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如何?

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如何?

中國勞動力市場現狀:\x0d\1。隨著經濟增長率的下降,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失業率上升,所謂的隱性失業也在增加。失業率從18%上升到21%;\x0d\2。勞動力價格略有上漲,但漲幅受制於經濟形勢;\x0d\3。高端技術人才、高級技術人才特別是外貿、出口貿易專業人才短缺;\x0d\4。高學歷畢業生湧向沿海大城市找工作,但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不到80%。\x0d\5。非正規就業、流動就業和非正規就業的數量在增加;\x0d\6。隨著經濟市場化的進程,就業市場化模式和勞資雙方選擇的就業模式已經形成。\x0d\目前我國整體就業結構為1。傳統行業的就業比重在下降。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比例不斷下降,從1992年的65438+55.6%下降到2002年的44.1%。從1978-2002年,制造業比重經歷了壹個先升後降的過程,從1978-1988呈上升趨勢,1988後呈下降趨勢。傳統行業份額的下降,和就業的產業結構變化的大趨勢壹樣,是就業結構改善和優化的反映。\x0d\ 2。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壹直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但比重基本保持不變,但預計未來會有所增加。2009年城鎮單位從業人員比例為4.14%,比2003年下降了0.58個百分點。從2003年到2009年,住宿餐飲業的就業比例基本持平,2009年為1.61%。\x0d\金融業、房地產業、服務業比重穩步上升。2009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比例為3.57%,比2003年上升0.55個百分點。房地產就業比重從2003年的1.1%上升到2009年的1.52%;服務業就業比重從2003年的1.67%上升到2009年的2.31%;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行業的就業比重也有所提高,從2003年的4.42%提高到2009年的4.7%。\x0d\\x0d\ 3。其他行業就業比重快速上升。其他行業是指壹些不太好分類的行業,多為非正規就業。非正規就業作為壹種靈活的就業方式,在發展我國勞動力市場、緩解就業壓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x0d\我國就業結構的調整\x0d\在我國就業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就業的產業結構和城鄉結構得到了明顯優化,但我國就業結構仍面臨諸多問題,需要調整。\x0d\ (1)產業結構調整要與擴大就業有機結合起來,在結構調整中努力創造就業崗位\x0d\隨著我國各項改革措施的不斷推進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我國產業發展的內容在不斷變化,同時,就業結構也在變化。但是,與產業結構的變化相比,就業結構的調整是緩慢的。\x0d\ 1。對於第壹產業的調整,要通過農業綜合開發、發展非農產業、有組織的農村勞動力輸出和農村職業培訓來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避免農村勞動力盲目流動,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減輕城市就業壓力。\x0d\ 2。在第二產業調整過程中,要通過技能培訓和轉崗培訓,幫助勞動者掌握新技術,發展新技能,使其適應新要求。\x0d\ 3。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盡快吸納第壹產業和第二產業轉移的勞動力。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壹直高於第壹、第二產業,在相同的資本產出比下,吸收更多的就業人口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主要途徑。\x0d\ (2)建立合理的城鄉就業結構\x0d\ 1。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傳統種植業以外的農業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x0d\ 2。徹底打破戶籍制度,消除勞動力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建立城鄉壹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勞動力資源在城鄉和全國範圍內的優化配置。\x0d\ 3。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的壹個重要因素在於城市化的有效推進,而第三產業的發展也與城市化密切相關。只有城市化水平達到壹定程度,才能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才能使農村剩余勞動力順利轉移。因此,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發育程度,堅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道路。因為中國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吸收勞動力的潛力非常有限,應該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建設中小城市,吸收農村剩余人口。同時,積極發展小城市,特別是引導農村小集鎮發展,實現農民就地轉移。\x0d\ 4。實行城鄉和全國統壹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農村勞動力從農村勞動力向產業勞動力的真正轉變。\x0d\5。對於潛在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政府應出面組織就業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順利就業;(3)通過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區域就業結構的平衡。\x0d\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就業機會的差異,中西部地區的剩余勞動力大規模流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造成了地區就業結構的不平衡。因此,要努力實現地區間就業機會的轉移,即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隨著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增加,東部地區應更多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廣大中西部地區還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土地成本,可以承接東部地區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而在整體上形成產業優化升級和擴大就業的統壹。\x0d\調整就業區域結構失衡的另壹措施是消除區域壟斷,發展區域特色產業,使區域之間的產業動態調整和轉移,形成合理的區域產業布局,促進就業的區域結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