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龍海市內門歷史

龍海市內門歷史

龍海市文物收藏

萬寶山貝丘:萬寶山遺址【新石器時代,西漢,龍海市榜山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於1986。遺址面積約250平方米,斷面上堆放有貝殼和少量石器、陶器殘片。藏品包括石簪、石斧、石鑿、石圪、混砂灰陶片、混砂紅陶片等。陶片的裝飾紋樣有方格紋、繩紋、之字形、脈紋等。,可識別的形狀有豆子和罐頭。西漢文物包括乳鼎紋瓦等。

枕頭山古遺址:枕頭山遺址【龍海市九湖青銅時代城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於1986。場地占地面積約65438+50萬平方米。清理墳墓1座。出土和收藏的有石戈、浮石、鑿、斧、鏟、石矛、石鏟、網墜、混砂灰陶、灰硬陶、釉陶等。陶片的裝飾紋樣有豎筐紋、斜格紋、繩紋、胸釘紋、弦紋等。可識別的形狀有大口尊、圈足尊、豆形、平底罐、高頸罐、淺盤、盆等。

粵港遺址:粵港遺址【龍海市海城鎮鬥巷村明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為隴西縣巴度、九都之界,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在此設海城縣。因其外接潮汐,內接山澗,形似月牙,故名月港。景泰四年(1453),月港貿易興起,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對外交通和貿易中心。現在有七個碼頭。

白雲石:位於龍海顏厝紅阪村東南白雲山北,為唐代虔誠禪師卓Xi所有。這裏有三處古建築:前者是白草亭,是南宋末年為紀念朱而建的。它平面呈正方形,有四根石柱。柱子上鐫刻著“白草亭中景致”、“白雲石上塵埃”、“解經痕跡猶在”、“本尊未失”等字樣。亭子裏有壹塊石碑,上面有題詞”。廷增尼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但仍留有四根石柱。朱,號惠安,又名紫陽。他知道漳州的時候,曾經在這裏給過真誠的印信。今朱題詞“隨創作而行”,對聯“地位崇高,日月俱過肩;門開著,江山常看在手心。亭後有朱祠,題“古道照人”四個大字。寺內有清道光三年(1823)《白雲山紫陽書院設祭祀場碑》、《白雲山重建紫陽書院碑》。殿後是大雄寶殿,殿門額上有黃道周題寫的“白雲深處”木碑。白雲石上有八個景點:卓溪全飛、何猷石、百草亭、朱和西燕湖、松關鳥語、湯陰漏月、晚歸飯、意式果園。奇怪的紅蝦、無尾蝸牛和白頸蛙生活在白雲山溪流中。

虎門東門城堡:虎門東門城堡遺址【龍海市紫泥鎮城內村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城周長1272米,東西南北四門。城墻是用石塊建造的。現存東門城墻有壹段,長49米,高5米,1.7-2.2米厚,寬2.2米,高2.65米。

魏振海古城遺址:魏振海城遺址【龍海市龍角畬族鄉鎮海村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明洪武二十年(1387),周德興,夏侯,創建,明清重建。城市四面環山,面朝大海,周長2881米。城墻是用混合的鵝卵石和條帶建造的,有女墻和720個嬰兒床。開四個門:東、西、南、北。大門是拱形的,由石頭堆砌而成。南門和北門的寬度為2.45m-2.6m,東門和西門的寬度為1.7-1.8m..南門有個“甕城”。東門下有壹條寬1 m,深0.8 m的排水溝。地面上有四個城門和壹段城墻。墻高6.8-7.2米,厚4.2-4.5米。城內保存了始建於明日二年(1622)的石構“福德寺”,城南的“父子”石作坊,城北的正統十三年(1448)修建的城隍廟,嘉靖初年修建的東嶽廟,東門右側的古地下窯洞。以及義學碑、趙壹將軍碑、更衣樓、七星井、椰樹井、大象乳泉等古跡。

鄭成功槍城遺址:位於龍海港盡頭石坑村西側的臨海山頭上,與鼓浪嶼、貴嶼並列。

小豬滾滾是鄭成功鎮守廈門時的重要外圍據點。建於清順治九年(1652),城墻為混凝土結構,總面積2540平方米,東西寬42米,南北長68米,炮眼放置高度1.2米。

仍有四面圍墻,剩余高度1.95m,厚度1.2m..

