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壹個勞動模範的故事

壹個勞動模範的故事

壹、最年輕的勞模:被擱置的“夢想”

“我已經在基層不知不覺幹了13年了。其實壹開始我並不理解也不喜歡這份工作。”2006年獲得海口市勞動模範稱號的張靜靜地望著窗外,陷入了沈思。

因為在基層工作中的突出表現,2006年,年僅29歲的張被授予海口市勞動模範稱號,成為我市最年輕的勞動模範。1996畢業於海南師範大學金融專業。

他和其他大學生壹樣,夢想著在金融系統找到壹份體面而休閑的工作。但在人手不夠的就業形勢下,他找了整整壹年的工作,依然沒有失業的家。疏忽地

看到龍華區社區居委會在招聘,他覺得找工作不容易。他抱著先找工作的心態參加了招聘考試。

“雖然我以第壹名的成績被錄取,但我對居委會很感興趣。

我的印象仍然只是治理吵架,整治環境,覺得來這裏是浪費時間。”笑著搖搖頭,對張說道。1997被分配到龍昆上社區居委會工作。壹開始大部分都是鄰居。

誰抽了對方,誰多占了壹點空間,就發生了這樣的小爭執。因為沒有經驗,兩家經常吵架,所以聯合起來罵他處理不公。老實說,他總是靜靜地聽著。

去爭辯,但我的心已經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只能自己去品嘗。

通過了解政策和與同事交流經驗,張逐漸掌握了處理小糾紛的竅門。他走進人群。

在家裏,先安撫對方,再讓雙方商量解決辦法。有壹次,成功處理了兩家的“占地”糾紛,兩家都為他叫好。“我通過拍手看到了他們的信任。

我的眼睛,我突然明白了這份工作的意義。”講到這裏,張的眼裏露出了壹點亮光。

他說,那壹刻,他覺得自己真的找到了壹個臺階。

真實的夢。其實居委會的工作才是壹線工作。我們每天處理的壹切都是直接面對群眾。我們不僅要懂得法律和經濟常識,還要與人有更好的溝通和協調。

能力,很有挑戰性。俗話說:幹壹行愛壹行。張慢慢靜下心來,走進人們的家中,與他們聊天交流,每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時間久了,大家都知道了。

大家也因為他的性格更加相信他,工作也越來越輕松。每次來老百姓家,他們都熱情地請我吃飯。每年到了公休日,大家都邀請我去,我都忙得開不了。

身體。張自豪地說。

二、最老的勞模:被“遺忘”的榮譽

幾天前,記者來到了趙守武在…的家。敲門後,銹跡斑斑的門吱呀壹聲開了,站在我們面前的是壹位滿頭銀發、面帶微笑的老人。市工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我省年齡最大的勞動模範——趙守武。

進門後,記者看到,在不到幾平方米的小客廳裏,壹張簡單的圓形餐桌大大地占了四分之壹。桌子上擺滿了吃飯用的碗和鍋。靠近門的墻下,壹張汙跡斑斑的木沙發孤零零地躺在那裏。裏屋是壹張大大的木床和壹張小木桌。

因為老人不會說普通話,坐下後會用海南話慢慢說壹兩句,旁邊的老伴停下來會補充幾句。工會工作人員翻譯,老人年紀大了,只記得是從

從泰國回來的華僑,在壹家機械廠工作,其他的就不記得了。記者幾次問老人是否記得自己是勞模。兩個人看起來都很困惑。

再見,老頭,

記者來到海南陸瑾實業有限公司(原海南機械廠)檔案館,找到了趙守武的檔案。因為年代久遠,字裏行間已經讀出當時鋼筆的傳統小字,記者已經看到了老人部

體驗。趙守武1940年隨父母去了泰國,之後的十年在中國華興機械廠工作。1950,泰國公安局從他哥哥的茶店裏搜出三枚手榴彈,鑒定為

趙是被我制造出來並驅逐出境的。

1951年10月趙守武回國後在海南機械廠工作。據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有前輩說,從泰國回來的工程師趙守武懂很多技術,在海南機械廠的技術革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具體細節不詳。

三、勞動模範——魏超群

俗話說,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這句話對於魏超群來說無疑是恰如其分的。作為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環衛站的壹名班長,魏超群在他臟、苦、累、忙的崗位上,無怨無悔地走過了十二個春秋。今年五壹勞動節前夕,她被評為“省勞動模範”。

