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銀行保險監督檢查數據庫的頻率要求

銀行保險監督檢查數據庫的頻率要求

第壹章壹般原則

第壹條立法的目的和依據是規範銀行保險機構應對突發事件的業務活動和金融服務,保護客戶合法權益,加強監管工作的針對性,維護銀行保險業安全穩定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二條突發事件的定義本辦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緊急措施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本辦法所稱重大突發事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的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級別的突發事件。

第三條監管部門的基本職責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切實履行應對突發事件的職責,加強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溝通、聯系、協調與合作,做好對銀行業保險機構的指導和監督工作,推動銀行業保險機構改善應對突發事件的金融服務。

第四條銀行業保險機構的基本職責銀行業保險機構應當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制度、管理和預案體系建設,及時啟動預案,完善風險管理,確保基礎金融服務的安全性和連續性,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特殊人群的金融服務。

第五條應對突發事件金融服務應遵循以下原則:

(1)常態管理原則。銀行保險機構應建立應急機制,並將應急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2)及時處置原則。銀行保險機構應及時啟動自身應對預案,制定科學的應急措施,調度所需資源,及時果斷調整金融服務措施。

(3)最小影響原則。銀行保險機構應當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對業務和金融服務功能持續運行的影響,確保基本金融服務的持續提供。

(4)社會責任原則。銀行保險機構要充分評估突發事件對客戶、從業人員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妥善保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積極支持受突發事件影響較大的企業和行業保持正常生產經營。

第六條跨境監管合作國務院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積極利用雙邊和多邊監管合作機制和渠道,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的信息共享,協調監管行動,提高應對有效性。

第二章組織和管理

第七條壹般要求銀行和保險機構建立應急管理體系。董事會是銀行和保險機構應急管理的決策機構,承擔應急管理的最終責任。高級管理層負責實施董事會批準的應急管理政策。

第八條專門委員會職責銀行保險機構應設立由高級管理層和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人及相應指揮機構組成的應急管理委員會,負責應急工作的管理、指揮和協調,並明確成員部門相應的職責分工。

銀行保險機構可指定業務連續性管理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負責應急管理工作。

第九條系統銜接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制定應對突發事件的管理制度,並與業務連續性管理、信息科技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資產安全管理等系統有效銜接。銀行保險機構在制定恢復和處置方案時,應當充分考慮應對突發事件的因素。

第十條詳細預案和演練銀行保險機構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細化突發事件類型,制定並更新應急預案。銀行和保險機構應充分評估營業場所、員工、基礎設施、信息和數據,制定具體的應急措施和恢復計劃。

銀行業和保險機構應至少每三年進行壹次應急預案演練,以測試應急預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驗證應急預案中相關資源的可用性,提高突發事件的綜合處理能力。對於災難備份或重要業務功能等關鍵資源,銀行和保險機構應至少每年進行壹次應急預案演練。

第十壹條負有配合和協助責任的銀行業、保險業機構應當依法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指揮,有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銀行保險機構在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應提供必要的互助。

第十二條突發事件信息報告銀行業保險機構應當按照銀行業保險業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監管要求,向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報告突發事件信息、應對措施、存在的問題和必要的支持。

第十三條自律組織應當為銀行和保險機構應對突發事件、實施同業互助提供必要的協調和支持。

第三章業務和風險管理

第十四條總體要求銀行業保險機構應當加強突發事件預警,根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布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和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管規則,加強對各類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及時啟動相關應對預案,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人員財產安全和基礎金融服務正常運行。

第十五條辦理應急金融業務的銀行保險機構,應當根據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具體措施,及時向應對突發事件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急需的金融服務。

第十六條銀行保險機構的經營變化受突發事件影響較大,需要臨時變更營業時間、營業地點、營業方式和業務範圍的,應當在做出決定之日報告當地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和當地人民政府,並向社會公告。

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和影響範圍,決定臨時變更受影響的銀行業保險機構的營業時間、營業地點、營業方式和業務範圍。

第十七條多種服務形式在金融服務受到重大突發事件影響的地區,銀行業保險機構應當在確保從業人員人身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向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報告後,通過設立流動網點、臨時服務點等方式提供現場服務,合理配置自動櫃員機(ATM)、銷售點(POS)、智能櫃員機(包括便攜式和遠程協同)等機具,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銀行保險機構因重大突發事件無法提供櫃面、現場或機器服務的,應當借助互聯網、移動終端、固定電話等信息技術為客戶提供服務。

第十八條金融便民服務銀行、保險機構應當為受重大突發事件影響的客戶辦理賬戶查詢、掛失、補發、轉移、支取、繼承、理賠、保全等業務提供便利。身份證明或者業務證明遺失的客戶,銀行保險機構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識別客戶身份或者進行業務核查的,應當滿足壹定金額或者基本業務需求,不得以客戶無身份證明或者業務證明為由拒絕辦理業務。

第十九條對借款人的支持措施銀行業金融機構對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前已發放的各類貸款,受突發事件影響,因借款人自身原因不能按時還款的,應結合受影響借款人的實際情況調整貸款回收方式,不得收取相關罰息和延期還款費用。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僅因貸款未及時償還而阻止受影響的借款人繼續獲得其他應急信貸支持。

第二十條保險產品的開發與供給保險公司應當根據突發事件形成的社會風險保障需求,適時開發保險產品,增加巨災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農業保險等業務的供給。

第二十壹條銀行業支持措施為有效服務受重大突發事件影響的客戶,支持受影響的個人、機構和行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可采取以下措施:

(壹)減免受影響客戶賬戶的查詢、掛失、補發、轉移、繼承等相關費用;

(2)與受影響較大的客戶協商調整債務期限、利率、還款方式等。;

(三)為受重大影響的客戶提供貸款展期服務;

(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快信貸等業務的審批流程。

(五)符合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要求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二條保險支持措施為有效服務受重大突發事件影響的客戶,支持受影響的個人、機構和行業,保險公司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對受影響嚴重的客戶適當延長報案時限,減少保單更換等相關費用;

(2)對受影響嚴重的客戶延長保險期限,並對保費支付給予壹定的優惠或寬限期;

(三)簡化因突發事件導致證件損毀或丟失的保險客戶的理賠申請材料;

(四)對受影響較大的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在確保真實投保意願的前提下,可以暫緩提交承保農業保險所需的相關材料,認定發生農業保險損失的,可以通過先行賠付部分提供理賠服務;

(五)針對突發事件的影響,在風險承受範圍內適當擴大保險責任範圍;

(六)符合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要求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三條重點支持地區的銀行業和保險機構應及時測算受突發事件嚴重影響的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加強對受突發事件影響的重點地區和行業客戶群體的金融服務,發揮對基礎設施、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作用。

第二十四條貸款風險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加強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通過行業自律、聯合授信等機制,防止客戶不當獲取和使用與應急處置相關的融資便利或優惠措施,有效防止多頭授信和過度授信,防止客戶挪用已獲取的相關融資。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按照程序和條件,對符合貸款核銷條件的貸款進行核銷,做好貸款清收管理和資產保全工作,切實維護合法金融債權。

第二十五條交易追溯和業務後評估銀行保險機構應及時保存與應急響應相關的交易或業務記錄,並及時進行交易或業務追溯記錄,重點對大額、頻繁交易和非工作時間交易進行驗證和分析。

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及時對突發事件金融服務措施的實際效果和風險狀況進行後評估。

第二十六條消費者保護和輿情管理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加強突發事件期間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銀行業和保險機構不得利用突發事件進行誘導銷售、虛假宣傳等營銷行為,不得侵犯客戶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和隱私權等合法權利。

銀行業和保險機構要加強聲譽風險管理,做好輿情監測、管理和應對工作,及時規範信息發布、解釋和澄清工作,防止負面輿情引發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等次生風險,確保正常經營秩序。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壹般要求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保持監管的連續性、有效性和靈活性,並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和對銀行業保險機構的影響,適當調整具體監管方式。

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法對銀行業保險機構的應急機制、活動和效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妥善應對社會關切和敏感問題,及時發布支持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的問題。

第二十八條具體職責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要求,認真評估突發事件對銀行業保險機構的影響,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a)加強對緊急情況造成的區域和系統性風險的監測、分析和預警;

(二)督促銀行和保險機構按照應急預案確保基礎金融服務的持續安全運行;

(三)指導銀行和保險機構為應對突發事件提供金融服務;

(四)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五)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幫助保證銀行和保險機構的正常運行。

第二十九條受突發事件影響較大的銀行保險機構等申請人在行政許可過程中未能在規定期限內辦理完畢的,可以向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申請延期辦理。經評估,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延長相關處理期限。

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和影響,依法調整行政許可程序、條件或者材料等相關規則,以利於銀行業保險機構提供應對突發事件的金融服務。

第三十條受突發事件影響較大的銀行、保險機構非現場監管的調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申請變更監管信息和統計數據報送時間和方式。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經評估同意變更的,應當通過其他方式繼續實施非現場監管。

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和影響,依法決定非現場監管的具體方式、時限和頻次。

第三十壹條受現場檢查和調查調整影響較大的銀行保險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申請暫時中止現場檢查、現場調查等重大監管行為或者變更時間。

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和影響,根據申請或者主動,暫停對銀行業保險機構的現場檢查和現場調查,並采取其他重大監管措施或者變更時間。突發事件影響消除後,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重新安排現場檢查、現場調查等監管工作。

第三十二條主動調整和臨時豁免根據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落實國家金融支持政策的需要,國務院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法律、行政法規授權或者經國務院批準,可以決定臨時調整審慎監管指標和監管要求。

國務院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銀行業保險機構受重大突發事件影響的情況,對暫時突破審慎監管指標的銀行業保險機構依法免予采取監管措施或者行政處罰,但應當要求銀行業保險機構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

銀行業和保險機構不得利用上述情形擴大股東分紅或其他利潤分配,不得提高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薪酬。

第三十三條監管考慮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評估銀行業保險機構因突發事件導致的風險因素,並在市場準入、監管評級等工作中予以適當考慮。

第三十四條應對金融風險對於銀行業和保險機構因突發事件引發的重大風險,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應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國務院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應對重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需要,可以依法豁免對銀行業保險機構適用部分監管規定。

第三十五條監管措施和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法律法規采取監管措施或者予以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處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654380+0萬元罰款:

(壹)未按照本辦法要求建立應急管理體系、組織架構、制度或者預案的;

(二)未按照要求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的;

(三)未采取有效措施,導致基礎金融服務長期中斷;

(四)突發事件影響消除後,未及時恢復金融服務的;

(五)利用突發事件進行誘導銷售、虛假宣傳等行為,侵害客戶合法權益的;

(六)利用監管支持政策進行非法套利的;

(七)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術語定義本辦法所稱銀行保險機構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

本辦法所稱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其他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

第三十七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銀行子公司、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八條實施時間和報告要求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銀行保險機構應當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6個月內,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並向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