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海有為招聘

海有為招聘

首先,光伏產品屬於標準化工業產品,具有商品的屬性。價格走勢的核心取決於供求關系,最好的指標是EVA廠商的出貨量數據。

EVA是光伏組件必須使用的貼膜,直接關系到面積。壹個模塊是1.63平米,EVA需要前後封裝電池,面積會比模塊面積略小,所以壹個模塊使用的EVA面積是1.6 2=3.2平米;

由於生產過程中有壹定面積的損耗,每個模塊的損耗面積在0.2-0.3平方米之間,所以壹個60型標準模塊的實際EVA面積為3.2+0.2=3.4。

EVA行業高度壟斷,龍頭企業福斯特占據全球48%的市場份額。去年出貨量達到5.77億。

更長的是Swick,去年產量654.38+0.56億;第三是海有為。去年出貨量大概是6543.8+0.3億。三家公司的市場結構穩定。去年總出貨量8.63億。如果換算成60型標準件,對應8.633 . 4 = 2.538億件。按照去年每個60型模塊278W的平均功率,對應的總功率為2.538 278 = 705億瓦=70.5GW。

去年扣除薄膜組件,全球組件總出貨量達到101GW,上述三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也不過70%。

EVA與面積有關,所以電池技術進步帶來的電量提升不會幹擾EVA數據。

EVA的消費是壹定的,行業內各家的消費差別不大。每個60型標準模塊的消耗量約為3.4平方米,便於記憶和計算,很容易找到某個測算標準。EVA生產線啟停靈活,淡季來臨時不會為了囤積庫存而盲目生產,庫存因素擾動小;

EVA是高度壟斷和集中的。我們只需要跟蹤三家公司的產銷數據就可以覆蓋全行業70%的出貨量,競爭格局穩定。我們只需要將三家公司的數據除以0.7,就可以計算出整個行業的整體需求,簡單快速的對行業的冷暖有壹個清晰的了解。

其次,如何看待光伏未來的投資機會?像往常壹樣,如果妳想看未來,先回顧過去。

在過去的10年裏,光伏產業經歷了三次大的變革。第壹次,尚德英利設立兆瓦級光伏組件生產線,第二次,保利協鑫突破冷氫化工藝占領矽市場,第三次,隆基股份推動單晶矽片降低成本替代多晶矽片。

這三個時間對應的是光伏產業鏈三個環節的組件、矽片、矽材料的大幅度降成本,實現規模化制造,推動發電成本平價化。

在這背後,過去10年的光伏行業呈現出明顯的周期加增長的特征:行業整體在增長,但周期波動劇烈,主流廠商經常被顛覆,曾經的領導者都是非主流的圈外人。光伏行業不停地重復著窮人到首富,再到破產的故事。

比如尚德英利在組件技術突破之前,就是壹個默默無聞的操盤手。保利協鑫在突破矽技術之前,只是壹家在香港上市的二級火電廠。現在隆基在爆發前只是尚德的三級供應商,火熱的通威股份還在生產飼料。

主流廠商不斷被顛覆,因為上壹波投資的巨大沈沒成本已經束縛了他們無法移動和擁抱新技術,所以規模越大,死的越快。

具體來說。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尤其是德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大力補貼光伏。

當時產業鏈的瓶頸是矽材料的供應,矽材料的價格飆升至近200美元。電影路線性價比突出。應用材料等半導體公司陸續推出交鑰匙生產線,正泰光伏、新奧能源等企業大量買入,還有金屬矽、廢矽回收冶煉等非主流路線。

當時保利協鑫發現矽的制備過程其實是壹個難度適中的化學過程,於是另辟蹊徑,從東北化工廠招了壹批工程師來設計還原爐和反應釜,探索工藝。2009年,保利協鑫冷加氫工藝成功落地,震驚全球光伏行業,股價暴漲10倍。

資金的激增將保利協的產能從5000噸推至6萬噸。與此同時,矽材料的價格像崩盤壹樣從200美元跌到了20美元。從應用材料到鄭泰、新奧等薄膜公司,漢能光伏在高點接手薄膜的故事到今天也沒有結束,金屬矽和廢矽回收也沒有提及。

2010-2011歐債危機消除了德國和西班牙的補貼,瘋狂擴張的多晶產業鏈遭遇了光伏史上最嚴重的雙重打擊。當時相對較小的單晶矽片企業對降價反應遲緩,單價市場份額被擠壓到20%以下。

2011上市的隆基,手握1億元資金心有余悸。秘書長感嘆,隆基竟然能在這麽慘的行業生存下來。

2012結束的時候,壹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坐在了鐘老師的旁邊。無聊的會上,鐘老師畫了壹張2013-2017的單晶成本降低路線圖,把新工藝的邊際貢獻進行了拆分,很有說服力。

從2013到2015,小小的隆基股份在GCL的強大壓力下沈浸在探索這些工藝中,直到2015隆基股份首次發行成功獲得20億子彈開始單晶矽片的第壹次大規模擴張。

從5GW、10GW、20GW到65GW的過程就像協鑫-保利,股價上漲50倍,遠超協鑫-保利成為a股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矽材料的技術叠代穩定了矽材料行業的競爭格局。今年以來,海外矽廠停產,通威、大全、協信廠商市場集中度超過70%,矽價波動性明顯下降。矽片的技術叠代正在穩定矽片行業的競爭格局。

