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什麼是同聲傳譯?

什麼是同聲傳譯?

同聲傳譯是指口譯員利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坐在隔音的同傳室 俗稱“箱子” 裏,壹面通過耳機收聽源語發言人連續不斷的講話,壹面幾乎同步地對著話筒把講話人所表達的全部信息內容準確、完整地翻譯成目的語,其譯語輸出通過話筒輸送。需要傳譯服務的與會者,可以通過接收裝置,調到自己所需的語言頻道,從耳機中收聽相應的譯語輸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設立在德國紐倫堡的國際法庭審判法西斯戰犯時,首次采用同聲翻譯,這也是世界上第壹次在大型國際活動中采用同聲翻譯。

同聲傳譯是各種翻譯活動中難度最高的壹種翻譯,常常被稱為外語專業的最高境界。

收入最高的“鐘點工”每天收入四五千

在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近期發布的“非全日制就業人員工資指導價位”表中列出的54種行業裏,同聲傳譯以每小時最高2000元人民幣的價格拔得頭籌。

《北京晨報》記者找到壹家北京的翻譯公司,要到了同聲傳譯價目表:英語類1天1.2萬~2.1萬元人民幣,非英語類是1.8萬元人民幣。壹般需要2~3位譯員組成壹個同聲傳譯組進行交替工作,上述價格為壹個小組壹天的翻譯價格,據此推斷,同聲傳譯最低壹天收入4000元人民幣。

“同聲傳譯員壹天的薪水相當於壹個白領壹個月的收入,他們壹天能掙五六千。”新東方的老師們說。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同聲傳譯員於洋告訴記者,他們參加壹天會議的薪酬是5000元人民幣,而有的會議薪酬則會更高。會議繁忙的時候,比如3~7月和9~12月往往日程都會排得很滿,有的會議都需要提前壹個多月預訂。“優秀的譯員在會議高峰的時候月收入可以達到4萬元甚至更高,所以對於優秀譯員年收入50萬或者更多也不足為奇。”於洋說。

對於外界傳言說同聲翻譯的報酬高達每小時三四千美元,有多年同聲傳譯經歷,還曾經為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擔任過翻譯的盧嘉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笑著表示沒有這麽多,但他坦言這是壹個高收入的職業。“就拿北京來說,目前付給同聲翻譯的報酬壹般是每天4000元人民幣,這是每組三人的平均所得,如果不需要助手而獨立完成翻譯任務,最高的可以達到每天壹萬元以上。時間的計算按照8小時工作日進行,從會議開始到四個小時算半天,四個小時以上到八個小時算壹天。此外,客戶將支付同聲翻譯的食宿費用、機票費用、地面交通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總的說來,收入很可觀。”

不缺錢,就是缺人

同聲傳譯人才屬於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難培養的人才之壹。全球專業的同聲傳譯人員總***也就2000多人,中國同聲傳譯人才更是緊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專業的同聲傳譯人才30人左右,至於國際上流行的在經貿、科技、政法等各個領域學有所長的專業型同聲傳譯人才仍是壹片空白。

隨著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現在不管是哪裏的國際會議,都離不開中文,都少不了來自中國的同聲翻譯。全球幾乎天天都有國際會議,在中國召開的國際會議也越來越多,可以說同聲翻譯在國內和國際的市場都是巨大的。據說,歐盟和澳大利亞甚至還請中國老師為他們培訓同聲翻譯,同聲傳譯的市場前景越來越被看好了。

同聲傳譯需求量成倍地增加,但是合格的同聲傳譯的數量卻增長非常緩慢。據介紹,目前專業的同聲傳譯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都不多,其他城市舉辦國際性的會議更是缺乏同傳人才,需要從北京和上海去聘請。於洋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上海、廈門、深圳、青島、哈爾濱、無錫、常熟、西安等城市他都去做過同傳。在同記者交談的壹個小時裏他就接到3個會議的邀請,但是由於時間沖突,最終只能接受了其中壹個會議。許多企業或組織拿著高薪四處尋覓優秀的同聲傳譯人才,卻往往很難得到滿足。

想當“同傳”,壹個字“難”

