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保定軍校教官

保定軍校教官

曾在保定求學的著名軍人(包括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及其前身):、吳、齊、孫嶽、李、王、孫、王、蔣介石、張群、楊傑、陳袁迢、李濟深、尚振、季芳、葉挺、趙伯聲、董振堂、邊彰武、季振同、張克俠、鄧。劉、陶之悅、唐生智、李樹春、楊愛元、李、郝、喬、羅、、秦德春、顧、陳誠、白崇禧、錢大鈞、劉智、上官雲祥、薛嶽、陶軍、胡宗多...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下簡稱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所正規軍事院校。它位於河北省保定市的郊區。前身為清代北洋加速裝備學校、北洋陸軍加速學校、陸軍軍官學校。1912至1923期間,保定軍校共舉辦九期,畢業生6000余人,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黃埔軍校教官。國民黨和* * *裏有保定學生。自北洋軍校以來,保定培養了近萬名軍官,其中1600多人獲得將軍稱號。

保定軍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下級軍官。學習期限為兩年,包括步操、騎兵、炮兵、工兵、輜重五個科目。學制參照日本士官學校的規定,教官多為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生。保定軍校壹共擔任過八任校長,其中第二任校長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蔣方震(字:百裏)。

軍事學院歷史

1901年11月李鴻章病逝,袁世凱赴保定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根據《辛醜條約》規定,小站的訓練教員不得駐紮在天津附近,於是也遷到了保定。

5月,1902,“北洋行營江陽學校”在保定開學。

1903年2月,袁世凱邀設陸軍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進行正規的軍事教育訓練。後來在保定建了“北洋陸軍加速裝備學校”,也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

1906分別開設在保定校區:北洋軍分區陸軍速成學校、陸軍軍官學校、陸軍預備大學堂。

1912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將陸軍預備大學堂遷至北京,改名陸軍大學。5438年6月+10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保定原址開辦。

1920暑假期間,駐軍校士兵因發不到軍餉而嘩變並搶劫軍校,隨後學校大樓被縱火。

保定軍校1923年8月停辦。

曾在保定求學的著名軍人(包括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及其前身):、吳、齊、孫嶽、李、王、孫、王、蔣介石、張群、楊傑、陳袁迢、李濟深、尚振、季芳、葉挺、趙伯聲、董振堂、邊彰武、季振同、張克俠、鄧。劉、陶之悅、唐生智、李樹春、楊愛元、李、郝、喬、羅、、秦德春、顧、陳誠、白崇禧、錢大鈞、劉智、上官雲祥、薛嶽、陶軍、胡宗多...

事件編年史

●1993年6月,保定軍校紀念館籌建處成立;

●1995年,在軍校舊址上修建模仿原軍校建築風格的紀念館壹期工程;

●2002年擴建至12畝,恢復檢閱臺;

●5438年6月+2003年10月,保定軍校紀念館正式開館;

●投資654.38+0.4億元建成華北最大的保定軍校廣場,現已對外開放。

-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古稱保定軍校),清代前身為北洋軍,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正規化的軍事高等學府。1912至1923期間,保定軍校共舉辦九期,畢業生6000余人,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黃埔軍校教官。國民黨和* * *裏有保定學生。自北洋軍校以來,保定培養了近萬名軍官,其中1600多人獲得將軍稱號。它培養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位於保定老城東北5裏,總面積約1500畝。從東到西有兩公裏多長。現在南越的健康路橫穿北越的合作路兩側,南北長壹公裏多。它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較大的正規化軍事高等學府。