崔賢廣場:崔賢廣場【龍海市海城鎮中山路】。

建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隴西縣令、縣令柳宗庸分別是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的吳元、年間(1506-1521)的林浩、、陳英、現朝的朱。四柱三仿木石作坊,寬4米,高7米,四坡,右脊微弧,魚尾吻。主體建築的柱頭呈“D”字形拱起,以兩個挑檐支撐廣場的屋頂。作坊上的石雕構件已經丟失。

海城文廟:海城文廟【龍海市海城鎮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隆慶元年(1567),受唐朝德建統治。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1662-1795),1990年間重修。該寺占地2500多平方米,坐北朝西南,依次為池畔、薊門、天井、平臺、東西環、大成殿、明桓寺、崇聖寺、祥賢寺。大成殿寬五間,深四間,有擡梁木梁架,重檐歇山頂,鼓形柱基,拱門用弓連接。橋臺是用石條建成的。臺前以藍石浮雕盤龍石裝飾,四周以白石雕刻,圖案有雙龍戲珠、如意牡丹纏枝、古瓶梅菊花等。,而且雕刻工藝極其精細。

南炮臺:位於漁仔尾景泰山上,龍海港石坑村以東,與廈門胡立山炮臺南北相對,鎮守海口,素有“天南鎖鑰”之稱。清道光二十年(1840)春,為配合林則徐禁煙,加強戰備,建閩浙總督鄧廷珍。光緒十七年(1891年)擴建。8月24日,1840,英艦追趕中國商船,南炮臺還擊英艦。1937年9月3日,日船挑戰我,南炮臺打響閩南抗日第壹炮,日船“若珠”號沈沒。電池平面呈橢圓形,周長約240米,壁高6米(海邊20米),厚度1.5米。它用夯土和條石建造,有女墻、垛和炮孔,並內置營房、壕溝、彈藥庫和訓練場。炮兵連配有1門德國克虜伯主炮和3門副炮。到目前為止,在炮臺墻的東北側發現了兩個石炮座和1副炮,在墻外發現了1塊用於“散煙散塵”的石碑。炮基直徑12米,座距8米。槍長3米,炮口內徑0.20米,外徑0.38米,後徑0.60米。

吳語天妃宮:原名和安宮,俗稱媽祖廟,位於龍海港盡頭的吳語島西部。修建日期不詳,明萬歷辛醜夏重修(1601),清康熙丁醜重修(1697),道光五年、十年(1825、1830)、1943。宮殿坐東朝西,面積376.28平方米,三室四廳。壹館內有四座重修碑,包括沈有容重修的天妃宮,清代丁醜的守島將軍,道光五年陳化成重修的吳玉宮碑。在第二個大廳裏,奉天公主懸掛著壹個由清朝聖人給予的牌匾,上面記錄了媽祖天妃在施瑯試圖贏得臺灣省和澎湖時的“湧泉集士”和“濕袍助戰”的故事。大殿前庭院的兩側裝飾著龍和白虎。三廟玉墜天妃,被稱為“鎮堂之母”。四寺獻三寶佛。有兩口井是鄭成功於161年駐島時修建的,稱為“龍虎井”。

燕海樓:位於龍海市海城鎮人民路中段東側。明萬歷十年(1582)瞿胤所建,是矗立在古越港的軍事瞭望塔。原為兩層磚木結構,建成八柱八角形,故又稱八卦樓。清康熙四十壹年(1702)重修,乾隆三年(1738)擴建,基石加高至三層。1921年改為水泥檐。現存的亭子高22.44米,周長85.8米。地下有石洞,地上三層:壹層用石板砌成,正門鐫刻“煙海樓”四個字;兩層夯土樓墻,門檻上刻有“藍秀·禺期”,三層木結構,八角金字塔形屋頂。在1995再次維護。清乾隆《海城縣誌》中說:顏“東望汪洋,西望群山,南觀軍事演習,北觀飛行,真是城池奇觀。”

代縣延康長石廟:俗稱仙祖廟,位於龍海九湖元山琵琶阪。祭祀道士兼醫師康長石。始建於唐代,幹甫年間(874~879),漳州刺史黃疃擴建了寺廟,命名為西嶽王宓寺。宋代有兩次修繕。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恢復。修復於1993。寺廟朝北,中間有兩個大廳和壹個天井。前廳寬三間,深三間。後殿三室寬,三室深,懸於山頂。祠內有明代趙懷玉書寫的《代縣巖歷史沿革》,清代重刻,還有清龍溪舉人蘇與蜀郡總督、安使者所寫的對聯:“何以能笑唐三百年後長安城?“正月二十八,我遇到了琵琶阪本,但是發生了壹些後果。