今年多晶矽晶圓的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20%以下。隨著隆基、中環、上機數控產能的大規模釋放,頂級單晶矽片廠商的市場份額接近70%。

4月份以來,單晶矽片價格暴跌。生產周期拐點導致的價格將在今年下半年接近矽片長期價格中樞2.3元左右。之後隨著波動的收斂,矽片價格會慢慢下降。

從復盤的角度來看,元器件、矽材料、矽片都發生了技術叠代,電池芯片這最後壹個領域還是悄然無息。正是這種安靜的免息行業,導致電池行業依然分散,在矽芯片的產業鏈博弈中沒有話語權。

從商品價值計算,電池芯片的市場容量是矽片的近兩倍,單位利潤率的水平還不到矽片的1/3,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從美國國家實驗室十年前的技術演進圖來看,光伏效率的順序:多結?單結?多晶電池(晶體矽)?薄膜電池。工業層面的兩跳間斷性完美體現了這壹效率路線。

市場認為光伏新技術層出不窮,真假難辨。根據第壹原理,這個效率路線圖是無可爭議的,其背後是材料科學的科學邏輯。

上帝已經安排好了光伏技術的未來,即異質結技術,獨特的復合結構,可觀的效率潛力。

用矽代替薄膜,用單晶矽代替多晶矽的工藝,為異質結代替簡單結鋪平了道路。因為異質結電池的矽襯底是N型單晶矽,P型單晶的制備工藝可以轉化為N型工藝(這不是跳躍不連續),所以當P型單晶矽完全取代P型多晶矽時,就宣布N型結構取代P型結構。

光伏發電的最終目的是上網,但電網不是慈善機構,不會因為企業社會責任而接受光伏無限。

當光存儲系統達到發電側的平價時,電網有接受光伏的商業動機,火電終止。

電網改革放開了調頻、調峰等配電輔助服務的市場空間,儲能運營商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並網壓力倒逼儲能需求啟動,電網改革壓力倒逼儲能盈利模式啟動。

光伏是光存儲系統的壹級火箭。

儲能刺激鋰電池下壹個超級需求。儲能需求和動力需求共同推動鋰電池降本增效,進而加速儲能的應用。這是光存儲系統的第二級火箭,所以光存儲系統取代火電的時間可能會比大家預期的要快。這個市場空間是兩個千億級市場的疊加,可能在幾萬級別。

綜上所述,異質結和儲能將是未來光伏10倍甚至100倍的發源地。

最後說壹下對周期的理解。談周期,從短到長,分為庫存周期、產能周期、經濟周期。

庫存周期引起利潤表變化,產能周期引起資產負債表變化,經濟周期引起技術變化。

進壹步扣除:

1)改變利潤表的是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由價格和銷量決定,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銷量來源於產銷率和產能利用率,而產能來源於資產負債表,所以利潤表是資產負債表當前時點的貼現值;

2)當存貨周期內的價格波動引起利潤表變動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尤其是固定資產保持不變。當價格下跌時,落後企業的固定成本無法承受沖擊,導致落後企業破產,整個行業產能收縮,生產周期向上;

3)當技術淘汰來臨時,龍頭企業的固定成本無法承受沖擊,整個行業破產。企業的固定資產(固定成本)能否承受沖擊是區分三個周期層次的標準。

無論是落後企業還是領先企業,本質都是通過折舊收回固定資產投資,所以損益表再漂亮也掩蓋不了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的疲軟。

在生產周期層面,落後企業被淘汰,龍頭企業集中度提高,行業越來越穩定,最終出現壟斷。壟斷是超額利潤的來源,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問題在於行業穩定的持續時間。

對於商業模式和技術進步層出不窮的行業來說,壟斷是個偽命題。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軍事需求催生了半導體產業。在過去的50年裏,幾輪半導體周期埋葬了無數領先的半導體公司。

晶圓技術穩定的時候,臺積電出現了,崛起了20年。在這背後,三星和英特爾仍處於動蕩之中,摩爾定律正在擴大臺積電的護城河。即使在這個領域,臺積電仍在努力賺錢。

在CPU領域稱霸十幾年的英特爾,幾年後被AMD趕超,新架構仍在沖擊老大。

再者,在商業模式和技術進步層出不窮的行業,壹個企業的階段性領先甚至可能埋下失敗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創新者困境”。

領導者積累的巨額固定資產成為新壹輪技術競爭的包袱。位置越靠前,規模越大,被放棄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前期計提資產減值是主動破產,維持產能利用率,加速負向自我循環,這是壹個兩難的選擇。

光伏行業從矽材料技術變革到矽片變革再看未來電池變革,從領先到落後,從首富到破產,無處不在。造成這種情況,

1)技術變化太快,所以固定資產淘汰太快;

2)效率溢價不足,所以成本屬性多於技術屬性;

3)成本差異小,重復建設往往導致產能過剩。

但在經濟周期層面,所有的庫存周期和產能周期都不值壹提。

每壹個經濟周期結束,技術紅利消失,增長乏力伴隨著四次危機,比如戰爭、瘟疫或者金融危機。新興產業完全取代落後產業,國家的興衰也是如此。20世紀20年代,美國是靠第二次技術革命帶動的電力、汽車等產業超過了英國,80年代,美國是靠第三次技術革命帶動的計算機、互聯網等產業超過了日本,不是新教倫理的白人文化,也不是美聯儲無盡的流動性泡沫。

人,企業,國家都壹樣,都依賴於跨越牛熊的偉大行業,核心是以固定資產為基礎的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