原來是關帝廟,廟產量1000畝,殿堂數百間。後來改成了營房。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八國聯軍焚毀。學校創辦時,是利用原有的寺廟財產,征用相鄰土地興建的。整個學校有總部、分校(含小教學場)、大操場、射擊場四個部分。學校本部位於中心,占地180多畝。其建築格局仿照日本士官學校,為磚瓦建築群,氣象嚴整。四面都是高大的城墻,四周是壹條河,古老的劉成興就坐落在河的兩岸。軍校的大門在南側,對面隔江有壹座高大的照壁。門樓高大,寬三間,氣勢可與直隸總督署大門相媲美。紅漆大門用銅釘、銅環裝飾,門楣上掛有“陸軍軍事學院”字樣的橫匾。門前有高高的石階,石階前的南路直通河岸。高南路兩側各有壹對石獅子。河上建了壹座平橋連接大操場。以學校為主的南北部分房屋。北院是生活區。南校區是軍校的中心和教學區,分為東、中、西、三院。東、西院分別是教室和學生宿舍,各有十排帶走廊的青磚房,布局對稱。每排房子之間都有走廊,每兩排形成壹個獨立的庭院,墻上有壹個月亮形狀的門。每個院子裏住著大約壹群學生,通常被稱為壹群孩子。中級人民法院有壹個學校辦公室和壹個尚武堂。高大的吳尚廳坐北朝南,四周是石柵欄和雕梁畫棟,氣勢磅礴。廳門兩側有副對聯,上書:“尊父殷字,武侯有策,言簡意賅,盡力作堂;報效國家雄心勃勃,學子們熱切期盼。”大廳前有壹條長廊通向校門。尚武堂北面是壹個空曠的大院子。院子裏並排立著兩棵古楊樹,中間掛著壹口銅鐘。因為官員們經常在這裏講課和發布命令,所以這裏被視為整個學校的中心。本部東側是分校,占地92畝。射擊場在分校北面,占地330多畝。大操場呈“[”字形,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守衛指揮部,占地880多畝,西部面積最大。

保定軍校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停辦。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天津駐地的軍事訓練機構——吳蓓學堂被迫遷至保定。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保定東關外設立常備軍(新軍),並設軍政處(革命改革訓練處),下設士兵、參謀、教練三個師,分別由劉永清、段、馮為總經理。經袁世凱批準,在保定東關外創辦北洋陸軍總校,馮任總經理(即校長)。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改由段擔任。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北洋軍改稱楊為北洋陸軍裝備學堂,同時改稱北洋陸軍學堂、陸軍營學堂。光緒三十三年(吳公1907),改名陸軍大學堂(簡稱魯大)。民國年間(公元1912年)改革後改為陸軍軍官學校。同時,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南建立北洋陸軍聯合學校,後改名陸軍速成學校(現省精神病院至市結核病防治院壹帶),裁撤後改為兵營。人們習慣把這兩所軍校稱為保定軍校。

保定軍校重視基礎教育。清朝末年,各省都有壹所陸軍小學(當時直隸陸軍小學設在定興縣姚村),其學生主要從各地駐防旗手的子女中選拔。其次,從各縣高等小學中選拔壹名身體素質和學習成績優秀的漢族學生。他們的年齡在14歲到5歲之間,都享受了免費治療。從陸軍小學畢業後,其優秀學生升入陸軍中學。當時,中國有四所陸軍中學,第壹陸軍中學在北京清河鎮,第二陸軍中學在南京,第三陸軍中學在武昌,第四陸軍中學在Xi安。從陸軍中學畢業後,他被組織成壹個“學員隊”。他在保定軍校分校住了半年,經過嚴格訓練,考核合格。只有通過考試的人才能升入陸軍軍事學院。所以軍校生的素質是比較整齊的。

中華民國成立1912,各省陸軍小學停止招生。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重新開學,今年入學的學生被定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壹期。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四所陸軍中學合並為兩所陸軍軍官預備學校(壹所在北京清河鎮,壹所在湖北武昌)。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入陸軍小學的最後壹班學生已經上學,陸軍軍官預備學校沒有新的生源。今年暑假,清河壹中預科招收了壹批普通中學(四年制)初二及以上的新生,都是在嚴格考試的基礎上選拔出來的。民國七年春(公元1918年),從原陸軍小學進入保定軍校的學員已經全部畢業,陸軍部改變了招生制度。保定軍校直接從普通中學畢業生中招收壹批學員。首先,這些學生將被送到每個師下面的連隊去當兵9個月。期滿後,他們將通過考試,然後才能進入軍校。這是保定軍校第八屆學生。民國六年、1917年陸軍預備役軍官學校招收的學生,民國十年(1921)升入保定軍校。這是第九個也是最後壹個學生。

