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從主客觀條件看,可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客觀因素1?性別。和女性相比,哪邊的平均壽命高?有人說,男人比女人強壯,自然長壽。然而,科學家的統計結果恰恰相反。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中國男性平均壽命67歲,女性平均壽命70歲左右,美國男性平均壽命69歲左右,女性平均壽命77歲左右。日本男性約74歲,女性約79歲。女性比男性長壽是壹個普遍現象。不同年齡段男女人口死亡率不同。估計孕期男胎與女胎比例為120: 100,出生時男女比例降為105: 100。青春期男女比例為103: 100,中青年結婚生子時男女比例幾乎相同,老年時下降到75: 100。男女預期壽命不同的原因與男女的社會分工有關。男性勞動強度大,緊張,冒險,工作條件差,男性也有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從內在來看,女性產生免疫抗體的基因是男性的兩倍。

為什麽女人比男人長壽?美國遺傳學家從遺傳學角度解釋了女性的生理優勢。他們認為,人體組織細胞的細胞核中有23對染色體,最後壹對被稱為“性染色體”。男性由壹條X染色體和壹條Y染色體組成,女性由兩條X染色體組成。可以調節體內免疫系統的免疫基因存在於X染色體中。女性的兩條X染色體決定了女性的生理免疫物質是男性的兩倍,所以女性的抗體更強,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更強。另外,女性容易建立條件反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體內分泌的雌激素,月經來潮,分娩時失血,可以促進女性身體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過程。

除了生理因素,還有不可忽視的社會因素。人的壽命與經濟、職業、環境密切相關。現代社會,男性從事太空、高溫、地下、海底等許多危險職業,容易造成意外死亡,影響男性平均壽命。但女性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比男性好,生活工作更有規律,相對安全,受死亡威脅更小。男性動脈硬化的年齡早於女性,30-40歲男性可能發生動脈硬化,而女性多發生在絕經後。

在生活方式上,男性吸煙、飲酒的習慣普遍高於女性,導致很多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等。

女人比男人長壽,心理因素也很重要。老年人退休後,往往會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的下降而削弱進取精神和成就感,變得遊手好閑,郁郁寡歡,情緒低落。女性老年人則不同。他們大多在退休後承擔起家務的重擔,仍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強烈的責任感。照顧丈夫,照顧孩子,幫助後輩在生活和事業上取得成功。即使老人喪偶,由於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他們也更容易迅速調整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雖然男性的平均壽命低於女性,但除了生理因素外,其客觀因素是可以自我調節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的心情,都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2?自然環境。環境與壽命密切相關。人是熱血動物。恒溫最適合人類生存,極端溫度下壽命會縮短。大多數學者已經證明空氣汙染是不可忽視的原因。極高的噪音就像壹個隱形殺手,水汙染和輻射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3?戰爭。在奴隸制和封建制時代,戰爭壹直是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本世紀初的兩次世界大戰也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力。

4?饑餓和缺乏營養。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越低,這個因素對人類生命的威脅就越大。當今世界,由於經濟落後,許多發展中國家仍受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困擾。

5?醫療和衛生。疾病壹直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衛生保健的發展,人們的壽命普遍延長,越來越多的人活得更長。上海醫學科學的重大突破將明顯提高整個人口的壽命。

6?遺傳。遺傳因素對人類壽命的影響往往突出地體現在那些長壽的人身上。父母給予的長壽遺傳因素只是長壽的先天條件,後天條件對長壽也有重要影響。

1975年5月4日午夜,某國空軍飛行員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死亡。與此同時,飛行員的雙胞胎兄弟也死於同樣的疾病。遺傳學家發現,雙胞胎同時患病和死亡的情況並不只有壹例。經過仔細調查,他們發現雙胞胎的壽命非常接近: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平均差異只有3年,異卵雙胞胎之間的差異是6年。而且死因大多相似。似乎每對雙胞胎在出生時都配備了相同的“生物鐘”,到了壹定年齡,“生物鐘”就停止擺動了。醫學上稱之為“生物鐘”。

早在1961,醫學家卡爾曼就報告了他的調查結論: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壽命差異小於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壽命差異。父母長壽,後代長壽,父母短命,後代短命。雙胞胎經常因為相似的原因死去。這說明生命的生物鐘具有遺傳特征。羅馬大學的吉列博士在總結了5000多對雙胞胎的遺傳基因後得出結論。每個基因都充當著生命活動的時鐘,決定著這些基因特征在人的壹生中何時出現,何時消失。

既然生物鐘是由遺傳決定的,那麽生命是不是命中註定的呢?不是這樣的。有人曾經把人的壽命和遺傳、環境因素的關系比作壹個三角形。

三角形的底部代表遺傳因素,另外兩條相鄰的邊是環境因素,包括個人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三條邊組成的三角形的面積就是壽命。三邊越長,面積越大,也就是壽命越長。從這個形象的比喻可以看出,底層——遺傳因素固然重要,但兩個相鄰面——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也絕對不可忽視。如果遺傳因素好,生命三角的基數就會長,而後天的衣食住行、心情、婚姻、氣候、地理等環境因素會讓生命三角的面積變大。

如何延長壽命是壹個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我們相信;“生物鐘”之謎總有壹天會解開,人類的壽命也壹定會繼續延長,以接近或達到人類正常壽命的極限。

主觀因素1?生活習慣。生命的延長需要合理的營養和適當的飲食供應。飲食不在於多,而在於食物中的成分齊全,搭配合理,數量適中,飲食的內容和數量要適合年齡和環境。

2?生活節奏。生命的節奏就是生命新陳代謝的節奏。適當的勞動強度有利於身體健康,世界各地的長壽老人大多在晚年堅持工作。積極的身心鍛煉不僅是健康之道,也是長壽之寶。

3?精神和心理。現代醫學提醒人們,心理衰老對衰老的影響有時超過自然衰老,健全的心理也是健康的保證。樂觀的生活態度,堅強的意誌和對困難的毅力,開朗樂觀的性格和精神寄托,都有利於身體健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適當的生活節奏,註意心理健康,都會或多或少地延長個體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