同聲傳譯之所以能拿到絕對的高薪是因為人才少,物以稀為貴,之所以人才少是因為“難”,想當“同傳”,太難了。

有資格加入“同傳”學習的首要條件是通過高級翻譯資格考試,然後加試“同傳”,通過後才算入門。而實際上,能通過初級翻譯資格考試就已經相當於英語專業八級水平了,從目前進行過的2年4次考試情況來看,通過率不超過10%,而通過高級翻譯資格的更是鳳毛麟角,口譯的“同傳”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選優,可以說已經是登峰造極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壹位老師介紹說。

北京語言大學負責同聲傳譯教學的吳小璀老師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北京語言大學的同傳專業每年只招收15名研究生,他們的課程設置也非常精心。“首先從母語開始鍛煉,跟著新聞聯播跟讀,然後練習其他語言的跟讀,每天堅持15分鐘以上,而且保證不錯1個字;然後練習翻譯,這個過程貫穿3個學期。”吳老師把三個學期的具體過程展示給記者,第壹學期給原稿看,翻譯出來,然後進入翻譯箱,訓練翻譯,用詞造句和發音都進行調整;第二學期訓練快速反應,此時老師不提供原稿,同學們過目了就進入翻譯箱聽聲音進行翻譯;第三學期沒有原稿和譯文,按照采訪或者討論的模式發言,同學直接翻譯。“這樣的訓練過程是日本權威機構總結出來的,對提高同學的能力非常有效。”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告訴記者,即使這麽苛刻的要求,這麽地優中選優,讀同聲傳譯的研究生畢業後,能從事同聲傳譯工作的並不多。“進入同聲傳譯的門檻相當高,不是妳讀了研究生接受了相關培訓或者考了同傳的證書,就可以進入行業了,”於洋告訴記者,“公司或者客戶在選擇同聲傳譯員時相當看重其參加過的會議經驗,如果壹個剛從學校畢業、沒有經驗的譯員,幾乎沒有踏入同傳圈子的資本。”

除了具備成熟的會議經驗之外,進入同傳行業還需要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吳小璀老師非常認同這壹點。“進入同傳壹定要有人帶。”

只能成功,不能出錯

目前,我國還沒有壹個固定的機構來負責同聲翻譯的相關事宜,也沒有壹套統壹的標準對同聲翻譯的工作進行考評。要看壹個同聲翻譯究竟勝任不勝任,將會直接由所服務的會議各方來作出評價。壹般會議結束後,主辦單位、會場主席、專家、中國代表團、其他國家代表團都會對同聲翻譯的工作表示感謝,如果覺得妳的工作很出色,他們會給予熱情的贊揚,有的會直接邀請妳下壹次再和他們合作。如果同聲翻譯很糟糕,會場裏當時就會有所反應,跺腳的、咳嗽的、說話的都有。

“外人看同聲傳譯員,覺得我們是金字塔尖上的壹群人,出入豪華酒店參加國際會議,收入壹天頂別人壹月,但進入同聲傳譯這個行業非同尋常,行業裏面的壓力也非常人所知,在這裏,妳不能失敗。”於洋這樣告訴記者。

於洋向記者回憶了壹次失敗同聲傳譯。那是在壹個國際經濟論壇上,當時與他搭檔的壹個譯員工作經驗不夠,在翻譯的過程中很多術語都沒有翻譯正確,而且對代表的發言內容沒有把握好,所以翻譯出來的內容讓人摸不著頭腦。會後,國外的壹位客人憤怒地投訴說:“我花了1500萬帶著我的技術工人來開這個會議,但由於翻譯的問題我們什麽都沒有聽懂,這個損失無法彌補。”

於洋認為,這個行業的殘酷之處也在於此,如果經歷壹次失敗,不僅會給會議代表造成經濟和精神損失,對譯員而言,也會對以後的翻譯存在心理障礙,並且願意找他的客戶也少了。因此,壹般的會議上都由兩三個同傳譯員搭檔,每個人工作15分鐘到半小時,然後就需要搭檔替換。因為大腦壹旦疲倦,就很難適應如此高速度和高壓力的運轉。

