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開出百萬年薪、斥資上億建人才房!OV、小米造芯,重金紓解人才荒

開出百萬年薪、斥資上億建人才房!OV、小米造芯,重金紓解人才荒

近期,關於VIVO、OPPO、小米自研芯片的消息越來越多,與此前華為造芯方向不同的是,OV、小米主要是從ISP芯片入手。據了解,VIVO百萬年薪招聘芯片相關人員,其中ISP 芯片總監年薪高達 144W-180W,芯片規劃專家最高年薪也達到了144W。在OPPO方面,應屆生的年薪已經開到40W。此外,為了吸引、留住更多人才,VIVO還投資45億在東莞建造人才房,後期將是研發人才的居住區域。

業內人士回憶,在三四年前,應屆畢業生年薪壹般在20W左右;對於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來說,年薪60W已經在期望值之內。而隨著人才需求的增長,應聘者對薪酬的期望值也隨之遞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碩士兩年經驗的應聘者年薪期望值定在50W以上,碩士三年經驗的應聘者在跳槽時,期望值就翻了壹倍,達到80W,碩士六年的應聘者期望值已經達到百萬級。

目前除了華為,手機廠商造芯還未有較大的成效,如此“天價”薪酬是否會增加企業的負擔,除了研發人才的儲備,手機產商自研芯片還需要哪些後期的決勝條件呢?

早在2014年,小米就宣布要自研芯片,就在3年後,小米真的成功研發出ISP芯片澎湃C1。但在後期,雷軍表示因為遇到困難,暫時放棄量產。

如今,小米重啟造芯之路,OPPO、VIVO也集體加入造芯隊伍,首先瞄準圖像信號處理器ISP芯片。而自研芯片的核心是研發人才,近年來,三大手機廠商都傳出正在擴大研發人員隊伍、加大研發投入。

2019年,OPPO CEO陳明永公開宣布投入100億的研發預算,之後逐年增加,並計劃將研發隊伍擴大到萬人以上。2020年,OPPO首次公布代號為“馬裏亞納計劃”的造芯計劃。直到今年7月,業內人士透露OPPO正計劃打造壹支3000人的芯片團隊,目前團隊工程師已達1000 人。

也是在2019年,VIVO低調完成“vivo SoC”和“vivo chip”的註冊商標,覆蓋類別包括中央處理器、計算機芯片、計算機存儲裝置等壹系列和處理器有關的產品。現在回看VIVO這兩個商標註冊的舉動可以說是有在為自研芯片做準備的意味。2020年,VIVO投資40億的深圳總部項目開工,預計在2024年底建成,將入駐近6000名研發人員。

今年7月,供應鏈傳出vivo首款自研ISP芯片“悅影”即將面世的消息,盡管該消息還未經官方證實,但是VIVO開出百萬年薪招聘芯片人才的舉動,可以說是下場造芯的“實錘”了。8月,VIVO人才房開始動工,根據vivo人才房項目的備案信息,該項目總投資為45億。購房條件是,本科學歷以上,在vivo工作三年以上,以及上年在東莞納稅超過3萬元等。

在7年前就開啟造芯之路的小米這邊,截至2020年底,小米員工總數為2.2W人,其中研發人員已經超過1W人,占公司總數的47.12%。進入2021年,雷軍的官方社交媒體經常發出研發人員的招聘廣告,2月份,雷軍透露要擴招5000名工程師、增加30%到40%的研發投入。無獨有偶,小米在近期也傳出斥資7億元成立公寓管理公司,解決員工的租房壓力。

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表示,這是解決員工的租房壓力,提高員工幸福感。

但自研芯片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部分手機SoC工藝制程已經來到了5nm,消費者對手機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從0到1的突破放在手機廠商面前,這對還沒有自研芯片經驗的OPPO、VIVO來說,意味著需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才足以追平在造芯賽道提前奔跑的小米。

集成電路的高端人才成為造芯賽道的核心競爭力,於是業內才上演了各大企業對芯片人才的爭搶戰。

集成電路人才遭到企業爭搶、薪酬“狂漲”,這不僅反映了行業人才庫水位很淺,也可以看到企業希望拔高薪酬爭搶更多的人才。51job數據顯示,2021年3月集成電路/半導體行業人才需求量占職位總量達到5.5%,為 歷史 最高。

