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智聯招聘 - 紹興是壹座怎樣的城市?

紹興是壹座怎樣的城市?

紹興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之壹。是著名的水、橋、酒、書之鄉,是蔡元培、魯迅、周恩來的故鄉。毛澤東主席稱紹興為“鑒湖越臺名人之鄉”。

紹興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翼,浙江省中北部的杭州和寧波之間。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越城區,面積8256平方公裏,人口434萬,其中市區面積339平方公裏,人口64萬。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被譽為水、橋、酒、書法、名人之鄉。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面向新世紀,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努力建成經濟強市、文化名城和旅遊大市,力爭到2010全市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20年達到目前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歷史的發展

紹興自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至今,已有約7000年的歷史。越國的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

春秋時期,越人在今紹興周邊建立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國家之壹。秦王二十五年(前222年),決定置江南,降服君主,在越地設會稽郡,轄今江蘇南部二十余郡及浙江大部,轄吳(今蘇州)。西漢元豐五年(前106),會稽郡歸揚州刺史部督,領26郡,今浙江有18郡。東漢永建四年(129),會稽郡劃入吳郡,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統治(今紹興)。晉太康二年(281),驃騎將軍孫修以郡為國,封惠濟國。隋黃凱九年(589),陳平為省直縣,廢會稽縣。同時將、永興、上虞、鹹寧並入郡,余姚、秦、直並入郡,設立吳州轄會稽郡,轄會稽、諸暨、蜀、四郡。帝大業元年(605),吳廢,越州設在原吳州,為越州名之始,所轄縣不變。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駐龍越州,次年改稱紹興,越州升為紹興府,這就是紹興名稱的由來。政府管轄殷珊,轄殷珊、惠濟、諸暨、蕭山、余姚、上虞、嵊縣、新昌。

民國元年(1912)二月,廢府,實行省縣兩級。原紹興府下的縣,是浙江省直屬的。24年設立紹興行政監察區,轄紹興、上虞、余姚、嵊縣、新昌、諸暨、蕭山,專員公署設在紹興縣。25年,紹興改為第三行政監察區,所轄縣不變。37年改稱第二行政監察區,轄14縣(蕭山改為省直屬,增加鄞縣、慈溪、定海、鎮海、奉化、象山、寧海、思明8縣),專員公署設在余姚。

紹興5月7日解放,1949。6月,浙江省第十區成立,轄紹興市及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蕭山、惠濟七縣。10變更為紹興地區。1952年6月紹興地區撤銷,所轄市縣劃歸省政府直屬的寧波、金華地區。紹興專區於1964年9月復置,轄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五縣。1968年5月,改稱紹興地區,成立紹興地區革命委員會。9月,1978,更名為紹興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7月,紹興撤銷,設立省轄市。是全國68個省會和中心城市之壹,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行政區劃

紹興是中國第壹批歷史文化名城,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素有水鄉、橋鎮、酒鎮、書鎮、名人故裏之稱。紹興位於長三角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和寧波之間,經濟發達,人民富裕。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越城區。

為適應城鎮化戰略需要,經過深入調研、征求公眾意見、反復論證,紹興市6個縣(市、區)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均經省政府批準實施。至此,全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完成。縣(市、區)城區面積由447平方公裏擴大到950.25平方公裏;全市中心鎮規模相應擴大,鎮數由135減少到98個,街道由6個增加到20個,為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民族宗教

先秦時期,紹興主要居住著越人。秦漢以後,隨著中原漢族的大量南遷和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漢族在紹興占據了主導地位。同時,少數少數民族居民生活在紹興。1978以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日益增多,紹興少數民族居民也大量增加。

紹興是壹個多宗教並存的地方,人們有著多樣的宗教信仰。

道教是最先傳播的。東漢上虞方士魏伯陽所著《周易參同契》壹書,參考了“大義”、“黃老”、“活絡”三說,首次系統論述了道教煉丹術,被後人譽為“千古丹王”。東晉建武元年(317),著有《抱樸子》的著名道教理論家葛洪,前往建宅收集記載,修煉煉丹。