同聲傳譯時小的細節也要註意。翻譯箱裏動靜要小,因為翻譯箱裏的麥克非常敏感,哪怕是輕輕翻書的聲音傳到與會代表那裏都是巨大的響動,所以譯員要盡量避免小動作或者磕碰,女譯員甚至要防止帶大的耳環,以免造成響聲。

日薪五千 提前預訂:同聲傳譯職業揭密

2005年11月17日 11:58

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中的27名中國會員

調查背景

僅27人獲國際資格 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外人看同聲傳譯員,覺得我們是金字塔尖上的壹群人,出入豪華酒店參加國際會議,收入壹天頂別人壹月,但進入同聲傳譯這個行業非同尋常,行業裏面的壓力也非常人所知,在這裏,妳不能失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同聲傳譯員於洋這樣告訴記者。

同聲傳譯面向市場的時間已經不短,但在很多人眼中,這還是壹份充滿神秘色彩的職業。記者走訪了多位同聲傳譯員以及培養同傳人才的大學,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進入同傳是幸運,堅持下去是挑戰。”

同聲傳譯·工作:同傳挑戰腦力體力

■時間延遲:長短都有風險

時間延遲長了譯員短時記憶負擔重,延遲短了對句子理解可能不充分

11月12日,在國際土壤研討會現場,記者感受到了同聲傳譯的魅力。主講人壹開始發言,聽眾就可以通過耳機接聽到幾乎同速度、不同語言的發言。

“壹般情況下,從演講者開始講話到譯員開始傳譯,會有2至3秒鐘的時間延遲。有的譯員會跟得比較緊,時間延遲相對比較短;有的譯員開始的時間較晚,采用相對較長的時間延遲,”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同聲傳譯員於洋告訴記者,“時間延遲較長,能夠對句子的結構和整體意思有很好的把握,但是它的風險就是不斷湧入的信息可能會給譯員的短時記憶造成較大的負擔;反之時間延遲較短,對譯員的短期記憶壓力較小,但其面對的風險是有可能對句子總體理解不夠充分,容易冒進。雖然策略不同,但很難說哪種形式更好,要根據譯員不同的特點和習慣來選擇。”

同傳譯員對信息的接受能力很強,就是迅速吸收發言內容,在大腦中組織語言並迅速地脫口而出。留學歸來、剛踏入同聲傳譯門檻的徐然說:“同傳人最需要的是短時記憶能力,記住壹點內容馬上說出去,如果內容在大腦裏存儲過多,腦袋會炸掉的。

■發言口音:最令譯員頭痛

方言口音濃重的發言和語速過快的發言,對譯員及其搭檔是個考驗

在上海召開的壹次國際會議上,同傳譯員馮京葆遇到了說話語速非常快的中方代表,而且夾雜著濃重的上海地方口音,“他不是在說普通話,而是在說上海普通話,這樣的口音問題是譯員比較頭疼的,但我們也要很好地來處理。”馮京葆在自己的體會中表示,由於帶有口音,而且說話語速掌握不好,他也難免聽錯某個詞語,但等到說下壹句話時,他就很快明白這個詞語是什麽意思,迅速加以調整。

在壹次包括老撾、越南、柬埔寨、印尼、孟加拉國等國參加的東盟八國國際會議上,於洋遇到的外國代表的英文發音帶有很重的口音,於洋笑稱某些外國代表簡直就是“interpreter killer(譯員殺手)”。“其中壹個國家的代表發言幾乎就聽不出是英文,但是那位代表講得卻激情四射,搞得我和搭檔叫苦不叠。”

代表語速過快,也讓譯員很頭疼。在國際電力和能源高峰論壇上,因為發言時間有限,壹位代表講話跟機關槍似的,“有的代表發言根本不顧譯員,我們只能跟著節奏調整,後來臺上的壹位中方嘉賓中間休息的時候到翻譯間來看我們,表示對我們高負荷工作的理解,他說別說翻成英文,就連代表的中文演講也因為速度太快,他僅僅是聽都跟不上。”

■工作搭檔:成敗在於配合

壹個人翻譯時,搭檔可以幫他記壹些數字或難記的概念

徐然說:“壹般的會議上都由兩個同傳譯員搭檔,每個人工作15分鐘到半小時,然後就需要搭檔替換。因為大腦壹旦疲倦,就很難適應如此高速度和高壓力的運轉。”

