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楊淩歷史楊淩高新技術示範區

楊淩歷史楊淩高新技術示範區

楊淩是中國唯壹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也是全國唯壹的“以大學建區”(即西北A&F大學)模式。由19國家部委和陜西省人民政府組建,陜西省成立了由34個廳局組成的省級領導小組。示範區管委會享有地方行政管理權、省級經濟管理權和部分省級行政管理權。享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國家對農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和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楊淩示範區自1997成立以來,通過10年的努力,已成為陜西經濟最具潛力的增長點和西部大開發的亮點。被國家批準為對APEC開放的十大工業園區之壹,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高新區之壹,全國六大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之壹。

目前,楊淩區有四個研究所,分別是西北A&F大學(重點大學)、楊淩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學院)、陜西醫學院和陜西國防科技學院。現有學科涵蓋農、理、工、經、管、文、法等7個學科,農業科研人員5000余人,農業技術力量十分雄厚。

4000多年前,中國農業的壹代宗師後稷,拋棄了楊淩這片熱土,教人們耕種莊稼,栽培莊稼,成功地推動了中國由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的轉變,創造了中國農耕文明和楊淩農業在古代的輝煌。

4000年後的今天,特別是楊淩區建區以來,654.38+0.8萬楊淩人充分發揮區域農業科技優勢,搶抓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畜牧業、苗木花卉、名、新、特、良種等五大產業,建設了壹批優質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現代農業正在楊淩這片熱土上崛起,壹年壹度的中國楊淩農業高新

在壹代又壹代楊淩人的努力下,在高度發達的現代農業的帶動下,楊淩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楊淩,正以嶄新的姿態,在這片後稷曾經耕耘過的熱土上,創造著現代農業的輝煌。

從某種意義上說,楊淩的歷史就是壹部中國農業和農業科技文明史。據《史記》記載,在4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官員後稷就教導百姓耕種莊稼,培育莊稼。可以說,中國農耕文明的歷史就起源於此。

1934年,辛亥革命老戰士於右任先生和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創辦了中國西北第壹所農學院——國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即西北A&F大學的前身。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和陜西省先後布局建設了壹批農林水科教單位。到1997年示範區建立時,已有10個農業教育單位,包括兩所大學、五所研究所和三所中專。在不到4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聚集了來自農林水70個學科的近5000名科教人才。世界上還有壹個這樣的地方,就是荷蘭的瓦赫尼根。所以,當時人們稱楊淩為“農城”。藍青同誌在1996視察楊淩時說:“它只能算是壹個農業鄉”。因為當時缺乏基本的城市功能,基礎設施條件只是壹個落後的北方城鎮。

正是因為條件差,體制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這裏人才流失嚴重。示範區建立前的幾年,平均每年流失近百名骨幹人才。為穩定人才,發揮農業科教優勢,促進幹旱半幹旱地區農業發展,在藍青同誌的親自推動下,國務院於1997年6月5438+7月65438+3月03日批準設立楊淩區,實行“省部共建”的領導管理體制,由陜西省和國家14部委(現已調整為65438)增加。陜西省也成立了由相關部門組成的省級領導小組。

國家賦予楊淩的任務是:通過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迅速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依靠科技示範和產業化,促進我國幹旱半幹旱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動該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農民增收,最終為我國農業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做出貢獻,《農業改革和發展思路》中“培養、吸引和發揮人才的作用”。農科教結合、產學研結合、科教體制改革、幹旱農業研發、對外交流與合作、省廳建設、農業產業鏈延伸、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十個方面發揮了示範作用。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家19部委和陜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6年多的努力,示範區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

建成了設施比較齊全、功能齊全、初步具備現代化水平的園區硬環境。示範區成立以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48.7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22.4億元。包括30多萬平方米的高標準安居工程、孵化功能齊全的創業中心、四星級國際會展中心、設施壹流的標準高中、小學、幼兒園、亞洲領先的水上運動中心、引進設備的示範區醫院、30多公裏的市政路網、全省唯壹用於城市集中供熱的天然氣熱電廠等等。

楊淩城市建設突出生態特色,打造壹流人居環境,不讓汙染環境的企業和項目進入該區域。示範區的汙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正在緊張建設中。去年,示範區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國內外雙認證。楊淩這個落後的農村小鎮,正在向城市功能完善、科教優勢明顯、產業特色突出、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農業城”轉型,人才流失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科教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教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199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十所科教機構合並為西北A&F大學和楊淩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大學。科教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實現了我國教育科研機構的首次實質性合並。經過三年的探索,初步構建了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壹體化的辦學新格局。新體制新機制激發的活力推動了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跨越式發展,在旱作農業、水土保持、小麥雜交育種、生物制藥、體細胞克隆、人類幹細胞研究等諸多領域產生了壹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科技成果轉化率從32%提高到45%。大批科教人員離開學校創辦或領導科技企業,壹批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

