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仙遊縣金石中學的辦學特色

仙遊縣金石中學的辦學特色

幾年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現代化、科學化的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特色:

壹是加強硬件建設,營造現代化教育環境。

我們認為硬件本身就是校園文化的壹部分,現代化的硬件設施有利於營造現代化的教育氛圍。因此,我們非常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校園建設和硬件投入。學校校園廣闊,環境優雅,校園面積145200㎡(220畝),總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19278㎡,圖書館面積3784㎡,藏書90000多冊。實驗樓占地6322㎡,包括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語言實驗室、計算機房等。教學樓2棟(已開放1棟):面積15000㎡,54間教室配備多媒體及在線巡視系統。學生公寓5棟,總面積18792m2。教師辦公樓占地面積3392㎡,師生食堂占地面積5823㎡,影劇院占地面積2600㎡,四棟教工公寓(三棟在建)總面積23000㎡,裙樓、校門樓、學生澡堂各1棟,占1.200㎡,運動區總面積245438+0標準足球總投資1.2億元。

在新校區建設中,硬件建設和軟件配套設施同時進行,校園網線鋪設、配備多媒體和在線巡視系統的教室、校園音頻系統線路等設計實施。2004年7月搬入新校區後,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投入了現代教育技術和設備。剛搬進來的時候,有兩個學生穿便裝的機房;共126臺電腦,校園音響系統已建成。2004年6月,實驗樓投入使用,理、化、生物實驗室按5年6月配置。2005年8月投資1多萬元,組裝了54個多媒體教室和1個教師電子備課室。2006年2月,投資20多萬元組裝了兩個語音室等等。

這些硬件設備的投入,大大增加了校園設施中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學校的檔次,為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第二,加強軟件建設,承載校園文化。

1,以校訓和精神為載體,形成學校精神文化。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胸懷大誌,博采眾長”的校訓和“愛國、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紮實開展校園文化、班級文化、課堂文化建設,努力培育學校的人文精神。如今,整個學校的文化活動正在進行,目標深入人心。

2.以環境建設為載體營造學校環境。

加大投入,進壹步改善辦學條件,在校園內建設了三個文化廣場:已投入40多萬元,在校門口修建了假山流水文化廣場;另外兩個文化廣場也在規劃中。投資7萬多元建了兩個宣傳欄,每月定期發布。在教學樓、宿舍樓、理科樓、圖書館等走廊布置名人畫像、名言警句、人文警語,突出更多以學生為主體的書畫作品,挖掘學生創作潛力,貼近學生內心,更具教育示範作用。教室裏貼著國旗,班級有壹個綠色的角落。根據每個年級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每個班級確立壹個主題,文化布置各有特色。

這壹切的沈寂,都在訴說著這所學校師生的審美能力和辦學水平;這壹切的沈默,都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影響著學生,陶冶著學生,促進著學生。

3.以制度建設為載體,形成學校制度文化。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是為了保證學校教育有序、有序、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強化,再用文化內化。學校致力於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完成了《金石中學學校管理制度》的編寫,共4個部分,45項制度,共35000字。該制度體現了三個特點:“全”,涉及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細”,內容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嚴”,紀律嚴明,獎懲分明。

為了方便工作人員了解和掌握各種規章制度,學校把它們裝訂成冊,壹人壹本。平時要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和內化自律。從而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有利於營造正義感、公平感,形成公正向上的校風。

4.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形成優良的教風。

學校堅持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到“三帶”: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愛帶進課堂,把樂趣帶進教學;在教學方法上強調“三講”:註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註重發散思維的訓練,註重知識的延伸;教學過程體現“三重”:啟發式、討論式和學生探究式學習;在教學的過程管理中,強調了六個精心:精心備課、精心上課、精心設計習題、精心批改作業、精心輔導學困生、精心組織考試。

從2003年開始,學校廣泛開展教師文明用語活動,倡導教師使用“老師喜歡妳,老師也說錯了,請原諒,妳真好”等9種充滿愛意的話語,要求教師拒絕“妳好笨好沒救了”等16種辱罵性、攻擊性、回避性、怨恨性的話語。

5.以各種活動為載體,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我們註重全方位探索校園文化活動的途徑:(1)把升旗儀式、校會、班會、專題教育作為校園文化生活的常規活動;(2)把學雷鋒、祭掃烈士墓、五四青年節、街頭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軍政訓練和安全教育等各類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生活的有效載體;(3)把家長會、家長學校、社區實踐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生活的延伸。(4)把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作為校園文化活動的組成部分。

課堂上要開展各種活動,每個人都要參與。壹系列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活動突出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增強了夥伴間的合作和團隊精神,強化了實踐體驗,發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活動中體現了培養和塑造人的活動目標。

6.以研究為載體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為了進壹步提高我們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我們根據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我們要求每個班主任每學期至少寫壹篇關於校園文化建設的論文,對優秀論文進行獎勵。

通過科學研究,全體教師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和作用達成共識,探索出壹系列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和途徑,有效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

7.以校刊為載體,積累文化底蘊。

2004年,我們創辦了《石頭記》和《教研通訊》。已出版20多期,約30萬字。

文章來源於學生的精神感受,校刊的出版體現了校園文化的精髓,積澱了校園文化的底蘊。校刊的出版發行促進了校園文化的交流,產生了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全校師生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第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文化建設中的人文因素。