芯片人才緊缺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點之壹。我國芯片人才缺口約30萬人。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王誌華曾表示,如果中國要以全球芯片總產值的壹半作為目標,還需要80萬的技術人員規模。

集成電路人才包括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三大方面,其中IC設計公司的招聘需求最為緊缺,數據顯示,2020年,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的新增人員絕對值分別達到2.4萬人、3.3萬人、2000人;封裝測試公司至少有1萬個招聘需求無法滿足,在芯片設計公司這個數據達到了7萬。

培養高端人才是進壹步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了培養、留住集成電路人才,從政府、高校再到企業各方面都開始使出渾身解數。

今年1月,集成電路專業正式成為壹級學科,歸於我國交叉學科門類之下。集成電路專業的“地位”有了重大的提升,這是不是意味著芯片人才的培養已經快馬加鞭了呢?中國航天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九院 科技 委副主任趙元富認為,集成電路專業所在的交叉學科區別於傳統學科,其牽涉到集成電路的測試、設計、封裝等方面,怎麽辦好集成電路專業對高校來說是壹個極大的挑戰。另壹方面,如何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有效發揮企業在壹級學科的作用還需要進壹步探討。

從小米、OPPO、VIVO的擴招計劃來看,未來至少需要上萬的研發人才,除了手機領域,小米還涉足自動駕駛,其自動駕駛部門大舉招募自動駕駛技術精英,也就是說人才需求將持續擴大,並且將持續到未來很長壹段時間。

需要註意的是,隨著半導體產業進入“後摩爾時代”,未來技術發展方向也備受關註,芯片人才與時代接軌會是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壹。趙元富提到,在學校層面,學校不能被企業帶偏;在企業層面,人才的培養不能急功近利。集成電路產業正是在進入後摩爾時代的重要節點,這也是芯片人才發展的階段。

在國家將集成電路專業設立為壹級學科之時,各大學校也在緊跟產業發展的步伐。北航將微電子學院改成集成電路學院,北航集成電路學院副院長張悅提到,“這不僅僅只是更名,我們思考的是將物理、數學、化學等多學科內容融入集成電路。”集成電路的市場需求這是重大的機遇,也是重大的挑戰。在新形式下,如何建成集成學院學科?在學生層面,北航將碩士生、博士生的畢業條件從論文改為開發工藝設備,工藝裝備。張悅表示,(北航)在這個過程逐漸摸索,未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推進。

企業與高校都在積極推進芯片人才培養,但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教授許軍認為最理想的方法是跟企業保持聯系,加強企業跟產業的結合,為高校生提供實訓的平臺,警惕教育和科研脫節。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徐葳認為,需要分清楚半導體產業需要多少高端人才、低端人才。絕大多數集成電路學生和科學家在早期都只是“芯片農民工”,培養這壹部分人才跟培養頂尖人才壹樣重要,芯片人才的培養需要深層次、更廣泛的進行,而不是集中培養十幾二十萬的高端人才。

當下,半導體公司成立呈“大躍進”,人才需求持續上漲,業內人士分析IC行業人才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缺口長期化、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下降、崗位分工更加明細、IC公司開始“養魚”為儲備人才做準備。

對小米、OV來說,人才的招聘將是壹場持久戰。在儲備人才方面,剛從華為獨立出來的榮耀相對於小米、OV有很明顯的優勢。榮耀在“分家”時帶走了華為的壹部分研發人員,截至今年1月,榮耀的研發人才已經達到4000人,占公司人員的壹半,榮耀CEO趙明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擴大到壹萬人。可以看到,榮耀的“人才底座”越來越大,足夠結實的“人才底座”是榮耀沖擊高端市場的底氣。

物向來以稀為貴,在集成電路領域,供不應求的高 科技 人才年薪50萬元似乎也是業內認可的薪資範圍。除手機廠商之外的國企都在攻克芯片自主可控的目標,大舉招聘人才,以至於業內出現了打著“芯片人才速成”幌子的圈錢培訓班,行業眾生相背後都指向了芯片人才巨大的缺口。

在自研芯片這條路上,小米、OV等手機廠商需要的不僅是大量 科技 人才,對於這個需要大量初始資金,研發周期長的項目,芯片在設計出來之後,誰會是代工商,未來的發貨量會有多少,都在考驗著手機廠商。