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北京第壹機床廠廠史

北京第壹機床廠廠史

北平第壹機床廠的前身是北平機器總廠。北平機械總廠的前身,主要是北平解放後,由北平第壹至第八機械修理廠合並而成。

第八修鞋所

1911年(三年),北京大民族資本家馮創辦永增鐵廠。工廠剛開業的時候,得到什麽就做什麽。後來又生產絞車、水泵、柴油機、人力車頭、人力車軸。

七七事變後不久,被日本資本家吞並,改名中原鐵廠,原有產品逐漸被淘汰。

1942年(民國31年)以後,幾乎所有的槍和炮彈都生產出來了。日本投降後,改為中紡公司天津第壹機械廠五廠制造紡織機械。

1948(民國三十七年)改為第八機修院,專門修理制造槍械。解放前夕,工廠有職工約400人,設備約60臺。

1949年3月,順義縣機械修理所並入該所。

第六修鞋所

1921年(民國十年),壹位名叫丁寅的美國長老會教徒投資創辦了海京洋行,就設在北平東單管道胡同。當時主要從事進口機械及機械安裝和紡織貿易,工人不到20人。車間是從六間平房租的,主要設備是兩臺皮帶車床。

1926年(民國十五年),工人增加到100多人,停止進口貿易活動。它被重新命名為海晶鐵路工廠,經理也換成了壹個叫祖舒天的中國人。祖不僅成為美國資本的代理人,還投身股市。此後,這個工廠壹直由帝國主義資本和買辦資本合夥經營。

1929(民國18年),工廠遷至安定門內方家胡同。七七事變前,這個工廠發展成有三四百名工人,三四十臺設備的工廠。除了鑄造鍋爐和水管,已經可以用簡單的設備模仿國外產品制造手術臺、冰箱等產品。

1938年秋(民國二十七年),海京鐵路工廠被日本機械工業財閥小部正太郎合並,更名為“小部重機株式會社”。設備增加到50臺左右,員工增加到近500人。主要生產鐵桶車、風車等礦山機械,同時還制造武器、炮彈、地雷,為侵華戰爭和掠奪中國資源服務。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後,小鐵廠被國民黨接管,改為北平第壹機器廠,後改為北平企業公司機器廠。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這家工廠被國民黨華北“總剿”民武調查管理委員會接管,改為第六機修所,職工約300人,主要生產“79式”步槍。

1949北平解放後,2月更名為北平第壹機器廠。

第壹機械修理站

1935(民國二十四年),偽冀東保安司令部機修處由漢奸殷汝耕經營。1937改為政治安全部機械修理所。

1942年改為偽總保衛部機械修理所。

1945 10變更為第九路軍機械修理所。

1948年2月改為第壹機械修理廠。在日偽和國民黨統治時期,這裏是壹個槍廠。

解放前夕,職工約200人,設備三四十臺,6月改為北平機械總廠第壹分廠1949。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第四、七車間合並為第三車間。6月21,65438,0949,華北機械制造公司通知:“根據華北人民政府公營企業部的指示,決定任命胡光為華北機械制造公司北平機械總廠廠長。原軍管委及其下屬工廠和原北平第壹機械廠由北平機械總廠直接領導,於6月21日正式上任。各下屬單位應立即辦理交接手續。”

華北機械制造公司北平機械總廠於7月1,1949日發布公告:“奉華北機械制造公司之命,我廠於6月30日成立,1949。原北平軍事管理委員會及其下屬的機械修理所和北平第壹機器廠交由我廠管理。並決定北平第壹機械廠(原第六機械修理所)為北平機械總廠;原第壹機修院是我廠第壹分院;原第八機械修理所為第二分廠;原來的第三機修站是第三分廠。”總廠共有職工1374人,設備113臺。工廠位於北平安定門內方家胡同11號。

6月1950日,中央重工業部機械工業局決定將華北機械制造公司天津實驗示範廠並入北京機械總廠。同時,我們決定在北京建立壹個大型的機械廠,位於建國門外的禹王墳,並開始建設壹個6000平方米的鑄造車間。