保定軍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下級軍官。學習期限為兩年,包括步操、騎兵、炮兵、工兵、輜重五個科目。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參照德國和日本的軍事教育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的,逐步擺脫了天津站訓練的舊方法。學制規定參照日本士官學校,授課老師多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第壹任正式校長是蔣百裏。

民國成立後,為了培養地方勢力,各省相繼建立了“吳江會館”。為了擴大軍事力量,每個師還成立了“學生軍團”。但只有保定軍校是壹所裝備完善、訓練嚴格的軍校。

教工和唐珂的領導人還雇用了更多在德、日留學的學生,以及陸軍大學和我們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教育訓練歷來都是按照軍師建制進行的。上尉為少校,擔任生活管理和軍事科目的技術教練,軍事課目由中校教官擔任;技術課有劈砍、體育鍛煉、武術等。,並由技術教官(壹般是隊長)擔任,技術助理協助技術培訓。到了第八階段,學生的形成被改革。各軍兵種混編,壹般軍事課程和生活管理混編團隊(專科訓練除外)。組長升了中專級別,吃飯也是公司負責。

騎兵和輜重師由騎兵師隊長負責,將兵種負責人和軍事教官由中校降為少校。

課堂教育,至少半天教課程,除了軍事戰術、武器、測繪、建築基地和模型訂單,還加理化、數學、歷史、地理等。,每節課壹個半小時。示範手冊是教練軍事行動的準則。普通知識和外語為補充教育,聘請文職教師,豐富學生軍事知識,為逐步全面學習各種軍事演習準備條件。技術訓練,先在操場上給各類教練做,然後到教練場練習。野戰演習,由簡單到復雜,再逐步進入綜合聯合演習。實彈射擊包括靶場,騎馬訓練包括馬場,炮兵訓練包括槍場,工兵包括土木工事場和造橋場,爆破演習選擇不會造成傷害的地方。輔助技能如體操、劈砍、武術等。,都有專業的教官,都是在大院裏進行的。軍械庫演習在學校後門外的裝備操場舉行。這些訓練大多持續壹個小時,正式的演習訓練壹般持續兩個小時,野外演習至少半天。當科目復雜,離學校較遠時,會增加到壹天到幾天。大演習還攜帶帳篷和炊具,組織演習區的生活。

保定軍校發生過兩次大騷亂,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第壹次是在民國五年(公元1916)。袁世凱未能稱帝。被解散為恢復帝制的爪牙模範團後,被插入軍校第六期。因為集團積怨太多,引起了學校五期學生的反對,導致雙方發生戰爭。開始用拳頭、磚頭、棍子打,然後動刀動槍,造成人員傷亡。雖然學校極力勸阻,但無濟於事。後來,北京政府派遣陸軍部將軍尹暢到保定,在沖突解決之前制服雙方。

第二次是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夏,直皖戰爭爆發,皖軍前敵總司令曲同峰在松林店被俘,皖軍十五師向直軍投降。暑假期間,軍校被用作臨時避難所。因為15師拖欠了幾個月,引起下級軍官不滿,發生了兵變,軍校被洗劫壹空,放火焚燒,軍校只好關閉。

為了爭取早日開學,軍校第八期學員組織了壹次同學會,向達官貴人呼籲。張是壹名工科學生,穿著軍校的軍官制服,在北京的街道上拉著人力車招徠顧客。報社立即以“軍官和學生拉人力車”為題刊登了這條新聞。北京所有的報紙都刊登了這條消息,轟動壹時。張對記者的談話和張的自述也被刊登在頭版頭條。張的大意是:我就讀於保定軍校,誌在報國。因為軍校被軍人搶了,我沒地方住。我來到北京,我的生活很空虛。除了軍裝,我舍不得放棄。為了生計,我只好拉著黃包車過日子,自食其力,公私兼顧,光明正大,暫時忍受困難,等待開學。軍校不開學,我就繼續拉黃包車。這壹行動也是對北京軍閥政府的極大嘲弄。民國十年(公元1921)十月才開學。第九批學生(即1917年預備軍校招收的最後壹批學生)也同時入學。此時,壹些教官已經離校謀生,校長易主,引發了壹波薪資訴求,讓老師們不放心教書。第八屆和第九屆學生勉強畢業。