我們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慣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示範區成立以來,始終把環境建設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努力營造壹流的投資軟環境。按照“小政府、大服務”的原則,建立了精幹高效的管理機構。軍委只有六局兩辦,58名公務員。在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壹系列改革創新。所有工作人員的招聘都是公開的;幹部任用以績效考核為主;會計代理制度在全國實施較早,部門資金使用完全透明,實現了有效監管;所有工程項目都納入有形市場,公開招標,在陽光下運行;大宗公共產品采購應當實行政府集中采購制度;中層幹部單獨用車,全體人員通訊費用貨幣化,基本體現了公平分配原則,減少了行政開支,有效克服了公務用車可能帶來的腐敗;服務、辦事,實行首問責任制和服務承諾制,努力樹立廉政形象,等等。示範區還逐步完善了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要素市場和社會化服務體系。設立了企業孵化、人才交流、證券交易、專利信息、信用擔保、投資咨詢、法律、會計、審計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社會服務。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為吸引人才、促進投資、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科技示範穩步推進,農民增收和示範輻射效益不斷擴大。圍繞區內外科技示範,促進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逐步探索出壹些可以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如金坤、科苑公司采用“公司+科技人員+農民”的產業發展模式,與科教人員、農民形成利益同壹體,成為促農增收的主角。楊淩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村建設和科技示範的實踐中,總結出了四種模式:技術引導模式、股份合作模式、經濟同構模式、公司帶動模式。同時,積極引導、鼓勵和規範各類專業協會和經紀人的發展,走“科技+專業協會+農戶”的道路,逐步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壹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全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迅速,成為最具活力的主導產業。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楊淩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7年的1396元增加到2003年的2843元,年均增長12.5%。

示範區管委會、兩所高校和入區企業先後在關中、陜北、陜南和16省(市)建設了116不同生態類型農業科技示範區推廣基地,入區企業* * *在全國30個省市建立了1258示範點和原料基地,據不完全統計覆蓋, 示範區管委會和兩所高校建設的科技示範基地* * *引進國內外優良物種1500多種,推廣實用農業技術600多個鄉鎮,面積8000多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00多平方公裏,培訓農民300多萬人,示範出國年輻射效益超過6543.8+00億元。

農業高協已經成為吸收和轉化農業科技資源和生產要素的重要載體。省部共建的農業高技術協會已在十個領域成功舉辦,規模和影響力日益擴大,已成為全國四大科協之壹。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家國內外農業企業、農業科教和中介機構、720多萬客商和人士參加並參觀了十大農業高新技術協會。在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農業機械等方面的高新技術、實用技術及其產品展示交流、交易,取得了積極成果。項目投資、技術、產品總交易金額為7065438+2600萬元。近日,107省部級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商界人士在四界舉辦的農業高新技術論壇上做了精彩演講。舉辦實用技術培訓咨詢活動,培訓咨詢人數超過30萬人次。邀請中國農村典型致富,設立農民致富論壇,受到農民熱烈歡迎。農業高新技術協會已經成為以農業高新技術為主導的農業綜合要素大市場。大量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得到轉化,大量實用技術得到推廣,科技、人才、資金、物資等方面的信息得到擴散和輻射,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推動了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熱色旅遊悄然興起。示範區成立以來,打破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引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提高了競爭力和內需,促進了示範區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與美國、日本、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臺灣省和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和大學建立了密切聯系。

以農業觀光和科技旅遊為主的特色旅遊正成為示範區發展的新亮點。楊淩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農業科技旅遊示範點候選城市。兩年來,* * *接待中外遊客295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近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17萬元。農林科技昆蟲館、楊淩水運中心被陜西省旅遊局評為2A級景區。在旅遊業的帶動下,二、三產業發展迅速,就業渠道拓寬,就業形勢發生了可喜變化。與1997相比,新增就業近萬人,靈活就業人數超過1萬人。

六年多的開發建設帶來的變化可以概括為:壹是形成了綠色生態特色的小城市雛形;二是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生存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三是人才流失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四是產業發展規範,形成了有吸引力的集中投資發展環境;五是通過科技示範和產業發展,對周邊地區和更大區域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初步顯現;第六,人們的思想、思維和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七是展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下壹步更快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