“翻譯時選擇壹個好搭檔至關重要,有時代表在說壹些數字或者不容易記憶的概念時,壹個譯員翻譯,他的搭檔有可能就會幫他在紙上記錄壹些關鍵數字,在壹定程度上能幫助其他譯員。”於洋向記者回憶了他知道的壹個搭檔失敗的故事。在壹個國際經濟論壇上,當時與他搭檔的壹個譯員工作經驗不夠,在翻譯的過程中很多術語都沒有翻譯正確,而且對代表的發言內容沒有把握好,所以翻譯出來的內容讓人摸不著頭腦。會後,國外的壹位客人憤怒地投訴說:“我花了1500萬帶著我的技術工人來開這個會議,但由於翻譯的問題我們什麽都沒有聽懂,這個損失無法彌補。”

於洋認為,這個行業的殘酷之處也在於此,如果經歷壹次失敗,不僅會給會議代表造成經濟和精神損失,對譯員自己而言,也會對以後的翻譯存在心理障礙,並且願意找他的客戶也少了。

同聲傳譯時小的細節也要註意。翻譯箱裏動靜要小,因為翻譯箱裏的麥克非常敏感,哪怕是輕輕翻書的聲音傳到與會代表那裏都是巨大的響動,所以譯員要盡量避免小動作或者磕碰,女譯員甚至要防止帶大的耳環,以免造成響聲。

同聲傳譯·收入:年入50萬很普遍

譯員壹天會議薪酬5000元,會議高峰期日程排得很滿

記者從新東方學校的老師處獲知,同聲傳譯員壹天的薪水相當於壹個白領壹個月的收入。“他們壹天能掙五六千,但可能壹個月就工作兩天,因為沒有那麽多的國際會議去參加。”新東方教六級的老師開玩笑說。

於洋告訴記者,這個老師說的情況在前幾年可能屬實,因為當時確實沒有那麽多國際性會議,但現在他開會就像趕場子。“我參加壹天會議的薪酬是5000元人民幣,而有的會議薪酬則會更高。會議繁忙的時候,比如3月至7月和9月至12月往往日程都會排得很滿,有的會議都需要提前壹個多月預訂,”於洋說,“優秀的譯員在會議高峰的時候月收入可以達到4萬元甚至還要更高,所以對於優秀譯員年收入50萬或者更多也不足為奇。”

據同聲傳譯專業網站介紹,目前專業的同聲傳譯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都不多,其他城市舉辦國際性的會議更是缺乏同傳人才,需要從北京和上海去聘請。於洋告訴記者,上海、廈門、深圳、青島、哈爾濱、無錫、常熟、西安等城市都去過,做過同傳。在記者同他交談的壹個小時裏他就接到3個會議的邀請,但是由於時間沖突,最終只能接受了其中壹個會議。

名詞解釋:同聲傳譯

指的是借助專用設施將聽到的或看到的源語言的信息內容,近乎同步地準確傳譯成目標語言。國際上的慣例是三人壹組連續工作三個小時,休息兩個小時後再工作三個小時。

翻譯箱

同聲傳譯需要通過壹套專用同聲傳譯設備,才可將所需語言傳遞給眾多與會人員。國際會議同聲傳譯設備主要由三大部分“主機”、“翻譯器”、“接收機”組成;有時為了保持較好的翻譯聲音效果,還需壹間“翻譯箱”。譯員在其中壹邊收聽代表的發言,壹邊轉換成不同的語言翻譯出去。

同聲傳譯·培養:好中選優“登峰造極”

有資格加入“同傳”學習的首要條件是通過高級翻譯資格考試,然後加試“同傳”

