項目,比如壹些地標建築的外墻顯示屏和大型活動顯示屏單價很高,對價格沒有那麽敏感。

Micro LED 內部的另壹條路線是做用於 AR 眼鏡的 Micro LED 微顯示,這是壹個與原來的面板制造行業跨度頗大的領域,因而在 2010 年後湧現了壹批創業公司。主要玩家有中國大陸的 JBD(顯耀)、鐳昱、斯坦 科技 ,中國臺灣的錼創,美國的 LuxVue (已在 2014 年被蘋果收購)。JBD、鐳昱等公司在最近兩年拿到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榕、同創偉業、三星創投、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

Micro LED 微顯示的量產進度可能會快於大屏 Micro LED 直顯。2021 年, 小米、OPPO、雷鳥等品牌陸續展示了 AR 智能眼鏡,均使用了 Micro LED 微顯示模組。這些眼鏡在形態上已接近傳統眼鏡,體積小、鏡片透明,不影響日常佩戴。

據《晚點 LatePost》了解,這幾款新品的 Micro LED 顯示模組均來自 JBD,均為單色模組。鐳昱則在去年對外公布,它們已實現了全彩單片顯示。

彩色顯示之外,Micro LED 微顯示應用的另壹挑戰是成本。綜合從業者的說法,目前微顯示模組的單價可達數千元至 1 萬元。OPPO、小米的 AR 產品只做了發布,但並未公布價格,也未開售。

壹位 AR/VR 領域投資人稱,未來 AR 設備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是不超過 3000 元人民幣,倒推回來,壹個 Micro LED 模組成本要控制在約 100 元。鐳昱聯合創始人孫婧萌告訴《晚點 LatePost》,鐳昱希望在 AR 眼鏡大規模量產時把顯示模組做到 15 美元左右。

臺灣錼創也在做 AR 方向的投入,它們在去年與臺灣工研院合作推出了 Micro LED 微顯示模組。錼創 CEO 李允立曾在接受臺灣地區媒體采訪時稱,他們已獲得了 5-6 家潛在客戶。

面板大廠暫時沒有在 Micro LED 微顯示上投入太多。多位行業人士告訴《晚點 LatePost》,京東方目前有壹個做 Micro LED 微顯示的團隊;但三星、華星光電等廠商暫時沒有相關投入。

前述投資人認為,面板大廠不會像創業公司那樣,在 AR 需求還不明確,市場規模還不清晰時大舉投資。如果未來需求真起來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公司可以憑借體量優勢,通過收購創業公司入局。

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抓住更確定的 Mini LED,亦或是瞄準未來形態直接做 MicroLED,不同公司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得來不易,兇險無比

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難以判斷正在發生的 MLED 顯示技術革新中,誰會笑到最後。

InsideLED 分析師王飛認為液晶產能領先的中國大陸產業鏈,有機會在與液晶配合的 Mini LED 背光上繼續領先。這是壹個收益已相對確定的方向:隨著蘋果在 iPad 和顯示器產品上使用 Mini LED 背光顯示屏,更多終端廠商也將跟進,Mini LED 背光的使用範圍也將逐漸從高端產品下探到中端產品。

而在 Micro LED 上,無論是微顯示還是大屏直顯,目前是韓國三星和與它緊密合作的錼創等臺灣公司更有優勢;在用於 AR 眼鏡的 Micro LED 微顯示應用上,中國、美國創業公司進展不分伯仲。日本企業在屏幕制造上遊的材料、設備上有深厚積累,在巨量轉移、修補檢測等關鍵設備的研發上進度領先。

在各公司的差距沒有拉開時,中國的屏幕制造公司面臨的壹大變數不在自身,而是下遊的終端廠商。中國的消費電子業公司規模大,但利潤薄,從終端到上遊皆如此,它們往往不是新技術和產品趨勢的引領者。

以智能手機市場為例,蘋果的設計加上被它選中的全球供應商***同構成了壹個龐大的產業鏈,蘋果賺取了其中的大部分利潤;那些能進入蘋果供應鏈的公司誠然實力不弱,但它們還是被選擇的壹方,命運可能因蘋果的變化而翻轉,此前因蘋果轉投 OLED 而陷入頹勢的液晶屏幕供應商日本 JDI 就是典型例子。華為本來有希望成長為能定義新產品和技術的中國終端廠商,但自被美國制裁後,華為消費電子業務遭受重創。

缺乏與下遊終端廠商的互相成就,僅靠上遊、中遊環節的公司很難扛過九死壹生的新技術定義和開發。

這壹過程岔路繁多,選擇艱難。在屏幕制造技術從顯像管轉向液晶的上世紀末,當時出版的《顯示技術手冊》列出了多達 6 種實現平面顯示的技術方向,除了最終勝出的液晶之外,還有 LED 顯示(現在 MLED 又重回了這種思路)、等離子顯示等。這些技術路線亦有公司投入,日本松下就曾花重金開發等離子顯示,但並未成功,它後來整個放棄了顯示業務。

實際上,造出壹塊屏幕,或是制造其它標準品上遊的核心零部件是吃力不討好的生意,它沒有 IP、品牌、文化和 情感 投射構成的護城河。這壹類公司的下遊客戶理性且苛刻,就看性能、良率、成本。在壹代技術上的成功,不能保證壹家公司的持續成功,還往往使其在新浪潮中故步自封。

避免衰退和被顛覆的方式是獲得不斷創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對未來技術提前布局。掌握這種能力的條件是至少要實踐壹次。

還在產業化早期階段的 MLED 提供了這樣壹次實踐機會:把壹種實驗技術變成可大規模生產、銷售的商品,中國公司現在可以試著從頭到尾參與這個歷程。

這機會來之不易,從上世紀 70 年代初算起,鋪墊了半個世紀。這機會也無比兇險,它還未產生太多收益,但已吸引了壹眾公司的數百億投資,讓壹群從業者傾註了時間、精力;它現在只是壹種未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