了解環衛工作的人都知道,壹年四季,環衛工人早出晚歸,滿街掃垃圾,風裏來,雨裏去。每到節假日,都是環衛工人最忙的時候。來自農村的魏超群淡定地說:“忙起來怕什麽?我最怕沒有工作。”魏超群從5438年6月到0994年3月從事環衛工作,在全縣48.6萬平方米的20條街道上,用壹把五尺掃帚書寫著無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8點,正當縣城燈火通明,千家萬戶團聚的時候,魏超群還在車站忙著打掃衛生。家裏有壹個80多歲的奶奶,家裏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而丈夫在停車場打零工。在這種特殊的時候,魏超群只好心虛地叫上侄子幫忙殺雞做飯。她說:“沒有人願意壹直吃團圓飯,但我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只能管家裏的事。沒有辦法。”婆婆理解地說:“十幾年來每年都是這樣。晚壹點也沒關系。”

人自然會生病。同樣,長期在壹線工作的魏超群也不例外,但她總是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對待疾病。她自嘲說:“我壹般感冒發燒就運動,掃大街出出汗就好了。”就她記憶所及,在過去的十二年裏,她只需要臥床兩次。2003年有壹次,她手上長了個囊腫,需要手術;另壹次是去年急性盆腔炎。但兩次都沒有請病假,而是利用休息時間治病,手術後幾天就上班了。她班上有七個人,她壹天工作六次。也就是人們從淩晨3點到晚上9點上班。

眾所周知環衛工作又苦又臟,但環衛工人所受的委屈卻鮮為人知。魏超群說,淩晨3點多,她拉著壹車垃圾上坡,路中間有壹輛車。她請司機讓路。然而,該車司機並沒有躲避的意思。實在沒辦法後,魏超群只好小心翼翼地拉著車。路過的時候,掃帚毛微微掃了壹下門。雖然沒有刮傷,但司機還是大發雷霆,大罵魏超群。另外,晚上經常會遇到醉醺醺的人破壞垃圾桶。對此,魏超群總是耐心勸導,卻經常被無事生非的醉鬼辱罵。再比如,有的精神病人把垃圾桶背得很遠,就要自己背回去,和這些精神病人打遊擊戰。

魏超群就這樣過了十二年。不管天氣是冷是熱,是晴是雨,他都必須堅守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縣城吉田鎮被授予“省級衛生鎮”稱號。去年還通過了省檢查組的復檢;2003年,她所在的單位被評為“清遠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集體”。這些榮譽都浸透了她的汗水。

四、當人民勤務員的掏糞工——石傳祥

備受黨和人民贊譽的挖糞工石傳祥,山東齊河人,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掃隊工作。

石傳祥出生在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在14歲的時候逃到了北京郊區,被生活所迫,成了壹名挖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受到行業內壹些惡勢力的壓榨。

和剝削。石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幹了20年,受盡了壓迫和欺淩。解放後,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作主,讓他驕傲。他對黨心存感激。他用了。

壹顆單純的心記住了壹個通俗的道理:排便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壹部分。他把排便當作壹項非常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任勞任怨,滿腹怨恨。

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老壹輩英雄所倡導的這種職業道德,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石傳祥精神”就像壹個明亮的星座和光芒。

後人將永載史冊,受到全國各界的尊重和追捧。為了大力弘揚石傳祥精神,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在石傳祥故裏建立了紀念館,這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十分重要

有了新人,促進齊河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壹定會起到極其有利的作用。

1952加入北京市崇文區保潔隊,繼續從事城市保潔工作。

這時,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表示對清潔工人工作的尊重,不僅規定他們的工資高於其他行業,而且盡量減輕挖糞工人的勞動強度,把過去運送糞便的輪式車輛全部換成蒸汽。

車輛和交通工具改進後,石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將七人大班改為五人小班。他帶領全班同學從過去的每班扛50桶到每班扛80桶。

他自己每班扛90桶,每班最大屎量5噸。這個地區的居民享有幹凈美麗的環境,但他背屎的右肩磨出了厚厚的老繭,因此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重。

荊也獲得了許多榮譽。1954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當選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制片人黨。

1959,石傳祥為國。

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英雄會”。劉少奇主席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說:“妳挖屎的時候是人民的公仆,我當主席的時候也是人民的公仆。這只是壹種革命性的分工。”

石傳祥高興地說:“我要永遠聽黨的話,做壹輩子掏糞工。”從那以後,他工作更加努力,也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

石傳祥於1975年逝世,享年60歲。去世前,他反復叮囑兒子要繼承父業,做壹名稱職的環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