高美亭石古井:高美亭井【龍海市榜山鎮浦邊村泗洲佛寺前院南宋文物保護單位】

少定四年(1231),為保護黃翁而建。井石結構,正方形,深3.5米。井壁和井沿都是用板巖做的。井沿1米見方,碑文寫著“賜井以護黃翁,少定四年立”。

柯坑石古井:柯坑井【龍海市榜山鎮柯坑村】。

宋九年(1182),雲峰書院僧院建成。井石結構為方形,井深2.9米,井口0.90×0.86米。井沿由四塊寬1.2m、高0.66m、厚0.15m的花崗巖砌成,並刻有“雲峰書院四僧改袖換衣舍壹口,是對恩安龍神的考驗,同僧加持藏巖。歲,惜春數九臘月天。"

虎峪石橋:位於龍海角梅橋頭村,始建於元代。隴西縣誌:“虎峪橋跨惠民港為隴西與同安交界處”,“聚源僧林德集資修建”。該橋為梁式石橋,橋長33米,橋面寬4.2米。它有兩個橋墩和三個橋跨。橋墩呈弓形,跨度為10米。每跨鋪設五塊石梁板,長11米,寬0.8米。橋上有四個石獅子,現在西邊只有兩個了。元、清兩朝仍有石碑。

鳳山嶽廟:鳳山嶽廟【龍海市嶽翎上山鎮與海城鎮交界處的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年代不詳。祭拜五帝。這座寺廟占地5000多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三棟樓並列。第二座依山而建,三座樓寬50.95米。正殿寬五間,深三間,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寺內有22塊碑,有明萬歷三十年(1602)、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道光六年(1826)、宣彤三年(191),記載了歷代的重建情況。

南苑尤魯伊勢恩光石碑廣場:位於龍海角梅東梅村南苑內。石仿木結構,三門四柱,方柱頂立青石雕石獅4只。牌匾兩側鐫刻著“南園雨露”、“人間恩澤”。下面是壹個專利布,上面刻著“孤註壹擲之子大夫黃州府同知贈文,廣東肇慶府土官,二品滿秩贈馮至大夫,廣東瓊州府萬州”的字樣。主樓的橫梁上還刻著“大明天啟二年(1622),任旭生於秋中”的字樣。

包青殿:位於龍海岬梅花村東側,供奉神農。建造日期不詳,現存建築有明清時期的碑刻、牌坊、木雕、石雕、柱基等。寺廟有三個開間和三個入口,裏面有兩個天井。大殿坐落在山頂,只有壹個屋檐。

昆西慈濟宮:俗稱西門庵,位於龍海角梅市梅村西門,是供奉保聖皇帝的。建造日期不詳,宮內有清鹹豐九年(1859)重修的碑文。宮殿坐北朝南,占地297.75平方米,有三個開間和兩個入口。宮內至今還留有明海防館留下的石碑,如《石公重修石美城新建海防館鎮誌》、《伊公徐公建館功勛碑》等。

紫雲巖寺及摩崖石刻:位於龍海石馬高坑村青山上。建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明代盧賓西隱居在巖中讀書,後學元代,於是出資重修塑三寶佛金身,題寫“紫雲巖”。殿寬五間,深三間,頂硬。今天還有很多清代康熙、光緒、1948的碑刻和歷代摩崖石刻。

古林巖寺:位於龍海石馬高坑村林坑社山腰。寺廟坐南向北,總建築面積441平方米。正殿三間寬,三間深,有硬頂。寺內有清康熙年間(1662~1722)修建的碑文和1986年再次修繕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副會長正果法師題寫的兩塊匾額。

古縣土樓:位於龍海顏厝庵前村。該建築建造年代不詳,是壹座以石頭為主的方形土樓。建築坐北朝南,樓門完全用花崗巖條拱起,樓內有雙門雙壁。整層樓寬65米,深70米。現有土樓的墻體和地基除壹側坍塌約10米外,基本完好。