後來印度佛教傳入會稽。東漢鐘平年間(184 ~ 189),壹個利益國(今伊朗)的和尚安世高來此采風傳佛。此後紹興僧人輩出,名剎眾多。在高僧中,以梁代佛史家慧覺、隋唐三辯創始人吉藏、唐代華嚴宗第四祖涼法師程觀、五代曹洞宗始祖梁山良友最為著名。在著名的寺廟中,影響最大的有三倫教宗祠的嘉祥寺、曹洞宗中興道場的雲門寺、單縣的大佛寺、諸暨的百裏無邪寺、縣城的大山寺、開元寺、龍華寺、朱傑寺等。各種門派,如華嚴宗、法家宗、凈土宗、密宗、三論宗、禪宗等。,都在國內流通。唐代,越州成為江南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和對外交流的驛站。日本“入唐八派”中的四家,最誠、圓仁、圓寶、空海,都曾來越州求法,回國後開創了佛教的大傳播,在日本佛教界影響深遠。1982年,日本海空代表團來到紹興尋根尋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佳話。

鴉片戰爭後,西方宗教傳入中國。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七年(1850 ~ 1868),英國傳教士鮑騰、法國教士謝培德等人來紹興傳播天主教和基督教。此後,各地傳教士紛紛湧入紹興,遍布城鄉,通過送粥送米送布發展基督徒,廣泛修建教堂。到民國8年(1919),紹興的基督教會有124個,信徒有2955人。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許多著名的佛教寺廟得到修繕,壹些著名法師被提拔講學,重大佛教活動相繼舉行;道教幾乎全軍覆沒;基督教和天主教擺脫了外國教會的控制,通過愛國愛教的改革運動,獲得了健康發展。據1990不完全統計,全市信教群眾5萬多人,占總人口的1.2%,其中基督教徒44300人,天主教徒365人,佛教僧尼252人,皈依者約1.25萬人。全市有各級愛國組織18個,宗教活動場所218個。基督徒在各個領域工作、生活和參與宗教活動,熱愛自己的國家和宗教,感到舒適。

產品資源

紹興水資源豐富。紹興有許多河流和湖泊,包括曹娥江,浦陽江和杭甬運河,鑒湖。水資源總量58.8億立方米,養殖淡水水面654.38+0.7萬公頃。鑒湖水為紹興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優質水源。

紹興的礦產資源主要是非金屬礦產。有開發潛力和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有鐵、銅、金、銀、鋅、矽藻土、高嶺土、葉蠟石、石灰石、花崗巖、石英砂等60多種,其中鐵、銅儲量占浙江省的70%以上,矽藻土儲量居全國首位。

紹興人力資源豐富。紹興壹直把發展教育和科技作為市場政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紹興有38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師,近千名科技人員為正教授。全市專業技術人員12.3萬人,高學歷從業人員266.7萬人,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專業人才。

紹興旅遊資源豐富。紹興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民俗而聞名。全市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近200處,包括魯迅故居、纖夫路、大禹墓、蘭亭、沈園、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屋、諸暨西施堂、新昌佛寺、上虞曹娥冤等。現在有酒文化、石文化、書法、佛教、水鄉等多條特色旅遊線。這個城市有42家涉外酒店。

經濟學會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3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增速為近七年來最高;財政總收入128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4.4億元,分別增長20%和27.5%(因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原因,財政總收入76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5億元,增長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0元,分別增長18.9%和13.5%。去年,我市還被評為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並在2004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九。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第42位,浙江省第3位。