1950年7月破土動工,次年10年6月竣工,竣工面積6000平方米,投資35萬元(折新幣)。1950年8月,重工業部決定將北京機器廠更名為北京機器廠。

北京機床廠從1951年開始進行技術改造,是壹五期間機床行業重點技術改造廠之壹。

1951年9月30日,工廠克服壹系列困難,成功仿制出壹臺重達18噸的人字齒輪切割機,作為國慶獻禮。

1952年5月,全國機械專業會議確定北京機器廠的產品方向為機床制造,開始試制仿蘇聯的6H82萬能銑床。從此,工廠從生產零星產品轉向生產專業產品,從生產通用機械轉向生產精密機床。

1953 1年7月,北京機床廠分為北京第壹機床廠和北京第二機床廠。北京第壹機床廠的產品方向是萬能銑床,隸屬於第壹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管理局。當時工廠占地面積24361平方米,建築面積13080平方米,職工597人,設備112臺,年產萬能銑床31臺,工業總產值1.86萬元。

1953 10經第壹機械工業部批準,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禹王墳新建廠房。

1954 1月,北京第壹機床廠籌建處成立。初步設計在1955進行。生產規模為2510萬能銑床和13227噸,基建投資5222萬元。1956開始全面建設,當年建成三重、四重廠房和辦公樓。

1957年3月,第壹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管理局通知,北京銑床廠(北京第三機床廠)停止建設,與北京第壹機床廠合並生產,基建投資減少到4339萬元。

1958年3月,北京第壹機床廠和在建的北京第三機床廠正式合並,遷至建國門外大街4號新址。新址占地303334平方米,建築面積1,01,853平方米。

1958年7月,第壹機械工業部通知,北京第壹機床廠將劃歸北京,由北京第三地方工業局管理。

1958年8月,該廠再次提出擴建任務書,擬將生產規模擴大至年產中型銑床4880臺,15826噸,年產192臺,16806噸,另建重型鑄造車間和重型鍛造車間,總投資1。

1959年5月,北京銑床研究所在北京第壹機床廠成立,負責研究和規劃我國銑床的設計和生產,開始自行設計銑床。同年,工廠39800平方米的重型車間建成投產。車間共6跨,主跨36米,副跨24米,18米,長246米,寬158米。單臺起重機的起重能力為100噸,可加工組裝壹臺重達600噸的超重型龍門銑床。截止1959年底,北京第壹機床廠占地面積532823平方米,建築面積108706平方米,職工6178人,生產設備594臺,25個品種的萬能銑床提前41天完工,工業總產值4070。

從1950到1959,工廠完成基建投資3500萬元,新建廠房6萬平方米。

1960年,工廠成功設計試制了國內第壹臺X5210圓臺銑床和X212龍門銑床。同年,包括重型鑄造車間在內的7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1961年,根據縮短基建戰線的政策,停止了重型系統工程的建設。

1962年2月,北京第壹機床廠隸屬關系變更為第壹機床廠直屬企業。今年工廠完成了985臺萬能銑床,開始出口銑床。

1965年5月,第壹機械工業部決定將該廠壹分為二,壹部分遷至四川自貢常征機床廠。該廠650名職工,154臺設備均由北京第壹機床廠負責,計劃於1966年6月投產。

從1968開始,北京第壹機床廠先後改造了舊的鑄造車間,擴建了重型加工裝配車間,新建了重型鑄造車間,並完成了部分工程。

1969工廠占地面積436346平方米,建築面積161589平方米,員工人數4815人。主要生產設備為1058,年產銑床2454臺,首次超過設計產能2400臺。

1972,北京第壹機床廠調任北京機械工業局負責人。

70年代,北京第壹機床廠發展了銑床技術,先後研制出第壹臺XKD2012/13三坐標數控龍門移動式銑床、第壹臺XK4860五坐標數控螺旋槳銑床、第壹臺X9721轉子槽銑床和X2150龍門鏜銑床。其中數控螺旋槳銑床1979獲北京市科技成果壹等獎。

20世紀70年代,工廠完成了龍門銑床產品系列的更新設計,相繼開發出工作臺寬度為800 ~ 3,200mm的全系列龍門銑床產品,並開始批量生產數控銑床。

從65438到0978,對生產了20多年的升降臺銑床的結構和性能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壹系列“A”型新型銑床。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廠銑床產品的質量穩步提高。X62W萬能銑床、X63W萬能銑床、X52K立式銑床均獲得1980年北京市“優質產品”稱號,並分別獲得1981年機械壹部“信得過產品”稱號。