智捷星方靜節慶廣場:龍海角梅橋頭村遼東社石橋頭。郭,1922旅新華僑,代其祖母徐氏守節五十壹年。廠房為石材仿木結構,五層三門四柱,主樓四坡,側樓兩層。不是建造房間,而是放置壹個三面有屋檐的屋頂。上面鐫刻著由段安福大會推舉的“大總統”許世毅和的曾、郭增火金題寫的對聯。

海城神廟:在龍海海城內樓村。清乾隆《海城縣誌》中寫道:“海城縣城隍廟建於縣城東南,隆慶五年(1571年)。崇禎六年(1633),知縣梁昭陽重修,風雨損毀。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王再次修繕。這座寺廟位於東北面向西南。三晉,前殿寬16米,深9米,正殿寬12.5米,深12.2米,懸於山頂,後殿寬12.5米,深7米,有天井相隔。廟裏有6個重建的紀念碑。1995又修好了。

紅滾寺:紅滾寺【龍海市海城鎮山後村】。

因寺內內置橢圓形長木輥,紅白兩面是用來等待占蔔師滾動它們再做決定的,故名紅輥寺。又稱“山後慈禧宮”。拜白教宮平民大夫吳本。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寺廟寬10.65米,深20米,坐西向東,依山面海,兩室三廳。有天井,磚木結構,單檐從山頂垂下。寺內有清道光年間(1600年)和光緒年間(1600年)修建的紀念碑.

龍酒堂:龍酒堂【龍海市角美鎮金寨村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年代不詳。清順治、道光、同治年間,對其進行了修繕。大殿占地640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依次為前廳、天井、正殿。正殿三間寬三間深,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元代柱基2根,雕雲鶴蝙蝠石柱2根,清代青巖雕龍石柱2根,石獅1對,麒麟1對,重修碑文3處。

龍應堂:龍應堂【龍海市榜山鎮上元鎮文遠村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乾隆癸卯年(1783),鹹豐年間(1856)。占地面積22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30平方米。它坐北朝南,依次是前廳、天井、左右回廊和正殿。前廳寬五間,深三間。正殿寬五間,深四間,山頂懸梁式木架。寺內保存著四根明代花崗巖石柱。石像,刻有長壽紋和蓮花紋。清代有1對石鼓,乾隆、丁醜(1757)、癸卯(1783)年間的10根石柱,上面都刻有對聯。

三元寺(流傳於角美鎮):劉川村三元寺【龍海市角美鎮劉川村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明末。祭祀“三真王”(見上壹篇)。寺廟占地1320平方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它坐東向西,依次為前廳、天井、走廊、正廳、後廳。磚木結構,懸挑梁木架。現存的石雕和壹些木雕是最初建造的物體。後殿有“唯心唯法”石碑,為清順治年間(1661)會元陳昌夏所書。

三元寺(角美鎮余江):余江村三元寺【龍海市角美鎮余江村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明末,歷代重修。明代(1506-1521)朝拜期間,遷河南固始縣郭所帶唐人周、葛,並稱“三元真君廟”。寺廟占地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0平方米。它坐東向西,磚木結構,梁式木架,懸掛於山頂。保存1對石龍柱、1對蓮花紋祭祀道和石香爐、1對清代石雕壁畫、2座石香爐、石柱和石柱基礎等。還有4處碑文記載了重修寺廟橋梁、疏通河道溝渠、置田養僧、扶老扶弱、喪偶等情況。

徐氏家廟與祠堂:鴻漸的徐氏家廟【龍海市角美鎮鴻漸村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又名“許氏家廟拜本堂”,菲律賓前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夫人,是鴻漸許氏的後代。在1988的回訪中,她捧著三支香,在祖先牌位前虔誠地鞠躬。始建於宋憲春元年(1265),現存清代建築。該寺占地288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分為前殿和後殿。前堂三間寬,二間深,後堂三間寬,三間深,懸於山頂,內有天井。寺內有乾隆辛酉年(1801)、進士的木牌位,還有“崇本堂”、“永誌不忘”、“文魁”、“吳逵”、“徐氏家廟”、“朝醫”的木牌位。相傳徐永科,第十世徐氏,被清乾隆皇帝授予“朝儀大夫”(四級)稱號,並賜“徐氏家廟”匾額。