雖然保定軍校結束時出現了壹些問題,但總體來說,學習質量還是很高的,是全國公認的軍事教育正統。以其良好的軍事素質,在軍事教育和參謀服務方面受到各省軍事機關的重視,成為壹門軍事藝術體系。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校時,也是以保定軍校畢業生作為軍事教育的骨幹。從辛亥革命到“七?七七事變期間,保定軍校畢業生擔任高級指揮官的比例很大。盡管蔣介石極力培養自己的體系——黃埔系,但保定軍校畢業生的學歷仍然是軍校教育最可靠的保障。保定軍校自成立以來就標榜“軍人以保家衛國、服從命令為天職”、“軍人不問政治為貴”,形成了保定軍校學員作為職業軍人的特點。

保定軍校聞名中外,與人才輩出及其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密切相關。民國改革後僅11年,畢業生人數達6553人。許多畢業生成為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比如葉挺同誌就是我黨著名的軍事將領。北伐戰爭中,他率領的“鐵軍”令敵人聞風喪膽,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新四軍軍長。趙博生和董振堂烈士是著名的寧都起義烈士。趙博生同誌任吳公軍副軍長兼參謀長,董振堂同誌任吳公軍軍長,先後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光榮犧牲。地下黨員、原國民黨第33軍副軍長張克俠、何基峰同誌,在淮海戰役緊要關頭,分別率領第59軍、第77軍火線起義,為淮海戰役的圓滿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朱郭、王長江等同誌壹樣,也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

這所學校的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民主革命的骨幹。例如,李先生曾在參加辛亥革命的軍事學院學習。為了防止清軍進攻南方的起義軍,他冒險炸毀了漕河鐵路橋,並在解放後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季芳同誌在辛亥革命中當過北伐軍敢死隊的排長,也參加過袁戰爭。解放後,他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副主席。駐守武漢第四鎮(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的張廷富將軍,在辛亥革命時率領兩個營的兵力攻克總督府,遇刺身亡。國軍司令兼北京警備副司令孫嶽先生,在保定軍校時入團,並以其宅邸(在火神廟,今幸福街的稱號)為入團秘密集合點。民國十三年十月,公元1924年,配合馮玉祥將軍發動北京兵變,逮捕並囚禁北洋軍閥政府總統曹錕,推動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他率領的國軍進入保定後,釋放了被曹錕、吳囚禁的黨和工會負責幹部,如鐵路總工會委員、長辛店分會幹部陳、保定分會會長何立權、副會長白等。何穗先生在軍校入團,後擔任北洋六鎮司令吳祿貞的參謀。他積極協助推翻清朝的帝制,參與了在保定建立燕晉聯軍總督府的革命行動。解放後,他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委員會委員。此外,還有鄧、、劉躍西、陳、吳貽武、劉汝賢、周、李、、尚振、王發勤、黃曦、沈濤、王子齋、劉建凡、倪德勛、張文、童寶軒、張弼、翁巨慶、安素妍、劉耀魁、錢丁和軍。還有許多人是經過曲折的道路才加入革命陣營的,如張治中、傅、陶之嶽、褚錫純、劉。當然,保定軍校也有不少學生成為了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革命陣營的高級軍政領導人,比如蔣介石、張群這些陸軍速成學校畢業的學生。白崇禧(國民政府國防部長)、陳誠(國民政府參謀總長)、李樹春(國民政府總參謀部副參謀長)、秦德純(國民黨政府國防部副總參謀長)等都畢業於軍校,還有、顧、劉智、薛嶽、羅、馬法五、等國民黨高級將領。

保定軍校停辦後,曹錕將吳江館遷至漕河。曹錕失陷後,吳江館關閉,成為直系、奉系、國民黨等軍隊的營房。每次換防,校舍都被破壞。民國26年和1937“七?“七·壹”事變後,保定成為侵華日軍的重要據點。民國34年日本投降後,1945,校舍被拆除。保定解放後,改建為農場和畜牧場。保定軍校雖已成為歷史遺跡,但其影響和事跡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壹頁。

保定軍校舊址1993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成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