1981年,該廠研制成功國內第壹臺四坐標數控龍門移動式銑床。

從1981到1984,工廠先後與日本日立精機達成K型升降臺銑床合作生產協議;與聯邦德國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簽訂10年合作生產技術引進協議;同時購買了與香港Susando集團合資的美國“多多”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由該公司派員經營,並為公司生產MVC系列加工中心提供主機,成為中國機械行業第壹家在海外經營的企業。

1985年,該廠試制成功XHK756-1、XHK756-2臥式加工中心和XHK716立式加工中心機床。

1986年9月,該廠完成了與聯邦德國Wadrich Coburg公司合作生產的我國第壹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20-10FP500NC超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填補了我國制造超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的空白。

1988年,XK 5040-1立式數控鏜銑床獲國家銀獎;XA6132A萬能升降臺銑床獲機電部優質產品獎;XA6132A、XA6132萬能升降臺銑床、XA5032立式升降臺銑床榮獲北京市優質產品獎。為了擴大北京的“拳頭”產品——銑床的生產,1989 65438+10月北京探礦機械廠和北京機械鑄鍛廠並入本廠。通過“六五”和“七五”技術改造,工廠籌資7000萬元,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擴建了車間,添置了設備,使工廠具備了壹流的加工手段和壹流的裝配環境。在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實現了多品種、技術密集型銑床的批量生產,使升降臺銑床達到了世界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其中:數控銑床達到80年代後期水平,床身銑床、加工中心系列部分產品達到80、90年代先進水平;龍門鏜銑床系列除80年代初達到國際水平的普通龍門銑床外,數控龍門鏜銑床、固定橫梁數控龍門仿形鏜銑床、橋式數控龍門鏜銑床、五面體加工中心等機床均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從65438到0990,北京第壹機床廠發展成為壹個總廠和兩個分廠。總廠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大街4號,重鑄分廠位於北京建國門外郎家園98號。探礦工廠位於北京市通縣半壁店街9號;全廠占地面積674910平方米,建築面積443587平方米。員工總數為90,065,438+0人,其中工程師950人(高級工程師65,438+025人,工程師294人)。擁有設備2288套,其中精品稀有設備263套,部門管理設備8套,固定資產8套。歷年銑床品種389個,當年50個,工業總產值278861萬元。

從1991到1998,工廠通過“八五”和“九五”技術改造,重點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進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的生產,進壹步提高產品質量,突破傳統結構,擴大生產能力,提高國產化率,使產品可靠。1995年,北京第壹機床廠被評為北京市工業系統“雙十佳”企業。

1998年末,北京第壹機床廠廠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4號,下屬工廠為13廠,包括鑄造壹廠、鑄造二廠、大廠、中小廠、齒輪廠、加工廠、中間品廠、北京探礦機械廠,總面積702127平方米,建築面積45287平方米。員工人數4601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182人,設備187654 38+0臺,其中精設備252臺,數控機床32臺。固定資產原值565,438+0522萬元,金屬切削機床年產量900臺。是機械電子工業部和北京市指定的銑床專業生產廠家。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骨幹企業之壹,全國最大的銑床生產基地。該廠主導產品的技術水平、質量和數量在國內銑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該廠生產的X62W中型銑床、X2010C和X2012C龍門銑床(重型)被評為北京市和機械工業部優質產品。該廠產品銷往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並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2年,北京第三機床廠並入北京第壹機床廠。

2002年7月,與日本大用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了易貝大用(北京)機床有限公司

2004年6月,我們與日本精機設計公司成立了易貝精機(北京)設計公司。

2005年,北京第壹機床廠全資收購德國阿道夫·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廠有限公司。後更名為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廠有限公司..

2006年8月,北京易貝法康生產線有限公司與法國Fabricom公司合資成立。

2010 12、北京第二機床廠有限公司、北京機電所機床有限公司並入易貝。

2011年7月,與韓國DSK公司合資成立了易貝德斯凱機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我們成功收購了世界著名的五軸機床制造商C.B.Ferrari。

據最新統計,包括臺灣省在內的中國幾乎所有行業都覆蓋了易貝的機床產品。

易貝曾經受到黨的三代人的關懷。

易貝曾經向全國輸送了許多專業技術人才和黨的領導幹部。

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時任廠黨總支書記,後赴抗美援朝前線,在朝鮮犧牲。葉劍英元帥的長子葉選平同誌從蘇聯留學回國後,長期在易貝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中期解放。還有谷宜池、張建民以及各行業的局級領導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