徐氏家廟與祠堂:徐氏祠堂的倫恩堂【龍海市九湖新塘村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俗稱“徐厝祠堂”,原為清朝總司令兼漳州、金門、梅州三地總指揮許鳳的故居。始建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祠堂坐西北向東南,壹廳兩室兩翼,小天井,磚木結構,懸頂。殿前廣闊,是當時閩南著名的“南五虎”許鳳、李蘭、蔡克、吳添、陳龍等壹起居住練武的地方。還有徐厝譚和壹匹飲料槽。

徐氏家廟與祠堂:徐氏家廟【龍海市城西鎮任家村,明代文物保護單位】

又名“田原馬坪許氏家廟”,是唐代著名張凱許天正後裔的祖廟,其後裔遍布臺港澳及東南亞地區。建於宋禧年間(1205-1207),至今仍有明代遺跡。寺廟占地940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後有玄關、庭院、采光前廳、天井、中殿、後天井、後殿,兩側有廂房。懸掛在山頂,磚木結構。

1929年,遊擊隊隊長王占春率紅三團進村,任隊部。1944年,該寺改建為小學,成為中共地下黨的聯絡站。

永進宮和楊牌樓:永進關[龍海市榜山鎮平寧村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1736-1795)重修,1978年重修。宮殿占地240平方米,坐北朝南,磚石木結構,依次為:前殿、天井、正殿、天井、後殿。前廳和正殿,寬三間房,深三間房。後廳三間寬,兩間深。保存明代盤龍石柱1對,清代石獅1對,龍石窗等構件。

龍應寺:龍應寺【龍海市東源鎮郭田村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前身為龍安書院、金龍廟和荊靈書院。建造年代不詳。青幹龍(1769)、道光(1826)、鹹豐(1857)、宣彤(1911)均已修復。這座寺廟占地325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分前後廳。前堂寬五間,深兩間,後堂寬三間,深三間,磚木結構,掛於山頂,內有天井。寺內有5塊清代石碑,石碑上寫著“桃園深處”。

萬安樓:萬安樓【龍海市城西鎮任家村】。

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平面為圓形,直徑25m,高度16m,面積550m2。四層,底層用花崗巖塊,兩層以上用生土夯實。每層8個房間,大堂和樓梯在同壹個房間,頂樓是閣樓。地板內側有壹個環形走廊。第二層和第三層堆疊著長方形的小窗戶。建築開有雙門框大門,外框為長方形石材,內框為拱形。該建築位於東北至西南方向,頂部雙向傾斜。樓中央圈了壹個院子,院子裏有壹口六角形的石井。井壁用石頭砌成,井的外圍用鵝卵石鋪成。門上鐫刻著“萬安樓”四個字。

圓明寺:圓明寺【龍海市榜山鎮崇福村清代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宋代,重建於陳賡年間(1760)。尼姑庵占地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它從東南坐西北,依次是前廳、天井、左右回廊和正殿。前殿和正殿均為三室寬三室深,鬥式木梁架懸於山頂,兩側建有之字形廂房和長天井。尼姑庵前有1方靜(1736-1795)。

龍池巖摩崖石刻:龍池巖位於龍海角梅白角村文普山南麓。相傳,唐武宗會昌四年(884),陳麗王子隨端機禪師遊歷於此。當他看到文普山的池塘,十陵春寒,脫衣沐浴,暑氣消盡,便寫下壹首詩:“誰能只愛禪林,明月空空回龍宮?”半夜聞著法國菜的甘露,開心的進入蓮花世界。“因‘真龍’入池,故名龍池巖。

龍池巖是唐代學者謝佑及其弟謝秀,曾在此求學。五代宗師洪文雍和宋代著名學者詩鬼曾隱居於此。宋代學者楊誌在此建“三賢堂”紀念他。宋代理學家朱紹興十八年獲同安主簿時,渴望“三賢堂”之名,登上遊覽,在龍池巖建“玉屏講堂”,在此講學。歷代著名作家在這裏留下了20多處題詞。其中,玉屏講堂旁朱的字跡鐫刻在石碑上,意思是要先拍門求教。此外,朱等人還題寫了“寒竹風松”、“丹竈石”、“煙煙風清”、“清影”、“月靈漢江”、“放生池”、“彩虹橋之虹”、“淩晗橋之”等。此外,還有紫陽寺、七賢樓、音嶽池、雲雨居、寬義寺、水柏軒、觀海寮、山泉三疊、石塔、蛇曲石、華普書院等。華普書院至今還保留著譚書法《講堂》石碑。

可以在這個論壇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