校園文化是壹個全面立體的系統,硬件建設只是物理環境因素。擁有壹支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隊伍,是現代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因素。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校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學校管理和發展的重中之重。首先是確保招聘到好老師。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78人,占62.4%,高中教師64人,本科學歷率76.5%,高中級教師62人,占專任教師的48.4%,取得信息技術考試合格證書77人,占60.1%,其中省級骨幹教師2人。這些教師大多是教學骨幹。在選拔教師的過程中,學校實行了壹套嚴格的程序,重點從師德、教師智慧、教師能力、健康狀況四個方面進行選拔。對於應屆畢業大學生的招聘,我們是通過“百裏挑壹”的方式從全國的師範大學畢業生中招聘。所以通過入學把關,學校擁有優秀的師資團隊和嚴格的準入制度。

其次,實施了人性化的教師管理機制。我校教師年度考核中,“五規六獎”的考核指標激勵充分。除了“六獎”本身,純粹是壹種激勵制度,“五規”指標中必須做的事情也註入了激勵因素。它將為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教師的創造性,促進校園文化的形成提供機制保障。

雖然所有的教職員工都來自全國各地,但都是誌願團體。因此,以主人翁的姿態和自覺行動的作風磨刀霍霍,已經成為校園的主流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學校的硬件設施都是豐富的物質文化,學校的規章制度隨處可見,蘊含了很多人文精神,構成了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正是這種校園文化氛圍,使得學校的“三風”得以顯現。“團結拼搏、勤奮高效”的領導作風,“敬業、以身作則、嚴謹、求實”的教風,“廉潔自律、勤奮協作”的學風,構成了“愛國、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將對學校未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馬克思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壹支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隊伍本身就是現代校園文化的活的因素。利用它們還可以影響壹大批學生,使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

第四,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營造現代化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主陣地,學校教學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壹所學校能否擁有現代教育的文化氛圍,與課堂教學密切相關。壹支粉筆,壹本書,必然會營造出傳統的文化氛圍;多媒體和其他教學媒體的使用創造了現代教學的文化氛圍。因此,我們積極倡導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接觸現代教學媒體的條件,積極營造現代教學的文化氛圍。

信息技術課程是學生接觸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途徑。我們開始了整個課程。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同時師生也能充分體會到現代教育技術的魅力。為了鼓勵教師積極使用,學校出臺了相關激勵措施。

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我校實現了從傳統教學氛圍向現代教學氛圍的轉變。

五、運用“三大體系”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壹件大事。

“三個系統”是指校園局域網系統、校園音響系統和54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和在線巡邏系統。這三個系統的建成和使用,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壹大努力。

1.校園局域網系統

2003年,學校建成了校園局域網系統,將學校所有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實現了校內資源共享。特別是學生機房的電腦也接入了這個系統,使學生能夠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和與他人交流。這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網絡的便利和現代科技的力量。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同樣,所有教師都充分感受到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這些感受和變化對整個校園文化氛圍的影響不可低估。

2.校園音響系統

200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的校園音響系統,給校園增添了無限春色。上課的鈴聲換成甜美的音樂;課間休息時壹邊欣賞名曲壹邊休息;津市廣播電臺的廣播節目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都給師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營造了和諧美好的校園氛圍,提高了學校生活質量。

3.多媒體在線巡邏系統

多媒體及在線巡視系統的建立和使用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又壹亮點,在育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在,我們學校60%以上的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自制課件80%以上。

六、利用其他現代化教育設施,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創建現代校園文化涉及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精心打造校園生活的每壹個細節,努力把校園文化的雕塑做得盡善盡美。

我們建立了IC卡食堂收費系統、電腦控制的圖書借閱系統和學校到學校的“家庭卡”管理系統,並正在嘗試使用電腦進行檔案管理。這些現代化的管理制度,使師生受到了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與方法的強烈影響,成為我們普通民辦中學現代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關於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思想之壹:領導重視

我們覺得校園文化建設成功的第壹要素是領導的重視。領導重視的工作應該是很具體的。比如隊伍的分配,隊伍的訓練,資金的支持都要到位。

思維二:準確定位

搞好校園文化建設,要有明確的文化定位,如學校原有的文化傳統、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水平、載體隱性理念的建立和利用、校園精神文化內涵的彰顯等。

思維三:全員參與

要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全員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說,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各個部門都應該有高度的理解,互相配合。

作為壹種文化,經過壹段時間,應該會形成壹種文化立場。比如學校的日誌,學生的日誌,教師的道德標準,學生的日常行為等等。

八、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解決的幾對矛盾。

1,硬件和軟件的矛盾

就物質文化而言,當今學校建築的造型和空間布局越來越精致,校園的現代化教學設施越來越完善,校園的美化、綠化和凈化越來越好。但作為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與現代教育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美術教育、勞動教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更多的停留在文字和文字上,較少的停留在行動上。

2.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的矛盾。

傳統文化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影響著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寶貴遺產,應該發揚光大。但是,面向未來,教育首先要有現代意識,這表現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吸收和補充先進文化的營養,構建新的校園文化體系,用嶄新的文化培養新壹代,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3.社會開放與校園封閉的矛盾。

學校教育構建了壹個封閉的校園文化體系,讓青少年在壹個相對幹凈安全的學校環境中茁壯成長。然而,社會文化對學校的影響不是學校可以永遠抵制的。學生只有積極參與社會環境,構建開放的校園文化體系,通過校內外的互動和互補,才能經受各種鍛煉,增強識別、選擇、批判、抵制和健康融入多元文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