■三個學期嚴格訓練

北京語言大學負責同聲傳譯教學的吳小璀老師告訴記者,北京語言大學的同傳專業每年只招收15名研究生,他們的課程設置也非常精心。“首先從母語開始鍛煉,跟著新聞聯播跟讀,然後練習其他語言的跟讀,每天堅持15分鐘以上,而且保證不錯1個字;然後練習翻譯,這個過程貫穿3個學期。”吳老師把三個學期的具體過程展示給記者,第壹學期給原稿看,翻譯出來,然後進入翻譯箱,訓練翻譯,用詞造句和發音都進行調整;第二學期訓練快速反應,此時老師不提供原稿,同學們過目了就進入翻譯箱聽聲音進行翻譯;第三學期沒有原稿和譯文,按照采訪或者討論的模式發言,同學直接翻譯。“這樣的訓練過程是日本權威機構總結出來的,對提高同學的能力非常有效。

■過“高翻”考試才是首關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壹位老師介紹說,高級翻譯和口譯人才的定位很高,以北外培養高級同聲傳譯的途徑來看,有資格加入“同傳”學習的條件是要通過高級翻譯資格考試,通過這個交互式考試僅僅才是第壹步,之後還要加試“同傳”,通過後才算入門。而實際上,能通過初級翻譯資格考試就已經相當於英語專業八級水平了,從目前進行過的2年4次考試情況來看,通過率不超過10%,而通過高級翻譯資格的更是鳳毛麟角,口譯的“同傳”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選優,可以說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同聲傳譯·門檻

會議經驗是資本

吳小璀老師主張,做同傳的人要具備很高的語言能力,包括組織語言、用詞標準、翻譯迅速、表達易懂等,還要喜歡看書。“喜歡看書的人會涉及不同的知識面,參加的會議遍布各個領域,譯員也必須有所涉足。”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告訴記者,讀同聲傳譯的研究生畢業後,能從事同聲傳譯工作的並不多。

“進入同聲傳譯的門檻相當高,不是妳讀了研究生接受了相關培訓或者考了同傳的證書,就可以進入行業了,”於洋告訴記者,“公司或者客戶在選擇同聲傳譯員時相當看重其參加過的會議經驗,如果壹個剛從學校畢業、沒有經驗的譯員,幾乎沒有踏入同傳圈子的資本。”

除了具備成熟的會議經驗之外,進入同傳行業還需要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吳小璀老師非常認同這壹點。“進入同傳壹定要有人帶。”

國際認證很苛刻 同傳人大都認可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然而,記者從它的網站上看到,整個中國成為該協會會員的僅僅27人,其中17人在北京,10人在上海。在加入協會的規則中記者了解到,申請人必須具備超過150天的國際會議經驗,同時與3個協會成員在壹起工作過,並且需要協會成員的認可。 “說它苛刻,因為這些協會成員都是頂級的口譯員,與他們在壹起搭檔需要機遇,首先是自身能力的提高,150天成功的國際會議也足以把壹個不成熟的口譯員錘煉出來,同時要做到這壹步也並非易事,”於洋告訴記者,“說它可以實現,因為口譯員這個圈子做得越好就越小,做得好圈子裏的人都會知道,而且也樂於***事。”

●同聲傳譯·鏈接

師資力量緊缺

由於同聲傳譯人員對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國內師資力量存在緊缺現象,根據專業網站介紹,國內目前僅有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廣州外語外貿大學等為數不多的高等院校開設同聲傳譯人員的專業培訓班。據悉,目前同聲傳譯人才十分稀少,尤其是缺乏尖端的傳譯人才。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劉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壹直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開辦同傳專業,“因為很多老師平時都需要借助工具書進行翻譯,而同傳要求放棄工具書直接翻譯,對兩種語言的能力要求都太高了,培養同傳人才需要非常過硬的環境才可以。”

聯合國的翻譯接力

在聯合國,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及俄文翻譯是兩人壹組,因為這幾種語言是單向翻譯,即英文翻譯箱只負責把其他所有該箱子能聽懂的語言翻譯成英文給聽眾,以此類推,但這四種語言的翻譯箱壹般不負責將中文及阿拉伯文翻譯成自己箱子的語言。這就要求中文和阿拉伯文箱子要將中文和阿拉伯文分別翻譯成英文或法文,前四種語言箱子裏的翻譯再聽翻譯出來的英文或法文分別翻譯成自己箱子的語言;這叫做“翻譯接力”;這時,如果第壹個翻譯出的是英文,那麽英文箱子就不用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