壹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為契機,把發展作為第壹要務,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積極緩解要素約束,促進穩步發展。認真研究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政策調控和引導服務,積極采取措施緩解要素約束。落實擴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集約利用的政策措施,綜合整治土地市場。開發區(園區)由75個減少到13個,投資密度提高到每畝1167000元,收回廢棄閑置土地16000多畝。加大電源電網建設力度,對火電企業多發電多發電給予財政補貼,達到近3億元。公共火電廠將新增25萬千瓦發電容量,企業自備柴油發電機將新增86萬千瓦發電容量,變電站容量將增加338萬千伏安。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推進金融創新和銀企合作。地方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242億元和208億元,企業異地貸款增加1,71億元。繼續做強做大“紹興板塊”,浙江海嶽、浙江展望、稷山控股、新和成、精工科技、杜南環境、京新藥業等7家企業上市,上市公司數量和募集資金額保持全省地級市第壹。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集約發展。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要求,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促進產業升級。以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大企業和名牌產品培育,努力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工業投資378億元,增長17.5%,占規模以上非紡織工業投資比重提高到62.2%;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1家,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10件;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的工業企業10家,其中超過50億元的企業2家;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得分為223.3,位居全省第二。建築市場進壹步擴大,完成產值758億元,增長26.6%。認真落實2004年中央壹號文件,免征農業稅,增加種糧補貼。全市財政預算支農支出達到5.3億元,增長20.3%。糧食生產恢復增長,播種面積224.2萬畝,總產量95.3萬噸,分別增長6.6%和13.7%,種糧效益有所提高。農業產業化步伐繼續加快,新增農業龍頭企業67家,特色農業基地201萬畝,市外農業基地1.537萬畝。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引導和鼓勵,制定《紹興市商務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和若幹意見,加強旅遊節慶資源整合和宣傳推廣,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推進服務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億元,增長14.9%;接待國內外遊客122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5.2億元,分別增長654.38+08.3%和654.38+096.5438+0%;商品房銷售額75.7億元,增長36.5%。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落實出口退稅政策,鼓勵發展加工貿易,改善服務環境,保持開放型經濟良好發展態勢。合同外資金額6543.8億美元,增長654.3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億美元,增長654.38%,增長0.9%。進出口總額達86.6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66.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5.3%和45.8%。對外經濟合作進壹步擴大。

提高城鄉建設水平,促進統籌發展。已完成杭州灣紹興工業新城總體規劃、中心城西南片區分區規劃、迪蕩新城規劃。重點項目投資6543.8+056.7億元,完成調整後的年度計劃任務;“雙十”系列項目共完成投資67.5億元,當年完成投資56億元。柯袍高速、杭金衢高速紹興縣連接線壹期工程、勝利西路、人民路等城市道路延伸、八字橋歷史街區核心保護區及秋瑾故居保護、220千伏沿海輸變電、紹興縣鑒湖中學、蘭亭保護改造壹期工程、 以及金雞塘、大樹江等城中村改造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曹娥江水閘、錢閘大橋、金庸高速、104國道等已建成。 袍江、柯橋、鏡湖新區開發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縣域中心城市建設力度持續加大,諸暨城西產業新城、上虞城北新區、嵊州城南新區、新昌七星新區功能設施進壹步完善,成為城市建設和招商引資的新亮點。“百村小康示範、千村整治改造”、“千裏清水河”、“千裏綠化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城區開展城市管理“十大整治”,改造拆除城中村1.07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1.2萬平方米。著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小舜江區域供水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著力加強社會事業,促進協調發展。“爭做文明紹興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有序推進,“勇於亮劍精神”得到升華。文化事業繁榮活躍,“七藝節”分會場和閉幕式成功舉辦。邵劇《真假悟空》獲“文華獎特別獎”。教育事業積極推進,在全省率先創建教育強縣。6個鎮(街道)成為首批基礎教育現代化鎮,在校大學生超過3萬人,建成蘭亭書法藝術學院。實施人才工作五年計劃,引進各類人才1.72萬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禽流感、非典防治成效顯著。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縣(市、區)全面建立,人口293萬人。市婦女醫院二期、公共衛生中心等壹批衛生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市人民醫院總院、七院遷建工作進展順利。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孟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金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推進,啟動區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通過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中期評估。審計、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事務、檔案、氣象、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事業取得新成績。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和諧發展。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幫助2.5萬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百萬農民素質培訓工程”紮實推進,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9.6萬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86%,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0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加11.5%。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對困難群眾基本消費品價格上漲給予動態補貼。農村“五保”和城市“三無”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97.6%。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在已建工會的企業實現了全覆蓋。市區建成保障性住房654.38+0.4萬平方米,解決了657戶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主幹道沿線建築立面改造全面完成,食品藥品“平安工程”順利推進。創新“喬峰經驗”,打造“平安紹興”,加強維穩隊伍建設,紮實開展社會治安、安全生產、市場經濟秩序、工資結算等專項治理活動,加強文化市場和黃酒行業整治,建立處置信訪突出問題和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制度。安全生產事故下降39.8%,群眾信訪總量下降20.9%。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征兵、人防、國家安全等工作得到加強,第三輪“全國雙擁模範城”工作紮實推進。

2005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自營出口總額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0%

紹興市花

紹興種植蘭花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字記載,可以說是世界之最。東漢袁康、吳平所著的最早的地方誌《越絕書》中有記載:“勾踐種下朱蘭山”。

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在“徜徉曲水”活動中,邀請謝安、孫綽等465,438+0名人、親友到紹興蘭亭作詩37首。為了這37首詩,王羲之寫了《蘭亭序》,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行書。37首詩中有幾首是關於蘭花的。比如許的“俯首素波,羨香蘭”。我還想去做客,希望風永遠不要嘆息。《元·喬治》人也有詞,但得其所樂。“我想和妳壹起玩,因為我很高興成為客人。微弱的聲音重復,香味是蘭若。如壹致,必遭報復。”

宋代在編纂《續會稽》中寫道:“蘭《閱絕書》曰:朱踐植山。古語雲:山,朱踐植蘭之地,王、謝建蘭亭。”

明代紹興知府蕭良淦專修張元疃、編撰的《紹興誌》載:“山有草,長葉,開白花,名曰蘭。句子建的樹。朱蘭之水出(通衢),蘭亭,殷珊漢九郡亭,王羲之曲水序在此。”

明代紹興著名巫師、常春藤派創始人徐渭壹生寫了許多關於蘭花的詩,畫了許多蘭花的畫。他在《顧嵐歌》中寫道:“種蘭花,必擇地,如今蘭花各得其所。可是千年來,發生了永和事件,右軍壹直在修。蘭花譜越是這樣,我今年春天才來到山裏,蘭花都是青紫色的。”

紹興士大夫寫蘭、詠蘭、養蘭的歷史悠久,不僅見於詩文書畫,也見於散文筆記,如明代張岱的《陶安夢》、清代李慈銘的《越茂堂日記》等。

魯迅先生在1933 165438+10月14給山本楚誌的壹封信中說:“養蘭花是相當麻煩的。我的曾祖父培育了許多蘭花,並為此專門建造了三座房子。”這在周、寫的《魯迅舊家之衰》中也有記載:“魯迅的曾祖父秦念公,生前除了種蘭花,什麽也沒幹。”。

《惠蘭小史》出版於1923,是壹部頗有影響的蘭花史。作者吳恩源在紹興棠棣認識了很多蘭農。在《惠蘭小史》中,他記錄了紹興棠棣蘭農的蘭花種植經驗,以及他們對發現珍稀物種的貢獻。江浙滬記錄的40種珍稀蘭花中,紹興縣占26種。

1984 65438+10月22日,紹興市第壹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決議,確定蘭花為紹興市市花。從1988到1992,紹興蘭花在三屆全國蘭花博覽會和兩屆全國蘭花展上獲得13枚金牌和27枚銀牌,獲得10枚優良品種獎章、3枚栽培獎章和1枚科技獎章。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同誌曾在紹興與蘭農交流過經驗,那裏有專門的花市。1991在全國春季蘭花展開幕式上,中國蘭花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教授在致辭中說:紹興——中國蘭花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